《赤壁赋》教案

2021-03-13 赤壁赋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赤壁赋》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赤壁赋》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赋”的特点,了解苏轼的赋的风格。

  2、理解本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特色

  3、体会作者深刻的哲思内涵,了解作者儒道兼济的复杂思想。[学习重点]1、通过主客问答,了解苏东坡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2、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由乐——悲——喜的变化过程。

  [学习难点]:

  课文第五段的阐述哲理,特别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学习内容]

  一、导语:

  前面学习了文赋初期的典范之作杜牧的《阿房宫赋》,今天进一步学习文赋的代表作苏轼的《赤壁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二京赋》等。和苏轼的诗词一样,苏轼的散文同样具有写真景、抒真情、言至理的特点。或描写、或叙述、或抒情、或讨论,都能做到自然和谐统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行云流水皆能成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他的散文很少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其中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 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背景资料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后来苏轼贬谪到黄州作团练副使。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三、字词句梳理: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

  ③山川相缪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东: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四、文章内容:

  第一节,写作者和朋友泛游长江,尽情尽兴。(景美——“乐”)

  第二节,写箫声哀怨,使客人的情感骤转。(由“乐”而“悲”)

  第三节,吹箫客人论述了曲调哀怨的原因:

  第四节,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天地万物变与不变,只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而已。

  2、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永存的,对天地没有什么可羡慕的。

  3、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无穷无尽的宝藏,共同享用。 三层意思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

  第五节,客人转悲为喜。(由“悲”而“喜”)

  第一节介绍东坡游赤壁,作者写出了清幽静寂的自然景色和诗一般的境界,不由行沉醉其间,陶然忘忧,幻想羽化而登仙,由自然和谐的意境——心情“乐”甚。

  由乐而忘情,不觉“歌”起来,却歌出了屈原的“楚辞”,客和箫哀怨,曲折传递内心仍难以排遣的忧郁情怀,转为抒“悲”情:哀……,羡……,如何解脱呢?接下来议论说理,表达乐观旷达的理性美。

  五、艺术特色:

  1、 情、景、理融合: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结合。

  2、 乐——悲——喜的情感变化;

  3、 儒道兼济的复杂思想。

  余秋雨《山居笔记》:“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客观景物只提供了一种审美可能,……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更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六:布置作业

   东坡两次游赤壁,分别写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课外赏析《后赤壁赋》,并作比较分析。

《赤壁赋》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时,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形象绚丽,规模壮阔动人,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解决句读。2、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①举酒属客 (属-嘱)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③山川相缪(缪-缭)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 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赤壁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 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10xx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四、朗读课文

  1、 听录音

  2、 学生朗读,正音正句

  3、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iacute;ng)虚御风 扣舷(xiaacute;n)而歌

  桂棹(zhagrave;o)兮兰桨 溯(sugrave;)流光

  幽壑(hegrave;) 嫠(1iacute;)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1iaacute;o)

  舳舻(zhuacute;1uacute;)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ograve;)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aacute;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uacute;yoacute;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ugrave;n)

  造物者之无尽藏(zagrave;ng)也 洗盏更(gegrave;ng)酌

  肴核(yaacute;oheacute;)既尽 杯盘狼籍(jiacute;)

  相与(yǔ)枕藉(jiegrave;)

  五、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

  六、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指名朗读课文

  二、 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1、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总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 事

  举洒诵诗

  遗世独立,

  情

  羽化登仙

  三、 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乐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 事 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悲

  四、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五、 学习第四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五段并思考: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3、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 (哀)

  主客 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 主 (乐)

  (苏子)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三、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先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昌 苍 郎东 空 雄鹿 属 粟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主 取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附1:苏轼乌台诗案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附2: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怕谁?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实用】《赤壁赋》教案三篇】相关文章:

1.【实用】《赤壁赋》教案四篇

2.【实用】《赤壁赋》教案3篇

3.【实用】《赤壁赋》教案4篇

4.实用的《赤壁赋》教案3篇

5.实用的《赤壁赋》教案三篇

6.实用的《赤壁赋》教案4篇

7.实用的《赤壁赋》教案四篇

8.《赤壁赋》教案

上一篇:《赤壁赋》教案 下一篇:《赤壁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