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的主题

2020-09-20 赤壁赋

  《前赤壁赋》是一篇怀古之作。怀古是一种感兴,而所感所兴却往往是悲情怨语“舞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它,怀古即意味著一种对时空变迁的感慨。人为何有此种感慨呢?因为人是一有限之物,“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是有限者面对苍茫大地,悠悠苍生的变化万端所生的感慨。轼与朋友月夜游赤壁,月色下,三国风云,英雄豪杰,成败得失,霎时涌上心头,自然有一番感慨。但他是怎样悲叹的呢?他只是悲叹吗?

  这篇文章共分五段,但据文意可分三层次,其中有两个转折。 第一层次是写游赤壁之乐。

  第二层次是写因箫声的悲怨而引起怀古之情从而悲叹,这是第一个转折。 第三层次写轼如何以变中不变的道理开解他的朋友,因而转悲为喜,心境顿觉 豁达怡然,这是另一转折。

  轼在这篇文章所表现的精神,完全是佛道的精神。文中三层感情(或者三种精神境界的转变) ,就像是禅宗公案所描述禅悟境界一样。未参禅之前,山是山,水是水;参禅之时,觉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禅悟之後,又觉山仍是山,水仍是水。 但是此山水已不是未参禅之前之山水矣。要明白轼这三种感受,才真正算懂得欣赏这篇文章。 轼是如何描写这三层感受的呢?

  正如前面所说:第一段写他与友人月夜游赤壁,甚感快乐。他们只是看见明月清风,景色妩媚而快乐。轼在这一段中,用了很多排句、对偶,文章的节奏,整齐轻快。开篇破题点明时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子与客,泛舟游於赤之下。”接著写他们所见的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於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作者用了一对对排偶句,呈现出月夜赤壁的迷人景色。同时他又写在这迷人的景色中,他们如何玩赏那些景色:“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也是排偶,写他们驾著小船,对酒当歌,吟诗唱词。接著用一句大排句写他的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个排句含有两个譬喻:以“凭虚御风”喻在湖上乘船。以“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喻他在船上的感受。接著写他们扣舷而歌,接应上面所言的“歌窈窕之章”,“桂兮兰桨,击空明兮流光”,“桂”、“兰”在修辞格上属转品,名词作形容词用。“击空明”、“流光”近似转化,这两句写得很美,意像极新鲜。尤其是下句,空明可击,流光可,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想像力。下句“渺渺兮予怀”是倒装,即“予怀渺渺”的意思。接著由歌写到作伴奏的洞箫。箫声的悲怨伏下下段然而叹的怀古之情。在描述箫声的悲怨时,他用了一个博喻:“如怨、如慕、如泣如欣,馀音,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妇。”其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一个套喻,以人的各种哭泣怨慕之情态喻箫音的悲怨。“幽壑潜蛟”,“孤舟妇”是隐喻,亦是一偶句。“舞”及“泣”把本是不及物动词变为及物动词,所以可以说是转品。“舞”、“泣”二字经他一转,便能够透出一种气势,若把这二句写成“幽壑潜蛟舞,孤舟妇泣”变成了诗的句式,顿觉文意平凡,欠缺原本散文句式的突兀之势。转品往往有这种把平凡惯用的字变成新鲜怪奇意味的效果。

  这一大段除了文字直接的描述之外,排句的节奏,轻快整齐,其效果多少暗示了作者心中的欢愉的情感。但是最後,悲怨的箫声却钩起了他们的怀古之情,所以到了第二段,文意一转而为悲戚了。

  第二段,轼主要以对话交代他们如何怀古,如何慨叹?开首子因听见箫声“然而悲”,所以问:“何为其然也?”子只是问箫声何其悲怨?但他的朋友却因这一问而钩起赤壁风云的一段历史往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引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起兴,这句引用亦切合当时的环境。“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这是反问,把读者带入赤壁之战的人物事迹中。由这一反问,作者用写示现的手法,把赤壁风云事迹重现读者的眼前。在下面的写及示现中,作者虽然也用了一些排句,例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但数量不多,文章逐渐变为散体,显示出一种豪壮苍郁的气势:“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千里,旌旗蔽空,酒临江,横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写地形、写战事、写曹操的踌躇满志,如生,历历在目。接著文章从述史事到写今人,写他们“渔於江渚,侣鱼虾而友鹿。”“渔”、“侣”“友”都是转品,“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乃两个略喻,把人生於世,一瞬之於永恒,比喻为“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由怀古而觉时间飞逝,人生短暂无常“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个排比句把须臾与无穷,刹那与永恒,所哀与所羡等两极的感情和事物对立起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於悲风。”这又是两组排句,写出他们深知追求永恒,乃不可得之事,故不禁,只有“托遗响於悲风”,把自己的情怀寄托於眼前的胜景上,以图短暂的'快乐。这是一种颇为颓废的感情。但到了下一段,轼却把这颓废感情变为真正怡然自得的精神境界。

  第三段写子如何开解“客”的执迷。在这一段中,作者以水、月两个意象说明了一个在不变中有变,变中又有不变的抽象道理。“客亦知乎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是一组排偶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是第二组排偶句。轼用了两组排句把那个“辩证”的道理说得明白:江水日夜流逝(变) 但湖泊江河始终不曾乾涸(不变),月亮阴晴圆缺(变) 但月之为月亘古不失(不变),所以从变的观点看来,天地万物都是一瞬,从不变的观点看来,天地万物(包括生命短暂的人类)也都是永恒。因此他认为“物各有主”,本不需互相羡慕,亦不必希望拥有甚麼东西。这一悟解,令他们认识了万物为一的道理。所以山间明月,江上清风,再现出另一种妩媚的姿态。而作者与友人在这景色下,遂斩断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迷执,真正地做到“侣鱼虾,友鹿”与物相处的态度。在这裏,因他们的精神是升高了,心中的喜悦悠然是更澄明透澈了。因此他们复喜而笑,重新举杯属饮,既而相与枕籍而睡,直到天亮。

【前赤壁赋的主题】相关文章:

“前赤壁赋”赏析08-14

读《前赤壁赋》有感11-12

前赤壁赋赏析(15篇)09-28

前赤壁赋赏析15篇09-27

前赤壁赋赏析18篇09-27

前赤壁赋原文及赏析08-18

“前赤壁赋”赏析4篇08-14

《前赤壁赋》教案四篇07-31

《前赤壁赋》教案4篇04-27

《前赤壁赋》教案3篇04-05

后赤壁赋(节选)练习题 前赤壁赋节选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