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曾被誉为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洒脱的文人,他的《后赤壁赋》大家阅读了?
后赤壁赋有感1
前几天读了苏轼的《后赤壁赋》,其中有一个情节,“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鶻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振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讲的是在某个月明风清的晚上,苏东坡和两个朋友再次泛舟赤壁。一开始他兴高采烈、豪迈昂扬地提起衣襟上岸,登上险峻的山崖,拔草开路,登上形如虬龙的古树,攀援高处栖鶻的窝巢,惊险刺激使他兴致昂扬。突然间两个朋友都有事不能陪他攀登了,留下他孤身一人。这时,周围愈发地安静下来了,孤寂凄清的感觉似波涛般滚滚袭来,他的心情越来越压抑,于是仰天长啸。当一个人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的,不必在意自己的形象,不必担心别人看到自己不得体的举动。对面山谷传来回音,风起水涌。独处于如此静谧的漫天黑暗中,即使你不想悲伤、不想害怕,可潜意识总会作祟。苏轼越来越觉得忧愁悲凉,心中恐惧。凄清恐怖的气氛使他再也不能停留在那里了,于是他回到小船去。
我坚信他害怕的不是那恐怖的氛围,而是害怕那种一个人的感觉。当孤身一人处于万籁俱寂、暗夜笼罩的环境中时,这种感觉就会越来越强烈,直接冲破层层防备直达你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你会感觉自己好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于是,平日里你像刺猬般用层层的刺将自己包裹起来,此刻,这层武装却被如此轻松地拆卸掉,就像蜗牛没了壳,刺猬没了刺,你就只能逃了。所以,苏轼逃了,没敢再留下来。
其实,我觉得他没必要逃的,留下来体会一下一个人的孤寂反而更美好。人都是孤独的,平日里周围有很多过客,很多幻影,繁华喧嚣湮灭了那种孤独的本质,当你一个人处于万籁俱寂的黑暗中时,你就会深刻地感受到那种彻底孤独的感觉了。如果那时苏轼仍然留下来,品味一下夜的孤独,当忍受了许久的孤单,终于看到阳光的那一刻,那种感觉会很美妙,肯定比和一群人看日出有感觉……如果真是那样,或许我们会看到另一篇更美好的、更有意义的《后赤壁赋》吧!但,仅是“如果”二字,便注定这只能是一种遗憾了,苏轼最终输给了自己的孤独。
然后我又想起了阮籍的诗,那个“穷途而哭”的男子,却也有一首乐观豪爽的诗,虽然略带忧伤——“夜中不能寐,起坐独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伤我心。”睡不着有什么关系?睡不着就让自己醒着嘛!听听歌曲,想想心事,像阮籍一样弹弹琴、听听鸟叫,顺便写一首小诗,抒发抒发心情,多好啊!孤独的时刻真是太好了!孤独使我们不再是面对别人,而是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辽阔的苍天与大地。
我喜欢孤独。所以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一个人爬山,一个人独来独往。刘墉说过:“一个人登山,不必看别人的脚跟,不必因为后面有一群人,明明想停下来看看,也不得不走。一个人登山,不必聊天,不用管别人,于是面对的不是人,而是真正的山。“我终于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里,长只画一个人,高高地站在山头上,看山。我很喜欢刘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中,一位身披斗笠的老翁,独坐在一叶扁舟上,垂钓。他钓的不是鱼,也不是雪,而是自己的心灵。
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从小就有这样一个梦想:“一人、一背包,行遍天下,做一名无所顾虑的背包客。我要在普罗万斯那一片薰衣草田中,看日出日落,吟赏烟霞。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那世界之巅。我要去百慕大三角探险,研究轮船飞机失踪之谜。我还要去亚马逊热带雨林,拍食人花的照片。我要去独身漫步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看夜景……一个人多好啊!不用跟着来去匆匆的旅游团,踩点即过,直讲数量不求质量,这种快餐式旅游早已湮灭了旅游的实质。旅游的意义在于你有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而不在于你去没去过,去过的地方多不多。说到一个人旅行,当旅途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我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还会觉得兴奋。可是如果和同伴一起,我会觉得内疚,会尽可能事先想周全一点儿,可这样也就少了那种无知无畏的自由。
想起前年暑假,我自己一个人跑去苏州的北寺塔。那是南宋时建的塔,塔高九层,为江南第一塔。每层塔由下而上面积逐渐减小,塔内乌漆抹黑,连一盏灯也没有,楼梯很窄很难走,每走一步总担心会踩错而掉下去。许多游客在中途就放弃登楼,而他们的同伴也大多只能无奈地陪他们放弃了。而我没什么好牵绊的,于是继续在黑暗中摸索,最后终于爬到最顶层。站在最顶层外面那窄小得仅容一人通过的走道,望着塔下密密麻麻的建筑物都化作零星点点,有点恐惧又有点自豪。突然间,恐惧与孤独来袭,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好渺小,好孤单。走道底边的墙壁上刻着许多“XX到此一游”、“XX,我很想你”、“我害怕”、“好孤单”等留言,同是天涯孤独人啊!突然看到一个“1889”的字样,应该是某人100多年前来这里游玩留下的纪念。这个人很聪明,如果刻下的是人名,那么除了你自己,没人在乎你曾经来过,而刻下时间,却能让后来人无限唏嘘感叹,原来肉身只是渺小微茫的存在。相比宇宙的永恒与孤寂,自己这点小孤独算什么!
孤独没什么可怕的,相反的,它很美好。孤独的时候,我会选择做一些更孤独的事: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歌、倾听雨声、独赏风景、望着窗外发呆……当孤独挥发的淋漓尽致,孤独到极点时,你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忍受黑夜的孤独,收获黎明时看到阳光的欢愉;忍受一个人旅行时的孤独,收获千辛万苦终达目的地的欣喜。孤独过后,总会有许多不期而遇,或者使人,或者是事。那种对未知的向往和期待让我在享受孤独的美好中无法自拔。
享受孤独吧!孤独是如此美好。
后赤壁赋有感2
苏轼作《前赤壁赋》三月后,又重游赤壁,写下了寓意有所迥异的《后赤壁赋》。 宋代的唐庚认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巴金曾说读《前赤壁赋》,可以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美;同样,读《后赤壁赋》,它也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
第一段苏轼交代当时的时间背景,用短短的几句,对眼前景物稍作描写,就突显出时令的特征。萧瑟冬景中,仰望明月,俯看人影,触景生情,由乐而歌。“人影在地”衬孤月之明。“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写出我与游伴心领神会、陶醉其中的怡然自得之态。这般“月白风清”的良辰美景,该如何消受?
所以在第二段,同游者愿意献出家中刚刚捕获的珍鱼,而苏轼回到家又意外获得妻子珍藏的美酒。有明月,有佳客,有美酒、有珍肴,为再游赤壁提供最好的兴致与条件。“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寥寥十六字,声形并茂,神采飞扬。“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写出了一派惊涛拍岸、猛浪若奔,怪石嶙峋、犬牙差互的惊险景象,给人以壮阔雄伟的美,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则展现出一幅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渐退、暗礁峥嵘的柔婉奇秀的意境。“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一句即景抒情,明讲自然景色变化之快,暗示人生在世之短。
第三段,苏轼着力描写赤壁之景与自己的行动。“江山不可复识”是此次赤壁冬景描写的基础,呈现出一幅赤壁冬景的山水画。除了客观的描写,“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更表现出苏轼的勇气,与居高临下的气势,寄托着苏轼的壮志豪情,同时把景物与游者行动融合为一体,互相加深了彼此描写的生动。苏轼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此时一只孤鹤画空而来,对孤鹤的描写,让人有一种空灵虚幻难以言喻的.感觉,想象当时之景,彷佛身处其中,似乎可以感受到那震撼,不禁赞叹苏轼善于把握事物的特征与效果,竟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
第四段以道士化鹤的梦境做结,描写与情节中有种飘逸的气氛,情感由乐转忧又转于平静的赤壁之游,最终以梦境做结,也抒发了人生如梦的情怀。
后赤壁赋,不管在景物描写、气氛的营造、深刻的情感转换、飘逸的人生观,都在苏轼简洁的文句中清晰地表露,真切地呈现人、景、感情的相互融合。 全文表面上是写游赤壁之乐,其实是曲折地宣泄自己贬谪生活的郁闷,同时也是形象地演绎自己的人生哲学。文章以乐为主调,而情有跌宕抑扬,婉曲奇丽。诚如苏轼之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后赤壁赋有感3
苏轼应是北宋最为文采斐然的文豪,一位具有颇多艺术成就的艺术家。他虽然具有极高的文学天赋和艺术天赋,但较少政治天赋,因而在当时北宋政政坛踉踉跄跄,举步维艰。
他少承父训,饱读儒学,想以此济天下,度苍生,年仅二十岁中进士,后官至礼部尚书。但他缺少敏锐的政治触觉和为官之术,所以除少数几个志同的挚友外,并不受当时官场的欢迎。
苏轼思想上受老庄影响较大,安于传统,排斥新政,这首先让王安石老大不愿,但王宰相毕竟是一位很有胸襟的政治家,也比较赏识苏轼之才,对其并未如何。然苏轼自己感到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便主动请求外调,先后任密州、徐州、湖州太守。但王安石为了新法的推行,用了一批表示支持新法的所谓“新锐勇进之人”,实际上这些人并非真为推行新法富民强国,而是借此政见分歧排除异己,巩固政坛地位。苏轼的几句牢骚惹恼了他们,此辈便狂吠着要置苏轼于死地。此中以御史中丞李定尤甚,数苏轼四大罪状,要求皇上“大明诛赏,以示天下”,其实李定的慷慨陈词,只不过是把苏轼作为逆党代表惩治来向新党掌权者送礼邀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赖朋友相助,苏轼侥幸不死,但活罪难免,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司马光旧党上台,苏轼被召回京,按理说苏轼应是旧党功臣,应当得志才是。但他又反戈一击,不满旧党集团全盘否定新法,认为“免役法”有万世之利,又遭旧党排挤无处容身,只好又请求外调,再任杭州、扬州、定州等地太守。后东风又压倒西风,新党再起,对“元祐党人”进行迫害,苏轼又一再被贬,从岭南惠州直到海南儋州。宋徽宗即位后遇赦,北归途中去世。
这样的贬谪流放,在仕途史上是罕见的。其政敌们自是为达到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目的,但他们虽然能操纵着苏轼的仕途命运,但在意志上彻底失败了。他们没想到苏轼的抗打击能力太强,就像以油灭火,越是打击,生命力越是顽强,越能激发起旺盛的创作热情。苏轼遭贬的规迹,从他的作品便能清晰地反映出来。来到密州,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仍希望“西北射天狼”以报朝廷;到了杭州,人间天堂慰藉了他飘零孤独的心灵,西湖泛舟,写下《饮湖上初睛后雨》,把西湖比为西子,并留下“苏堤春晓”的丰碑与胜景;到湖北黄冈,正是他人生经历劫后余生的最低谷,却是他创作生涯最为豪迈的时候,在这里留下其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散文名篇前后《赤壁赋》;直至越过五岭,到了当时还是蛮夷之地的惠州,苏轼犹能大快多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羡死了贵妃,气死了政敌。
政敌们没有想到苏轼有这样顽强的生命力,主要是苏轼有着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明白的自我开解的秘方:美酒、山水、诗文、学佛、寻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迁客骚人,行者秋士,生命中是离不了酒的。他们借酒抚慰内心创痛,借酒倾吐不平之气。而贬谪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又能使苏轼饱览奇山异水,山水开阔了他的胸襟,净化了他的心灵,成为其精神家园,并且能在对大自然天地万物的思索中参透人生哲理。心有所感,则发诸笔端,于是便有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文。在黄冈赤壁,经历人生最大的劫难后,他在山水之间做了冷静的思索,《赤壁赋》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大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流逝的就像那滚滚东去的江水,其实并没有消逝;或圆或缺像那皎洁的月亮,其实并没有增长或削减。听起来有点像魏晋的玄学,其实不然,苏轼在此已有辩证唯物的观点。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宇宙都不是永恒的,何况江水和月亮?人生也是一样。所以还有何必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自寻烦恼呢?不过时间有长有短,不也就是几步和几步的区别吗?从不变的角度来看,月亮时圆时缺,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江水滚滚东逝,而长江也还是那条长江。就我们每个人来讲,也是从哪里来,还要回哪里去的,那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此语尤值得咀嚼。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宝贵,造化能让你享用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便是幸事了。现代人烦恼太多,主要是因为欲望太多。苏轼虽然仕途多舛,但京官也做了,地方官也做了,近千年以前他便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伸手。也正如此,他才能得到子民及后世的爱戴和景仰。现在不再叫仕途,叫官场,正式一点则叫政界,叫法变了,但道理总是不变的。
寻道求仙的思想,在苏轼的文章里也多有体现,尤其在《后赤壁赋》一文中。苏轼的正统思想是儒家,但又渗透了较多的道家思想,其实这正是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这点与李太白类似,而苏轼则比太白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太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便骑上青鹿,遍访名山。苏轼在《后赤壁赋》中梦见羽衣翩迁的道士,亦是其求道思想的反映。我们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消极,其实李白与苏轼也不见得相信神仙的存在。他们都不是圣人,在经历了这多磨难与打击之后,总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吧?
我们在感叹苏轼的韧性与坚强之后,不必为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表示同情。如果让其衣食无忧地活着,可能就没有这些灿烂于青史的文章了。就像有人说,不如别让李煜当这破皇帝了,让他专门写词多好。其实不让他当这亡国的皇帝,便也就没有了“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的文字流传于世了。这就更让我们了解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道理。
【后赤壁赋有感】相关文章:
读《后赤壁赋》有感2篇06-28
读《前赤壁赋》有感11-12
读赤壁赋有感(11篇)10-15
读赤壁赋有感11篇10-14
读赤壁赋有感8篇01-16
后赤壁赋_苏轼_原文及赏析10-14
后赤壁赋原文翻译及赏析07-22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02-25
读赤壁赋有感通用11篇10-16
读赤壁赋有感集锦11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