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赤壁赋》的精神

2020-09-09 赤壁赋

  《赤壁赋》展示了苏东坡的入世精神。苏东坡与客人泛舟赤壁,饱览美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品读《赤壁赋》的精神,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苏东坡是宋代大文豪,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他的成年主要生活在北宋神宗、哲宗年间,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获宋代学子最高荣誉,官至礼部尚书,风光一时。然而,他的禀性和情操,却使他一生坎坷,屡次被贬。他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即被贬到现今的湖北黄冈、广东惠州和海南岛。“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更工”,苏东坡的坎坷经历没有成就他政治上的事业,却造就了天才的文学巨匠,为中华文化贡献了精品和经典。他把宋文、宋诗和宋词推向高峰,其散文既以才智驰骋,又文理自然;其诗干预社会,思考人生,艺术风格刚柔相济;其词开一代新风,豪放俊朗,清新洒脱。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东坡由于“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年底出狱,被安置在黄州。越二年,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苏东坡偕同友人游黄州城外赤壁,分别写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在《赤壁赋》中,苏东坡描绘出“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风景画,弹奏出“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的人生音符。

  《文心雕龙·诠赋》认为:“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也。”《赤壁赋》没有过多的铺采和辞藻堆砌,重点是体物写志,叙述中有描写,描写中有感悟,感悟中有议论,议论中有叙述,循环往复,一唱三叹。两篇《赤壁赋》是一个有机联系整体,《前赤壁赋》写水,说理谈玄,议论风生,侧重于人生哲理的阐发;《后赤壁赋》写山,以记叙、描写为主,更符合游记的特征,侧重于艺术形象的渲染。《前赤壁赋》全文537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作者与客人泛舟江上,清风吹拂,明月当空,水天一色,饮酒诵诗,尽情投入大自然怀抱,领略秋江夜色之美,飘飘渺渺犹如离开人间不受拘束,又如生出双翼登临仙境。第二层次写作者与客人饮酒唱歌,作者扣舷而歌,客人吹箫而和,产生悲伤幽怨情绪,“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第三层次写作者与客人关于宇宙人生的讨论,客人被作者说服,精神得到解脱,复又欢乐,“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后赤壁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情趣与《前赤壁赋》是一致的,《三苏文苑》眉批日:“仍用风月为主,二字乃长公一生襟怀”。全文357字,分为三个自然段,着力描写出一幅美妙奇异的夜景和意境,既有长江与断岸,又有月白与风清,既有巉岩与蒙茸,又有危巢与幽宫,既有雪堂与临皋,又有鲈鱼与斗酒,既有客人与家妇,又有孤鹤与道士,真可谓字字有诗、句句如画,读之似真似幻、如梦非梦。

  品读《赤壁赋》,我们不能不对苏东坡豁达的人生态度油然而生敬意,这就是置自我于物体之外,以不变去应对万变,在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中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乌台诗案”使苏东坡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出狱后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低微,不得擅离居所,实为软禁。苏东坡从显赫高位一下跌入底层,以犯人身份在黄州生活了四年又二个月。在这段时间内,他有过情绪低落和意志消沉,但没有沉沦和被厄运击垮。他的报国壮志坚贞不渝,在致友人书信中说:“虽废弃,未为忘国虑也”;“愿为穿云鹤,莫作将雏鸭”。他的乐观心态没有改变,公务之余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家计,由此号“东坡居士”。他的文学天赋更是得到充分发挥,不仅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绝唱,而且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这一书法极品。苏东坡所以能在人生困境时始终保持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源于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释道兼备的深厚学养和人生境界。

  《赤壁赋》展示了苏东坡的入世精神。苏东坡与客人泛舟赤壁,饱览美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当饮酒乐甚之时,苏东坡仍然扣舵而歌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意思是,桂树做的棹啊兰木造的桨,划破明静如空的江面啊逆着流动的月光。渺渺茫茫啊我的心思,盼望我思念的人啊都在天边。这段歌辞是模拟屈原的《思美人》及《湘君》中“桂棹兮兰枻”等诗句而创作的。苏东坡平生非常崇尚屈原忠君爱国的气节,欣赏屈原赋中一再用“美人”比喻楚君怀王艺术手法,因而这里的“美人”,实际是借屈原之句指他心目中的“圣明天子”宋神宗。这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优秀传统和普遍情怀,即如范仲淹所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前赤壁赋》中,苏东坡还提到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和“孟德之困于周郎”的赤壁之战,这虽然有借古喻今、怀古伤今之意,但也表明苏东坡关注时局、不忘政事的入世精神。纵观苏东坡一生,积极入世、忧国忧民一直是他思想的基本色调,他从小受到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熏陶,父母给他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仁人志士的事迹勉励其砥砺名节;年青时就怀抱“书剑报国”和“致君尧舜”的志向。入仕后,因看到王安石过激的变法对普通老百姓造成的损害,便上书反对,从而不容于朝廷,被迫离京外任;在杭州当太守时,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土在西湖旁筑起一道大堤,至今仍泽被百姓,千百年来被称为“苏堤”。晚年被贬至海南岛,据说在宋朝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面对厄运,苏东坡始终不改忧民为民志向,他开辟学府,自编讲义,自讲诗书,不遗余力地推进文化教育;他改进海南的生产劳动习惯,推广农耕,完善工具,垦荒种植,发展水稻生产;他致力于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教人挖井取水饮用,不要取咸滩积水饮用,从而大大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儒家认为仁者爱人,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海南人不忘苏东坡,建东坡祠和东坡书院以纪念。正是儒家思想作为人生的根本,使得苏东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笑对人生,达观自信,热爱生活。

《赤壁赋》一笑解千愁赏析 《前赤壁赋》作者苏轼生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