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

2020-11-25 长恨歌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一)

  无意在书摊借到一本王安忆的《长恨歌》,为着一份好奇心,我花了两天时间一目十行的读完了。从开初的漫不经心读起,读着,读着,竟然迷了进去,再读下去,开始夜不睡觉。为了看看故事的结尾,从书的中部起我就成了很为忠实的读者。

  原来小说也可以写成这样。散文一样的笔法,处处带着作者的成见,一篇篇的相对独立的主题,连缀到一起,成了一部小说。时间跨度是一个人的一生,三重的时代,半个多世纪的回望。人物也是相对独立的成篇,随着女主人公王王琦遥的人生经历,渐渐的展现出来。立足地是上海,仿佛一个上海的华的旧梦。

  处处看到了张爱玲的影子。流言、传奇还有旧式的华而落寂的生活。每一处的景色都写的带着上海的特色,每一处的华都是一场最终要收尾的梦。

  看完小说,我还是没能明白,这部小说为何要叫《长恨歌》。因为它不过写了一个人的一生罢了,不过展现了上海的三个时代罢了,它为何要叫《长恨歌》?

  无论为何这样叫法,我还是时时看到惊奇的语句,一丝小小的针刺,触动神经最深的角落,有所思却不知为何而叹。

  不论是这个当年的选美的上海小姐,做了芯子的人生,只是一个有权有势的李主任的情人,付出一生的等候的女主人公王小姐,还是那个与她曾经相识相遇并爱她一生而不得的'程生生;还是那个处处都是有着面子的却独独没有情爱的严家师母;还有她的青春的女友的安排。全部都是不完满的人生。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二)

  因为白居易的《长恨歌》,更让我对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感兴趣,趁着暑假的空闲终于拿起了这本书。

  “精致”一词是我读着《长恨歌》一书时最深的感触。

  小说的语言是精致的:对上海特色景物的描写运用的是极其细腻绚烂的笔触,不是诗却胜似诗,参差交错的长短句,整齐划一的排比句,生动形象的修辞,打造出了全书精致的语言。作为语文老师,深感受用,心中想着一定要推荐给学生看看,学习其中精致的语言。

  主人公王琦瑶是一个极其精致的人儿:她的容貌是精致的,她的梳妆打扮是精致的,她所营造的小资生活是精致的-----这样一个精致的人儿,命运却是不济的。因为选美成为了大上海知名人物,也是因为选美使她的人生从此走上了不归路。这与白居易诗中所写的杨贵飞的遭遇是何其相似。

  王琦瑶对自己命运的选择是身为女人的我们所不可取的,但她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营造方法却是值得我们一学的。俗话说:女人要上的厅堂,下的厨房,王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经历过大世面,无论走到哪,她都可以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她也能在自己家中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为朋友们带来诸多欢乐,诸多惬意,让大家获得了一种精致的生活。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三)

  在回家的旅途中看了一本书,王安忆写的《长恨歌》。曾经读过王安忆写的《流逝》,平平常常的日子,让她刻画的如画一般的生动,细腻,极像拉家常,可是不琐碎,丰富的感性中带有理性的思考,很喜欢。《长恨歌》也是,密密麻麻的叙述看似琐碎,实际上句句深刻,道出许多精辟的人生感悟。看了她的书,让我发觉了自己的单调,发现原来感情是可以这样丰富,细腻。

  我的语言总是匮乏,转帖一篇别人写的评论吧,比较全面。

  “……上海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积着油垢的厨房后窗,是专供老妈子一里一外扯闲篇;窗边的后门,是供大小姐提着书包上学堂读书,和男先生幽会的……”细致和属于女性的笔触,具体描写弄堂的一切。

  事实上,在王安忆发表了《长恨歌》后,便有学者或文学评论将之归类为张爱玲的“延续”,试想像着如葛薇龙、白流苏、赛姆生太太等角色的舞台由中华民国的上海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海,一群曾经过着声色的男女,如何在夸张禁欲的政权里,度过馀生。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相关文章: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11-11

长恨歌 王安忆读后感05-27

王安忆的《长恨歌》读后感01-28

王安忆《长恨歌》说课稿12-01

王安忆长恨歌课件06-09

长恨歌 (王安忆小说)03-18

评 王安忆《长恨歌》03-05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1000字11-13

长恨歌王安忆读后感4篇10-11

王安忆《 长恨歌》读后感5篇10-10

白居易长恨歌译文 长恨歌故事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