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冰心谈生活教案

2024-10-30 冰心

  【教学目标】

  1、培养概括提炼能力,找出文中对人生所设的四个比喻。

  2、分析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3、品味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4、练习写作,写出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对人生所做的四个比喻,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价值观。

  2、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教学难点】

  对文中四个比喻及含意深刻的语句的理解。

  【教学设想】

  1、本文为自读课文,所以主要问题应由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只起辅助引导的作用。

  2、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3、由于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求学生做充分的预习。主要是:

  A、排除字词障碍。

  B、读熟课文。

  C、课外查找资料:谈人生的文章、格言。

  D、了解家长对人生的看法。

  4、课文结构简单、清晰,所以不应在分析脉络结构上花太多的时间。

  5、本文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应该说找出四个比喻句是不难的,但要透彻地理解却不容易,在分析理解四个比喻的含意和含意深刻的语句上应多占用一些时间。解决这个难点时,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自主、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交流(甚至争论)应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和亮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6、初三学生的人生经历很短,生活阅历少,要透彻地理解课文不容易,学习时要注意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要让学生多读谈人生的书,多积累谈人生的名言,从古今中外圣贤哲人的著作中吸取营养。

  7、还要注意语文学习向生活的延伸,要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积极地生活、努力地进取,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8、作者的生平经历对理解文本作用不大,所以在学习时不对作者做过多的介绍。只了解国籍等基本情况即可。

  9、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掌握如何解读含义深刻的语句的技巧,学习写作的技巧。

  10、本节课将采用板块化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出关于人生的格言警句……同学们,人生确实是丰富多彩的,冰心在《谈生命》中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章,它对人生又做了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幻灯展示课题、作者及国籍。

  二、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都做了预习,提示字词:

  A、读准下列字音:

  瞭望

  瞻望

  攫取

  鲑鱼

  B、解释下列词语:(并用前两个造句)

  流连

  乐此不疲

  微不足道

  停滞不前

  2、默读,看那四个比喻是什么。

  读后同学们讨论并得出结论:人生好比是攀登高塔、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板书)(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注意,去掉“攀登”“挖掘”“征服”“劳作”等词是不恰当的。)

  三、研讨理解

  1、朗读第一个比喻部分,讨论: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为什么?(课后第一题的第一小题)

  (这里同学们可以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个比喻是比较细致形象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讨论挖掘。比如,“一百来级”指的是一百多岁。“在某一级阶梯从脚下消失”指的是人的死亡。“最初攀登时”“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越往上走”“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和人们对世界的心理感受过程是一致的……

  这里有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教参上说“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能拘泥于这个答案,因为这个答案明显是片面的、肤浅的。这句话还应指“大多数人”在心理、思想上所达到的高度,他们或由于自身智力和能力所限,或由于缺乏奋斗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达到一个超越常人的高度,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只能庸庸碌碌地终其一生,所以“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加上这样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2、请同学们继续讨论:

  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和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课后一题的第2小题)

  在这里教师可以视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该说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顺利解决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如学生不能顺利解决教师则给以一定的引导:课文在写每种人时都有一些关键词使我们理解起来更容易,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些词。如写“地洞”段:“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写“广阔领域”段:“军事远征诱惑着他们,而权力就是他们的乐趣。他们永恒的愿望就是使他们能更多地占据男人的头脑和女人的心”;写“工场”段:“对于他们,只需要不多的知识和经验就够了”

  (注:在讨论每一种人时,也不要放弃朗读,但通读各段也没有必要,可择要朗读)

  四、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在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后,这次感知是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层面上。

  1、明确:课文写了四个场面、三大人群,这四个场面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高塔”部分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是包含所有人的。后面三大人群则分别写了三类人,这三类人只是分别代表一个局部性的人群,而这三类人合起来并不等于人类的全部。(在此和同学们一起对照板书回忆、整理。)

  2、既然这三种人不是人类的全部,那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种人呢?这三种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体会作者表明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讨论后板书)。

  五、探究解疑

  通读全文,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或语句)吗?

  此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所以可讨论的问题也不是特别固定,比如全文的最后一句就很不好理解:“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学生找出的问题主要也用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

  六、感悟人生

  学了本文,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认识?你想做三种人中的哪一种人?(或者是这三种人都不是你的人生理想,那么你想有怎样的人生?)

  此处的讨论仍然是开放性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但此处事关生活观、人生观等重大的原则问题,所以在学生的观点出现偏差时,教师还要做一些启发引导工作。

  七、写作训练

  1、首先请同学们说出本文在写作上给你哪些启示?(比喻论证、清晰的结构、精练的语言、哲理化的语句等)

  2、运用你在本课学到的写作技巧,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A、给课文加一个议论性的结尾。(要符合课文主题)

  B、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挖掘坑道,你还可以把生命或人生比作什么?想出几个形象的比喻,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

  (此题如有时间则在课上展示,如学生不能当堂完成,则另外安排时间展示。)

  【板书设计】

  人

  挖掘坑道

  攀高塔

  ←──→

  征服广阔领域

  生

  在工场劳作

  ……

  勤奋、积极进取、珍惜时间、勇敢顽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