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散文写作特点

2024-10-15 冰心

  冰心儿童散文前后期风格不同。从冰心赴美前夕的1923年7月开始写作,一直持续到学成归国后的1927年,冰心通过描写她的“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眼泪”,尽情歌颂祖国、母爱、童真和大自然,尤其是母爱,虔诚地讴歌母爱和童心是冰心早期儿童散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色。而这一创作特色是和‘爱的哲学’分不开的。冰心“爱的哲学”是超阶级的。她幻想把“母爱”作为改造世界的原动力,用“爱”来感化世人。这当然是行不通的。在“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所以与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起逃进“爱的哲学”的避风港里自我陶醉,是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虽站在统一战线的一边,但却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受到这种阶级氛围影响的冰心,作品中自然表现出若于改良主义的色彩,对于那些“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的青年,当感到人生虚无时,当在黑暗的现实中受到心灵的创伤,以用本能的、天性的、无条件的、血统的母爱来疗伤,无疑是“一剂良方”。

  但是冰心提倡的母爱和童真还是有它积极可取的一面,不能一予以否定。冰心的爱的歌唱,既传达出全人类普遍相通、凡人皆有的一种高洁情愫,也表现了生活在充满虚伪、奸诈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纯真、无私的感情的渴求。这爱的启迪正是现代人性的初步觉醒,是典型的“五四”启蒙话语。也正是从冰心开始,母爱才受到理直气壮的认可和普遍的文学关注。冰心是世界文字中把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家之一。冰心以最炽热的语言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无上的伟力,把母亲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在她的笔下,母亲的爱是博大、深厚、忘我的,母亲的爱又是具体可感的。“我的头发……就是你(母亲)付给我的万缕柔丝”。母亲的爱“包围着我”,“听得到她心脉的和缓跳动”。她因此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之中。当不安宁的心灵需要寻求安慰和归宿的时候,母亲就成为最安全的寄寓之所。特别是在去国三年所写的《寄小读者》通读集中,她以悱恻缠绵的笔触把这种赤子之情写得十分动人。《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假思索”的作品。在《通讯,十》中,她几乎是怀着一种抖的欣喜,津津回味着母亲对她述说过的有关她幼年的事,“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地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有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而在《往事(一)之七》中,她更是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风雨中,红莲旁边一个大荷叶慢慢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为它承受了全部的风雨。这一带有偶然性的自然景象立即触动了作者温柔的情怀,联想到柔弱的自己与恩慈的母亲之间的亲情,由衷地发出对崇高母爱的赞叹。这种感情是多么的纯洁、美好,也是值得珍重的。

  有时,她对母亲的挚爱又和祖国的抒怀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如她在给母亲的信里写道;“故国纵是一无所有,然已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切!……飞扬的尘土呵,何时容我再嗅着我故乡的香气……”(《寄小读者·通讯二十》)而在返家的途中,她是那样欣喜若狂;“亲爱的母亲,我的脚已踏着了祖国的田野……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祖国的海波,一声声的洗淡了我心中个个的梦中人影。”(《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八》)。对于“可爱的海棠形的祖国”,她怀着深切的眷念之情。贯穿在冰心散文中游子的那种“仰首欲攀低首拜”的思绪和爱国情愫,像一根红线串联着她所有的作品,赋予它们更积极、更丰厚的内涵。因此,郁达夫评论道:“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 同病者之爱,使她的笔底有了象温泉水似的柔情。”同时,冰心总是用一种亲切细腻的叙述口气,娓娓道来,详略有致,充满了恳切的情意。这种叙述语气,是冰心儿童散文的重要特色,加强了她作品的“温柔”色彩。

  • 相关推荐

【冰心的散文写作特点】相关文章:

冰心小说写作特点10-25

关于冰心散文的分析和特点08-13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解读09-10

冰心散文《小桔灯》的情感特点07-21

叙事散文的写作特点及要求07-11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和主题思想07-21

叙事散文的写作格式、特点及要求01-06

冰心的作品特点11-08

冰心散文精选05-24

冰心的散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