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边城》的读后感想,欢迎阅读与收藏。
《边城》的读后感想1
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物欲的地方,很多人都会这样说。对于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我们,我们无法抗拒人类生存的本能——竞争,我们无法脱离世界,因为我们承担着对世界,对人类,对社会,对家庭的那份责任。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世界,就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人类本性真善美的一面——品味《边城》。
人之初,性本善。翠翠正是人性真善美的化身,她用她那种最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人类最美的语言——爱。
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是美的。他们之间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感情是纯洁 的,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自然。
翠翠与爷爷之间的亲情是美的。湘西渡口的宁静是祖孙俩生活的主旋律,爷爷身上那种淳朴厚道的.倔强似一台加速器,使翠翠一步一步走向爱河的边缘,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微,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 为了翠翠的幸福,他一次又一次地打听傩送的消息,当他听到傩送为翠翠半夜献歌时,心中的那份高兴劲,几乎让他彻夜难眠。他为翠翠唱歌,带着翠翠走过人生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
渡口周围的民风是美的。类似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淳朴互助互爱的民俗展示了湘西自然与人性的交融,渡口也成为了展示人性美的平台。即使是最卑微,身处最底层也依然保持着湘西人特有的那份淳朴。
傩送与大老之间的兄弟之情是美丽的,傩送为哥哥在月色下唱歌,平等向翠翠示爱,他没有自恃有唱歌的才能而把自己置于有利的位置,让哥哥失去竞争真爱的机会,后来大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而死,更彰显出了兄弟之间真挚无私的情谊。而傩送也因此而内疚,忍痛割舍了这段难能可贵的爱情,从此离家出走,杳无音讯。
或许美丽的背后总是深藏悲伤,爷爷死了,带着未完成的心愿,走了。翠翠孤独了,最爱的两个人都离她而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等待,等待那遥遥无期的爱,等待......
到了冬天,那个塌了的白塔又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中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茶峒。
凄凉朴素,忧伤无语。
那幅宁静的画卷,那段动人的爱情.......
亲爱的朋友,人性中并不缺乏美,关键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用真心去发现,领略人性光辉。让我们的人生行囊充满人性的真善美,让我们的脚步迈的更加坚实,更加豪迈。
《边城》的读后感想2
《边城》是很久以来我就很想了解的一部小说,可是不知怎么总是不记得去读它,是自己太忙吗,好像不是,是对它的渴望程度不够吗,可我真的喜欢它,直到有一天偶然的与它邂逅,那种兴奋劲我真不知如何描述,我只对同学说了一句话:“一直以来我都在图书馆找一本书,可是我总想不起来它叫什么,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它!”
有人说他是山里飘来的一阵风,还带真新鲜泥土的气息。当我翻开《边城》的第一页,我就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顿时我好像置身其中,深呼一口气,感觉是那样的清新愉悦,让自己很放松!我的心也就从此刻跟这作者的笔尖跳动着,渐渐的认识的那个小镇,那条河,那里的人们,当然还有老船夫,翠翠,挪送…… 似乎我已成为了他们的朋友,随其乐而乐,随其忧而忧!
现在的社会物质生活充裕,可是心灵的世界似乎并未与物质同行,因而“无聊’”,“寂寞’”,“空虚”成为了我们大多数人口头禅。我也不例外,我时常在这个物质横行的世界中感到疲惫不堪,心力交瘁,而《边城》便是我寻觅已久的一片净土,让我疲惫的心找到了一个可以停歇的驿站!与现在的世界相比,《边城》里的世界似乎什么都没有,或许是人间与天堂的差别,可是哪个是人间,哪个又是天堂呢?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是不统一的,如果将《边城》比做一个杯子,就好像韩寒一样,我也好想从《边城》这个杯子里窥出理想世界的影子。走进《边城》的世界,总是想找一些词汇去描述它,可我总是失败了,因为 任何华丽的辞藻在此都变得淡然无味,它们切实与这里的一切都不相符。最后我决定换过一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曾说过人物是顺着小说的世界而生的。翠翠那如水一样柔情,明净的双眸,如那个世界的天空一样空灵,广阔的心;老船夫的善良,尽职;挪送的勤劳勇敢;天宝的直爽,憨厚……一切的一切或许就是一个“净“吧,我并不知我这样的概括是否得体,但它真是我真实的`感觉。因为每次读完《边城》后我的心灵就如春雨洗涤过的大地纯净无比,那种感觉真好!
谈论一个世界,当然不可或缺的便是那个世界中人们的三观。我很大胆的猜测或许那里的他们并不知这个名词的含义,可是他们却用他们的行动谱写着他们的三观。他们乐天安命,他们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情感,而金钱只是辅助它的一个次要工具,他们通常不在乎与其生活无关的其他世界……如此,就是他们的“三观“,或许,和现在人们的三观相比有人会笑话他们的无知,可是,当你仔细阅读之后,你还会笑话他们吗,难道你没有从中发现什么吗,它和众多专家高调提出的三观不有很多相似之处吗 ?
《边城》的读后感想3
初读《边城》,并未从中体会出时代的风貌和气息,只是觉得沈从文先生出色的文笔描绘的独特生活风貌,向往那里的山和水,沱江,茶峒,碧溪,吊脚搂,黄狗,月光,虎耳草……
但是,又读边城,便有了一种新的体会,或许这个故事只是发生在一个小的,偏僻的村庄,或许不引人注意。但是,这个故事是那么的感人,那么的愉悦却又令人伤感。这部中篇小说虽然并非是文坛巨著,但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学经典。
《边城》是以1943年的湘西凤凰为背景。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小说内容以撑船老人的女儿翠翠和船总的儿子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发展开一系列的事件。这其中,没有花哨的描写,只有乡村田园的淳朴与平淡。文中女主角翠翠清秀,在那个茶峒之中,平静的生活里是那么美丽,自然。而他的爷爷,为了翠翠的婚事而日夜焦虑,同时,天保与傩送都爱上了翠翠,而最后,翠翠选择的傩送。但是,故事情节是悲惨凄凉的,翠翠的命运同她母亲一样,那么的凄惨。她们重复着这种悲剧半的故事。而其中,船夫的角色时时刻刻影响着故事的发展,他对翠翠的过度操劳,增加了翠翠爱情的曲折,翠翠对他也是十分的不理解,最终,他带着委屈和寂寞死去。他不了解孙女的内心,只是一心想让孙女获得快乐和幸福。文中处处体现出的,是一种无奈,一种莫名的无奈,是命运的无奈。文中的翠翠只不过是一个不到十六岁的小女孩,却要承受的.成人的压力,他像其他少女一样,让人见了就喜爱,但是这霓虹纷飞的故事终有悲剧的色彩在其中。
这个故事初看,好像是理想的美好爱情故事,但是,理想的也是要受到现实的约束的,文中的翠翠的悲剧就诠释了这一点。小说并不是一个悲剧,小说的结尾留下了很多的悬念,让渡者对于这个故事的发展又了许多联想。
我羡慕沈从文老先生的清雅之致,自在随意的把边城写的飘飘于空,而这其中唯一无法释然却只人的感情。这感情是男女之爱、血缘之亲、更应是蕴涵了沈老于北平浓浓的思乡情结。于我看来,如其把边城看成一篇纯小说,更不如说它像沈先生对家乡湘西凤凰割舍不下的情怀。边城对景物的描写是如此的抽离、洒脱,似与故事有了脱节。殊不知那却是一种真实的美,是沈老以散文的笔调,诗曲的意境,为湘西家乡所描绘的一幅水墨画卷。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惊心动魄的氛围,波澜曲折的情节,一切都只是真实的美和贴近人性的关怀。
- 相关推荐
【《边城》的读后感想】相关文章:
《边城》带来的感想08-09
《边城》读后随笔09-04
边城读后笔记08-01
名著边城读后心得05-22
《边城》的美--解读《边城》08-02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沈从文边城读后感07-25
沈从文《边城》读后的感悟(通用45篇)10-03
边城读后心得大全10篇07-10
边城梗概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