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2.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3.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学习重点】理解“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感悟父亲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自称“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是其代表佳作,长期被选作大中学校的教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2.相关资料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新授导入】我们同学有谁知道母亲节是几月几号?那父亲节呢?(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人们在庆祝母亲节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我们的父亲。是啊,日月轮回中,我们忽略了多少父亲的爱,而父亲一直在身后,无怨无悔地延伸着庇佑的苍穹,用自己朴实的父爱无私地为儿女编织着美丽的保护伞。(教师背对着学生问道):我这清瘦的背影能扣开你们的心扉,激起情感的波澜,奏出一支爱的赞歌吗?肯定不能,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不仅能,而且还把这个“背影”深深烙进了无数读者的心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有诗赞曰:舐犊情深数背影,一声长叹泪沾襟。人间自有真善美,玉壶冰心堪晶莹。是什么成就了“背影”这神奇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携手走进“背影”,探索其中的奥妙,认识一位值得我们尊重的父亲,认识父亲那感人的背影,感受浓浓的父子之情。
【合作探究】5.仔细阅读全文,看看作者几次写到背影,想一想每次都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开头“最不能忘记”背影——深沉、浓厚的感情笼罩全文。车站送别买橘子时的背影 ——父亲爱儿至深。 父子告别“混在人群中”的背影——依恋、伤感,催人泪下。 结尾读父亲来信泪光中浮现背影——思念不能自已,呼应开头。6.把题目“背影”改为“车站送别”、“买橘子”好不好?为什么?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拟题。只要标题是符合文章内容,都是值得肯定的。这篇文章抓住父亲的特征─“背影”,不惜笔墨细致描画,“背影”最能集中表达作者的感情、父亲的形象。7.文章2、3、4、5自然段是不是太罗嗦了?能不能把它们写简略些?为什么?这几个自然段好象和背影没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体会一下这两段中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就不难明白,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为 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做得那么认真、那么竭尽全力,什么灾祸、劳累,全都置之度外。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背影便不同平时的背影,更能显示父爱的崇高。8.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说定”改为“说过”好不好?“说定”不送,后来还是送了,很好地表现出父亲的矛盾心理。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本文字眼虽然十分平常,用得都恰倒好处,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9.文中父亲说的话不多且非常简洁,但每一句都包含了他对儿子的拳拳深情,请你任选一句作简单的分析。“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分别了,还是放心不下,牵挂路途情况,叮嘱儿子来信报平。10.“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攀”字用得好,你能体会出来吗?试着体会这一句中的其他动词。一个“攀”字就显出了月台的高度,写出了吃力的程度。(略)11.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我”再大也是父亲的儿子。文中也写出了“我”的感情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我”原先是不耐烦,后来感动得流下眼泪。正是这些琐屑的 事,体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1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心里真的轻松吗?父亲觉得尽到了责任,也怕我伤心,做出一副轻松的样子,其实心里并不轻松。
【课堂小结】(放背景音乐《懂你》)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让我们都能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们,我理解<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2>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3>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4>我赶紧拭干了泪。<5>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6>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7>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8>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9>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10>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11>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12>我望着他走出去。<13>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14>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3. 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哪句话?
【《背影》教学导案】相关文章:
教学简案:《背影》11-04
课文观潮教学导案11-15
《观潮》教学设计导案11-07
周密《观潮》标准教学导案09-13
《背影》导学案09-11
《观沧海》优秀教学导案范本09-12
《背影》 导学案设计09-14
课文背影导学案答案11-12
《背影》导学案及答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