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简单的手抄报内容

2024-05-10 板报大全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手抄报吧,手抄报具有开拓视野、积累知识的作用。那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防灾减灾简单的手抄报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1】防灾减灾日【5】防洪小知识
【2】什么是地震【6】防火小知识
【3】地震逃生知识【7】防灾减灾作文
【4】震后安全知识【8】防灾减灾标语

  防灾减灾日

  2009年5月12日是国家首个“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对组织开展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进行了研究,对各地、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提出了要求,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专题活动。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活动。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主题班会、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二是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针对本地本部门主要灾害风险,立足群众广泛参与,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干部和群众介绍灾害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针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卫生防疫、自救互救、转移安置等内容,针对特定人群,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防灾减灾演练。针对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医疗救护等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技能练兵活动。

  四是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宣传周期间,各类媒体集中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开设专栏、专题,播出有关专题片和影视节目,报道各地活动开展情况、防灾减灾措施经验以及取得的成绩,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

  返回目录>>>

  什么是地震

  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2022年,中国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27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4亿元。2023年一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22次。

  地震成因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

  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新全球构造学说,则是形成较晚(上世纪60年代),已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的一个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学说。

  地震的类别

  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的等级

  按破坏程度不同可分轻微破坏性地震(3.0级≤震级<4.4级)、一般破坏性地震(4.5级≤震级<5.5级)、严重破坏性地震(5.5级≤震级<6.5级)、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震级≥6.5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严重破坏性地震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救援行动的地震事件。破坏性地震是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恐怖的自然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2005年前印度尼西亚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38万人死亡。1976年前的唐山地震死亡24万人,整个唐山市瞬间成为一片废墟,1920年的海源地震死亡20万人,以及东京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墨西哥大地震等等,都是造成数十万人伤亡的、震惊世界的地变。

  返回目录>>>

  地震逃生知识

  01身处室内应该怎么办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内承重墙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躲开头上悬挂物:要避免选择靠近玻璃窗、瓷器、灯具、摆在高架上的物品以及挂着装饰品等的位置做掩护。

  不要躲在门旁边,也不要把门关上:地震时,门可能会因挤压变形从而砸伤我们,而门也可能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避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02身处高层应该怎么办

  远离高层楼的窗户:地震时,要远离高层楼的窗户。现在的楼一般都是框架式结构,砌墙的砖起到的作用是隔风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时,砖会甩出去,如果人躲在窗户下,也会随着被甩出去。

  千万不能坐电梯:电梯在地震情况下运行是非常危险的,随时都会被困在电梯里面,并且有生命危险。所以,发生地震时,是不能乘电梯的。

  逃生绳使用分人群:有的家庭备有逃生设备,比如速降绳,使用时一定要在一轮地震波结束后的平静期。提醒您的是,使用速降绳的人一定是经过训练的,速降过程中需要借助脚的支撑力才能安全落地,否则跟跳楼没什么区别。

  03身处平房应该怎么办

  室内坠物最危险:住平房的居民,如地震发生时在室内,应立即躲到墙根下、桌子及床下。要尽量利用身边物品,如棉被、枕头等保护住头部。因为平房内空间狭窄,屋内东西多,为节省地面空间,多悬挂于墙上和放在多层的架子上,地震时很容易造成坠落,伤害到人。

  注意避开电线:若正处在门边、窗边,且窗外无其它危险建筑,可立即逃到院子中间空地上。平房区电线零落,地震时火灾发生率特别高,尤其要防。

  最不可取的行为:千万不要躲在房梁下,不要躲在窗户边。切忌逃出后又返回取财物。

  04身处学校应该怎么办

  课桌就是救命草:正在学校上课时,如果发生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抓住桌子腿。

  有序撤离远离楼梯转角:震后要按照平时的逃生训练,在老师安排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转移。撤离过程中,在楼梯转角处最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要有序通过。

  操场相对最安全: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05身处公共场所怎么办

  千万不要慌乱涌向出口:千万不要慌乱涌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上或栅栏处。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躲在近处的大柱子旁边:与其乱冲乱撞,不如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

  这些地方要远离:远离玻璃橱窗、门窗或玻璃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悬挂物。

  06身处户外应该怎么办

  就近选择开阔地:立即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避开危险物、高耸物或悬挂物:要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要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还应该远离自动售货机,以防翻倒伤人。

  避开其它危险场所:避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围墙、高门脸、雨篷下等处,还要注意避开高压线和下水道。

  要保护好头部: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地震中逃生的知识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地震中自救和互救常识

  自救时需注意几点: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要保持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援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互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进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2.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救援要讲究方法,先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然后进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3.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4.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5.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返回目录>>>

  震后安全知识

  一、防传染性疾病

  地震过后容易发生的疾病包括肠道传染病、呼吸道感染病、人畜共患病、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等。应保护水源、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并及时清除垃圾、污物,做好环境消毒。

  二、防灾后冻伤

  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特别要注意头部和手、脚的保暖,防止冻疮,尽量避免接触冷水。注意保持手套和鞋袜的干燥,如果发生冻伤,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缓解,如用温水浸泡或涂抹冻伤膏等。

  三、防一氧化碳中毒

  应急帐篷内的取暖安全也需要注意,使用明火时,谨防一氧化碳中毒。一旦发生,应迅速将中毒者带离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将中毒者的衣领、裤带松开,头放平,使其呼吸保持通畅,再作进一步治疗。

  四、防伤口感染

  如果有受伤的情况,应避免破损的伤口与土壤及污水直接接触。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破损的人员必须及时送医,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给予有效的抗炎对症治疗。

  五、防食物中毒

  要注重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受潮霉变的食品,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

  六、防虫鼠

  还要管好家禽家畜,对死亡的牲畜不要私自填埋,应集中处置。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尽量不要睡地铺,减少人与鼠、虫等的接触机会。

  低温环境下的震后重建

  低温环境下的震后重建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低温不仅会影响建筑材料的性能,还会增加施工难度,因此,如何在低温环境下解决震后重建问题,是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

  一、建筑材料的选择

  低温环境下,一些常用的建筑材料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的问题。例如,混凝土在低温下硬化速度会减慢,导致建筑结构强度降低。因此,需要选择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的建筑材料。例如,使用特殊的防冻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使其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做完混凝土后,可以对整体结构做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棉被或加热设备等,以提供合适的温度条件,促进水泥的反应和凝固过程,减轻收缩变形的可能性。

  二、合理的保温层设计

  在低温环境下,建筑的保温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的保温层,使用高效的保温材料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此外,震后重建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建筑的供暖系统。在低温环境下,供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需要更加精细和高效,以确保居民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三、低温环境下的建筑施工

  低温环境下,施工的各项难度都会大幅度增加。震后重建过程需要考虑如何保护工人的安全,如何保证施工质量,以及如何减少施工时间。例如,可以采用冬季特殊的施工技术,如加热混凝土,使用防冻剂等,来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

  四、低温环境下的居住问题解决方案

  低温环境下,居民的居住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需要考虑如何提供足够的住房,如何保证住房的质量,以及如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例如,可以通过建设临时住所,提供暖气设备,提供生活必需品等,来解决这些问题。

  五、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震后重建要注重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引进先进的抗震技术,对重建的房屋进行严格的抗震设防。

  低温环境下的防寒措施

  地震发生后,由于房屋倒塌、电路中断等原因,可能导致供暖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寻找能够保暖的物品,如毛毯、羽绒服、暖宝宝等。同时,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在户外长时间逗留,以防止受寒。

  一、合理保暖

  在地震灾后,即使在室内也可能出现断电、供暖故障等情况。因此,合理保暖显得格外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1.穿戴合适的衣物:选择多层次的衣物搭配,包括保暖内衣、毛衣、羽绒外套等,根据需要随时增减衣物。如果有睡袋或气垫,可以使用它们来防寒保暖。此外,寻找暖宝宝等便捷的保暖工具,将其贴在贴身衣物上,提供局部的温暖,既能保持体温,又能根据室内外温度调节。

  2.关注保暖材料:选择衣物时,尽量选用保暖效果好的材质,如羊毛、鸭绒、鹅绒等。这些材质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暖效果,帮助减少热量流失。

  3.保持头部、手部和脚部温暖:这些部位是人体散热最多的地方,戴帽子、戴手套、穿袜子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流失。

  4.保暖小技巧:将两张毛毯裹在腰腹部,然后用保鲜膜或塑料袋固定,或者将揉搓后的报纸放入塑料袋内,再将双脚伸进去,这些小技巧都可以迅速提高温度。

  二、摄取热量

  地震灾后,饮食受限、交通不便可能导致食物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保持热量摄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1.优先选择高热量食物:合理选择富含热量的食物,如坚果、肉类、豆类等,帮助提高身体的热量供给,增强抵抗力。喝一些热饮也有助于保持身体温暖,可以选择热茶、热汤、热水等,这些热饮可以提供热量并温暖身体内部。但注意不要过量饮酒御寒。

  2.加强维生素摄入:摄取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些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3.合理分配食物:若食物供应有限,应合理分配食物资源,避免浪费。可以根据每顿饭的能量需求合理安排食物摄入。

  三、适量运动

  地震灾后,长时间停电或停暖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血液循环变得不畅。适当进行一些合理的运动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人体失温的风险。

  1.室内运动:进行室内有氧运动,如跳绳、打拳、做瑜伽等,可以有效激活身体,提高体温。

  2.按摩保健:自我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揉搓手臂、腿部等来达到加热的效果。

  3.定时起身活动: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身体发冷,定时起身活动一下,拉伸筋骨、活动肌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震后饮食安全提示

  一、饮食安全要点

  1.严防食品受到细菌、霉菌、寄生虫及其他昆虫、化学品的污染;

  2.生肉、禽类和水产品要和其他食物分开;

  3.食盐要避免掺入杂质;

  4.饭菜要彻底煮熟,即煮即食;

  5.食品加工地要有防蝇、防鼠措施;

  6.不用脏水清洗瓜果蔬菜;

  7.喝清洁的饮用水,生水应烧开后饮用;

  8.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

  9.生熟食品要分开制作放置,制作时不共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

  10.饭菜应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剩余饭菜要及时冷藏,食前确保没有变质,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二、哪些食品不能吃?

  1.被水浸泡的食品;

  2.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

  3.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瓜果;

  4.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识的食品;

  5.严重发霉的大米、小麦等;

  6.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

  7.加工后放置了4小时以上的熟食等;

  8.凉拌菜和野生动物;

  9.包装破损的或过保质期的包装食品。

  灾区居民用电安全事项

  一、地震后,房屋出现裂纹、损坏,经政府部门许可入住的业主,在用电前应对自己的用电设施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用电。

  二、需要临时用电时,应到当地供电部门办理用电手续,由有资质的电工安装;临时用电要采用绝缘良好、无破损的绝缘导线,并不得拖在地上,严禁挂钩用电。

  三、在搭建临时居住点时,要远离电力设施,不要在电力线下方搭建,不要利用电杆、拉线作为支撑。

  四、不要同时使用大容量用电设备,禁止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器,防止引发火灾。使用电取暖设备、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销以防意外。无人看守时不要长时间使用取暖电器。

  五、电灯线不要过长,灯头离地面应不小于2米。灯头应固定,以免损坏电线或灯头,造成触电事故。

  六、不能用湿手摸电器、灯头,不要带电移动电灯、电线。擦拭灯头、开关、电器时,要断开电源后进行,更换灯泡时,要站在干燥木凳等绝缘物上。

  七、不要在电线上晒挂衣服,晒衣服的铁丝和电线要保持足够距离,避免绕在一起。不要在电杆、拉线上拴套晒衣服的铁丝和其他绳索。

  八、教育儿童不玩弄电器设备,不爬电杆,不爬变压器台,不摇晃拉线,不靠近发电机,不进变电站。

  九、发现有人触电,不要赤手拉触电人,应尽快断开电源,进行及时抢救。

  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

  一、灾区人员较密集,人员流动大,接触频繁。咳嗽、打喷嚏、随地吐痰等行为会造成病毒和细菌的传播,从而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最近正值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提醒大家在做好紧急避险的同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二、近期气温变化大,震区夜间最低气温-14℃左右,干燥的冷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受损、气道收缩,引起咳嗽、咳喘、痰液增多等呼吸道症状,并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所以救灾避灾人员请一定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同时要注意头部和手、脚的保暖,防止冻疮。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应急帐篷取暖时的用火安全,使用明火时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三、打喷嚏后、咳嗽后、饭前便后、接触和处理可疑污染物后等,要做好手卫生,避免用手接触口鼻及眼睛。

  四、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五、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洗脸水、餐具等。

  六、震后灾区集体场所人员接触密切,很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在条件允许时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员流动。

  七、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该及时戴好口罩,做好防护,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症状严重,请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八、震后伤口消毒要做好。

  若在地震时皮肤受伤,要小心皮肤伤口或黏膜直接接触土壤或污染物导致的感染,造成气性坏疽和破伤风等。所以受伤后不要拖延,必须彻底清创、涂药消炎,并及时注射破伤风针等。

  震后如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地震灾区的每一位公民,都应力求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注意身体健康。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气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老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防止肺炎。要吃一些咸菜,补充体内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盐分和水分,预防中暑。

  哪些水可以饮用?

  瓶装水、开水或经过消毒的水。不要使用污染的水洗碗、刷牙、洗菜、洗水果等。如果饮用已经开口的瓶装水,一定要消毒或烧开后饮用,开水1分钟就可以杀死绝大多数微生物。如果没有条件烧开水,可以使用专业人员提供的消毒片或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后饮用。

  震后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保护水源,特别是生活饮用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生活饮用水。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受潮霉变的食品,不吃死亡的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用消毒剂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应该分开存放,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注意环境卫生,消灭蚊蝇。不随地大小便,粪坑中加药杀蛆,动物尸体要深埋,有条件的可加放生石灰消毒,土层要夯实。要及时清除垃圾、污物,进行环境消毒,管理好粪便、垃圾。

  震后需要哪些急救物品

  急救包:包括绷带、消毒纱布、创可贴、消毒液、止血草药或止血粉等基本急救用品。

  医疗器材:如手套、口罩、医用剪刀、医用夹子等。

  药品:一些基本的药品,如止痛药、抗生素、创伤用药等。

  应急灯具:电池或手摇发电机的手电筒、蜡烛等,以确保在停电情况下有照明。

  食品和水:持久储备的非易腐食品和饮用水,保障生存需要。

  保暖物品:纱布、毯子、睡袋等可以提供保暖的物品,因为地震可能导致建筑物受损,温度下降。

  通讯工具:无线收音机、手摇充电器、备用电池,以便获取紧急信息。

  多用途工具:如瑞士军刀、多功能工具,方便处理各种应急情况。

  个人文件和重要物品:复印的个人证件、保险单、现金等,以备不时之需。

  个人卫生用品:牙刷、牙膏、湿纸巾、女性卫生用品等,保持个人卫生。

  草图和紧急计划:包括地图、应急计划、紧急联系人信息等。

  家庭应准备哪些急救用品?

  在地震前,家庭应准备急救用品,如:斧头、铁铲、扫帚、螺丝刀、钳子、铁锤、扳手、绳子、塑料布、塑料带、厚底鞋、手套、蜡烛、打火机、水果刀、橡胶管、帐篷、毯子或睡袋、手电筒、电池、基本的急救药物、防护眼镜、多用途灭火器、洗漱用品,将这些急救用具装在工具箱或渔具箱以便于携带以及防水。其他急救物品包括:急救手册、剪刀、镊子、温度计、香皂、纸巾、防晒霜、一次性纸杯、水果刀、小塑料袋、安全别针、针线、医用冰袋、夹板等。

  返回目录>>>

  防洪小知识

  1、转移避险。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或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教。

  2、组织救援。当有人被洪水包围时,想办法通知有关部门和组织救援。

  3、加强自我保护。如关闭电源、煤气、备足干粮食品、饮用水,带好手机,准备救生器材以备急需。如果连降大雨,山区容易暴发山洪,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4、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要注意防范;

  5、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7、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8、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9、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抗、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10、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鱼玩耍;

  11、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

  12、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学校统一指挥,及时有序地安全转移;

  13、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惶失错,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14、坚持天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当地天气变化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天气征兆;

  15、不围观洪水;不从山底下走,不走低洼地带,更不能在山沟内、低洼处住宿,不在大树、围墙和岩石下避雨,不明水情不擅自过河;

  16、洪水来临要尽快转移,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处暂时避险;

  17、如遇山体滑坡,应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方撒离,撤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向下或向上跑是非常危险的;

  18、洪水到来时,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

  19、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可用装满沙石泥土的沙袋堵住门缝;

  20、如洪水继续上涨,应注意在自己暂时栖身的地方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烧水用具和救生器材;

  21、如水灾严重,暂避的地方已难以自保,则要充分利用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考虑用床板、门板、桌椅、箱子、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自制逃生筏、划桨;

  22、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23、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避远,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返回目录>>>

  防火小知识

  防火常识

  1、养成良好习惯,不要随意乱仍未熄灭的烟头和火种,不能在酒后、疲劳状态和临睡前在床上和沙发上吸烟。

  2、夏天点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易燃物品。

  3、不随意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时要加强安全防护。

  4、使用明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

  5、焊割作业火灾危险大,作业前要清楚附近易燃可燃物,作业前要清除附近易燃可燃物,作业中要有专人监护,防范高温焊屑飞溅引发火灾,作业后要检查是否遗留火种。

  6、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盒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防火知识

  1、出门游玩先自查,家中切莫留火患

  在小长假选择出游的市民,要提前对家中消防安全进行排查,不要把火灾隐患遗留在家中。出门前,一定要仔细查看电源是否关闭;煤气罐、管道煤气等是否关闭,厨房、楼道、阳台是否堆放杂物等,确保无隐患后,方可安心出游。

  2、入住酒店先“踩点”,安全出口熟记心

  在入住酒店时,要先查看内部张贴悬挂的疏散逃生示意图,及时了解和熟悉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与周围环境,一旦发生火灾可快速逃生撤离。此外,消防部门还需提醒,火灾发生时不要乘坐电梯,应通过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逃生。逃生中,应采取用水、饮料等打湿衣服捂住口鼻的方法,低身行走或爬行,以减少烟气对人体的伤害。

  3、小型娱乐场所多隐患,聚会狂欢需留意

  假日期间,各大小娱乐场所人满为患,在进入场所时,一定要留意疏散通道位置,万一有突发情况,可以就近紧急逃离。同时,不要随意进入边施工边营业的娱乐场所,不涉足既燃放烟花爆竹又准备放飞氢气球的庆典场所,不到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的歌舞厅、ktv、酒吧等场所消费。

  防火攻略

  1、商城火宅如何逃离现场

  假日前后,各大商城与超市往往会迎来新年之始最多客源的时候,购买年货、衣物、杂货等等的人络绎不绝,人多了,危险系数也就大了,由于冬天在商城内也是用电高峰,一旦线路老化也后果不堪。发生火宅时应沉着冷静,寻找紧急出口逃脱,不应乘坐电梯等。可以弄湿衣物或毛巾捂住口鼻从出口逃生,大家应有秩序的逃离,不能慌乱。一定要认准紧急出口,而不是安全出口。

  2、家庭灭火注意事项 家中失火怎么办?

  首先要冷静,查看火源,在使用何种方法来灭火,电器老化引发火宅应先断断电后用水进扑灭。易燃家具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应经常的'检查家中煤气管道是否完好与电器老化程度是否应更换,火宅引发时应及时关掉燃气阀门,有抽烟习惯的朋友在劳累过度或醉酒时在床上尽量不要抽烟,不要小看烟头就有可能引发火宅。建议家中最好备一瓶灭火器来以防万一,稍后小编给大家讲解应用何种灭火器。

  3、灭火器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适合扑灭易燃、可燃液体与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可以喷发出干粉进行剿灭。使用方法:应离火宅5米远,通风的的话应在上风方向进行喷射,拔掉保险销,一手扶着喷射管一手按压进行灭火。

  返回目录>>>

  防灾减灾作文 1

  学校为了帮助学生们能够掌握简单的逃生技能和防震的常识,增强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于是就在5月12日星期三的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里,振兴小学开展了一次“小学生防震紧急疏散演练”。

  学校为了确保这次演练的成功,成立了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活动的`全面指挥、指导、协调工作;还有了演练安全保卫组,在教学楼的一楼拐角处、楼梯口通道口安排了许多保卫人员。组织教师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和疏散方式。

  下午的第三节课,随着紧急的“地震警报”,每个班级立刻停止了上课,全体师生立即进入了应急的避震练习活动当中:学生们都飞快地一个劲的向外冲,在老师和保卫人员的检视和指挥下,紧张而有序地撤离了教学楼,向操场跑去。随后,在空旷的操场上,老师迅速清点了人数,并没有少人。

  我们通过这次演练活动,全校师生掌握了避震的正确方法,让我们熟悉了震后学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线。确保了在地震来临时,该校地震的防备工作能更加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了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帮助我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互相救护的能力,意识。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防灾减灾作文 2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人们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正确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们要听地震预告,学会看地震发生前的预兆,比如:动物们的异常惊飞、逃窜、狂叫等,也可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以防在先及早报告、撤离。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小的地方,还有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 。桌子、床下等坚固家具空间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时得用坐垫等保护好头部,不要盲目跳楼,使用电梯等。我们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和家园,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

  今天是学校防震演习的日子,全体师生都参加了。具体的情况老师已经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们每个同学.“地震来了”广播中传来老师急促的喊声。我们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嗖”地往外窜,每个同学都不想落后,发疯似的往操场上跑去,老师则在一旁有条不紊地维持秩序和疏散学生们。全校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全部撤离,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救。

  我们还要多看防震减灾的书籍。把防震减灾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些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个人都知道在地震来到时,人人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灾害。让这些知识伴随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有防震意识。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防灾减灾作文 3

  大自然经常会有一些毁灭性的灾难,我们要学会预防灾难,减少灾难。

  灾害有许多种:地震、火灾、洪水等。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等,有数十万的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一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面跑,蜜蜂会惊飞、逃窜。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要发生地震。假如发觉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必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火灾逃生法:有序撤离。逆风逃生,不能顺风逃生,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假如发生草原火灾没有退路时,讲周围草拔掉,防止火继续往里烧。

  台风也是灾害之一。台风带来的是狂风、暴雨、巨浪和潮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近海十五个省最高雨量记录中,百分之八是台风造成的。

  洪涝是国内外关注的大灾。洪涝是由缕降暴雨或大于,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在我国洪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江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四到九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1991年夏,江淮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

  我应该做的就是不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不去深水区玩耍,不玩火不玩电,过马路要走人行道,要看红绿灯,以防受伤。

  其实灾害并不可怕,只要人们加强防范意识,就能减少灾害带来的危害。

  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防灾减灾作文 4

  清风徐徐的早晨,我一身清爽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小狗们一阵狂吠,不是求偶,不是警告,是上天入地求救无门的撕心裂肺地吼叫。我隐隐不安起来:这些狗平时见着我都会绕道走,今日是不是疯啦?难道要地震了?以防万一,我急忙去超市买了两瓶矿泉水、一个手电筒和一些面包来到了学校。

  不出我所料,地震了。我感到教室在强烈地摇晃,接着电灯,风扇……在强烈地摆动,一阵山摇地动,而我们却已经没有时间逃脱了,一股恐惧涌上心头,大家乱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花板上开始掉落沙石,风扇也摇摇欲坠,同学们更慌张了,急得向门口蜂拥而,我赶紧大叫:“躲到桌子下,迅速聚集!”

  我只听到有人在叫:“若涵,生死关头,带着书包又有何用?”我过于慌张,没有回答。

  不一会儿,我感觉自己在向下沉,于是闭上眼睛,紧紧拉住同桌的手。我的牙咬得紧紧的,心里像藏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许久,地震似乎过去了,幸运的是我还活着。

  砖头遮住了一切光线,可身边却乱成一团:有的哇哇大哭,有的不停尖叫,有的抱怨自己命不好……我安慰道:“灾难已发生,我们不能哭,我们应立即振作起来。瞧,我们还有希望!”说完我从自己书包里拿出了手电筒、水和面包。我打开手电筒,洞不再是一片黑暗了,这些东西好似良好的缓冲剂,让所有人的心都平静了。大家耐心等待。

  不久,我们发现上面的砖块有移动,所有人都盯着那个光源处,哇,光圈在扩大——“啊一一我们得救啦!我们得救啦!”

  “吵什么吵,让不让人睡觉的!”原来只是一个梦啊……

  防灾减灾作文 5

  地震,一个恐怖的代名词,恐怕没经历过的人,不会有何感受,但看到电视.资料上的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使人胆战心惊。

  你记得唐山大地震吧!7.8级地震,造成20世纪中国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幕:死亡24万多人,重伤16万多人,高层建筑和一般民房几乎全部坍塌,铁轨弯曲变形,公路路面开裂,工矿设施大部分毁坏。唐山大地震7.8级,这次汶川的地震也是7.8级,可想而知,这次地震的.可怕性。大家用爱,用心去保卫家园,去守护大地。只要有爱,一切没什么大不了。

  在汶川发生地震的煞那间,周围地区也纷纷受到影响。在那一瞬间对于从未经历过风雨的我们来说,一切都在死神的安排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们慌乱的向外奔去,脸上焦急的表情依稀可见,显然,没有谁不怕死。

  我们的慌乱,我们的害怕,我们的惆怅,都在一瞬间化作对生命的渴望。这只不过是地震后的余波,一次轻微的摇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对活的渴望。患难见真情,我们也在这次余波中见到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那深厚的,不可分割的情感。

  有一种问候,很平常,却很温暖;有一种信任,无言却最真切;有一种友谊,清澈且长远。朋友像比例,一个变化另一个也跟着变化,因为,他们心连心。在危险前,你伸出一只手,握紧了,你们将永远不会感到孤单。别相信这世界只剩下自己,回头看看你身后,至少还有我。

  地震后的余波,一次生死的考验,只要人们携起手来,用爱温暖,就没有跨越的墙,就没有障碍。

  返回目录>>>

  防灾减灾标语

  1、减灾知识进校园,家庭社会更安全。

  2、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3、争做防灾减灾功臣,不做添灾增害罪人。

  4、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5、预警先导、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响应。

  6、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构建各谐平安家园。

  7、大力宣传普及防灾救灾知识,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8、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9、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10、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11、学习气象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2、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3、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4、防灾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15、平安幸福从防灾减灾开始。

  16、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17、天灾无情人有情,防灾减灾要先行。

  18、关注民生、关注气象、关注气候变化。

  19、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20、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21、治病于无病之日,防灾于无灾之时。

  22、科学发展群策群力,防灾减灾万众一心。

  23、增强减灾意识,利国利民利已。

  24、加强防灾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25、掌握应急基本技能,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26、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27、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28、落实科学发展观,防灾减灾重如山。

  29、学好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0、防灾关系你我他,预防灾难靠大家。

  31、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32、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33、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34、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35、常思灾难之害,常修防灾之功,常积救灾之德。

  36、全民动员,群测群防。

  37、预防有条有理拒灾害,治灾有勇有谋筑和谐。

  38、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39、减轻灾害共创和谐。

  40、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41、防灾减灾,你我同在。

  42、推进防灾减灾责无旁贷,坚持居安思危义无反顾。

  43、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44、防灾减灾人人参与,美好家园人人受益。

  45、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46、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47、加强防雷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48、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49、善用气象信息和知识,增进健康和生活质量。

  50、“防灾减灾日”,一天的提醒,一生的警醒。

  51、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52、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53、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54、防灾从源头抓起,减灾重过程控制。

  5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防灾减灾效果必现。

  56、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57、搞好防灾减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8、普及防灾知识,关爱人类生命。

  59、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

  6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61、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

  62、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63、传播减灾文化共创人类文明。

  64、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

  65、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返回目录>>>

  • 相关推荐

【防灾减灾简单的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防灾减灾手抄报的内容08-29

防灾减灾的手抄报汇集09-20

防灾减灾日手抄报07-09

防灾减灾特简单手抄报相关素材10-16

防灾减灾手抄报素材初中05-09

防震减灾的手抄报内容09-20

防震减灾的手抄报内容03-07

防震减灾主题手抄报内容05-10

防灾减灾的手抄报4年级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