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让同学们更了解端午节,给大家分享了端午节小报,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端午节小报
端午节小报图片1
端午节小报图片2
端午节小报图片3
端午节小报图片4
端午节小报图片5
端午节小报图片6
端午节小报图片7
端午节小报图片8
端午节来历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习俗
划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挂艾草与菖蒲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端午食粽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栓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各地区的粽子
北京派
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大多数是糯米粽。多以红枣、豆沙为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派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状如锥子。冬叶包裹着糯米、绿豆、咸蛋黄、花生、五花肉及莲子,丰富的材料充盈了口感的满足。
嘉兴派
浙江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米要上等白糯米,肉从猪后腿精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鲜美,肥而不腻。
闽南派
猪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等,吃时蘸调蒜泥、红辣酱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不腻。
山东派
在诸多品种的粽子里,辈分最大,资格最老的,当首推山东黄米粽子。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夹以红枣,风味独特。食用时,可佐以白糖,增加甜味。
四川派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以麻辣著称。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当然独特,麻、辣、鲜、香的口感,绝对地道的川味享受。
西安派
西安的蜂蜜凉棕子历史悠久,最早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
云南派
竹筒粽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以新鲜的金竹、香竹、薄竹、甜竹的竹筒为容器,在每一节竹子中盛水乘米盛配料,用宽大的蕉叶、粽粑叶封口,米可用糯米或香米。
- 相关推荐
【最新端午节小报】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小报素材06-11
端午节小报文字06-04
端午节小报简单又漂亮06-11
端午节的小报内容资料06-14
数学小报10-20
读书小报图片07-23
人防小报内容10-16
读书小报模板10-05
关于足球小报02-20
学雷锋小报素材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