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手抄报内容

2023-05-05 板报大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手抄报吧,借助手抄报可以提高我们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城手抄报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称由来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长城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方城

  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汉书·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长堑、城堑、墙堑

  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史记·秦本纪》在记载秦简公六年(前409年)沿洛水修筑长城时,就只用了“堑洛”两字。《北史·契丹传》载:“契丹犯塞,文帝北讨至平州(今河北卢龙县)遂西趣长堑。”

  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长城,汉起塞垣。”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

  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条记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

  壕堑、界壕

  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

  边墙、边垣

  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带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如《明史·戚继光传》载:“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

  历史沿革

  综述

  长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要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金、明几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中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影响意义

  边带发展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的重任。

  秦汉之时,累计投入的兵民有近千万之众。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着手加强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揭开了屯田戍边、开发边区的序幕。汉代由于修筑长城的时间较长,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实边的建议,这些建议先后被汉政府采纳接受并组织实施。移民和戍守长城的军人一起,开垦荒地进行农耕,不但加速了边区的经济开发,节省了政府的大量军费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长途运输之苦,并将华夏文化远播四方。

  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长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长城的修建和戍守,长城区域的争战,反而促使了中国古代汉族和十几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的融合。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归汉,实现了中原农业区的华夏汉族与北方畜牧民族的汇合,这便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之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内蒙古阴山一带汉代城堡遗址的考古发现,说明汉与匈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军后,使数十万降众居住在边境长城沿线一带,设置六个都督府,任命突厥人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金元时期,雁门关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种麻”,到后来的“生民何处不桑麻”,正反映了这一历史的规律。明在长城沿线开放“马市”,表现了汉蒙互相依存、渐趋融合的密切关系。清政府采取怀柔政策,进一步促进了长城一带的民族大融合。

  军事意义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长城所体现出的军事防御思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长城的产生和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整个军事发展同步前进,对于研究古代军事作战思想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修筑长城,是针对西北边地军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事前防御。需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处在于——入侵者或许能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尤其是,长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个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骑兵纵然破关而入,但只能对内地实施骚扰,而他们的后勤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来,故而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中华的根基。癣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这是长城存在的根本意义。

  文化意义

  在长城出现的2000多年来,以长城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过。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赵长城,号召国人学习“胡服骑射”,进行南北文化交流。秦汉时期,长城南北文化进行了空前的对话与交流,在长城沿线发现的秦权、诏版,内蒙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单于和亲瓦当,还有闻名遐迩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在长城地区的文化带里,遗留下来众多的名胜古迹,诸如敦煌、云冈石窟、麦积山、万佛堂石窟壁画、雕塑;元代居庸关云台、金代的卢沟桥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遗址与出土的文物等,都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同时也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的辉煌。

  长城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汉朝长城就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保护作用。自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诸国之后,遂以长城要塞为根据地,开辟和维护着东起汉朝首都长安(今西安),西到大秦(今地中海东岸一带)全长2万余里的交通干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几千年来,中外友好使团频繁往来于这条古道上,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迄今仍在发挥着作用。许多外国人知道中国是从长城开始的,长城是世界上其它国家人民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一个最好的切入点。万里长城这一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力量的宏伟建筑,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宝贵遗产。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万里长城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证明长城所具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已被世界所承认,长城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长城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历代的中华文人名士及国际人士,许多中国的文人墨客以长城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歌赋、美术、音乐等文艺作品,其中唐代的“边塞诗”尤为典型。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词广泛传唱。唐以下的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均有不少诗人词人名人,路经或登临长城,有感于长城的修筑、作用,以及长城两侧的壮美河山等,挥毫写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广为流传,大大丰富了长城文化的宝库。

  象征意义

  万里长城自构筑的那天起,就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2000多年来,任何人都没有能从认识上割裂万里长城,因而也就无法割裂中华民族。长城对中国人来说,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意志和力量。《义勇军进行曲》的长期传唱,使长城在人们心目中已升华为勤劳、智慧、百折不挠、众志成城、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历史的进程中自然形成,并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特别是在全民族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斗争中被世人所认同,所接受。面对民族的生死存亡,象征国防和民族统一的长城自然提升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唤起整个民族的抗战意识。1933年的长城抗战震惊中外,揭开了抗日战争史上最初的壮烈一页,“誓与长城共存亡”成为抗日将士们的共同誓言。《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而《长城谣》同样以其独特的艺术感召力,激起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们听到或唱起总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爱国激情,就是因为长城能唤起亿万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共鸣。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中国向联合国大会赠送的礼品是一块万里长城大型挂毯,再次表明中国人民和政府已将标志数千年灿烂文化的万里长城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一象征意义也被全世界所认同,所接受。

  长城在军事实用功能逐渐消退,文化精神作用不断增强的双向历史演进中,美学魅力日益明显,一方面不断地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人类的坚强意志和雄伟气魄。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地球和平的象征,全人类都将从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得到益处。

  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长城the Great Wall

  入选时间:1987年(2002年扩展辽宁九门口长城<水上长城>)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iv)(vi)

  地理位置:N40 25 00.012 E116 04 59.998

  遗产编号:438

  遗产描述: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民族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7—8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西至内陆甘肃省的嘉峪关。1987年,长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明长城是一个绝对的杰作,不仅因为这项工程的雄心,还因为它的建设,它是建筑与景观融合的典范。

  遴选依据标准(ii):春秋时期,中国人把自己的建筑模式和空间组织模式强加于北部边疆的防御工程建设中。长城所带来的人口迁移使汉化的传播更加明显。

  遴选依据标准(iii):长城是古代中国文明的杰出见证,这一点既可以从保存在甘肃省的西汉时期的夯土工事,也可以从明朝令人赞叹的砖石工程中得到证明。

  遴选依据标准(iv):这一复杂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杰出和独特的军事建筑组合的例子,它在2000年期间服务于单一的战略目的,但其建筑历史表明了在防御技术和适应变化的政治环境的不断进步。

  遴选依据标准(v):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象征意义。它的目的是保护中国免受外来侵略,也是为了保护其文化免受外国野蛮人的习俗之害。由于它的结构隐含着痛苦,它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公元前约220年,秦始皇下令将早期修建的一些分散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长城的修建一直持续到明代(1368至1644年),终于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长城在建筑学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长城的古诗

  1、《送人之军》

  唐·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2、《登长城》

  唐·李益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送邢郎中赴太原》

  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4、《统汉烽下》

  唐·李益

  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唐·武元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

  唐·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

  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

  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

  宋·陆游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

  宋·陆游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

  11、《至广州第七十七》

  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关于长城的作文

  我曾在梦里追寻过细雨缠绵的杭州,追寻过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古道、浩浩淼淼的长江堤岸,还追寻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万里平沙、北京天安门的庄严……他们都曾给我的梦幻抹上了一缕极其独特的瑰丽的色彩,使我对祖国壮丽山河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情感。然而,最让我难以忘却的就是屹立在群山之巅,纵横交叉于华夏圣地的那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

  长城,一个孩子都不会忘记的名字,他很简单,但是对于在异国的游子却沉重得像石头一样。长城的历史悠久,是一个奇迹。曾经有人说过,长城是七大奇迹之首,是真是假,如梦非梦。但是无论如何,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

  长城的城墙延伸于远方,凹凸不平的山岭完全阻挡不了巨龙的身躯。它一会迎难而上,在山顶盘踞;一会又知难而退,在山脚歇息;像是一名智者。而我认为,它更像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那些有所作为的中国人,代表着我们的祖国。长龙勇往直前,一直到天边,最终与蓝天融为一体,显示出中华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进取和勇敢,那是我们曾经辉煌过的见证,也是我们奋发的动力。

  仰承日月千秋照,俯阅江河万古流。多少诗人写下关于长城的诗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豪迈的诗句怎么能完全概括长城呢?它刚出生的时候,多少壮汉因此而亡,也有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悠悠岁月,构筑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作古,但巍巍长城却跨越历史的长河,它像个手持豪墨的见证者,从封建走向共和,从皇帝的开始走向消逝,它仍在。

  我心目中的长城就是如此。比所有人都年迈,却比所有人辉煌。伤痕累累是它岁月的沉淀,黄土滋润着它的外表,此刻长城更显得雄壮,哪怕历史磨去了它的棱角,依然伫立一方。

  • 相关推荐

【长城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夏天手抄报内容08-09

科学手抄报内容08-23

爱耳日手抄报的内容03-02

夏天的手抄报内容08-27

雷锋手抄报内容精选03-09

雷锋手抄报的内容02-27

清明手抄报的内容04-06

法制手抄报内容10-18

国庆手抄报的内容08-29

国庆手抄报内容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