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

2022-10-26 板报大全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手抄报吧,手抄报必须在内容上突出一个主题,做到主题突出,又丰富多彩。什么样的手抄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1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后多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实或传说。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语。典故一词,出现在《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中,如“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山海经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从这则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始,至今几千年来,到底发生过多少故事,没人能够说得明白。《尚书序题目》:“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籍而修《春秋》。”“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主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确实是“俱往矣”。

  大部分典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了。《韩非子》中有“心不在马”的典故,是说:赵襄主向王于期学驭术,不久与于期比赛,换了三次马都落在于期之后。襄主说:“先生教我驭术,没有教尽吧?”于期答:“驭术已尽,使用有错而已。凡驭驾,贵在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才可以加速致远。您落后则欲追上臣,领先则恐被臣追上。赛车非先则后,而您领先落后心都在臣身上,又何以调于马?此君为何落后也。”本来也是个好典故,无奈《礼记》中的一句“心不在焉”就使得极富哲理的“心不在马”湮没于书海之中了。即便是“心不在焉”本身也变得与本义完全不同了。《礼记·大学》原文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本义是说:修身在于正心,身有忿恨、恐惧、好乐、忧患则不能正心。只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味,这样修身才能正其心。如此看来,“心不在焉”已与原始本义南辕北辙了。

  历代画家以绘画的形式反映典故,但由于画家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同,美学修养不同……所以同一典故,即使用同一的绘画形式表达,也会有不同的体现方式,因而出现主题相同的不同画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些文人出仕后,仍以绘画作为雅趣,创作了一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画作,被称为文人画。有人认为文人画是题材绘画中造诣最高的。众多画匠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往往靠耳濡目染、道听途说,凭理解用炭条在宣纸上形成草图,经定稿再用毛笔勾画。好画一经脱稿又引得许多后人临摹、修改……于是产生了一个典故有众多派生故事的现象。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2

  中国有很多传统文化,如:剪纸、闹花灯、猜谜语、赛龙舟、包粽子……

  今年端午节,我跟着爸爸妈妈回到家乡,向外婆学了一门手艺——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新鲜的'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我最爱吃的枣子,肉等做馅,将馅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柔软的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入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出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这最后一道工序上,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这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变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了。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一小时后,改文火煮三十分钟就可以了。等待的时间永远是那么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馋得口水直流,放在碗里,咬一口,哇!美味无比!

  这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包粽子,这是不是很有趣吧!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3

  1.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5.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6.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7.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8.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9.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10.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1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12.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13.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4.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5.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1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7.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18.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19.传播东方智慧,点睛中国商战。

  20.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4

  1、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小窗幽记·集醒篇》

  7、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8、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世说新语·言语》

  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10、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2、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世说新语·惑溺》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篇》

  1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道经·第十二章》

  17、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史记·货殖列传》

  18、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增广贤文·上集》

  19、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20、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21、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2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4、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说苑·杂言》

  25、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6、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史记·苏秦列传》

  2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10-17

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大全 简单10-15

传统文化清明简单手抄报201711-21

语文手抄报传统文化11-04

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内容02-28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10-15

传统文化手抄报201611-21

传统文化的手抄报201610-14

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