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边塞诗中的奇文,也是送别诗中的名篇,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案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案例(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泰山,五岳之尊。大家生活在泰山脚下,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曾有不少诗人对泰山进行过歌咏,你能说出一首这样的诗吗?好,一起朗诵杜甫的《望岳》吧。
学生:齐诵《望岳》。
教师:杜甫有一位比他小三岁的好朋友,叫岑参,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板书:课题、作者)。
二、读诗
教师:学诗首先要读诗,大家以前是如何读诗的呢?
今天我们丰富一下读诗的方式,可以个人读、合作读;可以诵读、演读、唱读。当然大家还可以创设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大家开始准备吧。
学生:自由读诗,小组交流,准备展示。
教师:我们请同学到台前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各种形式的“读”。
三、品诗
1、简说诗中之“奇”
教师:边塞诗的特色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岑参作为唐代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幻灯)。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请大家再读诗歌,说一说你从诗句中发现了怎样的“奇”。
学生:默读,说发现的“奇”。
预设:
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奇冷,飘雪奇早。
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其繁,雪花奇美。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
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奇多,彤云奇密。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威奇大,雪天奇冷。
去时雪满天山路——路雪奇厚,担忧奇多。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奇迂,情义奇深。
(提示:如果学生说得不够全面,教师可以抓住其中的“奇”进行引导。如“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天气奇冷,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点呢?请快速找出来。”)
2、描述诗中画面
教师:读着诗歌,诗中奇异的景色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画面,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选一句或者两句都可以。写完与小组交流,修改完善,然后选代表在全班展示,看哪个组描述得最精彩。先看一个示例。
屏幕展示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茫茫的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飞沙走石,白草被拦腰折断,在狂风吹卷之下,不停地打着滚儿。正是八月中秋时节,鹅毛般的雪片却已经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树梢上,落在大漠中……整个边塞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
学生:个人描述画面,小组交流。
学生:集体展示。
教师:穿插有关资料引导讲解。
(1)引导深解名句
教师:岑参最喜欢梨花,在他的作品里,曾多次写到梨花,请看屏幕,一起朗读一遍。
屏幕展示诗句:“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
学生:读以上诗句。
教师:由此可见,梨花于诗人的印象何等深刻,诗人写梨花常常是在远离故乡之时,他笔下的花常常总是和思春念归、士逢知遇等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现在你对这两句诗有了怎样的新的理解?
学生:说自己的见解。
(2)引导联想想象
教师:这首诗最后两句描绘的画面历来被人称道,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下面请大家一起将目光聚焦于这两句诗,试着展开你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化身为诗人,说说:当你站在冰天雪地里望着友人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设想。
教师:大家的设想都有可能,然而作者不明写,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留白”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
(3)引导感悟情感
教师:在奇冷的天气里送别友人,这本是伤心之事,然作者描绘的边塞雪景是如此的奇异、壮美,甚至是唯美,为什么诗人能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呢?
请看材料,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屏幕展示材料: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岑参是就是其中之一。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
教师:现在明白其中原因了吧。谁来说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作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诗人所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乐观向上的情怀。
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很精彩,现在,我们就结合刚才精彩的描述,快速背诵全诗。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背会这首诗!开始!
学生:背诵诗歌。
四、用诗
教师:现在对这首诗已经学得不错了,大家知道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是运用。我想和大家做一个用诗的挑战游戏,可以是直接引用,也可以化用。大家有些为难,先看两个例子吧。
屏幕展示用诗举例:
1、引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杜甫的记忆。有了他的记忆,我会感受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伟大之心;也会体味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襟,品味他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欣赏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化用:“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
教师:大家愿意选择哪句诗呢?看来大家都愿意选择诗中的名句。为了避免大家选择的诗句过于集中,如果敢于挑战其他诗句,我们可以给他加2分。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个人进行创作。
学生:展示创作内容。
教师:适当鼓励点评。
五、结语
教师:仔细回味,诗人岑参留给了我们什么呢?边塞的奇异风光,丰富的思想感情,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记住边塞诗,记住岑参。
课即将结束了,请小组长如实的地将本组得分写到小组名下,这节课同学们都有精彩的表现,让我们用掌声对获得优胜的小组表示祝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案例(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美、音韵美等特点。能通过抓取奇特的景物描写及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能在品析中去感悟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能通过对诗句的品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性格特点及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
借助网络了解诗歌背景等相关知识,通过回忆背诵“咏雪”、“送别”诗,走进诗歌的世界。借助网络聆听模仿示范朗诵,把握诗歌朗诵要求。以“奇”为切入点,把握诗歌的内容;从“情”出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鼓励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通过网络阅读高适等人的边塞诗,并与“岑诗”进行比较,了解唐边塞诗不同的创作内容、创作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情感,发挥想象,感受作品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而表现出的乐观昂扬的英雄气概。培养学生一点诗的意趣,“诗意的栖居”,懂得品味生活,感受生活。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岑参作为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曾经两次出塞。他边塞诗的特点,我们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他是个好奇的人,正如杜甫所说:“岑参兄弟皆好奇”,他的好奇体现在诗歌的创作中,就使其有了奇异的特点。第二,岑参诗歌有一种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这一点有别于其他一些边塞诗人。学习这首诗便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定位在以上两个方面,解决了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内容教学环节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初识诗歌,了解背景资料等第一环节课前完成浏览网页“主题导入”部分中的“课前预习”部分了解诗歌创作的相关知识:诗人生平、写作背景、课文注释翻译、边塞诗派等内容。
运用“金山词霸”查找个别词语的解释及含有与之含义相同的这个词语的成语,做到古今沟通。解析题目,感知内容第二环节约5分钟点击网页“知识链接”部分,推介《送元二使安西》《江雪》等诗歌。分析诗歌题目,自行朗读课文,把握诗歌内容,并调动已有知识,列举“咏雪诗”、“送别诗”并说说其表达的思想感情。营造“诗意”的课堂,导入新课。品味赏析,领会诗意第三环节约22分钟1、运用网页中“品析诗歌”里的课件,出示幻灯片──杜甫“岑参兄弟皆好奇”一张,引导学生围绕“奇”字,对诗歌进行品析。
2、运用网页中“品析诗歌”里的课件,出示幻灯片──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张,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1、小组合作,紧扣“咏雪”、“送别”两个内容,找出诗歌中“奇”的地方进行赏读,并用“______”奇“______”例如:天气奇寒等,对诗歌的内容加以概括。
2、结合诗歌内容感悟、分析作者从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并赏读经典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感受岑参笔下边塞的奇异风光、异域情调以及边塞生活的艰苦,体会诗人好奇的性格特点。用“______”奇“______”概括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感受作者乐观、昂扬的英雄气概,了解岑参的思想境界、人生志向及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充分朗读,感受诗趣第四环节约8分钟做好朗读指导,点击网页“朗读指导”部分,向学生推介三个音频朗读文件及三个音乐文件。讨论朗读要求,从三个音频朗读文件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模仿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配乐朗读。把握诗歌朗读的要求: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从课文的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意趣。比较阅读,领悟情感第五环节约7分钟点击网页──“拓展学习”──“比较品味”──“边塞诗”栏目中高适等人的边塞诗介绍,要求学生快速浏览阅读。快速阅读高适等人的边塞诗,简要分析这些诗与岑参诗的异同,体会边塞诗的突出特点。粗略了解最具代表性的几首边塞诗,在比较其与“白雪歌”异同的基础上,体会边塞诗的创作特点。朗读成诵,培养诗感第六环节约3分钟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完成背诵。集体朗读,自由朗读背诵。当堂完成名句背诵,借助网络“WEB_QUEST”平台当堂默写诗歌前四句,培养学生的诗感,养成积累的习惯。
总结
全诗共18句,以“雪”为线索。全诗以雪景起,以雪景结;由雪而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壮阔奇丽的万里边疆风雪图,它既是饯别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思念——全部寄托在这壮丽的雪景中了。
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
2、 积累并品评咏雪的名句。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咏雪:忽如 梨花——豪放
送别:不见 空留——惆怅
- 相关推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案例】相关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11-0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05-2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03-2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05-2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03-2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05-0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考教学案例04-1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范例04-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参考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