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居易的修炼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篇1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是紧接盛唐以后有名的大诗人。他的诗语言通俗、明白流畅,在风格上自成一体(世称“元白体”)。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与元九书》为其诗论纲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他长于各种诗体,特别是叙事长诗,其中《长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代表作,而《长恨歌》则被诗评家誉为千古绝唱。
不象韩愈、杜甫和其他一些大诗人那样,死后才受到后人的特别推崇,白居易在生时便诗名显赫,受到举国上下、甚至国外的崇拜,而且其影响在历史上经久不衰。在他盛名的二十年时间中,各地寺庙道观、邮亭等处的墙壁上都能看到他的诗。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野老牧童,不分男女老幼,甚至不识字的老太太,都是他诗歌的忠实欣赏者和积极的传播者。当时传抄他的诗拿去卖钱或者换酒、换茶喝的人到处都是;能够唱诵“长恨歌”的歌妓会抬高身价,自觉与众不同;甚至外国的宰相也托来朝的商人以百金一篇的奇价购买他的诗作。
白居易一生写过的“讽谕诗”比别的诗人都多,充分显示出他关心劳动人民疾苦、同情贫穷受难者的`善良本性(最有名的比如《卖炭翁》、《观刈麦》以及《缭绫》等等),使人至今读起来还能深切地感到作者善心的巨大感化力量。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关心和同情穷苦人的同时,他还往往能反躬自问,把自己的优裕生活看作值得羞愧的事情。比如看到饥饿的妇女抱着小孩,在麦地上捡拾别人收麦时掉下的一颗颗麦粒来充饥,他便联想到自己“不事农桑”还拿“三百石”俸禄,而感到深深的“自愧”(见《观刈麦》)。
他的善念逐渐使他完全走上了修佛的道路。特别是在晚年,他自号“香山居士”,成为一个不入庙的修炼者。修佛使他明白了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因此在遇到生活中的磨难时(他曾贬官到江州作司马),就不会象常人一样地过份忧愁和烦恼。而且他对名利也逐渐地放淡,告诫世人不可过份追求,否则自招灾祸,还语重心长地告诉世人,许多人的痛苦都是自己的言行招来的。由于放淡了名利,看透了人生的真相,因此他在修炼中进步很快,并修出了比较强的“宿命通”功能。
盛唐前后,许多朝廷命官和文人都修佛,其中一些人也都知道自己的前世。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说,“据说房太尉前世是个修佛的和尚,而王右丞(即大诗人王维)前生是一个画家;我也打坐入定,用宿命通看自己的往世,结果发现我原来的好多世中都一直与诗歌有着不解之缘”。他在这里告诉我们,原来他的诗歌天才是在许多世中不断地积累起来的。这一说法为“天才”找到了最自然的解释,并且也被当今西方“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所证实。比如一个几岁的小孩能够不学自会地开机动船,显出非凡的“天赋”,但研究发现,他前世是一个机动船的船长,有着几十年的驾船经验。
白居易不但修出了比较强的宿命通,他在修炼中的体悟似乎也比一般人高。他在“读禅经”中写道,“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诗无大诂,禅无定说。这首禅诗的境界还是让读者自己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篇2
唐代“诗圣”杜甫留下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著名诗句,可他本人却只活了58岁。在唐代,真正的文坛寿星是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8个皇帝的白居易。他最终以75岁的高寿辞世,是唐代诗人中最有养生之道的人。
白居易自小家境贫寒,步入官场后又不断遭受贬降,40岁之前一直疾病缠身。而在与医生、药书不断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了人之所以活不到百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不快乐。从此,他特别注重培养乐观的性格,修德养生。他寄情山水,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留下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等千古名句。即便是遭遇丧子和被贬的连续打击,他也能够用内心的修炼擦去眼泪,自己排忧解愁,通过撰写诗句得到心灵的慰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他一生乐观情绪的写照。
74岁时,白居易辞官归隐。他组织了六位年过七旬的朋友成立了一个“七老会”,大家经常在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欢度晚年,尽显人生的豪气。其通达乐世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晚年的白居易,除了种花、种树之外,还经常到外面晒太阳、散步、练气功。他戒美味,主张饮食要素食淡味、不多沾肉味;节色*,他的.家中有数位妻妾,却从不放纵。
在唐代的诗人中,白居易创下了“三个新高”:一是寿命高,享年75岁,要远比李白、杜甫高寿得多;二是著作多,他现存的诗文多达2800多篇,是唐代文人中留下著作最多的;三是文学成就高,他留下的佳作名句最多,千古不朽,而这些都和他注重养生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篇3
唐朝人嗜诗如命,荆州有一个叫葛青的人,是大诗人白居易的超级粉丝,据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为了表达对白居易的崇拜,这个葛青在浑身上下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的诗,更有创意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在身上刺了三十多幅图,这些图都是根据白居易的诗意发挥而成的,比如,一棵树上挂着丝缬,代表“黄夹缬林寒有叶”。
白居易曾做过中书舍人的官,被人称为“白舍人”,因此,人们便把葛青身上的图称为“白舍人行诗图”。
唐朝有个姓陈的书生,酷爱写诗,几年间创作了许多诗歌,虽然没能像李杜那样暴得大名,但在地方诗坛小有名气,他的一些诗,成为当地人争相传诵的流行之作。
陈书生后来考上了进士,分配到家乡的某县做了县令,有一年初冬,陈县令刚起来,手下人来报,说抓到了一个窃贼,陈县令便立即升堂,命人将窃贼带了上来。
经审问,这个窃贼叫李胜,平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就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这次出手不利,在行窃时被抓现行。
按照当时的法律,这种窃贼抓到之后,要先打一百大板,然后再收监拘押半年,陈县令审理清楚之后,就命人先将李胜打一百大板,然后押起来。
手下人把李胜拖出去按倒在地,三下五除二脱去了他的衣服,正要打的.时候,发现李胜的身上刺满了密密麻麻的字,仔细一看,原来是诗,县令本来就喜欢诗歌,听说此事后,立即兴冲冲地赶了过来,果见李胜的身上刺满了诗歌,他便问李胜:“你为什么在自己身上刺满了诗歌?”李胜回答说:“小人自小喜欢诗歌,便将自己喜欢的诗歌刺在了身上……”
陈县令一听,有些感动,没想到这个小偷对诗歌如此痴迷,是个雅贼啊!
接下来,更让陈县令感动的事发生了:陈县令一首首地读李胜身上的诗歌,见有李白的、有杜甫的、有白居易的……
但读着读着,竟然发现其中的一首诗是自己中进士之前所作的!陈县令连忙问道:“这首诗,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李胜回答说:“作者记不清了。”
陈县令又问:“那你是怎么得到这首诗的呢?”李胜想了想,回答说:“多年前,在一堵墙上读到的,感觉非常喜欢,就抄了下来,后来又刺在了身上。”
陈县令听完,心里得意极了,原来,这个窃贼竟然是自己的超级粉丝啊!
对自己如此崇拜的人,岂能让他受皮肉之苦呢?于是,陈县令便吩咐免去李胜的一百大板,只被暂时收监。
看来,把喜欢的诗歌刺在皮肤上,以此来表达对偶像的热爱,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这种狂热至少说明那个时代,人们对诗歌和文艺的热爱是非常热烈的,虽然那样的时代早已成为绝响,但只要它曾经存在过,就值得我们去回味。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篇4
大唐帝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到300年的历史,崛起了诗的群峰,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是其中之一。
白居易认为,为文或歌诗,之于朝廷,旨在“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之于社会,旨在“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并写下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千古名句。语虽简短,却是白居易的文学宗旨与创作总纲。文中的“时”与“事”,与今之“时事”相去不远。“为时而著”,强调创作要顺应时代,与时俱进;“为事而作”,强调创作要因事而发,裨补世事。文学创作囿于“时”而基于“事”,文学作品应于“时”而及于“事”。作为“社会意识”的“诗”、“文”反作用于作为“社会存在”的“时”、“事”,“诗”、“文”为“时”、“事”而创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白居易的“时”与“事”,似乎隐含了统治者及其行为的文学客体地位。文学能否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允许创作,能否倾听民声。白居易以上古帝王作譬喻,说明文学与政治之关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舜)昌矣。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桀)荒矣。”只有在“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能够保证的情况下,“政有毫发之善,下必知也;教有锱铢之失,上必闻也”的上下关系才会形成,通过“政之废者修之、阙者补之,人之忧者乐之、劳者逸之”,才能“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
文人当然是文学的主体,白居易却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认为,文人中存在两大倾向,一是阿谀逢迎、谀时媚世。在当时,“书事者罕闻于直笔,褒美者多睹其虚辞(《策林》)”,“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采诗官》)”。一些御用文人,睁着眼睛说瞎话,昧着良心唱赞歌,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救失之道”遁迹,“谄成之风”大炽。他担心,如此下去,统治者不见弊端丛生,只道歌舞升平,不闻啼饥号寒,只知琴瑟钟磬,必然导致施政失误,国运衰微。这种虚美媚世、取悦邀宠之作,“若行于时,则诬善恶而惑当代;若传于后,则混真伪而疑将来。”二是沉溺风月、逍遥山水。白居易认为,大约从谢灵运、陶渊明开始,文学的锋芒已销蚀殆尽,“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至于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鲍照的“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文学造诣华丽上乘,然而,“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这样的作品,于世道人生何益?他甚至对作为本朝早期大家的李杜,也深感缺憾。李白之作,虽然“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然则“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而杜甫之作“可传者千余首”,而像“三吏”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作品,“不过三四十首”。在专制政体下,由于创作空间逼仄,创作风险高悬,一些文人雅士“避席畏闻文字狱”,只好退隐山林,避居乡间,对于国难民瘼置若罔闻,整日吟风弄月、卿卿我我,或在古籍中淘生活,或在琐碎中觅生机,醉心于铜臭女色,止步于搜奇猎怪,满足于追名逐利,诚可谓“著书只为稻粱谋”了。
白居易赋予文学以强烈的使命感,他认为,作为文学介入、干预社会之手段,“文士褒贬”执掌着“惩劝善恶”之柄,“诗人美刺”秉持着“补察得失”之功。因此,文人不应逃避现实,自废武功。白居易笔下的“褒贬”、“美刺”,近于当代的“歌德”与“缺德”之争。他并不认为“褒”与“贬”、“美”与“刺”是对立的。“褒”、“美”属于“扬清”、“鼎新”的范畴,而“贬”、“刺”属于“激浊”、“革故”的范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痛心于“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在文学实践中,他积极推动新乐府运动,大量创作直指时事政治、世道人心的讽喻诗。白居易的50篇新乐府诗作,如果以美刺两类粗分,属于“美”者有8篇,属于“刺”者有30篇,介于二者之间的也带有劝诫、警策、辨析等内容。比如,其中的.《卖炭翁》、《骊宫高》批评的是皇室;《黑潭龙》、《官牛》挞伐的是官吏;《杜陵叟》、《缭绫》披露的则是民瘼。他的作品的确力行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宗旨。
白居易自嘲,“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他明知写风花雪月可保身,书谀词谄语能升官,却不屑为之,终因写诗受到诬陷,并被削职罢官。《与元九书》,就是被贬江州时所写。晚年的白居易变“聪明”了,他放弃了“兼济天下”,只求“独善其身”,仕途是顺利了,但在创作上却失去了早期的锐气。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篇5
这一年,杭州大旱,西湖旁边大批农田龟裂,稻禾晒得象火烧过一样。老百姓天天到衙门里请求放西湖水,可那些官儿都顾自寻欢作乐,一理也不一理。
这一天,百姓们又熙熙攘攘地来了到衙门前,有的人喊:“青天大老爷啊,赶快放西湖水,救救农田吧”有的喊:“若再不放西湖水,我们百姓都活不下去啦”闹得衙门里的太爷昏颠倒,只好匆匆地走到衙门口,怒气冲冲地说:“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湖里的鱼就没地方栖息啦”老百姓说:“那么请问大老爷,是鱼龙性命要紧,还是百姓性命要紧”太爷一听,又气呼呼地说:“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荷藕菱茭还活得成么”老百姓说:“那么请问大老爷,荷藕菱茭为重,还是稻米为重”太爷一时无话可说。
这辰光,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声说:“讲得对呀,讲得有理”百姓们回过头去,只见那人五十开外,五绺长须,头戴方巾,身穿青衫,笑咪咪地站在那里。太爷一听更生气,冲着那人说:“啊,你说什么嗯,原来是你在这里煽动……”那人说:“对不起,我刚来。我说当官的嘛,难道不应该听听父老们的呼声么”
听那人这么一说,太爷皱起眉头想一想,便问:“你是谁”
那人说:“我姓白,白居易就是我”
太爷一听是白居易,赶忙三脚两步从台阶上滚下来,打躬打揖地说:“嗳呀,我当是谁,原来是白大人到啦,下官有失远迎,得罪得罪请,快请到里面歇息。”
原来白居易新任命为杭州刺史,他为了察访民情,没穿官服就到衙门里来啦”白居易一上任,第二天果然放了西湖水。百姓们望着碧绿碧绿的湖水,哗哗地流进自己的农田,都说:“白居易一来,我们农家有救了。”白居易上任不久,就访问了附近农家。第二年,在钱塘门外,修了一条堤,造了一座石涵闸,把湖水蓄得满满的。他又恐怕后来的.地方官不了解堤坝跟农家的利害关系,还亲自写了篇《钱塘湖闸记》,刻在石碑上,详细地记载了堤坝的功用,以及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
百姓们都围着来看这块石碑。当看到上面写着一寸湖水能灌溉多少顷农田的水量时,大家都为白居易深知百姓痛苦和精密设计的水利工程而感动,纷纷要为白居易向朝廷请功。白居易曾咏诗道:“……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白居易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对这西湖水管理得可严啦有一次,白居易在湖上观赏风景,看到湖南岸的一处湖面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台楼阁。白居易就查问是哪一家造的。当差的查明后,回禀说:“这是衙内二爷的老丈人在造一座花园哩”白居易就把二爷的老丈人传来,说:“西湖是大家的,你一个人怎么好占用呢现在罚你开葑田一百亩。”那位二爷的老丈人晓得刺史说一不二,只好雇了一批人,挖了一百亩湖呢。
有一次,白居易从灵隐道上散步回来,看见有人砍了两株树,背回来当柴烧。白居易就对那人说:“山上的树砍光了,泥沙就流到西湖里去了罚你补种十株树”那人只好到山上去补种了十株树。从此,再没有人敢占湖造屋、上山砍树了。
白居易不但热爱杭州百姓,对西湖更酷爱成癖。他每当政事稍有空闲,常去白沙堤、孤山一带细细玩赏。淡荡的烟波,轻指的堤柳,大大助长了他的诗兴。因而他在杭州三年,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山水诗。西湖的景色,经他的笔墨一点染,在人们眼里,就显得更加美丽可爱了。有一次,白居易从孤山寺扶醉归来,在堤上走着走着不觉诗兴勃勃,当即吟成一首七律《钱塘湖春行》,诗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我爱湖东爱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辰光,有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也在白沙堤上看风景,白居易就走上前去对老婆婆说:“我刚才做了一首诗,吟给你听听,你看好不好”于是就把这诗吟了一遍。老婆婆听了说:“这诗好啊不过白沙堤不只你一个人所爱,我们杭州人都爱这堤呢。你不如把‘我’字改成最字吧,这样,就吟出了许多许多人的心思了。”白居易一听喜得跳起来,连连说:“老婆婆,你说得对,改得好,真要谢谢你了”后来老婆婆一打听这人就是白居易,逢人就讲:“白居易的诗,我也改过,而且还谢我哩”一时杭州人传为美谈。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篇6
唐朝有个写诗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了。母亲是个慈爱、严格又有文化的妇女,充当白居易的启蒙教师。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拿着诗书教导儿子,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偷懒的时候。这时,母亲不去打骂他,而是讲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学习任务一点一点补上。
就这样,白居易渐渐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几首新作,来到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俯前,顾况漫不经心地瞟了一下名帖,等他一翻开,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了,禁不住韵味十足的吟诵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哇,好!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难事!快请进!快请进!”
看到写诗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兴的与他谈起作诗来,不知不觉的就谈到了天黑!这一年白居易才16岁。
从此这个会写诗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长安城传开了。
白居易写的诗,生动流畅,连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婆婆都能明白。可是谁能想到,他那里是什“天才”,他学写诗花了多大的心血啊。
成名后,白居易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他还是一天天不停的读了写写了读......白居易给后世留下了3千多首诗歌,成为唐代的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篇7
白居易,字乐天,唐朝时期太原(今属山西)人,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敢直言、爱百姓、廉洁自律的清官。他的品行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传说,他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因为一块田地争论不休,最后跑到县衙打官司。赵乡绅把一条大鲤鱼的鱼肚中塞满了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把一个大西瓜中也塞满银子送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次日公开审案。厅堂之上,张暗示:“我的理(鲤)长,我是愚(鱼)人”;赵暗示:“我的理大(西瓜),我是瓜(西瓜)人。”白居易怒拍堂木:“今天,先判你二人‘买衙贿官’之罪,每人重责四十大板!”然后,立即派人把他们行贿的鲤鱼和西瓜取来,当众抖出其中的银子,民众一片哗然。杖刑完毕,白居易喝斥道:“今日责打,就是要你们今后奉公守法,老实做人。这些行贿的银子,我看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吧!”并当堂宣示:“自古衙门面向南,理在后边钱在先。本县改衙面向北,钱路堵衙理通天!”从此,白县尉清廉秉公,爱民如子的名气,很快在全县传开。
白居易任左拾遗(谏官)时,忠于职守,不畏权贵,他屡次上书唐宪宗,反对宦官专权、结党营私,批评腐败的吏治,指出宪宗皇帝的过失,反映人民疾苦。
河东节度使王锷大肆搜刮民财献给皇上邀功,唐宪宗决定提拔王锷为宰相,满朝文武多是敢怒不敢言,白居易却挺身而出进谏说:“王锷苛刻百姓,所得财宝献给皇上。今若授以宰相,天下人一定会说是因为他经常向您进献财物才当上宰相的。如此一来,上行下效,岂不朝纲大乱。”宪宗虽然很欣赏白居易的才华,但见他屡次犯颜直谏,心中不满,又加上他得罪了宦官,于是贬他为地方官。
白居易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他任江州、苏州、杭州等刺史时,更是利用一切机会,为百姓谋福。他上书免除了受灾地区百姓的税赋并赈济灾民,所到之处,都有惠政留下。如在杭州任刺史时,白居易亲率州民修筑了西湖白沙堤,解决了当地的水旱灾害问题,并使沿堤的千亩农田得到灌溉。人们为了纪念其功德,将其所筑之堤命名为“白公堤”,就是如今西湖上的白堤。他离任时,百姓站满了运河两岸,官员和百姓哭喊着随船送行了十多里。他在《别州民》一诗中记下了这感人的场景:“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白居易严于律己,廉洁俭朴,始终如一。一次,他看到家中的两块石头,感到自己还是做了错事。原来,白居易到杭州天竺山时,在山上发现两片山石玲珑可爱,便顺手把它们带回家。现在想来,如果每个游人都象自己,带两片喜爱的.石头下山,如此天长日久,天竺山将变成什么样子?自己认为没有带走杭州一丁点儿东西,难道这石头不是杭州的东西吗?他越想越不能原谅自己,悔恨万分,忍不住提起笔来,作了一首自我检讨的诗: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为两片石头自责,其为官之清白,令人感佩。
白居易因政绩斐然,后被任为刑部侍郎、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他执法如山,为民伸冤,深受百姓拥戴,真正做到了“官清民自安”。
他一生写下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报国之志的诗篇,与李白、杜甫同被誉为中国诗坛的三大巨星,成为享誉全世界的文化名人。白居易认为,诗歌必须担负起“补察时政”的历史使命,并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从而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目地。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写出有感染力的诗歌。他的诗连不识字的老人、儿童都能听懂,赢得了广泛的读者。据说他每写一诗,必对老妪读之,老人不明白就改写,被传为诗坛佳话。
“上天无亲,惟德是辅。”上天是不会偏袒任何人的,是福是祸,完全在于自己的品行;净化心灵,修身养德,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而为官者,则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官者品德高尚,方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恪尽职守,为民造福。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篇8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作品最多的诗人。她的诗明白小畅,通俗易懂。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白居易小时候就特别聪明懂事。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玩耍,忽听到门外的街上有人在争吵,奶娘带他到门外看个究竟,原来是两个女邻居,抱着一只芦花老母鸡争执不下,双方都说母鸡是自家的。可是用什么办法来确认呢?
这时,小居易说话了:“你们别吵了,先把母鸡放在地上。母鸡念旧窝,它会自己回家的,他进了谁家的门,自然就是谁家的'了。”众人一听,都说这个办法好。两人把母鸡放在地下,那母鸡一旦挣脱了束缚,一溜小跑就进了东家的门。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西家的女邻居脸色通红的低头走了。大家都夸奖5岁的白居易聪明,小小年纪就能明断邻里纠纷。
母亲出生书香门第,写诗作画也很精通。从小就教居易兄弟两人作诗,告诉他们诗词应该讲究的平 、对仗、意境、诗眼等基本要领。没有多久,小哥俩的诗词就做的不错了。有一次,白居易和几个同窗好友到溜沟山野炊。即是野炊,总得有人烧火做饭吧,于是白居易提议,我们做对子,谁对不上来,就让谁烧火,大家都同意。
白居易低头沉思了一会,抬头说:“我先出个上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你们注意,我这可是顺读倒读都可以的。”小伙伴们各自捧着脑袋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还是自己对吧。”“好,我把它到过来,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白居易这下不用烧火了。
白居易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社会不安,潘镇割据,民不聊生。未必战乱,父母先后把它送到南方和北方,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过早品尝到生活的艰辛,了解了许多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16岁时,白居易初到长安,拜见著名的诗人顾况,诗人听说他名字叫居易,就笑着说:“居在长安,达官如云,百姓如蚁,柴贵米也贵,居大不易啊。”当读到他的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不生”时,顾况大为赞赏。小小年纪竟作出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诗句,顾况频频点头:“你有这样的才情,居长安也不难了。”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篇9
白居易与杜甫,一个是“诗魔”,一个是“诗圣”;一个是北斗,一个是泰山,都各自在所擅长的诗歌领域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按理来说,他们都不会做出抄袭别人作品的事,毕竟抄袭是属于技不如人之辈的专利。可白居易居然就真的那么干了,他抄袭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杜甫。诸位如果不信,请看实例。
杜甫在《漫成二首》里吟:“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白居易《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眼前无俗物,身外即僧居。”
杜甫在《曲江二首 其二》里感慨:“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白居易《感秋咏意》:“旧语相传聊滋味,世间七十古来稀。”
杜甫在《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里唱:“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白居易《春寒》:“靖节先生樽长空,广文先生饭不足。”
从以上可以看出,白抄杜的诗句,几乎是一字不差的照抄。那么,白居易为什么要抄呢?照我想来,无非是以下几点:
一、杜甫比白居易大了六十岁,在他去世后两年,白居易才出生,白居易抄他的诗,可以不必担心正主儿找麻烦。
二、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在诗歌的遣词造句上,他老人家可以说是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白居易不抄就心痒难搔。所以抄!
三、杜甫这几句诗的思想、情感、意境、内容正好与白居易做那几首诗时的情形相仿,所以他信手抄来。
四、杜甫的这几句诗都不太有名和重要,抄了也没人关注,所以白居易抄。
五、白居易的确是太佩服太佩服杜甫了,所以抄他几句小诗向前辈致敬!
六、这一点是我认为最接近事实真相的一点。古时信息不发达,杜甫所作的这几句诗不为人所知,而古代只有极少人能得到接触知识的'机会,白居易仗着自己手头上资料的方便,把杜的诗神不知鬼不觉地据为己有。这一假设如果成立的话,估计此时的白居易就再也躺不安稳了。
白居易的修炼故事 篇10
白居易从江州调任忠州刺史时,那里“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本来从京城贬到江州已经遭受沉重打击,总感慨很多老朋友想见也见不到,这次又被赶到更加偏远的忠州,山路多崎岖不说,还常年雨雾缭绕,搞得老白心情很不爽。
大诗人做烤饼消磨时间
在一年多的任上,白居易的不爽持续升温,在超越郁闷之后很快又晋级为苦闷,于是老白寄情于诗,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创作出了将近一百首诗。但再才华横溢的人,诗词写多了脑袋也疼,脑袋疼心情也好不了。老白是个聪明人,很快另辟蹊径,开发出了一项重要休闲活动——烤饼。
白居易烤的饼跟今天的烧饼类似,当时叫胡麻饼,是从少数民族那里模仿来的。当年在长安城工作之余,老白最喜欢溜达着去小吃一条街品尝胡麻饼。但老白身处偏远之地,一没烤箱,二没酵母,连面粉都不知道是从哪儿淘换来的,不过,绝对不能低估乃至否定烤饼给老白带来的快乐。
处理完公务,白居易便回家磨面烤饼消磨时间。胡麻饼烤出来,白居易并不吃独食,还发快递送给朋友吃。在《寄胡麻饼与杨万州》里,老白这样说:“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故交看到烤饼睹物思人
这里的杨万州指的是白居易早年在京城结识的朋友杨归厚,白、杨二人同为天涯沦落人,都被下放改造。白在忠州,杨在万州,两地相距不太远,一百公里的样子。刚来忠州的时候,白居易没事儿就登上高楼眺望万州,惦记这位离自己算是最近的哥们儿,还写下了《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说“书信虽往复,封疆徒相连”,并发出了“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的感慨。
杨归厚是陕西人,爱吃面食,老白烤饼除了聊以ziwei,还给离自己最近的朋友送上家乡风味,一同品尝,共同分享流离之苦、共念返京之意。在寸步难行的山区望山跑死马,白居易快递烤饼肯定首选水路,因为当地水系发达,往来船只众多,李白的'轻舟都能千里江陵一日还,送个烤饼几百里地瞬息即到,如果多给船家点劳务费,一出炉就搞个加急快递,说不定还能让老杨吃上热乎的。
即便不赶时间,随着正常的慢船慢悠悠地走,也没什么风险。因为胡饼特别容易保存,不易变质。早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随身携带的食物就是胡麻饼,考虑的就是它保质期长,能满足长时间在海上航行的需要。
既然不容易变质,白居易的烤饼快递显然可以送得更远些,比如递送到长安。这份快递带着思念,带着温馨提示,乘着船儿一路北上,进了长安城。于是,很多故交同僚一面嚼着白氏胡麻饼,一面慨叹,这个可怜的老白,连胡麻饼都稀罕到长途跋涉发送快递,看来真是许久没吃上咱京城正宗的胡麻饼啦,也该考虑让他回来了。
公元822年,老白收到了一纸调令,返回了长安。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