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引银瓶
止淫奔也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
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
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
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
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女伴后园中,
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倚短墙,
君骑白马傍垂柳;
墙头马上遥相顾,
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
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
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
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
不堪主祀奉蘋蘩。”
终知君家不可住,
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
亦有情亲满故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
今日悲差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
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
慎勿将身轻许人。
白居易诗鉴赏
这首诗列《新乐府》五十篇的第四十篇。诗前小序说:“止淫奔也。”意思是劝止青年男女的私自结合,通过诗人的描写,这首诗客观上反映了封建礼教是如何凶恶地摧残青年男女,扼杀他们所向往的自由恋爱婚姻。诗中对两个男女青年从私自结合到不幸离异的悲剧作了真实的反映,揭示了造成这场悲剧、尤其是女青年不幸的根源。这在封建社会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社会问题。诗中刻画了一个美丽、单纯、多情而又不幸的女子形象,深得人们的同情。
首四句托物以起兴,以丝绳断、玉簪折来象征男女主人公的自由结合即将成功时却又不幸中止了。所谓银瓶、玉簪都是美丽、珍贵但又极娇贵的物品。银、玉都有象征洁白美好之意,暗喻美丽的少女。引银瓶于井中,磨玉簪于石上,对银瓶、玉簪来说,都是处于极危险的境地,因此下文引出“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的感叹。妾是古代妇女自称的谦词,她与一个男子自由结合,现在不得不离他而去,正如丝绳断、银瓶沉一样,似乎是注定要发生的。
这首诗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感叹自己的恋爱象瓶沉簪折般中途夭折后,转入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少女时代的她是那样天真烂漫,一颦一笑都显出与常人不同的风姿,人人都夸她美丽、可爱。她的鬓发象蝉翼一样美丽轻盈而有光泽,她的眉毛弯曲而细长。那个时候还不认识他,只是日日跟随女伴们嬉笑游玩于后花园中。仅用六句话,诗人就给我们刻划出一个美丽、单纯、可爱的少女形象和她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越是美丽的'东西,当其遭到不幸,成为悲剧的牺牲品时,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怜悯和叹惜。因此诗人在开头可谓作足了铺垫。
然而,有那么一天,女主人公在矮墙内耍弄青梅时,远远看见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公子骑白马傍立在垂柳之下。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大概是唐时少男少女们时常玩耍的一种游戏活动。他们一见钟情,“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他们互诉衷肠,表白自己的倾慕之心。他发誓对她的爱情要象南山的松柏那样永不枯萎、凋谢。炽热的恋情打动了这个多情的少女,她背着父母,勇敢地跟恋人结合了。他们勇敢背离了虚伪害人的封建礼教,向传统的习惯势力发起了勇敢的冲击,然而,处在他们对立面的吃人礼教决不会善罢甘休,它像一张无形的巨网,向这对天真纯洁的男女扑来。
“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这里,阻挠他们的自由结合的家长(大人),实质上就是封建礼教的化身。因为不时受到闲言碎语的攻击,这位重自尊的女性,终于决定离开这个家庭。一个追求真正爱情的弱女子是难以与强大的封建礼教相抗争的。在那个时代,像这样一个自主追求真正爱情的女子,不但在夫家会受到歧视,就是回到娘家,也会被自己的父母弟妹所鄙弃,她会被看成败坏门风的不祥之物。残酷的封建礼教就是这样直接摧残着人们的身心。因此诗人最后感叹说:“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看似劝戒,实为叹息,诗人对诗中主人公的同情远远超过了他的劝戒。诗歌的基调因之也变得深沉且凝重了。
此诗的最大成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单纯、美丽、多情的女子形象。除结尾外,整篇作品都是一个不幸女子的内心独白。刻画她的美丽不是通过自我欣赏而是借他人口中说出,手法颇高妙。“知君断肠共君语”,“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等语,刻画少女,贴切自然,充分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单纯、多情。
开头以银瓶、玉簪隐喻美丽的少女,新颖别致,托此以起兴,与下文衔接自然。结尾仅言她出门后没有去处,不进一步描写悲剧的结局,余韵深长,发人深省。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白居易的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白居易《画竹歌并引》唐诗鉴赏06-01
秋风引的唐诗鉴赏11-15
《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白居易唐诗鉴赏06-03
《采莲曲》白居易唐诗鉴赏06-11
《早兴》白居易唐诗鉴赏06-10
池上早秋白居易唐诗鉴赏06-09
白居易《缭绫》唐诗鉴赏06-07
缭绫白居易唐诗鉴赏06-06
白居易《池上早秋》唐诗鉴赏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