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风流轶事趣闻

2022-11-21 白居易

  白居易,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有着许多著名的古诗,那么除了诗之外,你知道他有什么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风流轶事趣闻,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居易风流轶事趣闻 1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写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名句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其实除小蛮之外,还与十几位风尘女子都有过密切的男女关系。如此风流成性,堪称的古今第一“骚”客。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诗歌史上称其“诗魔”,与李白、杜甫合称“李杜白”;与元稹合称“元白”;与刘禹锡合称“刘白”。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世称白傅、白文公。其先太原(今属山西),后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从小聪慧,五六岁时学作诗,9岁时熟悉声韵。刻苦读书,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青少年时代曾避乱江南,迁徙多处。十五六岁时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受到当时有名诗人顾况的赏识。但“天妒英才”,此后多年落第。贞元年间方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时,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藩镇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他上表要求严惩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即位,被召回长安,鉴于宦官擅权,政治混乱,因求外出,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又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和太子少傅等职,官至刑部尚书。晚年辞官,在洛阳闲居,过着蓄妓、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持斋向佛的放纵生活。但他仍时常想到人民,73岁高龄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2年后病终,谥号“文”,葬于洛阳附近龙门香山琵琶峰,诗人李商隐为其撰墓志。

  白居易风流轶事趣闻 2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诗歌创作,浩如烟海;其中,天才诗人白居易,以3800余首诗位居第一。在全唐诗中,有关狎妓的诗作占比重颇大;其中白居易所写的狎妓诗,论数量、质量也为唐代诗人之冠。可谓古今第一“骚”客啊!再说白居易先后与阿软、李某、马某、裴兴奴、商玲珑、谢好好、吴娘、容某、满某、娟某、态某、樊素、小蛮等十数位甚至数十位风尘女子都有过密切的男女关系。从这点来看,他也当之无愧是风流成性堪称的古今第一“骚”客啊!

  白居易在中晚唐时期,及时行乐的社会时尚的影响下,不免随波逐流;一入仕途,就流连于声色之中。据可靠的记载,白居易登科及第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逛青楼,很快就结识了长安名妓阿软,用诗句“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来赞美阿软的美丽。这两句诗是白居易早期的作品,并未收入其诗集中,但当时已为一些风流男子所喜爱,广为传抄,于是有了手抄本流通;元稹到通州后,见有本上两句,为之咏叹不已,以为奇物,又抄寄给白居易分享。白居易一看,发现原来是自己15年前登科及第时,赠长安阿软的绝句。

  白居易进士及第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等职,本来事业春风得意,逛平康里的时间并不算多;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受此打击,便更加沉溺声色。元和十一年(816),白在送别朋友河梁时,偶遇一从良青楼女子裴兴奴(即著名的琵琶女,唐代著名歌妓,元和年间琵琶名手),便赋出名《琵琶行》。

  自然,该诗最重要的还是感情真挚。学者陈寅恪曾评该诗道:“既专为此长安故倡女感今伤昔而作,又连绾已身迁谪失路之怀。直将混合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咏之人,二者为一体。”《唐宋诗醇》中也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曲尽沦落苦,辞传相知情。琵琶女的“琵琶曲”唱尽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白居易的《琵琶行》写满了相逢的凄恻、相知的悲悯。一首“琵琶曲”似怨似悔、如泣如诉;一《琵琶行》相怜相惜、如歌如潮。正是琵琶女,帮助白居易创作了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功不可没。

  而元朝著名剧作家马致远(1250~1321),从这首长诗《琵琶行》出发,创作了《青衫泪》,描述了白居易与**女裴兴奴的爱情故事。

  故事说的是,白居易在唐宪宗时任官,曾与好友贾岛、孟浩然探访长安名妓裴兴奴。兴奴颇有才气,尤善琵琶;她看重白居易的才华,与他往来密切,并愿以终身相托。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临行时与兴奴约好要娶她。有一位叫刘一的江西茶商听说兴奴美貌,也想娶她;鸨母贪财,劝兴奴嫁给刘一,兴奴却坚决要等候白居易。鸨母便与刘一密谋,骗兴奴道白居易已死,刘一趁机娶了兴奴。刘一与兴奴夜泊江州,兴奴知此是白居易任所,月下弹拨琵琶,寄托哀思。恰好白居易与好友元稹泛舟江中,听到琵琶声,即疑心兴奴所弹,便上船探访。兴奴哭诉情由,白居易感慨不已,作《琵琶行》长诗一首。趁刘一醉卧之时,元稹让白居易携兴奴乘舟而归,自己则先行回京,奏明皇帝白居易之罪可恕,又奏刘一作假信骗娶兴奴。皇帝下诏,白居易复起用为侍郎,兴奴归白居易,刘一受到惩罚。

  白居易风流轶事趣闻 3

  长庆年间,白居易以中书舍人调任杭州刺史。杭州是江南胜地,人间天堂,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名姬云集;杭州红灯区向来是车水马龙,名妓举不胜举。

  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风流潇洒,前前后后有不少青楼知音。他先是找到了名妓商玲珑、谢好好,二人皆巧于应对,善歌舞。白居易每日以诗酒与之调兴。他经常携玲珑、好好外出游玩,留下了段段风流。尤其是这玲珑,名声远播,色艺过人,当地的文人骚客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自豪,能请到玲珑作陪,便是有面子。

  好友元稹在越州闻之,厚币来邀商玲珑往乐。白遂遣去,使尽歌所唱之曲,让好友品评。后元稹在玲珑陪他1个多月后送归,并作诗调侃白居易云:“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词都是寄君诗。却向江边整回棹,月落潮平是去时。”二人自此成为知己、文友铁杆嫖友,既交流经验,丰富文化界生活,又互通有无,成为文坛一时佳话。

  白居易在杭州青楼一向是十分沉醉,尽情享受;继商玲珑、谢好好之后,他又找到更美好的吴娘。白居易对吴娘的形容是:

  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

  不知有无作胸部美白;但那风流态度,比起杨玉环的“回头一笑百媚生”,似乎不逞多让,真让后人们赞叹不已。

  “三月三”在唐朝一向就是一个十分浪漫的日子,人们可以携相好女子到郊外“踏青”。这段时间,白居易晚上常与吴娘伴舞,白天则携吴娘游春。

  这时,诗人经过贬官打击,已有点消极颓废;且老之将至,不免感叹道:“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话说这年三月三,白居易还搞了一次比较大的聚会。他在《三月三日祓禊洛滨》的序中,告诉后人说:“河南尹李待价以人和岁稔,将禊于洛滨。前一日,启留守裴令公。令公明日召太子少傅白居易、太子宾客萧籍李仍叔刘禹锡、前中书舍人郑居中、国子司业裴恽、河南少尹李道枢、仓部郎中崔晋、伺封员外郎张可续、驾部员外郎卢言、虞部员外郎苗愔、和州刺史裴俦、淄州刺史裴洽、检校礼部员外郎杨鲁士、四门博士谈弘谟等一十五人,合宴于舟中。由斗亭,历魏堤,抵津桥,登临溯沿,自晨及暮,簪组交映,歌笑间发,前水嬉而后妓乐,左笔砚而右壶觞,望之若仙,观者如堵。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美景良辰,赏心乐事,尽得于今日矣。”

  一群有社会地位的男人,借“祓禊”之名招技;而且在公众的面前,真是不得了。

  宋代学者洪迈在其编纂的《容斋随笔》中,将这事作为前朝的一段“雅闻”记录了下来,成为后代文人酒席间的谈资。

  白居易风流轶事趣闻 4

  他回到东都洛阳后,想起杭州与苏州,所阅之优美的风景和美丽女子,那一生的最爱,又写下了两首《忆江南》词: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清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何日复相逢?

  樊素樱桃口,小蛮杨柳腰。

  白居易终于告别美丽如画的天下苏杭了。回到东都洛阳不久,他又“遣回”了从苏杭带回来的家伎。

  樊素和小蛮,就是白居易从江南青楼弄到的、并千里迢迢带回东都洛阳的有名的家伎之二。

  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她们俩的出名,皆因白居易的名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又云“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舞”。她们善唱《柳枝》曲,所以又称“两枝杨柳”。

  另一首诗,则描述了配樱桃小口和小蛮腰的绿叶们:“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若没有对绿叶们的具体研究,白居易怎么知道樱桃小口和小蛮腰的伟大呢?

  估计,白居易一生最爱的'女子,可能就是樱口桃樊素和小腰小蛮了。在他后来自感老迈、而要将樊素“遣回”时,樊素已“年二十馀”。诗中述樊素自言:“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白居易诗又有云:“十年贫健是樊蛮。”

  由此可知,在白居易遣散众家伎时,而樊素、小蛮二人,还是留用了10年,可不在“三嫌老丑换蛾眉”之列。她们买进时大约就是十五六岁,再过10年,换主人时,已二十五六岁了。事主竟长达10年啊!其它女子从青楼弄来,过1月就不错了,10年在白居易那是吉尼斯记录了。

  其时,白居易已是暮霭沉沉的晚年了,年老力衰,风流之幕正在缓缓落下。

  古人里,其实好狎妓的诗人数不胜数,杜牧,柳永,苏东坡等这些文豪所写的艳诗也不在少数。此等风流之事,若是发生在这些人身上,又不仅仅只是沉迷寻欢作乐而已,还偏偏多了份雅致。

  白居易风流轶事趣闻 5

  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迁居到父亲白季甫任官之地----徐州符篱(安徽省宿县)在那里遇一个小他四四岁的邻居小女孩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的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九岁、湘灵十五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798年),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已得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篱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后表示了愿至天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篱住了近10个月,恳切要求母亲于湘灵结婚,但被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母亲不但拒绝他们结婚,而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许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的深厚爱情并没有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来惩罚母亲。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才与杨性女结了婚。后来白居易被贬江州途中,和夫人杨氏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所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离开的句号。

  白居易风流轶事趣闻 6

  在白居易到西湖以前,西湖并没有的到根本的整治。遇到干旱天气,西湖水很浅,不够灌溉农田;每到下大雨,又会湖水泛滥,不能积蓄。造成农田和民用水都发生问题。

  白居易怀着“下恤民庶”的抱负来到杭州做刺史的,到任以后,就把治理西湖列为议事日程上。他任杭州刺史的主要政绩之一就是治理西湖,就是在西湖东北岸一带修筑捍湖大堤,有效的蓄水泻洪,保证农田有谁灌溉,人民有水喝。

  这个筑堤蓄湖的工程在白居易离任前的两个多月前得以竣工。824年三月,白居易亲自写了《钱塘湖石记》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这碑记就成为关于西湖水利的重要历史文献。白居易修建的捍湖大堤,人们就称为“白公堤”,表达了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

  当然白居易在筑堤捍湖的过程中夜遇到一些麻烦。例如,当时有些人筑堤设闸、绝放湖水来灌溉农田的举措十分担心,而提出反对意见,白居易对此一一作出了解释与批驳。并且,白居易对西湖筑堤成后西湖的蓄水量与放湖水灌农田的实际功能也作了细密的测算。当然,捍湖大堤的建造是十分成功的。

  到明代,白公堤仍然存在,它不仅是一座水利设施,而且还是当时杭州一条热闹繁荣的交通要道。只可惜白公堤的原址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今天说西湖白堤并不是白居易建造的白公堤了,人们游览西湖,就以白堤为白公堤的替身,来寄托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之情。

  白居易与长庆二年十月赴任杭州刺史,前后三年(实际诗间仅20个月)白居易为杭州做了多见大事,对杭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这个山明水秀的城市,三面环山,山泉淙淙不竭,又有周边30里的西湖,蓄着一湖淡水,按说水源不成问题,但杭州人在唐代饮水却是个大问题?

  原来杭州濒临钱塘江,由于受钱塘江咸潮长期侵蚀,地下谁又咸又苦,根本不能喝,唐代的杭州比今天小的多。城中居民大多住在井边,取井水饮用,而井水却是咸苦的,到西湖取水还有一段距离,到四周山中溪涧取水更远。居民为解决吃水问题很困难。

  第一位峻六井,解决饮水问题的是李泌。李泌所始建的六井,不是从地表向下深挖而取地下谁的井,而是引西湖水通过管道到一定位置而蓄水的井,类似于蓄水池,水源就是西湖。只要西湖水不干涸,城内井中水就淡水不竭居民就能免除远地取水之苦。

  白居易到杭州做刺史,距李泌建六井已几个过了四十年。这时,地下引水管道常常淤塞,水流不畅,影响城内六井供水。白居易发现者歌问题,决心继续李泌这利民业绩,彻底治理西湖,疏通六井。他在823年秋天到824年春天,亲自住持并完成了西湖的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

【白居易风流轶事趣闻】相关文章:

白居易的风流轶事11-12

风流秦观的轶事09-17

李白的趣闻轶事08-29

白居易轶事资料11-20

白居易的少年轶事09-26

风流诗人白居易11-13

白居易轶事典故10-08

白居易的轶事典故11-25

揭秘白居易风流诗人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