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居易的《长恨歌》谈七夕节的文献价值

2022-08-08 白居易

  七夕节在唐诗中的使用再次引起世人对习俗的关注,成为许多文学中爱情的见证,为研究古代生活提供了依据,成为各地争锋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的重要载体,对弘扬文明、传承文化产生了推动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从白居易的《长恨歌》谈七夕节的文献价值,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今天我们撇开它的文学情感,从文献角度谈谈这首诗的价值。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句诗耐人寻味,“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七月七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作者在这里提到七夕节,当然是为了表达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而七夕节的文献价值也凸现出来。

  一、七夕节在唐诗中的使用再次引起世人对习俗的关注

  “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有了,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关于具体的情节,《荆楚岁时记》说,南北朝时的乞巧方法是“结彩缕穿七孔针”,妇女们来回用丝线穿针,穿得快的就“巧”了。七月七日的上午,取一碗水在日光下曝晒,水面会产生一层薄膜,把缝衣针投入碗中,若针浮在水面上,便是“得巧”了。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姻缘巧配。

  因为参与“乞巧”活动的多为闺阁少女,因此又叫“女儿节”。是日妇女多在庭院聚会,穿新衣、拜双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进行各项乞巧活动,十分热闹。

  后来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到北宋盛时,七夕分外热闹,“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谓之‘乞巧’”。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记载的南宋临安七夕夜与北宋的庆祝活动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时期,乞巧节在两宋的活动更丰富多彩了。乞巧节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多元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启迪智慧和勾起对爱情遐想的节日。宋代,秦观曾作《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诗再次印证了世人对七夕节的关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七夕节成为许多文学中爱情的见证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期写成的《荆楚岁时记》里有这么一段:“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也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七夕节也成为许多文学中爱情的见证。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传唱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俞鹏作《鹊相会》:“谁知道天长地久何时了?谁知道离恨年年有多少?度尽了长岁,好难得这七夕良宵;却又是无限悲愁相逢在鹊桥。梦长夜短总是多情恼。见东山晨星已现,天将晓。可奈何,喜鹊频噪,催人分道。只好待明年的七夕快快的来到。”全文以牛郎织女的悲剧抒发了对爱情的渴望,期待天下有情人能朝暮厮守。无名氏的《和青鸟七夕节》:“青云直上九霄去,鸟鹊相随银河里。话别牛郎织女情。七七相会泪如雨,夕阳不肯西山坠,绝唱千古无人比。”杜甫的《牵牛织女》:“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最妙的要数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了:“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词作既写了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又抒写了自己的情怀,将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天上人间遥相应,充分展示了女词人的想象力和宽大胸怀,整首词写尽天上人间的离愁别恨,对世间的爱情的向往。读来实实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还有一首诗传说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唐代的林杰写的:“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百条。”可见一般人对七夕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连六岁小儿也能执笔成诗,朗朗上口……

  三、七夕节为研究古代生活提供了依据

  农历七月初七,为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民间相传是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一天如果下雨,那就是他们悲喜交加的泪水。白天,姑娘媳妇聚在一起,将绣花针放在水盆上,观看针影的形状,从中获得设计刺绣图案的灵感,谓之乞巧。夜里青年男女躲在瓜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传授婚恋知识。

  七夕节代表着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从各个时代,各个地域不同的七夕节活动,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的农耕面貌和生活习俗。

  牛郎织女故事见于记载《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歧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焕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的大意是说天上银河岸边有一个美丽的织女星,每日间虽坐在机杼边,却无心织绢,一心一意想着对岸的牛郎星,含情脉脉,思念不已。可见我国民间牛郎织女的版本至迟也在西周时代,反映的是放牛郎和织布女的故事,说明当时我国的纺织业极为发达。唐时,这天早上人们会争先恐后到河边取水,等生病时服用,因为传闻七月七日这天早上织女要到河里洗澡。姑娘们还要“赛巧”,看谁穿针引线快。“卜巧”是用卜具问自己是巧还是笨。七个要好的姑娘相约到集市买粮,把一根针、一颗红枣、一枚铜板包在三个饺子里,传说吃到针的手巧,吃到铜板的有福,吃到枣的早婚。到了宋代,姑娘们除了乞求有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心灵,更

  多的是乞求谈情说爱的技艺,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有了争取幸福的愿望和渴望爱情幸福的行为。这些都可以从汉曹丕,唐李商隐、杜牧,宋李清照等写的关于七夕节诗中可见一斑。

  从七夕节中还可以看到古代的婚姻风俗的变化。南北朝时,任叻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既将闺女嫁出,贪欢不归当属正常,帝何以要怒?袁珂先生在《中国神话大词典》中指出:“营室,亦星名,谓当夏正十月,此星昏而正中,于是可以营造宫室;此则借为罚作苦工之地。”“总之,牵牛织女因相爱而被罚,则自古无异辞。”

  那么,牛郎织女相爱为什么要被惩罚?从人类婚俗演变的历史来说,可以接受的一种答案是,当时正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型的初期,女方开始到男方家里住,所生子女也开始属于男方家庭(或家族、氏族、部落)。这种变化遭到母系社会统治者的强烈反对和抗拒,并对那些愿意嫁到男方的本族女子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对此,已经实施父系社会制的人,采取的对策则是“抢婚”,即用强制力把别族的女子娶过来。在牛郎织女故事里,所谓偷七仙女“羽翼衣”的情节,实际上暗示的正是抢婚习俗。

  四、七夕节成为各地争锋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的重要载体

  唐朝学者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七夕节引出的不仅仅是优美的牛郎织女民间故事,还有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的争锋。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七夕节有着不同的活动和风俗,所以各地纷纷提出有力的证据,以佐证自己的牛郎织女发源地之说。比如河南南阳,因为七夕节传说乞巧的仪式源自古代织女桑神的原始信仰,这种信仰结合了牛郎织女。而南阳在古代南阳就有农桑发达的记载,史料中关于牛郎家乡的记述有“南阳城西二十里桑林”之说。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铺写了南阳的物产,讲到树木时有“帝女之桑”的记载,“其原野则有桑漆麻”。言南阳繁华,歌舞若“白鹤飞兮茧曳绪,修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等等,已经说明南阳桑蚕和织造的便利与兴盛。织女自不必说有无与伦比的现实基础,甚而指出了务“桑”的“帝女”,这和“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织女身世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由牛郎织女传说发展而来的七夕节(即七月七、乞巧节),发源于楚地。明代学者罗颀在他的《物原》中直接指明“楚怀王初置七夕”,同样生活在明朝的董斯张所撰《广博物志》、清代的《荆州府志》对此都给予了认同。而楚怀王时期,南阳外,其他诸说指出的“起源地”均不在楚国范围内。在古代南阳地区,已经有了七夕的习俗如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等。因为七夕节牛郎和织女要在天河相会,喜鹊搭桥,而南阳有白河,这是最贴近银河的说法了。与此同时,因为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记载见诸《诗经小雅大东》,据有关专家考证,周王朝的“大东”横跨今临淄、曲阜一带,而位于沂河上游的沂源介于临淄和曲阜之间,在地理位置上是“大东”的核心地区,所以山东沂源也在争锋牛郎织女传说。近年来,河北的邢台、鹿泉、内丘,陕西西安,江苏太仓,河南南阳,湖北襄樊等十多个地方都自认为是牛郎织女文化发源地;甚至在日本、韩国,也有不同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在流传。

  五、七夕节对弘扬文明、传承文化产生推动作用

  自古至今,各地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七夕民俗活动,对弘扬文明、传承文化产生推动作用。长安民间流行的乞巧、卜巧、赛巧等七夕节民俗活动名扬海内外,“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葡萄架下倾听牛郎织女悄悄话的浪漫情景也传为佳话。每到农历七月七日,各地七夕庙会红红火火。老年人对传统文化感情非常深厚,各地纷纷申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七夕节”是农耕文明阶段的产物,大力推介七夕节有利于吸取农耕文明的营养,铸造吃苦耐劳的民族品格。“七夕节”,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贯穿着一个“情”字,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故事,让世上有情人倾慕,诠释爱情的美好,对促进家庭和睦,构建社会和谐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拓展:白居易长恨歌全文赏析

  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花开日 一作:花开夜;南内 一作:南苑)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 通:栏;飘飘 一作:飘飖)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易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自产生之日起,对主题的看法、理解就有分歧,时至今日多种主题说仍然存在,综合看大致有三种说法,即“讽谕说”“爱情说” “双重主题说”。我们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篇。

  说《长恨歌》是一首描写爱情悲剧的长诗.一般不会产生歧义。因为悲剧故事的始末在诗中表达得十分清晰: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开端,先写杨玉环入宫,受专宠;次写马嵬兵变及李、杨爱情悲剧结局;再写唐明皇奔蜀及回宫后对贵妃的笃诚思念;最后借助想象的翅膀,写贵妃死后成仙,对玄宗一往情深,并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束整个故事。该诗不仅故事完整,而且情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诗的后半部分想象、虚幻了一个恍惚迷离,“虚无飘渺”的别开生面的仙境,使杨贵妃死后的形象再现于蓬莱,沟通了天上人间永远不存在的爱情。这使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就不再是简单的纪实诗,而成了一个经过艺术再创造的更带有典型意义的悲剧。这种仙化式的悲剧结局,是作了喜剧处理的。它不仅写出了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而且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生、恩爱不绝的奇迹。《长恨歌》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局,这反映出了诗人对他所认识所描绘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的基本评价和基本态度,而且这爱情悲剧是能够统帅全诗灵魂的;至于纵欲失政等政治因素可作为背景、典型环境来考虑。这爱情悲剧作为主要线索来分析、评价。那《长恨歌》的爱情说也就好解释了。从客观上说,帝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在我们今天看来与一般人是不一样的,有其独特性.这里富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唐明皇“重色”的性格特征可谓淋漓尽致矣。诗的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高度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征。而杨贵妃则着重体现在“倾国”的外貌上,写她的妩媚、娇态、风姿.“天生丽质”。这形象既富于十分鲜明。

  作为一首爱情诗来看待,它不同于一般爱情诗的地方,还在于把政治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来处理,作为爱情悲剧的典型环境。逸乐误国,甚至导致安史之乱,这只是一个方面,同时它也导致了自身无可挽回的大悲剧。可一味囿于“女色亡国”却 是一种偏见。必须看到,“开元之治”的断送,绝不仅仅于此,更主要的是唐代各种社会矛盾白热化的结果。

  我们说,《长恨歌》不仅以唐明皇、杨贵妃两个历史人物为男女主人公,还写了重大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 “马嵬兵变”(六军不发无奈何)等。据此,我们可知,就这些政治历史事件而言虽蕴含着强烈规劝和讽谕作用,对唐明皇晚年耽于淫欲的腐朽生活是有批评的,但这却不是该诗的正题。正题应是“长恨”,是永恒的遗憾,“此恨绵绵无绝期”。作者心中永恒的恨,显然主要是爱情遗憾,但也远非一般的男女之间的生离死别的伤痛感情所能概括的。我们认为它绝不会对误国寄予那么多的同情。我们从“长恨”的深刻含义中去感受丰富的历史内容及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就不会把它仅仅当作肤浅平庸,讽谕劝世之作了。

  这首长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连小孩子都能吟唱《长恨歌》,其魅力就在于诗人用抒情的笔调、同情的心理叙述了一则发生在帝王与妃子之间的爱情悲剧故事,充分表现了爱情的欢乐、痛苦、悲伤;还在于诗人用极为优美的笔调赋予了人物以饱满的感情,杨贵妃死后复生对唐明皇的深情尤为感人。缠绵诽恻的感情,曲折婉转的故事,优美流转的语言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幻想,吸引了历代读者,也使它成了享有世界声誉的名作。

  • 相关推荐

【从白居易的《长恨歌》谈七夕节的文献价值】相关文章:

白居易长恨歌10-12

白居易的长恨歌06-02

《长恨歌》(白居易)07-18

白居易《长恨歌》评析11-03

白居易长恨歌的赏析06-15

白居易《长恨歌》的赏析10-12

白居易 《长恨歌》赏析06-14

《长恨歌》原文白居易03-21

白居易长恨歌解读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