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伉俪”一词可不能随便用,是非常有讲究的。《左传·昭公二年》有详细的解说。晋平公的宠妾少姜死了,鲁昭公前往晋国吊唁,到了黄河边,晋平公派士文伯来辞谢,说:“非伉俪也。请君无辱。”意思是少姜不是正室,按照礼节不需要鲁昭公亲自来吊唁。孔颖达疏:“言少姜是妾,非敌身对偶之人也。”“相敌之匹偶”首先是身份相匹敌的夫妻,少姜是妾,当然跟晋平公身份不合,不能称为“伉俪”。
“伉”本义是匹敌,相当;“俪”本义是配偶。“伉俪”即相匹敌的.配偶。由此可知,事业各自有成,生活情趣又相仿的夫妻才能称为“伉俪”。例如周恩来、邓颖超就是一代伟人,革命伉俪。
所以目前,伉俪通常只会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才会使用,而且大都书写在请柬,或者正式文书和信件上,表现出夫妻一体,且平等对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