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反思

2024-06-03 好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学习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学习反思 篇1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性学习

  1.在“生长点”反思,高效引入。

  先前的见解经验就是学生反思的生长点。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创造合适的条件引入新课,通过适当的启发点拨,加强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利用迁移策略激活学生思维,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促进新知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在“关键处”反思,深化思维。

  新知的学习的反思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操作程序以及获得的结论等。从“过程”到“结论”,学生需要回味、比较、梳理和碰撞,他们先要回味探索新知的过程,初步联结、梳理活动经验,然后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准确的共识,从而获得结论。通过反思,学生才能将原来散乱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整合的'理性思考。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1,0),(3,0)(1,5)三点,求这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学生首先想到的已知三点,就设一般式,而后引导学生反思刚才探究过程,有无别的解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发现由已知点(-1,0)(3,0)都在x轴上,因而也就可设交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题做完后,教师可再引导学生反思能否从另外角度或途径去分析、思考,从而寻找多种方法求解。寻找最佳解题方案,通过这样反思不但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朝着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

  3.在“提升处”反思,优化思维。

  学习新知后,应重视知识的概括和提炼,让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在反思后再练习。反思探究知识的纵横联系,检查自我数学认知结构,从而达到优化认知结构。反思解决问题有关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总结探求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纵向联系,横向联系)。

  这样的反思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4.在“收尾时”反思,拓展思维。

  成功的课堂小结,并不仅仅停留在对本堂课中出现的知识点的回顾,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形成知识的过程进行反思,揭示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形成的知识建构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网络中去,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让学生就这一基本模型找出做过的题,通过学生的反思找题归纳,就达到做一题等于做一类题的目标,避免了题海战术之苦,使我们的复习课达到高效。

  二、利用课后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

  课后小结反思,就是让学生在上完一节课后进行小结、反思。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呢?该反思些什么呢?刘兼、孙晓天主编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指出:一节课后该让学生反思这节课所涉及的重要数学概念,重要的性质、定理,渗透了的数学思想方法,又蕴涵了的数学原则;自己理解得最好的地方;自己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所学的内容能否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否举一些实际例子呢?并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写成“数学日记”的形式装入自己的档案袋。数学日记有助于数学教师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反省能力。还让学生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学资料库。数学资料库中包括错题、错误原因、正解、我认为的精彩题。

  三、通过考试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性学习。

  考试既是复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复习效果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又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复习阶段中的考试不仅仅是甄别,更重要的是促进师生反思,反思这一阶段知识复习中的得失。考试后的反思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引导:(1)要反思考试复习准备。(2)要反思考试技巧。(3)要反思考试结果。(4)要反思阶段复习状况。

  通过反思性学习能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敏性,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使学生实现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转变;使学生学会数学学习;同时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反思性学习可以提高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可以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完善思维过程。反思对学生来说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它具有挑战性,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完善,提高问题意识,优化思维品质。反思性学习是高效的学习方法,最佳的纠错手段。反思性学习在优化认知结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批判性和发散性、适应性和创新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学生学习反思 篇2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犯一些错误,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如果做教师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不会为学生的错误“干急白急”,甚至“大发雷霆”,肆意批评和谴责学生。我们应让学生的学习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进步。

  我们知道: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通过文字符号和语言来描述的。人类通过长期反复地观察事物及其规律之后便能获得经验,人类凭据这些经验就可以高效率的去解决问题,改造世界!但是,含有客观事物及规律的经验必须通过语言或文字符号才能传递和交流,于是还得把这些经验概括总结成能传递和交流的真理!然而,我们只要认真审视一下那些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就不难发现他们求得真知的过程总是犯了很多错误,碰了很多“钉子”,他们的成功伴随着错误和假象、失败与曲折!可以不确切的说:“错误应该是真理的足迹”。既然真理的探求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反复的过程。那么人的认知过程就更应该是一个“尝试错误”、“改正错误”、“去伪存真”、“不断重组”的过程了。

  真理的探求过程如此,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点错误那也应该算是正常的。再说了,不犯错,学生就不能在认知学习中“去伪存真”、体会真理的来之不易,更不能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当然了,我们说要宽容学生错误,不是就能纵容学生的错误,我们还应该认真分析导致学生出错的原因,并判断错误是否具有价值。该褒则褒,该贬则贬,绝不含糊。

  首先,我们要批评的是“连续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人”。即:同样的错误连续犯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犯同样的错误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人,我们应该给以批评。因为只有不断的否定和批评,不断的除去错误与谬论,学生获得的`真知才能不断明晰,从而养成“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其次,我们只能通过现有科学的方法去避免同样错误的重演,以提高认知学习效率。如果没有现有的方法指导而导致错误的出现,那么可以说这样的错误是有价值的——至少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以提高获得真知的效率。

  总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尝试错误,让学生尝试错误后能够最终体验成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进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学习反思 篇3

  学习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重要一环。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一切知识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牛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显然,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反思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反思是指“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照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与心理活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自我反思是有效主体参与的元认知特征,自我反思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

  学习过程中,反思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许多教师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实际上,获得问题的一个解答结果与对问题解答过程进行反思、优化、推广的差别,就如同一个人偶然钓到几条鱼和通过这样的偶然机会去研究鱼的生活习性,并概括出什么时候可以在什么地方更容易钓到鱼的差别一样。一个人对解决问题的体验是有时效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这种经验就会消退,从而也就失去宝贵的思想方法的训练机会,这是教学上的一种最大浪费。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这是一个活动主体对自己活动过程的自我意识问题,学会了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和有效的自我调节,是思维成熟的标志。

  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必须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剖析,逐渐培养随时监控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的习惯。

  1、理思维过程

  学生解决问题时,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定的.“尝试错误”,再加上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不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解题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是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是具有正确的解题思想的体现。为提高解题质量和效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思想,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例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分书引入。学校新到一批图书,按5:4分配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待学生交流,求出之后,再让学生回忆刚才 的计算,在反思过程中考虑:(1)此类题有什么特点?(2)概括解题的思路。学生经过反思,明白了此类应用题的解题结构,建立起牢固的认知结构。

  2、顾思维策略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是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应在学习后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结合数学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方法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对具体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为了使解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反思问题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让学生对具体方法进行再加工,提出提炼数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归纳,既使他们看到了自己思想的不全面,找到了差距,培养了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又使他们学习揭示概念的本质的一般思想方法,使学生切实体验了数学思想方法对解题的指导作用,这就超出了题目本身的意义。

  同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让学生回顾本书课所学知识和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评价就是训练学生整理思维过程和思维策略,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赞赏,提高学习信心,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

  3、析问题本质

  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对问题的本质重新剖析,在将思维由个别推向一般的过程中使问题逐渐深化,使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

  解决问题以后再重新剖析其实质,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在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之后,启发学生反思,从中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一般规律,可使问题逐渐深化,还可使学生的思维对抽象程度提高。例如在教学完“圆的认识”的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回忆交通工具的车轮,反思与“圆的认识”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经过反思学生发现,所有的车轮都是圆的,都在利用“圆的认识”的知识,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才使车子滚动向前。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可以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

  4、析解题方法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学生学习反思 篇4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教学中我结合实际情况,配合新课程改革, 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经验:

  一、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二、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三、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四、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和表现欲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活跃。

  学生学习反思 篇5

  学习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国外关于学习方式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探讨了学习方式的概念、学习方式的类型、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等问题。

  (一)对于学习方式基本理论的研究

  1.关于学习方式概念的研究

  学习方式(learning approach 或learning style)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由美国学者赫伯特西伦于1954年提出。澳大利亚学者比格斯(J.Biggs)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美国学者纽曼(Newman, F.M.)从学生的活动方式角度提出学习方式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方式。也有学者把学习方式等同于学习风格。

  2.关于学习方式的分类研究

  从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意义还是自己发现知识的角度,把学习方式分为两类: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奥苏泊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布鲁纳则主张学生通过发现学习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这两种学习方式外,还有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超越式学习。超越式学习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扩展和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还要在探讨中对学习对象进行质疑、批判,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不足,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是对书本知识理解的深化和升华,是质的变化。

  (二)对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1.关于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的关系研究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格斯提出了3P (presage、process& product)模型,该模型描述了课堂学习的前提、过程和产物。在3P模型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了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学习结果。影响学习方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教学环境和学生自身的因素。

  2.关于大学生深层学习方式和表层学习方式的研究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是积极地进行深层次自主建构,还是浅层次接受的情况,国外一些学者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深层学习和表层学习。瑞典的马顿(Marton)和萨利(Salia)最早进行了学习的表层方式和深层方式的研究。如果大学生对学习任务有内在的兴趣,关注学习任务的根本意义,并通过探索学习任务内部及其与其他任务间的联系来达至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则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称之为深层学习方式;如果大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外在的,其意图是通过死记硬背等方法再现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称之为表层学习方式。

  二、国内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国内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是最近十年左右才开始的。纵观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的研究

  有学者对师范类理科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研究,从性别差异和年级的角度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师范类理科大学生中男生比女生更趋向于深层和成就式学习,而且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不管男生和女生,都比二年级和三年级时期更趋向于深层和成就式学习。有学者针对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研究,研究发现影响港澳学生学习方式的四个主要因素为学习策略、课堂外部环境、学习动机和课堂学习情境。另外,研究还发现不同年级、专业、兴趣在四个因素上差异不显著,男性受课堂学习情境的影响显著大于女性。还有学者对大学生课外学习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课外学习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但课外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表现不突出。

  以上研究针对于大学生中的小部分群体或非课堂教学内的学习,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但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的关系研究

  有学者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差异及其对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学习方式与学习质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联系。王志玲等在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中,通过对课堂教育情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的动机和策略)与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两者内在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学习的深层动机与创新人格(好奇心和意志力)显著正相关;深层策略与创新人格(好奇心和意志力)和创新思维(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也显著正相关。

  以上研究证实了大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质量正相关,大学生学习方式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

  (三)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有学者就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加以研究,发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深层学习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教学模式中的自主性对深层动机和策略的影响均显著高于互动性,且自主性可以更为有效地促使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陆根书对大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方式的影响加以研究,以全国 15 所高校 3013 名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大学生感知的大学数学课堂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方式的影响。有学者对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知识建构进行研究,提出了“知识建构有效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理论假设,并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个案,对大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建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从个体知识建构和协作知识建构的角度探讨知识建构的策略,以促进大学生有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上主要是从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的'影响加以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信息化多元化时代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学习方式需要得到积极的丰富和变革。研究者从学习方式变革的背景、必要性、方向、策略和途径等方面加以研究。

  有部分学者就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此类研究主要涉及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因素。陈建翔从知识观(新的知识论)、学生观(学生主体论)、学习观、生活世界(学习方式转变的场域)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研究从深层次来剖析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前提和基础,拓宽了我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有学者从时代背景探讨当代人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性,包括信息技术对于学习方式的影响;科学研究走向量子时代,迫使信息社会的人们必须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深刻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从而论证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必然。

  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和途径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念上要“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学习自由,调适教与学的关系,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孔企平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当前在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可以推广研究性学习、动手做(hands on)的活动、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小课题与长作业等学习活动。总的来说,所提出的策略均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对于转变大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可操作方法则较少涉及。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评析

  纵观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研究涉及了许多层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研究缺失或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思辨研究,忽视实证研究

  已有的研究中思辨性研究较多,实证类的研究较少。思辨研究注重价值判断,实证研究更注重事实判断,两种研究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中有大量研究涉及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必要性、价值和意义,包括对大学生应有的学习方式的研究,此类研究均属于思辨研究。而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证类研究,涉及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研究、大学生学习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的相关性研究等,此类研究比较有限。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证研究。

  (二)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足

  探究学习方式的规律,不仅要揭示学习方式的本质、内涵,了解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还需要探寻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内外因素。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主要涉及课堂教学环境和某些课堂教学模式,如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影响,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内部因素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因素;外部因素涉及学校的学习资源、教师的教学因素(如教师的作业布置、教师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都可能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这里需要研究者们加以深入研究。

  (三)缺乏可操作性的对策研究

  研究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寻求适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优化。已经有学者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和途径进行了研究,但是此类研究成果比较有限。有学者提出要调适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这种研究仅仅是提出一种假设,缺乏对假设的验证以及具体的操作策略。同时,对于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缺乏调查和研究,无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缺乏哪些问题,对于是否能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的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应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重点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应重视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而为优化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研究;研究的落脚点最终应为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可行的策略。

  [ 参 考 文 献 ]

  [1] 陆根书.大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方式的影响[J].复旦教育论坛,20xx,(8).

  [2] 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xx,(8).

  [3]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 顾慕娴,周秀玲,刘倩.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xx.

  [5] 彭囿朗,李淑庆.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xx.

  [责任编辑:雷 艳]

  学生学习反思 篇6

  岁月匆匆,转眼间高一就要结束了。如今想起高一刚入学时的我和6班,一切都还历历在目。时间,摧残人,也磨炼人。重要的是在经历过时间的洗炼和冲刷中,我们学会了什么,领悟了什么,铭记了什么。

  学习,是要我们通过不断努力奋斗而得到其精华所在,从而转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学习靠自己,也为自己;生活,是要我们通过在自主自立成长中学会维系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和事物,从而使自己懂得朋友和团结的重要性。因此,学会理解生活比学会生活要重要;梦想,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纽带,有了梦想从而使我们朝着它不断走去,或许坎坷崎岖,但是坚定不移!高一,是初中对高中转折的一年。告别了初中的幼稚青嫩,我们都要学会长大。

  在新的集体,认识了新的朋友和同学,感受了新的学习情景和氛围,自身也得到了新的感悟和发展。学习上,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而却也越来越难。刚刚开始的无所谓造成了后来赶不上的后悔,因为高中的学习需要理解的很多,并不能像以往初中一样,到考试之前才来个临时抱佛脚,那是无用的。日常每天的课程,都必须牢牢巩固且温故而知新。“每节课,都要投入百分之百的认真,老师说的指示重点都要记住,或许老师的某句话就可能成为考试的重点。别人没有记住而你认真记住了,你就可能成为赢家。”这句话是我的一个成绩十分优异的朋友告诉我的,她告诉我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效应。

  除了课堂,课外也有大量的各科作业和习题。practicemakesperfect!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应用,才能把知识点消化并应用自如。生活上,体验了许许多多人际交往的方法。高中是住校的,难免有时会与宿舍和周围的同学发生摩擦与争吵。每次都需要冷静处理,避免事情更加恶化。许多事情,都是初中的我不曾遇到过的,棘手得不知道如何处理。但是经历过各种问题之后,慢慢也学会以双赢的方式妥善处理了。这在未来踏入社会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经历过林林总总的各种事物,大到学生会带头组织活动,小到为身边的朋友和自己处理事情,我都在不断的锻炼与改进中。相信在以后两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能力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赏,我的人际关系可以不断完善,我的成绩可以越来越优异,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学生学习反思 篇7

  我始终坚定——“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受益终身”。一个好习惯需要我们平时的提示,需要孩子们能持之以恒的去培养。所以,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我是持之以恒。

  从一年级带这班孩子至今,可以说老师熟悉孩子,孩子了解老师的一举一动所表达的意思。对于书写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我都会利用课堂,教材等有利时机进行教育。而这次教材上的“读书做笔记”和“经常使用工具书”这两个习惯我在二、三年级就开始注意培养了。如二年级学习了查阅字典,现在孩子抽屉里字典必备,经常看到学生课堂上随时用,看课外书时也会不时翻翻,当然这是一部分同学。这次利用教材内容,争取让它成为每个孩子的.习惯。

  至于读书做笔记,可以说,大部分孩子已经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除了老师规定的每周读书摘抄,平时也经常让学生写感想并且提出阅读写批注——自己对一个词,一句话,人物哪怕是一个字的想法,评价都可以。使学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但是对于编写提纲学生练习较少,今后注重在这方面加强练习,让写提纲帮助孩子有更明确地阅读思路,写作脉络,说话有条有理,一清二楚。

  把习惯培养当成重要任务,放在平时,勤说,多练,以达到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反思 篇8

  本课教学内容是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情况而设计,因为不少学生在平时上课或学习中总会开小差,分散注意力,所以想通过注意力训练的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因为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所以课堂内容是根据理论知识而设计注意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感悟、领会道理,再通过训练活动掌握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集中注意力知识和方法的目的。

  通过游戏来教育孩子,让学生在玩中学,趣味性强,学生乐于接受,但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因为虽然学生对游戏很感兴趣,但做完以后,如果教师没有较好的引导,学生就只会停留在玩游戏而没有任何的获得。教师的引导对学生游戏后分享有重要的意义,而教师引导语言不同,学生的接受也会有所不同,在试教过程中,同样一个游戏:“听公交车上下车故事,回答问题”,我在游戏后直接问学生“这个活动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回答,即使有学生回答也是没有答到重点。在后来的试教中,我尝试慢慢引导学生,先是让学生回味游戏“为什么第一次问题大家都能答出来?”学生答完后再提问“为什么第二次问题大家都很难答出来”学生回想游戏过程也可以很快回答,而这时再提问“从这次体验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学生能够很快就总结感受得到答案,然后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去明白如何改变提升自己的注意力。所以说教师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引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课内容只是对注意力知识的一个简单介绍,控制注意力需要平时的有意训练和习惯地养成,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注意力知识,从而让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提高平时的学习效率。

  学生学习反思 篇9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初中学生天真、幼稚,该说的他们说,不该说的他们也说,有时课堂一旦放开,教师不易驾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自荐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推荐(自荐)代表发言、参与讨论。

  在回顾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同时也找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1、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教给每个人最有效的方法。

  2、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今后努力方向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我们只有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遨游史海,创新思维,施展才能。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思辩的火把”。

  学生学习反思 篇10

  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次,笔者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微机室,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沙丘20xx”、“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憾的32位音效,赏心悦目的3D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让街上游戏厅中的16位甚至8位的游戏望尘莫及。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之中。但每每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心中梦想时,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的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下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二、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六年级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Double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

  煮毛木,看了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

  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涌涌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三、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

  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必要的挂图,笔者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英语课。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教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

  四、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笔者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生(两个),先用英语作Duty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未学到的项目可适当删减)。

  学生学习反思 篇11

  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面对讲台下的学生,老师一遍一遍讲来讲去,可是问问学生,却还是都说听不明白;考试了,试卷上考的多数老师都讲过,可是学生照样错。我感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效果自然要差。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

  1、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是教师,主阵地是课堂。首先每位教师必须切实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业务上,必须认真钻研,做到知识渊博,功底扎实。要谦虚,要创新,争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与时俱进、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教师。适应时代要求,必须更新课堂教学观念,使课堂充满智慧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改变“满堂灌”的教学陋习,课上必须要有有价值的提问,有启发,有诱导,有学生的思维参与。

  2、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充满朝气、生动活泼的'青少年。他们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是成长中的人,发展中的人,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对所有学生充满爱心,要给学生以尊严,才能做好教育工作。要带着感情去做学生思想工作,要树立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尊重意识。尊重是双向的,播种尊重才能收获尊重,多一些民主对话,多一些换位思考。要坚定每位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每位学生都是可以进步的教育理念。

  3、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做学生思想工作应以表扬为主。大声表扬,悄悄批评(也因人而易)。勤开导,多鼓励。用“表扬”、“肯定”来激活学生的上进心,一定不去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事情。教师工作不仅是教书,而且要育人,要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

  4、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要经常找学生谈心,善于把握每一个教育良机,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肯定自我,塑造自我,超越自我。

  5、不能一上课就批评学生,否则学生这一节课也听不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问题尽量要化解在课下,要尽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思考带进课堂。

  6、要多关注学困生、退步生,找原因,找办法,多鼓励,多引导。学生是有差异的,学习过程不是齐步走,学生即使退步了,我们的责任是让他有信心再进步。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点进步也要及时肯定,抓住机会进行指导。要用积极态度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暂时的挫折,帮助他们以良好的平稳心态对待学习。

  7、用多重标准来衡量学生。教师要摸清每位学生的底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帮助每位学生成功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8、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复习?如何做作业?如何改错等等。习惯是一个人健康人生的基础,成功来自于习惯!

  总之,教师只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从教师自身做起,从细处抓起。

  学生学习反思 篇12

  当前,学生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已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大目标,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把教案变成学案,把课堂变成学堂,这有利于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个性得以飞扬。作为课堂教学基础工程的备课工作就必须从以备课为主改为以备学为主,教学结合。提出和重视学案的设计,顺就了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政治课“学案教学”的初步尝试。

  “教案”是教师在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以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则转为学生,客观存在是为了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而设计的由学生直接参与、教师引导下完成的一系列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的要义在于如何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求得创新与发展。思想政治课学案应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问题导学、达标练习和检测作业等基本构件。学案教学的设计应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导向,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设计学案的着力点放在思路引导上,具体落实在学习活动及学习目标的问题设计上,使学习内容提纲化、问题化,学法指导上具体化,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学案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这里以“犯罪及其制裁”学案教学实施过程说明为例加以说明。

  1.教师示案导学,学生依案明标

  分发学案,学生依案明标,教师据案导学。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设置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读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读书的方法和注意问题,了解学习重点、难点,为研读课文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求索心态。

  通过学习,学生要了解犯罪的概念和特征;能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知道我国刑法的任务和打击重点;我国刑法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2.学生依案自学,教师巡视学况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导学,进行自读。自读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依据学案,读书思考,按照要求对知识进行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并形成新的知识网络。自读分为:第一步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步,根据学案中的问题导学,理出知识和问题的脉络,形成知识结构;第三步,加强对学案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标出自己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

  3.学生互研,教师采集问题

  学生对自读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解和讨论互研。要求是:有疑必质,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在质疑解疑中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步骤可采取三种形式:一是自我重点讨论;二是同位讨论,前后左右小组讨论,邻组互补讨论;三是向老师求教。在讨论中,教师巡视发现并筛选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

  学生自学互研,教师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三大问题进行导学。

  (1)究竟什么是犯罪?犯罪有何特征?

  (2)违法与犯罪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

  (3)怎样惩治犯罪?我国刑法的特点和种类?

  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自谈、自学、互议、互评,找出自己尚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收集这些问题,组织集体讨论。

  4.教师串讲点拨,学生释疑解疑

  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问题,重点弄清学生的疑点、难点,对有些问题进行规范性界定,既可让已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去讲评,教师点拨,也可师生讨论。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须对教材重点、难点、易混内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常见的.思想误区加以点拨疏通,扶正纠误。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违法和犯罪关系时,按教材结合案例,归纳总结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制成表格加以明朗化。通过刑罚与民事制裁、行政制裁相比较,从中看出刑罚的特点。通过列表、比较,学生把各个知识点加以综合分析,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5.学生归纳整合,教师巡回指导

  这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本课知识。整合的过程,也是能力提高的过程。

  6.学生达标练习,教师评价检测。

  利用学案提供的定向达标标题,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达标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答题信息。练习结束后,学生可讨论互对答案,也可教师出示答案,但讲评一定要有针对性,展示解题思维过程。本节学案提供的达标检测题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学会用列表、比较法掌握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分析不够的地方或对重点分析不透彻的地方,以及应该要注意问题,根据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掌握认识的实际情况,布置典型性的练习。

  我在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学案教学”体会到:实施学案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辨证统一;实施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较好地体现了学科知识教学和进行素质教育的辨证统一;实施学案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较好地体现了能力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辨证统一。我在尝试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感到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学生欢迎使用学案进行主动学习。但学案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学案编定的时间紧、要求高,不容易写出高质量的学案,会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素养,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

  学生学习反思 篇13

  近段时间在开展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忽然觉得孩子们真的很可爱。他们给我唱《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六年了,朝夕相处下来,能没有感情吗?

  写《给××的建议》,孩子们有写给校长的,有写给任课老师的,有写给同学们的,也有写给我这个班主任的。他们把写好的建议书呈给校长阅览的时候,校长郑重地做出了答复。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建议,他还在教师大会上做了说明。他说:其实,我们的孩子是很聪明的!

  是啊,我们的`孩子是很聪明的!这一次的活动,他们写下的是心理话,写下的是对母校的留恋,写下的是对老师的深情。六年了,我们批评甚至责骂(还有稍稍的体罚)过他们,而他们也赋予我们诸多的快乐。

  同学们商讨着毕业留念册的事情。我知道,去年,就已经有很多同学在偷偷地写毕业留言了。我没有阻止。但我觉得应该以更美好的方式来纪念我们六年的小学生活。班上有个同学的爸爸开了个规模较大的广告公司,我们想请他们给我们设计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留念册。孩子回去跟家长一商量,马上获得了支持。为此,班里特别成立了留念册策划小组,进行分工。

  班里的同学分成了八个小组,来感谢师恩。他们的想法别出心裁:帮助老师打扫卫生、批改作业、赠送礼物、当老师讲课、亲手缝制衣服送给老师等等。

  毕业联欢会,孩子们也开始在筹备了:活动的准备、材料的准备、人员的安排。当我真正放手让他们做这一切的时候,发现:他们真的长大了,我不能再用“小孩子”来评价他们了!

  学生学习反思 篇14

  学习物理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中“尝试”,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的密切关联,了解生活和社会中处处有物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学习物理,首先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通过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想,甚至是异想天开的猜想;要善于动手“尝试”,只有实践才能证明猜想或假想是否正确,也才能最终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观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从物理现象中获取各种各样、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原始信息,为理解物理知识提供了事实根据。因此,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多“尝试”,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动手“尝试”的好习惯,对物理的学习极为重要。

  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都可以用来供学生做物理实验,如利用吃饭用的筷子和水就可以做光的折射现象的小实验等。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尝试”,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又可以使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场地和条件。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所表现的物理知识是最直观的,给学生更多的“尝试”机会来展示自我。学生做小实验,搞小制作、小发明等,又可弥补课内实验的不足。做这些实验使用的器材不受限制,回家后自找材料,人人能做到;从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实验步骤和方法的确定,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全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尝试”着完成,这都有利于他们探索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尝试”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学生学习反思】相关文章:

学生学习反思03-04

学生学习自我反思04-14

学习反思范文03-10

小学学习反思05-03

最新学习反思03-10

初中学习反思03-11

期中学习反思05-10

期末学习反思05-13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反思03-14

初三学习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