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1
《皇帝的新装》是一个带着很强现实感的短篇童话,描写了一个常人活动的世界,没有动植物的出现,没有精灵鬼怪的加入。只是在一个皇帝、几个大臣、两个骗子之间上演了一场骗与被骗的滑稽喜剧,借助极度的夸张和想象营造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世界,通过荒诞的情节和幽默的语言讽刺时弊。
童话巧于用“骗”,用“骗”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满人物形象,组织童话结构,引出荒唐可笑的语言、动作。由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构筑的社会怪圈,扭曲、怪异、不可思议。细读课文,我们能一次又一次地挖掘出更多的新意和深意。
教学设想:《皇帝的新装》极富魅力,学生爱读,也能读懂,从表层来看是一篇浅文。但其中常读常新的思想内核不易把握,认识不够。故事本身不乏幽默、荒诞可笑的情节元素,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合理地挖掘文中固有的内蕴丰富的资源,学生充其量付之一笑。浅文趣教,就是让学生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趣”不单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皇帝、大臣不再是平面化、文字式的人物,而是一帮活脱脱、有血有肉的跳梁小丑。引导学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浅文趣教,做到对文本内容有所取舍,以点带面,力避胡子、眉毛一把抓。同时要求教学语言鲜活感人,不入俗套,富有机智。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断,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
2、合作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
教学实录:
一、导入:一杯水倒入杯中,如果杯子是圆形的,那么水自然也是圆形;如果杯子是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呢?结论是:杯子的形状决定着水的形状。(趣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安徒生的作品读过几篇呢?(学生自由回答)(营造安徒生童话教学情境)
1、 能用一些词语概括《皇帝的新装》一文语言留给你的深刻印象吗?(学生自由回答)
生1:精巧 师:很会思考,不过“精巧”通常是说结构,能否表述再准确些?
生2:精美 师:说得好!
生3:搞笑 师:这个词用得较时尚。(学生欣欣然)
生4:语言很幽默,甚至带一点夸张。
师:看来你很留心,安徒生童话读了不少!
2、再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学生讨论后选一代表作答,教师补充)
3、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活精光光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学生略作思考,教师点拨并明确:骗)板书
师:谁骗?
生:骗子。
师:为何行骗?
生:贪财。(板书)
师:谁受骗了?
生:皇帝。(板书:皇帝受骗)
师:皇帝为什么能轻而易举的进入圈套?(学生自由讨论,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生1:皇帝爱美。
师:爱美并不是坏事呀?(学生笑,并齐声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生2:皇帝爱美太疯狂! 师:疯狂了!确实不是好事。
生3:皇帝是一个昏庸、愚蠢的国君。(板书) 师:你看问题很能一针见血(学生3会意一笑)
生4:特爱听假话、鬼话,否则怎么会心甘情愿光屁股上大街呢? 师:看法很新!说话很幽默。 大臣呢?( 思考片刻)
生5:大臣助骗。 师:此话怎讲?
生6:大臣本应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
生7:大臣并未像皇帝一样赤裸着身子游行,他们充当了一回辅助皇帝受骗。
师:说得真精彩!大臣如此拙劣,怎么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教师再引导语)
生顿悟: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
师:太好了!大臣到底是什么样的?
生1:阿谀奉承。(板书)
师:会用成语,词汇量很丰富!
生2:为保乌纱帽不知廉耻。(学生笑)
4、老百姓在这场闹剧中既不象皇帝那样身居高位,又没有必要如大臣般讨好皇帝,况且又没亲见奇特的新装,怎么也陷进去了?(学生快速读课文,寻找关键句。)
生1:我们刚学了一个词叫“道听途说”,我看很合适!(学生的老练语言引得一阵笑声)
生2:我也用一成语“以讹传讹”,谬误传千遍便成了真理。(学生再次鼓掌)
师:既然这样,百姓传骗了?
生:对!(教师板书:百姓传骗)
三、教师小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一个圆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规则的怪圈 !(指名学生画出这个怪圈)最精彩的是哪一种骗?
(学生七嘴八舌,兴趣高涨)分角色朗读课文7-22段,教师作适当辅读,体会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及时巩固,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四、那位可笑、可悲、可叹的皇帝光着身子上街游行,举国轰动。除此而外,还有那个地方值得我们看笑话?(“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1、 指名学生朗读该句,另指名学生表演。(学生哄笑)
2、 教师:学生的精彩表演其实是紧扣住了“转”、“扭”两个动词。齐读托尔斯泰语:“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精妙的动词能使笔下的人物鲜活感人。” 五、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怪圈,最终是被谁捅破的?(学生齐答:小孩子)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犹如一把利剑。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仓皇逃窜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可见他们-- 生:愚蠢至极。(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安徒生用笔也达到了极至,并在故事高潮处嘎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教师指出安徒生童话创作意图:歌颂真与美,批判假与丑)(板书) 师:教材编者巧妙地配制了一幅插图,谁能用一句《核舟记》中的话再描化一下皇帝的丑态? 生: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学生大笑,灵活利用教材资源,知识得到迁移) 六、学生合书凝思:该向谁学?(自由回答) 生1:小孩 师:小孩终究要长大的!周围大人都在说谎! 生2:老师,您的说法太片面了。并不是所有的大人都在说谎! 师:哦!说下去!
生2:况且这仅仅是童话,正如您刚才所说安徒生在“歌颂真与美,批判假与丑”。 生3插话:安徒生用了夸张手法。 师:说得好!我为你鼓掌!有一种说法叫美丽的谎言,但不管如何,决不能违背人的- 生齐答:良知! 七、作业布置:1.查阅资料,了解“指鹿为马”、“洪武试臣”的故事 2.阅读安徒生其它作品 教后反思:浅文趣教,学生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张扬阅读个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体现新课标“鼓励有创意的阅读”的精神。不过,从课堂流程某些局部来看,引导学生往设计的“圈套”中钻的痼疾仍时隐时现,需进一步改进。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2
第一课时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打开书!(板书: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作者安徒生。下面默读“提示”第一段,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介绍作者这部分内容,应该抓住几个要点?
(生看书,片刻生举手)
生(1):我认为应该抓住五点:名,安徒生;时,19世纪;地,丹麦;评,世界着名童话作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师:很好!下面准备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们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皇帝(板书,一个……的皇帝)。省略号什么意思?
生(齐):要填出来形容皇帝的词语。
师:对!你怎么认为就怎么填,所以在读课文时,要边读边思考。下面按座次朗读课文。
(8名学生按座次朗读了课文,教师巡视,并不时在书上做记号。)
师:大家读得都比较好。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对于自己职位不相———”什么?
生(齐):不相chen
师:正确!大家跟我读,不相chen
生(齐):不相chen
师:再读。
生(齐):不相chen
师:“这可hai人听闻了”中的“骇”,念h—ai—hai,标第四声。在书上注一下。跟我读,hai人听闻。
生(齐):hai人听闻。
师:再读。
生(齐):hai人听闻。
师:这两个字的读音今后要多加注意。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众生翻书思考)
生(10):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愚蠢的皇帝”。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作作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生(11):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换新衣服。
师:你说的“爱美”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
生(11):当然是缺点。
师:如果是缺点,光说“爱美”是不行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爱美,你们看,我上课还穿西服系领带呢?我这60岁的老头儿,也爱美。但是,这是优点不是缺点。作为教师,应该服装整洁,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说法稍加修改,使人一听,就知道说的是缺点。(生稍停一会)
生(11):爱美过度。
师:很好!过分讲究穿戴就是缺点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词?
生(12):臭美。
(众生笑)
师:就是这样说的。这显然是贬义。
生(13):我认为是“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师:这叫虚伪?老换衣服就是虚伪吗?
生(13)(未语)
生(14):这叫虚荣。
师:对!那么什么叫虚伪呢?
生(15):虚伪就是不实事求是,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搞伪装,说假话。总之,是装出一副假相。
(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16):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从来也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统治国家,国家必将走向灭亡。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师:他不可救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生(16):(似有所悟)噢!主要表现在课文的最后,当那个小孩儿的话已经普遍传开的时候,那皇帝不仅继续游行,而且表现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就表现了他的顽固不化,不可救药。
师:说得好!就是这样。
生(17):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生(18):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他认为最诚实的、很有理智的、最称职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作假汇报,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没有理智的,不称职的。他连自己身边的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这说明他是十分无能的。生(19):我添的副标题是“一个无知的皇帝”。我认为那两个骗子并不高明。他们的谎话,只要有点头脑的人便可识破。可是这个皇帝呢,当他在织布机前看不到布料时,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而是在想自己是否不够资格当皇帝。他真是连起码的知识也没有,他是一个无知的皇帝。
生(20):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我说他不称职并不是因为他看不见布料,而是因为他不务正业,不明是非,不辨真伪。这样一个昏庸、虚伪、无能的皇帝是不称职的。
师:大家从现象到本质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很好。刚才大家的发言绝大部分是对的,个别有点毛病的也纠正了。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个故事的情节。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给大家一分钟准备时间。
(生翻书、思考)
生(21):我认为用“蠢”字来概括。因为皇帝和那些大臣的言谈举止都特别蠢。
生(22):我认为用“骗”字概括。就是骗子的骗,因为开始是骗子骗皇帝,后来发展到皇帝、大臣、老百姓自己骗自己。
生(23):我认为用“伪”字,就是虚伪的伪。因为皇帝、大臣和老百姓谁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宁愿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也不愿讲真话,所有的一切都是虚伪的。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3
师: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你什么时候听说过?
生:以前暑假的时候。
生:是四年级。
师:那是真早啊,有没有更早的?
生:小时候九岁的时候。
师:还有没有比九岁更早点的?你来说,可不能撒谎。
生:幼儿园
师:幼儿园就听过这个故事了。谁说给你听的?
生:妈妈
师:妈妈说给你听的。好,同学们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那现在老师要问你一个问题了。你知道这个故事它是一篇——
生齐声:童话故事。
师:问题来了。以你们的阅读经验你怎么能够判断这是一篇童话?要想啊,这怎么是一篇童话,谁来说说看?你先说。
生:因为是安徒生写的。
师:哦,安徒生写的就一定是童话,是不是?安徒生写了很多的童话故事,因为是他写的,所以它必须是童话,好像也有点道理。但是,说服不了我。还有没有?同学们,谁知道为什么这篇文章是童话?
生:因为安徒生是童话大王。
师:哦,童话大王所以写了一个童话。假如你不知道这是安徒生写的,你能不能判断出这是一篇童话?
生:因为它选自《安徒生故事》
师:如果故事的背景作者都不知道,然后读了你就知道这是一篇童话,那就叫本事了,你来试试看。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是通过一件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以是童话。对吧?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文章多不多啊?
生齐声:多
师:那为啥它就是童话呢?你来说。
生: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哦,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你来说,它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它是一个很幽默风趣的故事。
师:为什么要幽默风趣呢?
生:因为要吸引小朋友看到。
师:哦,因为小朋友看的,所以要幽默风趣。越来越聪明了。继续说,这为什么是一篇童话?
生:语言适合小朋友读。
师:刚才有同学说了,这个故事不是真的。那不是真的,它是怎么出来的?
生:想象
师:还有呢?
生:夸张。
师:是想象和夸张出来的,是要说给小朋友听的。小朋友听了以后还要懂得一个道理的文章,叫做童话。你看,这不叫学习了嘛。真了不起!
学生齐读PPT1(童话: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甚至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的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
师:红体字部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接下来,问题又来了。皇帝的新装哪个情节你觉得最夸张?最有想象力的?
生: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师:写骗子工作织布的场景很夸张。最有想象的,你给大家读一读。认真的读一读。
(生再读一篇)
师:大家有没有从她的朗读中感受到夸张的味道?要想夸张的话,你这个读法肯定是不对的啦。同学们,我们要把骗子们很夸张的工作状态告诉大家。来,我们读第一句。他们……开始!
生: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要读的好?
生:摆出
师:这个词要读的特别有力量。再来一遍,我跟你一块儿读。
(师和该生齐读,然后全班齐读)
师:再接下去。
生: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师:哪个词要读好啊?“一点”“也”这才是讲童话的声音。不错,孩子们,开了个好头。再找,胆子大点,哪个地方特别夸张的?
生: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师:你觉得哪里是夸张的?
生:明明什么都没有,他偏偏说这么多美丽的花纹和美丽的色彩。
师:对对!明明啥都没有,他还那么说,你给大家再读读看。这个大臣会怎么说?
(生再读一遍)
师:好,同学们,像不像?
生:不像
师:哪个词重读?
生:多么
师:男同学一起读。
男生齐读: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师:你们注意到后面什么标点符号?
生:感叹号
师:你这是感叹吗?声音还得高,要向别人声明我真的看到了。男生再读。
男生再次齐读: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师: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是老大臣的夸张。好,不错。还有吗?这次我要提个要求了。你读出来了,我就听懂了。
生: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师:他们怎么说的?
生: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师:这里应该有个动作吧?来,把书本抛掉给大家讲一下。
生边做动作边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师:动作还得夸张。再来一遍。幅度要大。
(生边做动作边说一遍)
师:好了,就按照这个女同学的方式再来说。哪个地方特夸张?这位女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师:哦,这个特性很夸张。特性夸张的这个句子里要读好那几个词,同学们?
生(嘀咕)
师:“任何”,这个男同学说出来了。还有呢?“都看不见”。所以呢,在读“任何”时候,你不要急。好不好?来,吧这个特性告诉给大家,吧它读给旁边老师听一下。
生(读)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师:我建议你在“人”后面再缓一缓,卖个关子,好不好?
生(读)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师:怎么样啊?)都看不见这衣服。
师:都看不见这衣服。好,我们一起读,女同学读到这个“人”,你们那,都看不见这衣服。好不好?有一种衣服,有一种奇怪的特性……
生(读)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师:怎么样啊?
生(齐)都看不见这衣服。
师:哎。都看不见这衣服。请坐,还有没有夸张的地方?来来来,不错,有人举手。
生:他每一天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师:他每天一点钟在更衣室里换衣服的吗?不睡觉的吗?
生:不是
师:请看书,是每天一点钟吗?
生:每一天每一点钟。
师:这里表现更夸张。每天一点钟已经很夸张了,安徒生比你写得更夸张。每一天每一点钟。
师:在哪里夸张出来?
生:每一天每一点钟。
师:在什么词上?
生:数词。是不是啊?包括一套衣服。女同学一起来读读看。
生(女生齐读)
师:这个“每一天每一点钟”要是读不出来,这个皇帝就不爱新装了。来,男同学来示范一下。
生(男生齐读)
师:读到“一套衣服”时候,要顿一下。“一套衣服”。更有味道。男同学,带着读,好不好?一起读,预备起……
生(齐读)
师:你这个童话这样去讲给妈妈听,这个童话就有味道了。还有没有夸张的?觉得还不够,我还要读,你觉得最可笑的是什么?哪个同学有兴趣?来,这位同学。你觉得最可笑的事情是什么?
生(略作迟疑)
师:读到现在,课文你可以抛掉了。你觉得哪个情节最可笑?
生:游行。
师:说。
生(不约而同)游行。
师:你说,你觉得最可笑的是什么?你把它读出来。
生:皇帝游行的事情最可笑。
师:简称“裸奔”。
生(哄堂大笑)
师:把“裸奔”的地方找出来。来,158页,这个男孩子,皇帝把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大家读一读。
生:皇帝把他所有衣服……
师:这个时候哪个词语要读好?
生(齐说)所有。
师:再试一次。
生(再次朗读)
师:有进步了。再来一遍好不好?
生(再次朗读)皇帝把他所有衣服都脱下来了。
师:真好,真好。再读下去。
生(读)
师:是“围”了一阵子吗?
生:围弄了一阵子……
师:这个同学我也不放过你了,这句话你也读一读。就这句话。你不但有读错字咯。来,试试看。
生:他们……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
师:这句话是夸张的。来,全体同学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师:“一阵子”,这个“一阵子”要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生:慢一点。)这个衣服泽呢么样?这个衣服弄了很长一段时间。煞有介事地弄了一阵子啊。来,我们“弄”一阵子试试看啊。
(师生齐读)
师:真好!我们再来看看皇上最后怎么穿衣服的啊?就这段最后一行。
生(齐读):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师:哪几个词要读好?
生:转转,(师追问:还有……)
生:扭扭
师:一定要突出这个动词的味道,记住啊,你边读的时候就边转一转,边扭一扭。向别人告诉他。
生(读)
师:前一个“转”特别漂亮。转了转身子,怎么样?(扭了扭腰)。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扭腰。(哄堂大笑)试试看。预备起。
生:读。
师:读童话呀要有读童话的声音。讲童话呀,所有的感觉都在你的声音里表现出来。于是,皇帝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裸奔”。这种细节在生活中会不会发生?
生:不会。
师:安徒生却让它很真实地发生了。接下来,老师又有个问题问你了。是谁?导演了这场戏?
生(异口同声)两个骗子。
师:说得这么快,肯定不是个好答案。先别急,想以想(出示课件)“皇帝的新装”这出闹剧能够成功上演的最主要因素你认为是什么?先别忙着举手。先想一想。老师,我觉得这里面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好,这位男同学,你先来说说,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生: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是:皇帝的愚笨。
师:皇帝的愚笨。哪里?你给我从文中找出来。
生: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再我的王国利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
师:皇上想利用新装来测验。有点愚笨,是不是啊?其实还跟皇帝的性格有关系,是不是啊?
生:有。
师: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皇帝爱新装成癖好的这段。我们大家好好地把它读一读。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预备起……
生(齐读)
师: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生:皇帝在更衣室里。
师:没这样的性格就出不来这样的戏。因此,这出戏,跟皇上的性格有关系。有道理,还有没有补充意见?我觉得好像不仅是皇上的问题。
师:你请坐。来你说。
生:他身边的大臣也不诚实。
师:找出来。你认为是他身边的大臣不诚实,要找出根据来,在什么地方写的要找出来。
(学生翻看文章)
师:找到了没有?
生:“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禀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师:也就是说,(老大臣)明明没有看到布料,却说自己看到了布料。先别急,读出来,“哎呀”开始。
生: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声音语气很平淡)
师:两个“!”连在一起怎么读呀?
(学生回答)
师:对,应该一个比一个声音更高,来!
生: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
师:太棒了,“多么美的花纹……”再来。
生: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声音有递进)
师:好!非常好!所以,他们说了假话,导致这个故事能连下去了。还有没有不同意见?(做举手状)你来说。
生:我觉得主要因素是骗子说他们织出来的衣服的特性。
师:简单来讲就是骗术高超,是不是?
(生点头赞同)
师:你把他们说衣服特性的句子,好好地读出来.(强调“好好)再给大家瞧瞧。
生: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师:你再把他工作的那个情境给大家读出来,给大家听一下。
生: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师:(读得)真好!你看看,骗子(是)心理大师,而且(是)演戏大师。所以啊,这个故事就推进了。还有没有不同意见?谁想试试,这是第三个答案了,还有没有?请问没有了吗?联系全文来看看,这个故事之所以能顺利发生,还跟谁有关系?
好,这位男同学。
生:是跟群众有关系。
师:(是)跟群众有关系,说。
生: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师:具体解释一下,群众怎么了?
生:群众也不诚实。
师:群众也不诚实。你把群众说的话给大家读一读。
生: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师:你说说看,这么多群众在说的时候,你听不到我,我听不到你,他们必须把声音怎么样啊?
(生议论:(声音)要很响)
师:是想说得轻一点还是说得大一点?
(生齐答:大一点)
师:为什么?
(生议论:让皇上听到)
师:第一时间让别人知道,我是看得见的,所以“乖乖”不能“乖乖”(平淡的),要叫起来(读)。
生: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声音响亮的)
师范读: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师:男同学一起读。
(全体男生: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师:真好,这就是那些群众争先恐后喊出来的声音!请坐。
(生坐下)
师:这样一看,是谁导演这次戏了?皇帝?骗子?官员?还有善良的百姓诶。如果让你归纳,你觉得是谁导演了这场戏?
(生思考)
师:这么多的因素好像都缺一不可的,那你觉得是谁导演这场戏?
你来说。
生:皇帝。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如果不爱衣服的话,就不会受到两个骗子的(欺骗)。
师:那(如果)有个人跟他说实话,这个故事就演不下去了嘛。
那怎么办呢?我们看看,能不能脱离其中一个因素?
生:(齐说)不能。
师:对,不能。那我们做个概括,是谁导演这场戏?谁?
生:大家
师:一个字(概括)
生:人
师:什么人?再加一个字。
生:众人
师:众人?小孩算不算?
(部分学生说“算”,部分学生说“不算”)
师:小孩?
(生议论:不是,是大人)
师:(是)部分(的人),原来(导演这场戏的人)是谁啊?
生齐说:大人。
师:是所有的大人(板书“人”字,写得很大)原来这个事情是所有的大人一起创造的。
所以,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子。
接下来,(请拿着话筒的学生)勇敢地站起来,读第一句。
(生起立)
师:(要)读得好哦。
生:全程的人都听说这……
师:不能一个字一个字顿着读,不是“全、城、的、人”,“全城的人”。
生:全城的人都听说了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渴望借着这个机会测验一下。
师:好请坐。来,后面男同学接下去第二句,读得好(一点)。
生:城里的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师:第三句,(请再)后面(一位)男同学读,要像通话一样读出来。
生: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师:第四句话,(请)后面女同学(读)
生:“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师:旁边女同学(请读)
生:“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
师读: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提示学生齐读)
生齐读: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漂亮!
师:接下来看看,这七个句子里面,有一个字是共同的,你能找到(这个字)吗?
(生纷纷说:“都”)
师:有人帮你喊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说),这七个句子里面,哪个字都在?
生:(齐答)都。
师:这七个句子里面都有这个“都”字,这说明什么问题了?
生:都是大人在说谎
师:是大人共同上演这场闹剧。
你来说。
生:他们全部都参加
师:他们全部都参加了这场闹剧。
你来说。
生:大人都在说。
师:因此我们讲,皇帝的新装这场戏,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是这个城市、是这个城里的人、所有的大人(生附和:大人)(共同完成的)。所以,这不仅仅讲一个皇帝的故事,它写的其实是那个城市、所有的大人、大人世界里的一种很复杂的一种心态,其中甚至还包括善良的老百姓。
师:这件新装,对皇帝对百姓对官员来说,与其是一件新装,不如说它是?请同学们想一想。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把这句话连起来,把话说完整了。你来回答(这位学生没有打出来)。会不会?记住孩子是很有想象力的,肯定会的,只不过需要一点点时间。好,请你来说。
生1: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谎言。
师:不如说是一个天大的谎言,说得真好。
生2: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谎言。
师:不能重复别人的话啦。说明你对这个谎言特别有感兴趣。来,旁边的同学,你来说。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好好想想,我说了,这个题目很难的。
生3: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心灵的镜子。
师:不如说是心灵的镜子。是的,每个人在这面镜子面前照出了自己的内心。我第一次希望大家给他点掌声。
开了个好头,聪明起来了,谁还能说,这不仅仅是一面镜子,还能说?女同学开始,来。
生4: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一次测验。
师:太棒了!为什么说是一次测验。
生4:因为……(学生看书)
师:不要看书,书上没答案的。它在测什么?
生4:它在测大家的诚实。
师:测诚实,测大人们的内心,测他们复杂的,也可能是无奈的心思。(继续问站立的学生)是一道考题,一面镜子,你觉得它还可能是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生(站立的那位学生):属于一次测验。
生5:与其说是新装,不如说是内心的选择。
师:不如说是一道选择题,结果所有人都做错了这道选择题。请坐。因此同学们,皇帝的新装其实不是讲给个人的,也是不讲一个人所谓的虚伪,他其实是讲大人世界那复杂的心态,它不仅包括了官员,也包括那些善良的百姓,为了生活,为了生计,他们开始有了很多的压力,因此这个新装也是“心装”,知道那哪个“心”吗?
生:心里的“心”。
师:不错,把这个词写一写,写在书上。皇帝的新装它就是大人的“心装”,大人的心在装。在旁边写出来。
(出示幻灯)
师:(这时让那位站着的学生坐下)请看幻灯,这是老师提出来的。它是一道试题,它折射出了一份虚荣,看出了每个人的私心;它是一张面具,它是一面镜子,它是看出了一个功力社会、世俗社会人性的一个黑洞,因此我们讲皇帝的新装其实是成人世界里的“心装泛滥”,是世俗世界的习惯以及传统。谁又是对的,谁又都是错的?在对与错之间,我们找到了这件皇帝的“新装”,因此,我们再来找找一些句子,一起来看看这些人的心理活动,大人们的心理活动。
(出示幻灯)
(1)“我的老天爷!”他说,“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做可怕的事情。”
(3)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哪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1:我的老天爷……(学生读得很平淡,被肖老师止住。)
师:不是这么读的,不是这么读的。我们俩个一起来把他读好,好不好,那个人实际上心里急死了,你看那是个感叹号,My god!他应该不是这么读的,你再试试看。
生1:我的老天爷(声音大了点)!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学生都哈哈大笑。)
师:所以不怪你啊,我是一个愚蠢的“妈”。难道我是愚蠢的吗?记住这个意思,不一定把这句话全部读出来。来,同学们,一起读,把“他想”这两个字去掉,我的老天爷……
生齐读。要读出紧张、害怕来。
师: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生: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
师: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问生1,你还想不想再读一遍,来试试看。
生1:读。
师:这次好多了,这个“吗”字一定要跟上去啊。
师:看第二句,老师读前一句,你们读后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读出感觉,读出了恐惧感)
生: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师:“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心里很震惊。所以要把这个“骇人听闻”读好,读出震惊来。再来读。
生:这可骇人听闻了。
师:接下来第三句,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读
生: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师:好,你来读下。(叫起来一名学生)
生:读: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师:记住,后面是感叹号,再读!
生: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声音很有感觉)
师:乖乖!你读得真好。同学们,这些句子都很形象地刻画出了在场的每一个大人的心里活动,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拥有很多很多复杂的心绪,于是在这种心理活动下,皇帝就开始了裸奔游行了。那么同学们,既然童话是想象出来的,那么我们能不能也想象一下,(出示幻灯)“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省略号部分开始想象,如果叫你去写,你能不能写一个跟安徒生不一样的结尾,同学们讨论下。
师:谁来试试看。不要看书,书上没有的。
生1:皇帝拖着一件并不存在的衣服……
师:就这样结尾啊!!好,把机会让给别人。
生2: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一个小孩天真地叫道:他明明什么也没穿嘛!然后那些大人就说,他确实什么也没有穿。皇帝听见了很害怕,这好像真的是一套空虚的衣服。
师:唯一跟安徒生不同的一点点就是加上了皇上的心理活动,是这个意思吧!不错,模仿也是一种写作。
(之后叫那位站着的学生)
师:你想不想说?我觉得你想说话了。不要看书的,这个东西书上没有的。
生1: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他拖着一个并不存在的衣服,在人群中走着,不断地向人们炫耀着他的衣服是多么的美丽。
师:那你不是和安徒生的结尾一样吗?你又抄袭,抄别人的东西。有没有自己想出来的,不一样的有没有?
生3: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街上的人们都称赞他的衣服真漂亮。
师:就这么一直走下去啊!!这说明我们班学生碰到一个难题,不敢想象,不善于想象,我不希望这是一个全班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这个年龄正好是最会想象的时候,要敢于挑战安徒生。你看肖老师就设置了一个结尾……哦,这位同学有话说。
生:皇帝就在那富丽的华盖下游行了,满怀着心虚在人群里走来走去,深怕别人看出点什么,但百姓的意愿跟皇上的意愿并不一样,一边喊着皇帝你的衣服真漂亮,皇帝满怀的心虚消失了,带着开心回宫了。
师:你是增强了皇帝的描写,安徒生则写的简略一点,对吗?
师:看看,肖老师也写了一个结尾,这是我精心想出来的结尾:
幻灯片: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孩子们看到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衣服多么合身!”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这样就会暴露自己的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得到这样普遍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孩子的爸爸最后叫出声来
“伙伴们,你听这大人的声音!”那个孩子说。于是孩子们把大人讲的话私自低声传播开来。“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个大人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孩子们都说。
你发现肖老师的结尾和安徒生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生:人
师:人怎么不一样了?反一反角色了,老师让谁说真话?
生:大人说真话,小孩子说假话……
师:你喜欢哪一种结尾?
生:支持肖老师,因为爸爸……(生回答不出)
师:是爸爸说出真相,小孩子不知道的,这样不是更好吗?你们不是说大人要教育孩子说真话的,这样不是在教育孩子吗?
生:我喜欢安徒生,因为如果说大人说出了谎言的真是情况后,就不能体现出一个孩子的天真,不能体现出孩子说话没有顾虑、直言不讳的性格。同时,按肖老师的结尾来看就显得孩子一点都不诚实,小孩子不真诚,这不应该是小孩子的性格。
师: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真实的声音,这个声音必然是来自孩子,对吗?
生:我喜欢安徒生的,因为小孩子能体现孩子的天真无邪。
师:是的,最不善于说假话的,应该首先而且必须是孩子,就像刚刚那位同学说的,大人是有很多顾虑的。
生:我喜欢安徒生的。因为……(学生回答不上来,后面的回答肖老师老师硬是瞄上了这学生)
师:说话是要有理由的,老师等你,同学等你,只要你愿意想,去思考……旁边的同学来说说好吗?
生:我喜欢肖老师的。
师:你发现了呢?(孩子不语),哈,看来不说话是要传染的哦,那刚刚那位同学再来说说。
生:因为大人的心理……
师:大人的心理,你后面该是一个省略号,对吧。(生点头)。因为大人的心理有许多“……”,小孩子的心理只有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同学们,守住我们最真诚的声音的是孩子,这样的话,我们就明白了童话教育的不仅仅是孩子,童话也在教育大人。那个孩子,你转过身去,面对后面的大人,你想对那些在场的大人说句什么话?
生不语
师:勇敢的说。同学们,一起来说
生:“大人们,请你们说真话。”
师:也许岁月给了你们很多风雨,也许人生给了你们很多无奈,但是,记住,任何借口都不能剥夺我们曾经最美的孩子般的声音。孩子,对大人们说,请你们说真话。
师:记住安徒生,记住那个穿新装成癖好的皇帝,记住这个故事里所有的大人,更要记住这个故事里唯一说真话的孩子,真希望有一种赞叹是真诚的赞叹,我们一起来,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丽,让我们一起发出:乖乖,大家的衣服真漂亮!下课!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4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什么?(指屏幕)
生(齐):皇帝的新装
师:声音大一点!
生(齐):皇帝的新装(声音明显响亮)
师:很好。我们知道这是一篇?
生(齐):童话。
师:大家熟悉吧,这个作者?
生(齐):熟悉。
师:早晨有没有预习这篇文章?预习了,是吧?请你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这个故事。
生:骗
师:他用一个“骗”字概括这个故事,非常好!
生:欺骗
生:愚昧
师:从人物的角度看。这个故事内容大家都还能读得懂?
生(齐)读得懂。
师:故事的内容、情节大家还能读明白。那么老师要问的是作者是怎么写的,他为什么这样写,这一课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生:好。
师:打开课本。同学们,这个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吗?
生(异口同声):不可能。
师:不可能发生。但是你读了这个故事觉得可信吗?
生(零星回答):不可信
师:有人认为不可信。其他同学怎么看?
生(大部分):可信的。
师:哦,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很可信。那么为什么可信呢?在故事的一开始作者就设置了一个机关,能不能把那句话找出来?
生:裁缝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师:哦,他说裁缝说,其实是什么人?
生:骗子
师:哦,是骗子。大家再来把这句话一起来读一下。
【PPT显示】
骗子: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生齐读)
师:把这一句话画出来。这是一个机关。还有一个条件让这个故事我们读起来很可信。能说说吗?(生无人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小节来读一读。许多年前……
(生齐读)
师:这写了什么啊?
生:这是故事的起因。
师:故事的起因,内容写的什么?
生:在很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他特别喜欢换衣服。
师:特别喜欢换衣服,喜欢到什么程度 ?
生:喜欢到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光。
师:用了什么写法?
生:用了夸张的写法。
师:用了夸张的写法,很好。我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把这种夸张的意味读出来?
生:没有。
师:读书注意语速,语调,轻重音。要注意哪些词语的重音?
生:不惜,所有,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是。
师:好,一起来把这种夸张的意味读出来。
(生齐读第一节)
师: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一起来读一下。
(师领着学生读,读出夸张的味道。)
【PPT显示】
皇帝:酷爱新衣,几近疯狂。
师:有了这两个条件,使故事的展开引人入胜。哪一部分,让一个个的人物纷纷登场,原形毕露的呢?好,我们同学自己来读一读8—22小节,把节次画出来,好,读起来。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提示个别同学放声读。)
师:读完了吗?让我们来演习一下,同桌之间合作,第一个出场的是老大臣,一个读老大臣心里想的,一个读老大臣嘴里说的,老师读旁白。看PPT。
【PPT显示】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得花纹!多么美得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师生合作朗读。)
师:他们读出了人物的心情吗?
生:没有。
师:第一个男生读得稍微快了点。“愿上帝可怜我吧!”它用什么句子?
生:感叹句。
师:难道……难道……
生:反问。
师:在问谁?问自己。如果改为陈述句,想一想有什么不一样。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还要注意一些需要重读的词语。
生:决不能……
师:好,在说的时候注意反复,这个时候老大臣心理是怎样的.?
生:不安,恐惧,害怕。
师:内心很忐忑,他看不见这布料。再来一组读一下。读心里想的时候把声音压低一点,读出自言自语的意味。读“不成”的时候要显得果断些。
(师生二次合作朗读。)
师:第二个男生读得比第一个男生好一点,第一个男生稍微快了一点。老大臣内心的那种不安,恐惧,他说话时用言不由衷的赞美来掩饰。在皇帝的眼里是个怎样的老大臣?
生(快速地):诚实。
师:回到文本,从文章中找找看,圈画出来。
生:善良的,诚实的,理智的,称职的。
师:怎样地称职?
生:谁都不及他称职。
师:在皇帝眼里谁都不及他称职。但这样的老大臣他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
生:不一样。
师:第二位官员,哪一组愿意读?女生读,女生没有男生积极哦。看PPT。
【PPT显示】
“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他就把他完全没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女生和老师合作朗读。)
师:“同时对他们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能不能换成这个官员直接说?他直接说怎么说,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我们想象一下,皇帝会怎么问?第一个问题,这位官员在现场直接说会怎么说?看文本。
生:这个布料非常美妙,花纹很巧妙……
生:花纹很巧妙,颜色很漂亮,我感到非常满意。
师:还可以怎么说?能不能把这种夸奖的意味整浓一点?好,这位男生。
生:哦,这些美丽的色彩,这些巧妙的花纹真是太美丽,我无法再对它有一丝半点的挑剔。
师:依靠文本,他又作了一些想象。如果模仿前面老大臣的话,多么……多么,怎么说?
生:多么美丽的色彩,多么巧妙的花纹,我感到很满意
师:再说一遍(生齐说)。再想象一下,皇帝会怎么问?你来说说看,你也当一回皇帝。
(学生答不出。)
师:想象一下,作为皇帝大家说说应该怎么问?
生:爱卿……
师:这位同学还是有王者风范的哦。称呼很准确。爱卿,这些布料是不是很美丽?一起来问一下。
生(笑着,齐问):爱卿,这些布料是不是很美丽?
师:“是的,那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个大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是怎样的一个大臣?
生:诚实。
师:皇帝眼里仍然是一个诚实的大臣。皇帝亲自上场了。看PPT,哪组同学再来读读看?
【PPT显示】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师生合作朗读。)
师:第一,读心里想的时候,除了要注意“难道……难道……”这样的反问语气,还要注意哪个词语?对,这可“骇人听闻”了,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皇帝内心怎么样啊?对,非常惊讶,非常害怕,窘迫。看他说出来的话,“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师:皇帝的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仍然是不一样的。他挑选了一群大臣。看PPT,黑字部分老师读,红字同学读。
【PPT显示】
跟着他来的全体官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红色)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些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红色)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说不出的快乐。
(师生合作朗读。)
师:这些大臣们一个个在皇帝面前极力地赞美他,他们向皇帝建议,这个建议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生:我觉得不能。因为这个建议的话就是体现出那些人都没有自己的主见。
师:怎么没有自己的主见?不是都向皇帝提出自己的建议吗?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5
一、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声说: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
生1:钓鱼要有耐心。
生2:钓鱼要把握好时机。
生3: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
师: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一句话“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师去钓一条很大很大的鱼。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是谁在钓鱼?他想钓哪条鱼?他用的鱼饵又是什么?最后又是谁把丝线剪断了?请大家扛着这跟钓鱼杆,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生默读课文。
2、分组讨论。
3、合作探究:
师: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谁在钓鱼?
生:骗子。
师:骗子想钓哪条鱼?
生(七嘴八舌):皇帝;皇帝的钱财。
师:骗子用的诱饵是什么?
生:新衣。
师:骗子为什么用新衣作诱饵?
生:因为皇帝喜欢新衣。
师: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皇帝喜欢新衣?
生:课文第一段。
师:请一名同学把第一段的相关内容大声朗读一遍。
(生纷纷举手)
师:这新衣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仍何不称职或愚蠢的人都看不见。
师:皇帝穿上这样的衣服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分辨他的臣民是否称职是否愚蠢。
师:这样的衣服这两位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未来的设计师们,你们能制造出这样的衣服吗?
生(七嘴八舌):不能;能。
师:老师记得这样一句话“没有做不能的,只有想不到的。”
生(大声说):能制造出这样的衣服。
师:希望未来的设计师们制造出功能更多的衣服。最后是谁又将这根丝线剪断了?
生:是一个小孩把骗局揭穿了。
师:对!难道只有小孩知道事情的真相?
生1:他们都知道皇帝没有穿衣服。
生2:因为大臣们怕皇帝说他们不称职。
生3:老百姓怕别人说他们愚蠢。
生4:他们都上了骗子的当。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你们知道“三人成虎”这个成语吗?
生:没有。
师:如果老师说街上来了老虎,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师:如果一个家长跑到学校对你们说街上来了老虎,你们信吗?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师:如果另一个老师也对你们说街上来了老虎,你们相信吗?
生:相信。
师:这就叫“三人成虎”。本来不存在的衣服,为什么都说看见了呢?除了皇帝的昏庸以外,也与两个大臣说谎有关。
三、分析人物,感情主旨。
1、扮演角色:
师:请三名同学上台来分别扮演皇帝、骗子、小孩,准备接受大家庭评判。
(学生争先恐后)
师:皇帝驾到——
生:(见皇帝上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2、评析人物。
师:这声荒唐的闹剧,成了世人的笑柄,也使国人蒙受了莫大的羞辱,大家说罪魁祸首是谁?
生:(七嘴八辞舌)是皇帝;是骗子。
师:自由自在的鱼儿成了垂钓者的盘中餐,这是怪贪嘴的鱼还是怪钓鱼者?
生:奇迹是两个人创造的!
师:非常精辟!今天我们有幸把当年的主要角色都请到了我们的现场,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
生1:(扣首行礼):尊敬的皇帝陛下,你太让我们失望了,希望您能改过自新,为天下百姓造福。 生2:你这个皇帝,只知道穿着打扮,一点也不关心你的`国民,你才是个不称职的皇帝。
生3:你这个狗皇帝,你荒唐无能,还有何面目面对你的子民?快滚远点。(手推皇帝)
师:我们给这个不称职的皇帝一张红牌,把他罚下场。大家想对骗子说点什么?
生1:你这个骗子,你太可耻了,你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你可知罪?
生2:(手推骗子)你还不快给天下百姓道谦?这荒唐的闹剧全是你一手策划的。
生3:高明的服装设计师,你很聪明,可惜呀,你没有走正道,你走的是歪门邪道。希望你能把你的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为国家和人民多作贡献。
师:我们给这个骗子一张黄牌给以警告。大家还有什么要对这个小孩说的?
生1:(握着小孩的手)好样的,我们应该向你学习。
生2(拥抱小孩):你真勇敢,我们要和你一样,在生活中敢说实话。
生3:是你揭穿了骗局,让皇帝老儿出尽了洋相。应该给频发一枚诚实勋章。
师:大家说的真好,我们要学习小孩诚实勇敢,不说慌话。
四、续写练习。
1、小组讨论。
师:游行大典结束了,可这个故事结束了没有?
生:没有。
师:皇帝回宫以后,他会怎样?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一会儿。
2、结果展示。
生1:皇帝回宫以后,勃然大怒,下令捉拿说他没穿衣服的人,捉来以后,把他们都杀了。并且还奖赏了那个骗子,给了他们更多的生丝和金子。从此皇帝就再也不穿衣服了。
师:你是昏庸皇帝忠实的追随者。
生2:皇帝回宫以后,下令捉拿那两个骗子,那两个骗子早已无影无踪了。皇帝又把那两个大臣叫到后宫,单独审问:“你们真的看见了那漂亮的衣服了?”“没——没有。”“没看见为什么要说看见了,你们可知罪?”“我们怕您给我们定不称职的罪名,所以就——”“哎,也只怪朕一时胡涂,听信了骗子的花言巧语——你们都起来,把我的更衣室给拆了,从此以后我要以天下苍生为重。”从此以后,皇帝一心治理国家,没出几年就国泰民安了。
师:你是一个敢于改过自新的倍受人民拥戴的明君。
生3:皇帝回宫以后,下令把那个小孩捉来打入天牢,激起了天下百姓的愤怒,那两个骗子领导大家发动起义,不出数月就把那个裸体皇帝赶下了台,从天牢里救出那个小孩,并推举他做皇帝。
师:相信你定会以小孩为榜样,干出一番事业。
生4:------
师:大家的想象真丰富,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以示奖励。(师讲“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故事。)
五、课堂小结。(由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生1:我们要拭亮我们的眼睛,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防上坏人的当。
生2:我们不要学习那个敢说真话的小孩,在生活中不说假话。
生3:我们要把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生4:我记住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生5:我也记住了“钓钩上悬挂的一定鱼儿爱吃的饵”。
生6:------
师:这节课大家能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慧感到高兴。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文学的殿堂。作者邮箱:wzh0256@126.com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6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但大家可能没有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在人物对话中,使用了大量的语气词,仔细品味,或许会有一些新的感受。请大家再次研读文本,体会语气词的内涵。
(沉默了一会儿,只听到大家翻书的声音。开始有同学举手。)
生:“愿上帝可怜我吧!”的“吧”字,表明老大臣的恐惧。
师:还能读出什么?
生:紧张、惊讶,“吧”是老大臣复杂心情的总出口。
师:很细腻!
生:老大臣说:“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哎呀”,我感觉,有一点儿夸张、做作。
师:有没有了?
生:做贼心虚、言不由衷。一个大男人用这样的词,有一点儿不伦不类。
(大家忍不住笑了出来。)
师:真不错!看来,不仅要关注别人说什么,还要关注用什么语气说,对吧?
生:我注意到骗子用的是“哎”、“嗯”,很有意思。
师:请你评评看。
生:骗子明知他看不到,还说“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这个“哎”有挑衅的味道。
生:有点儿鄙视他。
生:他们在冷眼旁观,看他怎么表演。
师:“嗯”呢,能体会到什么?
生:有一种胜券在握的味道。“嗯”透出的是淡定。
师:真漂亮,你们的点评太精彩了。
生:诚实的官员用的是“呀”,显现了一种自信。
师:大家思考一下,两人用词为什么不同呢?
生:他俩心理上有差异,后一位更张扬。
生:我注意到皇帝用的是“呢”,他在自问。
生:不是自问,“呢”表明他对自己看不到衣料的疑惑。
师:作者写道:“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接着,他回答道“哎呀,真是美极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生:“吗”的连续追问,透出他的不自信。
生:不对,应该是恐惧、害怕。所以,他用“哎呀”来掩饰。
师:掩饰什么呢?
生:掩饰紧张和难堪。
师:很好,我想,皇帝在说“哎呀”时,底气一定不足,心在流血,似乎感觉到了皇位的岌岌可危。
生:官员们都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与前面一样。没什么特别意义。
生:我不同意。他们说的和皇帝一样,正说明他们是附庸,没思想,没主见,即使有,也不敢说。
师:“哎呀”出现这么多次,说明了什么呢?
生:当所有人都在“哎呀”时,这个王国注定已经彻底腐朽了;已经是癌症晚期了。
生:游行大典时,百姓说“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两个“啊”,真夸张。
生:他们言不由衷,却又说的那么自然真诚。我感受到的是丑陋。
生:我读出的是难过,是一种无名的悲哀。
师:还有吗?
生:绝望!为了面子,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是傻瓜,就轻易的说假话。
生:“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是孩子嘴里发出的。我从中读出了天真,自然,纯洁。
生:“呀”,道出了真相,道破了天机。
生:“呀”是天籁之音。
生:“呀”让我为之一震,终于有人说出实情了!
生:“呀”是全文中最美的字,最让人振奋。在谎言笼罩的世界,终于有人说真话了,那怕只有一个人,那怕非常微弱,那怕只是孩子,毕竟,有人说出了真相。(热烈的掌声,他的评析引来了同学们不自觉的.掌声。)
生:“上帝哟,……”从这个“哟”中,我读出了父亲的欣喜。
生:我不同意,在大家没有表态前,父亲更多的是担心,你看,他接着说“这个天真的声音”。
生:这是父亲在给孩子找后路。他在暗示,即使有人反对,他只是一个孩子,是可以原谅的,所以他说:“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
师:真好,能体会到父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保护,真不错,似乎也有一点小小骄傲呢。
生:点头。
生:“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看到这个“呀”,我心中的石头可以落地了。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这是真实的力量。
生:民众的力量,良心的力量。
师:也是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力量!
师:谢谢!通过语气词的品味,相信大家能感受到:文字是有生命、有情感的,文字的背后蕴藏更丰富。看来,在阅读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文章的立意、结构、主旨,也要关注其细微之处。唤醒它们,品味它们,能帮助我们更深刻的体味人性,体味文字的魅力,体味文字背后的心跳!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12-17
[通用]《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6篇03-13
皇帝的新装缩写03-01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课堂实录03-08
续写皇帝的新装09-09
皇帝的新装作文07-20
《皇帝的新装》续写10-13
皇帝的新装作文[精选]09-27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