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2024-03-08 好文

  一、借助导语,明确单元学习内容

  师: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新的单元,谁读读单元导语。

  生:读单元导语。

  师:说说本单元的学习与什么有关?

  生:艺术

  思考:紧扣单元教学目标,聚焦单元人文主题,学生很快明白本单元学习内容。

  师: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段乐曲。这么动听的乐曲,你知道叫什么名字?

  生:《高山流水》

  二、揭示课题

  师:对,这就是名列十大乐曲之首的《高山流水》,伸出手一起写下这四个字。

  生:书空,写课题。

  师:知道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弹奏的吗?

  生:古筝

  师:是古筝吗?是古琴。介绍古琴,古琴是我国最早的弹拨乐器,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了,他有七根琴弦,也叫七弦琴,他也叫瑶琴或玉琴,听听名字就很美。今天我们就走进高山流水这个动人的知音故事,学习文言文二则中的《伯牙鼓琴》,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提示琴的写法,谁来读题目?

  生:读题目。

  师:读得有板有眼呢!读出节奏就更好了,画出节奏。指名读。

  生:比第一名学生读得好。

  师:齐读课题。

  开课引入,与艺术、与语文紧密相关。

  生:齐读《伯牙鼓琴》

  三、读对读顺读出古文的味道。

  师:介绍课文出处,理解“鼓”的意思,“鼓琴”的意思。

  生:古琴就是弹琴。

  师:这篇课文写了谁鼓琴呢?

  生:伯牙。

  师:这篇课文写了伯牙和谁的故事。

  生:写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师:俗话说,书读百变其义自见,学习古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反复朗读”(板书),要求学生能书空。

  思考:对学习古文的方法小结非常水到渠成。在学课文的时候能学到方法。

  生:自由读课文。

  师:巡视,纠正捧书的姿势。

  师:都读好了?谁来读一读?

  生:一名学生读。

  师: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有没有读错的字。谁来评价一下。

  生:巍、弦读错了,多音字读错了。

  师: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借助注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读准字音,还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多音字。板书“借助注释”。现在你能读对吗?指名学生读。

  思考:每一次的学习,最终都落脚到方法的总结,课上学这一篇是为了课后学更多的篇目。

  生:一名学生起立读书,完全正确。

  师:不仅读对了,还把几个“乎”拉长了,读起来就有古文的味道了。老师范读。之后指名孩子读。

  思考:文言文的范读,老师读得好,学生才能读出味道。

  生:三名学生试读

  师:这样读,古文的味道就浓了。指名学生读全文。读出停顿。

  生:一名学生读。

  师:读古文的时候,把速度放慢点,还可以摇头晃脑的读,把古文的味道读出来。老师示范读。指名学生读。

  思考:老师示范之后,要给足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去试一试。

  生:一名学生读。

  师:最后一句话,再跟老师读一读。老师教读。

  生:生练习。

  师:现在我们齐读全文。

  生:齐读课文一遍。

  四、明了文意

  师:同学们,课文读到这里,意思你可能理解得差不多了。出示图片,看到这幅图,你能猜到哪句话?

  生:伯牙古琴,钟子期听之。

  师:这个“之”指的是什么?

  生:琴声。

  师:那么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生:伯牙弹琴的时候,钟子期在听琴。伯牙心里想着泰山,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像泰山一样高峻……

  师:“方”是什么意思,注释中没有,你知怎么理解的?老师查了字典,有好多种解释,你帮我选一选。

  生:我选第五种。刚开始的意思。

  师:你看,同学们,我们不理解意思的时候,还可以查工具书。(板书)。来接着说。

  思考:理解“方”的意思,先搭建支架,接着总结方法。很有设计感。

  生:继续说古文的意思。

  师:是呀,说的真好。你们看,这个同学把善哉乎鼓琴说成“琴弹得真好啊”。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时候,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你知道吗?

  生:联系上下文

  师:板书(联系上下文)。你从那些地方看出了伯牙鼓琴技术高妙?

  生:读句子。

  师: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把这样的画面读出来吗?

  思考: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这里落实了“想象”这一语文要素的训练。

  生:生读。

  师:如果你能加上动作,可以把山读得更高一点。

  生:加上动作读。

  师:老师再次教读,加上动作。

  生:学生跟读。

  师:这句话谁来读?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浩浩荡荡的流水。

  师:背诵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就是形容流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样子。读——

  生:齐读句子。

  五、体会得遇知音喜上喜

  师:同学们,伯牙想到什么弹什么,钟子期能听懂吗?

  生:能。

  师:钟子期不但能听懂,还对他的鼓琴技艺给了很高的评价,你看那个词是钟子期给出的评价。

  生:善哉。

  师:善哉就是——

  生:好哇。

  师:我们在合作读,赞一赞伯牙的琴声。请一名女生,分角色合作读,女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善哉——请坐,头摇起来了,手动起来,就有这个感觉!谁再来和老师配合着读?

  生:一名男生起立读。

  思考:文言文,一定要“读”,这是本节课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呈现出来的理念。

  师:现在女生读蓝色字体,男生读红色字体。分角色读。伯牙在鼓琴的时候还会想到什么呢?老师给大家一些词语,你也可以不用老师的词语,来说一说。

  生:伯牙鼓琴,志在春雷,钟子期曰:“善哉乎,滚滚兮若春雷”。

  生:伯牙鼓琴,志在春雨,钟子期曰:“善哉乎,潇潇兮若春雨”。

  ……

  师:同学们,伯牙鼓琴,想到什么就能弹到什么,这个“志”是什么意思?

  生:心志、情志

  师:心志就是志向,情志就是情怀。伯牙借着琴声抒发了怎样的只想和情怀呢?

  生:高山一样高峻的志向,向流水一样博大宽广的情怀。

  生:读句子。

  思考:对“志”的理解水到渠成。同时悟中有读、读中有悟。

  师:同学们,伯牙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琴声在当时就名满天下,被誉为“琴仙”,然而当时很多人只痴迷于他美妙的琴声,根本没有人能听懂他借琴声抒发的志向和情怀,而今天,谁听懂了?

  生:钟子期

  师:相传钟子期就是一头戴斗笠、肩披蓑衣、肩扛扁担、手拿板斧的一介樵夫,就是一个砍柴的人,不但听懂了伯牙的琴声,还听懂了他的心声,知其声,知其音,知其心更知其志,这就是知音哪。板书(知音)。伯牙得遇知音,心情如何?

  生:欣喜万分、欣喜若狂

  师:伯牙得遇知音,欣喜万分,(板书喜)会跟钟子期说些什么呢?拿出学习单,写一写。

  生:伯牙得遇知音,笑曰——五名学生分享

  六、对比体会“失去知音悲上悲”

  师:伯牙钟子期相见恨晚,结为金兰,相约一年之后再次相约。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汉阳江口,然而不见子期,只看到了子期冰冷的墓碑。出示“子期死”,指名读

  生:生读的悲凉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体会心情

  生:因为这时候,伯牙一定非常的悲伤。

  师:好一个悲痛欲绝呀。得遇知音喜上喜,失去知音悲上悲呀(板书悲),指名读全句子。

  思考:得遇知音的“喜”和失去知音的“悲”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字在的感情对比中很容易体会到伯牙的心情。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也在这一课达到高峰,产生心灵的震荡。

  生:读句子

  师:你读到了伯牙的心里呀,伯牙来到钟子期墓前,又凄惨地弹起那首《高山流水》,一曲终了,他割断琴弦、摔碎瑶琴,你再读——

  生:读最后一句话。

  师:摔碎瑶琴风为寒,知音不在为谁弹。钟子期死——再读

  生:齐读最后一句话。

  七、拓展升华。

  师:琴已摔,弦已断,然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却成为千古佳话流传了下来。伯牙子期就是知音的代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孟浩然写到——读李白不禁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知音就是朋友,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能称得上知音?

  生:心有灵犀、志同道合、知己知彼。

  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人。

  师:小结何为知音。

  对“知音”的理解,是又一次深入的拓展,同时也把学生的思考带向更深处。“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知音”,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也是一种德育的无声浸润。

  师:总结本课: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种乐器,古琴;欣赏了一首名曲,《高山流水》;认识了一对知音,伯牙子期;记住了一段佳话,高山流水遇知音。你能把这个故事背一背吗?

  生:同桌互相背。

  师:指名背诵。

  生:一名学生,(学霸)背得熟悉。

  师:能背的就背诵,不能背诵的看着读,配乐朗读。

  生:背诵古诗。

  师:同学们,伯牙鼓琴的故事不仅记载在《吕氏春秋》中,在,《列子汤问》中,他叫《伯牙绝弦》,在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他叫《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老师已经印在了学习单上,同时请同学们反复读课文,背诵课文。下课。

  思考:推荐阅读,同一个故事有不同的表达,同一个故事来自不同的书籍,这可能就是“传说”的文体特点之一吧。

  本节课个人觉得略微遗憾的就是老师评价语言稍显单一化,用了很多次的“善哉”,却没有更具体细致的“善在何处”的精准表扬。当然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叫我,打死我也上不出如此好的课。记录,就是留下自己粗浅的思考而已。我思,故我在。因此,哪怕是错误的思考,也是值得记录下来的。毕竟,那是我自己真实的思考。

  这节课给我的启发:

  一、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为主。读对、读顺、读出节奏、读中理解意思、感悟人物形象。根据不同的目设计不同的层次、不同梯度、不同方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悟结合。

  二、文言文教学,要教方法。文言文作为不常见的文体,小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上通过教学,小结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借助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文等,为孩子自主学习简单文言文服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方法,语文学习就事半功倍。

  三、教学文言文,教师自己要有扎实的古典文学基础。要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储备。这让我觉得,历史知识欠缺的老师是教不好语文的。

  四、本节课的教学,就是一曲《高山流水》,带给观课人美的享受。

  • 相关推荐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伯牙绝弦作文10-16

伯牙绝弦的原文及赏析11-14

伯牙绝弦课堂反思03-01

伯牙绝弦作文(精选25篇)11-24

《伯牙鼓琴 / 伯牙绝弦》文言文译文01-27

《比尾巴》教学实录12-18

《风筝》教学实录12-07

项链教学实录12-07

《春》教学实录12-08

《台阶》教学实录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