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皮肤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干性皮肤是皮肤屏障受损,皮肤内的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容易入侵,导致皮肤过敏或感染,使屏障功能破坏,皮肤变干。下面介绍干性皮肤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干性皮肤的特征及形成原因1
1、很多人生来皮肤就是干性的,这与遗传有关,可以通过后天的护理得到改善。
2、不正确的生活习惯是引起皮肤干燥的原因,如用热水、淋浴、强效清洁控油祛痘的产品、碱性大的香皂等破坏皮肤正常的脂质,会加重皮肤干燥。
3、环境因素,如高冷、干燥、经常使用空调、刮风的天气都会加重皮肤干燥。
4、患有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尿毒症的患者容易出现皮肤干燥,服用某些特殊的药物,如锂制剂或维甲酸类药物等。
5、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皮肤的自我修复,加重皮肤干燥。
6、年龄因素,皮肤老化后修复速度缓慢,同时天然保湿因子的合成减少,皮肤保水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使皮肤干燥。
很多油性皮肤的人,深受出油的困扰,每天会用洁面洗好几次脸,用控油的收缩水、控油的面膜,却很少用保湿霜,这其实是错误的做法,油性皮肤同样需要做好保湿,因为控油和补水是不矛盾的。
皮肤的`油主要由皮脂腺分泌,而水是皮肤角质层中保护屏障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性皮肤因为出油多,经常会有过度清洁的问题,而控油的化妆品多少都会使皮肤干燥的作用,加上治痘痘药物的刺激性,皮肤经常会处于又出油又缺水的状态,表现为T区出油,两颊脱屑。
干性皮肤对于洁面的选择,要记住好的洁面,洗完脸之后皮肤摸起来滑滑的,不紧绷。洁面产品并不是泡沫越多越好,很多添加高浓度润肤成分的洁面并没有泡沫,却能洗的很干净。皮肤表面是弱酸性的,是皮脂膜完整的标志,你的洁面最好是这个酸度,不要不小心洗掉了保护膜。
对于干性皮肤和敏感性肌肤,并不是每次洗脸都要用洗面奶,如果没有使用特殊的化妆品,很多保湿霜仅使用清水就可以洗掉。皮肤长期处于缺水状态会让皮肤变得敏感,以往使用的化妆品会感觉刺激,如果长痘痘,很多药物都不能耐受,这个时候就不仅仅美观的问题了。
干性皮肤的特征及形成原因2
干性皮肤最明显的特征
皮脂分泌少,皮肤干燥,缺少光泽,并容易产生皱纹。干性皮肤比较“娇嫩”、“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物理性、化学性因素和紫外线与粉尘等影响,发生过敏反应。但是,干性皮肤,外观上显得比较细腻,毛孔不明显,无油腻感,故给人以清洁、美观的感觉。只要加强科学护养,即可以避免本身的不足,造就出美丽的肌肤。
干性皮肤产生的原因
内因方面,与先天性皮脂腺活动力弱、后天性皮脂腺和汗腺活动衰退、维生素A缺乏、偏吃少脂肪食物、有关激素分泌减少、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不良、疲劳等有关。
缺水性干性肌肤:这类肌肤的mm有些根本不知道自己属于干性肌肤,因为她们的皮脂腺没有问题,只是由于护理不当或其他原因造成肌肤极度缺水。肌肤内部水份与皮脂失去平衡,导致皮肤反馈性地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造成一种“外油内干”的局面。
缺水性干性皮肤护理方法:芳子美容——LP美素清爽净肤面部护理,主要针对面部油,油脂分泌旺盛,里层缺水等皮肤问题的.人群,专业的护理方法帮你改善皮肤问题。
外因方面,与烈日曝晒、寒风吹袭、皮肤不洁、乱用化妆品以及洗脸或洗澡次数过多等有关。
缺油性干性肌肤:这类肌肤的mm通常都知道自己是干性肌肤,因为她们皮脂腺分泌皮质较少,肌肤因为不能及时、充分的锁住水分而显得干燥,肌肤缺乏光泽,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
缺油型干燥皮肤护理方法:芳子美容莱歌面部护理——水凝保湿盒从肌肤里层开始补水,由内而外让皮肤晶莹透亮,看起来水嫩水嫩的,促进肌肤对养分的吸收,全面唤醒肌肤活力。
干性皮肤的特征及形成原因3
干性皮肤的特征
干性皮肤主要表现为皮脂分泌少、皮肤没有光泽、摸着也比较粗糙的,最容易产生细小的皱纹了。另外这类肌肤它的皮肤是很敏感的,容易出现红斑这类皮肤病的。干性皮肤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缺水性干性肌肤另一种是缺油性干性肌肤。不同的肌肤类型它的护理方法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干性皮肤产生的原因
导致干性肌肤的原因可能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如维生素A的缺少、不习惯吃患有脂肪的'食物、营养不良等有关系的。还有就是长期的处在高温的环境中,造成肌肤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肌肤缺水;最后就是护理不到导致肌肤缺水。总之,干性皮肤形成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我们想要解决皮肤干燥的问题,最好是现查明原因在操作。
干性肌肤我们在使用保湿补水的护肤品的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保证体内的水分充足。另外在饮食上尽量多吃水果蔬菜等食物,对于辛辣、油腻的食物建议最好别吃。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就不用担心因为肌肤是干性的,而出现皱纹的情况的了。
- 相关推荐
【干性皮肤的特征及形成原因】相关文章:
怎样给干性皮肤补水04-25
产后妈妈皮肤粗糙的原因05-02
儿童龋齿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方法09-04
皮肤暗沉蜡黄的七种原因04-27
眼袋是怎么形成的04-25
举止礼仪的特征05-11
怎样给皮肤补水12-18
皮肤的保护作用03-03
信息及信息的基本特征02-28
校长怎样形成自己的工作优势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