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救妈妈》课堂反思

2024-03-01 好文

《爱迪生救妈妈》课堂反思1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

  教学中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课堂上围绕“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怎样救妈妈”这两点让学生在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中,感受爱迪生的爱动脑筋。

  抓住重点词语“直打滚”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来理解“急得团团转”的意思,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亲自体验爱迪生的办法。

《爱迪生救妈妈》课堂反思2

  《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妈妈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因此,拿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把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读的上面。

  课前已经让学生收集了爱迪生的资料,因此上课的时候,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学生交流和老师简单介绍之后,便设置了这节课的.第一次读:让学生读“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学生对爱迪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自然地带着感情读,给这节课的学习开了个好头,并在学生思维中定下基调。

  我围绕“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切入,让学生通读全文,想想文中什么事说明爱迪生聪明。妈妈病得厉害,爱迪生怎样救妈妈这件事。在朗读感悟中感受爱迪生的爱动脑筋。抓住重点词语“直打滚”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并进行了“直——”的语言训练,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来朗读。在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体会后,学生朗读的很到位。教学“急得团团转”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并联系自己平时着急时是什么样子的,进行仿说比喻句的训练。有了生活的基础对这句话我也没有进行生硬的指导,学生也就能准确的把握了。

  后来用一句“你们怎么着急成这个样子啊”把学生带到了当时的现场。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三段,并说出了“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对于这一段,我认为学生对医生的感受不容易把握。于是我设计了问题“医生想办法了吗”,让学生知道医生也想了办法,可是没有想到,加上对“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进行理解,学生也就明白了医生的无奈。

《爱迪生救妈妈》课堂反思3

  教学《爱迪生救妈妈》后,我有这样一些零碎的教后感:

  1、将重难点词语的理解和文本品读结合起来,会收到理想的效果。本课有“恍然大悟”一词,属于本文的重难点词语。在同学初读课文后,我让他们自主提出自身不理解的词语,师生一起解答,有生提出“恍然大悟”这个词,我当时也请了一些同学尝试回答,但发现他们答非所问,于是我放弃了对这个词语的解释,因为这样只能是灌输式了。于是,我提出把这个词语放到后面去理解。在重点教学第四自然段后,我在让同学充沛感知“爸爸”对爱迪生的误会和爱迪生想法之妙后,顺势对话,“爱迪生想出方法,使得病床一下子亮堂起来,这时,爸爸——”生接“恍然大悟”,师:“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具体的语境中,同学就能形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本文涉和到“镜子聚光”的'科学常识,这也是理解难点,我并没有通过实物演示来向同学解释其中道理,只是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绘画讲解,解释镜子的聚光作用,我觉得,在语文课上,还是让同学重点感悟爱迪生想法之妙,能进一步理解爱迪生爱动脑筋的品质。但从同学课后作业来看,同学对爱迪生具体想了什么方法还是说不清楚,有些还说什么“镜子里发出光来”,真让人啼笑皆非。那么,在语文课堂上,确实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向同学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3、理解感悟爱迪生爱动脑筋是本文的重点,但亲情也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我尝试过让同学在具体的词句中感悟这一点,我说:“爸爸立刻骑马去请医生,爱迪生又一溜烟似的跑去想方法,从中能看出什么呢?”同学的回答是“说明当时情况很紧急。”我也就放弃了深究的想法,不去自身的感悟了,这样的处置是否妥帖呢?

《爱迪生救妈妈》课堂反思4

  对于爱迪生聪明的理解感悟,“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这是重点句。这一句我通过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人物感情,分别用爱迪生想到办法高兴地读,和爸爸不明白爱迪生想干什么时疑惑地读。通过对比朗读,学生明白了,爸爸都没有想明白的爱迪生想到了,说明爱迪生很聪明。

  一些词语的.理解,在学习课文中先内化再外显。如:“恍然大悟”一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说说爸爸不明白什么?后来又明白了什么?,让学生知道了“恍然大悟”就是由不明白到明白。并让学生说说爸爸“恍然大悟”后会说什么?学生的回答都很精彩。这可以说是这节可的亮点之一。“夸奖”一词,没有专门去教学,而是通过医生夸、爸爸夸、妈妈夸、小伙伴们夸来理解的,这样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有“斥责”“委屈”也没有专门进行教学,而是在朗读中进行理解的,让学生自己读、互相读、男女生,在一次一次的读中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朗读是我这节课的重点,也是特点,我注重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爱迪生救妈妈》课堂反思】相关文章:

《爱迪生救妈妈》课堂反思03-01

《爱迪生救妈妈》09-10

爱迪生作文12-29

爱迪生作文03-19

课堂纪律反思02-29

爱迪生与手机作文07-19

关于爱迪生的作文08-06

《再见了亲人》课堂反思12-18

月光曲课堂反思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