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知识点

2024-02-28 好文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重点词语解释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

  室:家

  (5)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们

  (6)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

  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8)以君之力

  以:凭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丘:土堆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11)且焉置土石

  且:连词,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12)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扛

  夫:成年男子

  (14)叩石垦壤

  叩:敲,凿

  (15)始龀

  龀:换牙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

  节:季节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心:思想

  固:顽固

  彻:通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

  2.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3.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达于汉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

  古义:直

  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古义:扛

  今义: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我之死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惧其不已也

  古义:止

  今义:已经

  (11)无陇断焉

  古义:山冈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担心

  今义:五味之一,与“甘”相对

  4.词类活用

  (1)面山而居

  面:名作动,面向,面对着

  (2)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形作动,用尽

  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作状,用箕畚装(土石)

  5.一词多义

  (1)方:

  (1)方七百里(面积)

  (2)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3)方欲行(将要)

  (2)固: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4)固若金汤(坚固)

  (3)穷: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2)穷凶极恶(极端)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

  (4)许:

  (1)杂然相许(赞同)

  (2)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3)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

  (5)通:

  (1)指通豫南(通向)

  (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3)政通人和(顺利)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

  (5)通计一舟(全,整个)

  6.理解性填空

  (1)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初定计划时其家人“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之遗男也“跳往助之”;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笑而止之”。(用原文回答)

  (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7.重点语句翻译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文:用箕畚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译文:他苦于山北道路的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8.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①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②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③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④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4)鲜明的人物形象:

  愚公(他大智若愚,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是一个有远大的抱负,对克服困难有坚定的信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认识的智者形象。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愚者形象。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目光短浅,无所作为而又好为人师,令人可厌可憎。

  介词知识点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修辞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知识点】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12-18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12-19

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12-19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12-18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2-19

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02-28

八年级上册《巴东三峡》知识点04-26

江苏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12-19

八年级下册语文戏社知识点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