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阅读题

2023-12-19 好文

邂逅阅读题1

  美丽的邂逅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 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

  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昧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美丽的`邂逅 阅读答案

  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⑧这时候,我耳畔想起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 “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⑨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作者:朱东锷,有删改)

  阅读题:

  (1)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4分)

  (2)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4分)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3)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4分)

  (4)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6分)

  答案:

  (1)这本被一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十多年的书,是“我”相当熟悉和喜欢的,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了“我”枕边的读本,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

  (2)以形象(或生动)的语言来表现阅读环境的优美,以精练的语言(或多方面的呈现)来表现阅读内容的丰富,以此来凸现阅读的愉悦和充实,从而表现“邂逅”的美丽。

  (3)①因对“慧”爱书形象的猜想,并由此产生了欣赏(喜爱、赞美)的感情;②因对“慧”弃书原因的猜测,产生忧虑(遗憾、惋惜)的感情。

  (4)①希望人们能爱书(珍惜书),静心读书。②希望人们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③希望我们的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风气,以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邂逅阅读题2

  《邂逅》阅读原文

  她发现他对着几瓶进口葡萄酒若有所思地想改变方向,但为时已晚,购物车在他脚边停下了。他看了她一眼,最初毫无表情,继而露出吃惊的神色,接着显得有点慌乱无措,最后两人微微一笑。他们做过六年夫妻,一年前分居了。自从分道扬镳之后,这是第一次邂逅。两人笑了笑,几乎同时说了话,不过还是他先开口的:

  “你就住在这儿?”

  “在爸爸家。”

  在爸爸家?他摇摇头。他的购物车里装着罐头、饼干,还有许多瓶酒。他装作在车里整理什么,无非是免得让她看出他那副激动的样子。

  他听说岳父死了,但没有勇气去参加葬礼。那是在刚刚分居以后,他没有勇气去向这个女人表示礼节性的同情,因为恰恰在一个星期以前,他轻蔑的称她是“母牛”。他说什么来着?“你是条没心肝的母牛!”其实她一点儿也不像母牛,而是个苗条女人,可当时他没有想出别的侮辱人的词儿来。那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她呢,管他叫“装腔作势的人”。他想最好别问她妈妈了。

  “你呢?”她依然挂着笑容问。

  她还是那么俏丽。

  “我在附近这儿有个套间。”他没有去参加老人的葬礼,他做对了。第一次见面是这个样子,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超级市场不拘礼节的见面,这样更好。可天都这么晚了,她在这儿干什么呢?

  “你总是深更半夜买东西?”

  “老天,”他想,“她会把我的回话当作讽刺吧?”这恰恰是他们夫妇的一件麻烦事,他从来不知道她会怎么样理解他所说的话,就因为这个,他竟然叫她“母牛”。这个侮辱性的词毫无疑问地说明他轻视她。

  “不是,不是,是跟几个朋友在家里聚会,决定做点儿吃的,可家里什么也没有。”

  “真是巧极了!我也有客来访,来买点喝的、肉饼什么的。”

  “竟有这么巧的事!”

  她刚说的那几个朋友,是他们俩在一起时的什么人吗?是经常见的那几个人吗?他可是再也没有见过他们。她向来比他善于交际。不过谁知道是不是男朋友呢?她是个漂亮、苗条的女人,当然可能有情人,这条母牛。

  她呢,也在想:他厌恶凑热闹,厌恶走亲访友。在他看来,所谓消遣就是到爸爸家里玩纸牌。可现在竟然请朋友到家做客了。也许是女朋友吧?不管怎么说,他还算年轻……大概是让女朋友呆在房间,他来买东西了。怪不得正买进口葡萄酒呢,这个装腔作势的家伙。

  他思量,她不想我。她家里高朋满座。看见她时我有点慌乱,她大概觉察到了,以为我怀念着她。我可不会让她称心如意,不,小姐。

  “我存的酒快喝完了,总有客人来。”他说。

  “我们家也是接连有聚会。”

  “过去你就一向喜欢搞聚会。”

  “你可不喜欢。”

  “人都在变,是不是?改变自己的习惯……”

  “当然。”

  “如果你再和我一起生活,会认不出我来的。”

  她依然笑容可掬的说:“愿上帝饶了我吧。”

  六年期间他们相亲相爱。一个离开一个,两人谁也不能活。朋友们说,这两人,如果有谁死了,另一个就会自杀。可朋友们不知道,他们一直受到误解的威胁。他们相爱,但互不理解。好像是爱情有更强大的力量,代替了理解。他说的话她能理解,可他什么也不愿意说。

  两人一块儿走到收款台。他没有主动提出为她付账,反正她招待朋友用的是他转给她的`抚恤金。他想问问她母亲怎么样;她呢,想问他感觉如何,尿酸的毛病又犯过没有。两个人刚要同时开口说话,却又笑了,接着便什么也没有再说就分手了。

  回到家里,她听见妈妈躺在床上嘟哝,说她一定得改改那套半夜三更买东西的习惯,应该交朋友,做点事,不要老是哀叹失去了丈夫。她一言不发,收好买回的东西就睡了。

  他回到房间,打开一盒肉饼、饼干包和一瓶葡萄牙的葡萄酒,孤零零地吃着,喝着,一直呆到有了睡意,便躺下了。

  睡着前她想道,这个装腔作势的家伙。

  睡着前他想道,这条母牛。

  《邂逅》阅读题目:

  16.请简要分析小说为什么以“邂逅”为标题。(4分)

  ——————————————————————————————————————

  17.请对文中画线语句从技巧、内容、作用三方面简要赏析。(6分)

  睡着前她想道,这个装腔作势的家伙。

  睡着前他想道,这条母牛。

  ——————————————————————————————————————

  18.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加以概括。并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或看法。(7分)

  ——————————————————————————————————————

  19.下列关于小说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他”心口不一,吝啬小气;“她”苗条俏丽,却缺乏细腻温柔的性情。

  B.“他”和“她”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分居后的生活状况,如对对方热切关心而外表故作冷漠。

  C.“人都在变,是不是?”一年的分居生活使男女主人公的性情发生了很大变化。

  D.爱情的消失使“他”和“她”分道扬镳,猜疑使“他”和“她”破镜难圆。

  E.莱辛认为,艺术美在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从情节安排看,本文完美地实践了这一点。

  《邂逅》阅读答案:

  16.B、E、A

  17.①“邂逅”是小说的核心情节,小说情节从男女主人公在超市邂逅展开,文末以分手作结。②“邂逅”的意思是偶然相遇,暗示男女主人“什么也没有再说就分手”的必然结局。③“邂逅”为人物活动提供契机。

  18.技巧:心理描写(或“内心独白”)。(2分)

  内容: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因邂逅时对方的态度而不满,更写出彼此的孤独寂寞和“怀念”。(各1分,共2分)

  作用:突出误解之深,强化主旨。(各1分,共2分)

  19.小说通过叙写男女主人公分居一年后邂逅的故事,(1分)告诉人们仅仅有爱远远不够,不能用爱代替理解,要学会表达爱,理解爱。(2分。大意正确即可。)

  “理解或看法”示例①:就爱情婚姻而言,不仅需要真爱,还需要表达爱。现今,离婚率居高不下,许多家庭或因爱不被理解而分道扬镳;或因缺乏沟通和理解,爱情被时间稀释,最终形同陌路。爱和理解,是幸福婚姻家庭的共同元素。(言之成理即可,3分)

  “理解或看法”示例②:就父母与子女而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本能,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由于年龄、经历和所处环境的关系,代沟往往对这种爱加以消解,这就需要我们“爱就大声说”,子女与父母长辈之间加强沟通,增进理解,让爱和理解成为我们共同的语言。(言之成理即可,3分)

  • 相关推荐

【邂逅阅读题】相关文章:

《徐文长传 》阅读题04-28

父爱不矮小的阅读题03-06

记忆中的香味阅读题05-04

《宋史杨掞传》阅读题04-28

张晓风问名阅读题03-05

他是温暖的城市记忆阅读题05-05

飞机黑匣子阅读题05-05

邂逅作文04-02

邂逅的作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