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知识点1
词语解释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栀子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长椭圆形,有光泽,花大,白色,有强烈的香气,果实倒卵形。花供观赏。栀子花开在初夏,所以说“栀子花的气息”间接地点明了作者访友的时间是初夏。
岁月悠悠:年月久远,也可说成“悠悠岁月”。
侠客:旧时指有武艺、讲义气、肯舍己助人的人。
别有深意:另有一种深刻的含义。别:另外。
奥秘:奥妙神秘。
蕴含:话语中有很深的奥秘。
清爽:清洁凉爽;轻松爽快;整洁。干净;清楚,明白;清淡爽口。
瀑布:从山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湛蓝:深蓝。
禅心:佛教中指清静,没有杂念的心境。
句子解析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撞了个满怀”,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作者对“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喜悦的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德高望重”多用来形容受尊敬的老者,但作者用它来称呼老桥,让我们感受到了桥的年代之久远。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④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⑥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时间虽然短暂,却有深意。因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自然就这样在循环中生生不息,于是便引出了“捧起一块石头……”这一层,因为石头就是由火山爆发的岩浆凝结而成,在普通的石头身上也有着大自然轮回变化、生生不息的足印,所以从石头的轻轻敲击中可以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⑦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挥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此句言辞优美,作者带着与这些大自然的朋友相处来感到的新奇,愉悦回家,感受到朋友的真谛,满怀收获的离开。
⑧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
这句话中,作者把陡峭的悬崖比喻成挺拔的巨人,这里蕴涵着作者景仰的思想感情;把陡峭的悬崖想像成一位智者,这样的想像使我们感受到在作者的眼中,山中的一切景物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富有灵气。
原文解析
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唯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指岁月就像流过的河水,过去了就再也没有了,感叹时光的匆匆,要珍惜时间。
②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通过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作者与大自然之间仿佛是心有灵犀,默契无懈可见,作者细心地能够感觉到大自然的声音,太有灵性了!
③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
此处的比喻用的十分诙谐,既把雷阵雨的气势渲染得淋漓尽致,又把雷阵雨分为“粗犷”和“文雅”的。间接写出时间在初夏,因为雷阵雨只有在初夏和夏天有。
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知识点2
本文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一篇佳作。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⑥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作者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概括地说,这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
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那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
他把很多人马渡过对岸,给大家带来方便。从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可以看出他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他在这涧水上已经站了几百年了,说明他为大家服务的时间很长很长,从这儿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德高望重。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
- 相关推荐
【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知识点】相关文章:
山中访友的作文12-12
山中访友作文07-14
山中访友作文04-01
[经典]山中访友作文09-28
《山中访友》反思12-18
[热门]山中访友作文07-17
山中访友仿写09-25
(必备)山中访友作文08-10
仿写山中访友作文03-07
仿写山中访友作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