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应该怎么办

2023-11-01 好文

  宝宝吐奶应该怎么办,生活中有很多的宝宝会出现吐奶的现象,特别是当宝宝刚吃饱之后,宝宝吐奶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是因为喂奶太多。下面小编为大家解答宝宝吐奶应该怎么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宝宝吐奶应该怎么办1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宝宝吐奶时一旦呕吐物进入了气管那么就会导致呛奶严重的时候还会发生窒息这个时候应该让宝宝躺下来然后最好是可以将欲巾垫在宝宝的身体下面并且还要保持上升的抬高。如果宝宝躺着时发生吐奶,可以把宝宝脸侧向右边。

  2、观察宝宝的情况

  在宝宝躺着的时候一定要把宝宝的头部垫高一点,或者是把宝宝竖着抱起来,吐完奶之后宝宝的脸色不会很好,但是只要稍微恢复之后就没有问题,这是吐奶之后的正常反应,稍微恢复一段时间就可以变回原来的.样子。

  3、呕吐30分钟后给宝宝补水

  宝宝在吐奶之后,如果马上给宝宝补充水分,那么有可能就会再次导致呕吐,所以在兔玩奶之后得30分钟左右给宝宝补水是最好的选择,在这30分钟之内,最好是不要让宝宝进食任何的东西,就算是辅食或者是牛奶等也是不可以的。

  4、减少喂奶数量

  在宝宝的精神稍微恢复过来之后,如果宝宝还想吃奶的话,可以给宝宝再喂一点奶,但是每次喂奶的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的次数倒是可以适当的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只能够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够给宝宝喂其他的食物,包括以前经常吃的辅食。

  5、加强护理

  宝宝的肚子里面如果喝进去了空气,那么也有可能会出现吐奶的情况,这是生理性吐奶,妈妈们在宝宝喝完奶之后不要立即改变抱姿,让宝宝打个嗝,这样不容易导致吐奶,如果宝宝一直没有打嗝的话,那么可以将宝宝放在床上,然后轻轻的拍打宝宝的背部。

  宝宝吐奶应该怎么办2

  一、宝宝为什么会吐奶

  宝宝刚出生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

  二、如何防止宝宝吐奶:

  1、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2、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在吃奶中间可以停一下哺乳,给孩子拍拍背,因为有的婴儿胃里积气比较多,孩子不舒服,就会有大量吐奶的情况。吃完奶之后再做一个拍嗝是很重要的,用中空的手掌给孩子拍背、轻轻的振动,孩子会很舒服。有的孩子吃奶以后20分钟、半个小时还会吐奶,这种孩子吃完奶以后要进行一到两次甚至三次的拍嗝,一次拍嗝可能不会完全有效果,要是孩子如果没有很好的打嗝,没完没了的话,孩子会有疲劳感。孩子一般会使劲的扭动身体,面部发红,上肢使劲,这个时候把孩子及时抱起来,孩子一般都会打出一个很大的嗝。

  3、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4、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5、吃奶的时候让孩子不要吃的太急,可以用一种剪刀式的哺乳方式,将母乳的乳腺导管压住几个,奶流速度就慢了,让孩子不要吃的`过急。

  三、宝宝吐奶怎么办:

  1、侧向一边

  孩子吐奶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将孩子的身体侧过来,目的是让孩子口内的奶从嘴角尽快流出来,如果孩子在仰卧状态,在吐奶之后,你给他擦试的过程中,嘴里还有残留的奶,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一呼吸,容易呼吸到肺里面。应该侧卧,然后再清理干净,对孩子应该是没有任何损伤的。

  2、快速处理溢出食物

  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内甚至咽喉处,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免得阻碍呼吸。此时,清除口腔要比鼻腔重要!所以平常身边随时要配置小手帕、小毛巾,以备不时之需(鼻孔则可用小棉花棒来清理)。

  3、拍打背部

  如果发现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马上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硬质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至五次,使其能咳出。

  4、捏脚底板

  如果上述步骤都做了,但宝宝还是无反应,应即刻用力刺激其脚底板(或夹或捏),目的使宝宝因感觉而呼吸。

  此时最重要的是让宝宝能吸气,氧气进入肺部,以免缺氧。在窒息救命时刻,最重要的是争取时间把空气(氧)送入肺中,而不是在浪费时间地想如何把异物取出,这点非常重要。

  • 相关推荐

【宝宝吐奶应该怎么办】相关文章:

宝宝吐奶要怎么办10-25

孩子老是吐奶父母应该怎么办02-24

宝宝吐奶的对策02-18

婴儿老吐奶怎么办及如何预防婴儿吐奶02-23

宝宝吐奶的预防办法02-24

宝宝吐奶是什么原因10-20

新生儿吐奶严重怎么办10-22

给宝宝换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04-28

婴儿吐奶原因02-22

新妈妈必须掌握的宝宝吐奶防护小知识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