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潭作鉴赏

2023-09-30 好文

万山潭作鉴赏1

  《万山潭作》原文

  唐代: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译文

  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

  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

  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注释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又,晋杜预刻二碑记功,“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晋书·杜预传》),则万山潭,即其沉碑处。

  磐石:大石。

  亦:一作“益”。

  行:一作“游”。

  游女昔解佩: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

  《万山潭作》出处

  万山,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孟浩然常游此地,这首于此得题。

  《万山潭作》练习题

  1、本诗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

  答:本诗通过诗人自身的行为及所见所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闲,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旷达。(2分)首联以悠闲垂钓及“心闲”直抒胸臆,表达出内心的清闲;(1分)颔联以所见景物的清幽美丽来衬托出内心的闲适;(1分) 颈联和尾联以典故和追求行为来衬托内心的闲适,并以“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写出内心的旷达。(1分)

  (解析:本诗属山水田园诗。此类诗歌,诗人往往借助所见自然景物的清幽美丽徕表达内心的.闲适与恬淡。本诗中,诗人闲坐垂钓,已有悠闲之意;极目所见,潭中、岸上相映成趣的美景让诗人沉迷;这里的美丽传说让人向往,让人放歌;此情此景,若无清闲之心、旷达之意又怎能描绘出来?)

  2、“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是写景佳句,请予以赏析。(6分)

  答:“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是诗人垂钓极目所见:潭中之鱼在树的倒影里自由自在游动,岸上之猿在潭水边树上倒挂着。(2分)这情景多么悠闲,多么别致!诗人低头间,潭水中游鱼逍遥,碧波中树影荡漾,这树影的晃动与游鱼的姿态相合,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人抬头望,岛上树木苍郁,猿猴倒挂,轻盈自在,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2分)这“鱼”与“猿”,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拓展出空间的距离美;这“潭树”与“岛藤”,—上一下,也显示出对称美;这一切,动静有致,色彩相宜,在潭水中相合;相融相谐,极为奇妙。这情景,让人沉迷!(2分)

万山潭作鉴赏2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的诗意: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这两句是诗人垂钓极目所见:潭中之鱼在树的倒影里自由自在游动,岸上之猿在潭水边树上倒挂着。这情景多么悠闲,多么别致!诗人低头间,潭水中游鱼逍遥,碧波中树影荡漾,这树影的晃动与游鱼的姿态相合,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人抬头望,岛上树木苍郁,猿猴倒挂,轻盈自在,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这“鱼”与“猿”,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拓展出空间的距离美;这“潭树”与“岛藤”,—上一下,也显示出对称美;这一切,动静有致,色彩相宜,在潭水中相合;相融相谐,极为奇妙。这情景,让人沉迷!

  出自孟浩然《万山潭作》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注释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又,晋杜预刻二碑记功,“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晋书·杜预传》),则万山潭,即其沉碑处。

  磐石:大石。

  亦:一作“益”。

  行:一作“游”。

  游女昔解佩: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

  沿月:月下顺流行船。棹歌:鼓棹而歌。乐府有《棹歌行》。

  参考译文

  我坐在潭边的石上垂钓,水清澈心境因此而悠闲。

  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神女以玉佩相赠的故事,传说就发生在这座万山。

  我既然无缘有如此奇遇,乘月色唱着歌荡桨而归。

  赏析

  《万山潭作》由孟浩然所作,诗中写了清、闲,从神寄游女、归舟放歌的情境中,体现了诗人心境的悠闲、清静、旷达、淡泊。整首诗有动有静,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

  这是一首带有古诗意味的律作。诗人常游于万山,诗集中有三首于此得题。此诗诗风古雅质朴,空逸澹宕,清心闲适。

  首联,写诗人孟浩然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一字“坐”更显安闲,并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

  颔联,“鱼行潭树下”,似不合理,盖鱼是水中之物,不可能行之于树下。细细体味,潭侧之树高于潭中之鱼,且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翕翕游动,自由自在。故“鱼行潭树下”。在这里,诗人虽没有正面描写树的倒影,但却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参差,更显出美的多样性。且“鱼行”与“猿挂”,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更拓展出空间的距离美。“潭树下”与“岛藤间”,一潭一岛,一树一藤,一下一上,也显示出对称美。

  颈联借当地典故抒发情怀。曹植《洛神赋》中说:“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意思是郑交甫曾游于万山,巧遇两个游山的神女,羡慕不已,向神女索取佩带上的饰物,游女解佩赠之,但霎时,游女及佩饰均不见。郑交甫怅惘良久。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也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尾联,写心中向往,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游女解佩的故事,给诗人以无穷的遐思。诗人不禁悠然神往,“沿”字用得亦极其神妙,更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银辉一路,歌声不绝。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全诗有动有静。首、颔二联,以静为主,寓动于静;颈、尾二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

万山潭作鉴赏3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鉴赏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此地环境清幽,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浩然常游此地,诗集中就有三首于此得题。“万山潭”,指山旁江水深曲处。

  首联写诗人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坐”字一字,更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

  颔联,所谓“鱼行潭树下”,似不合理,盖鱼是水中之物,不可能行之于树下。细细体味,就可理解潭侧之树高于潭中之鱼,且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翕翕游动,自由自在。故“鱼行潭树下”。在这里,诗人虽没有正面描写树的倒影,但却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参差,更显出美的多样性。且“鱼行”与“猿挂”,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更拓展出空间的距离美。“潭树下”与“岛藤间”,一潭一岛,一树一藤,一下一上,也显示出对称美。颈联借当地典故抒发情怀。曹植《洛神赋》中说:“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意思是郑交甫曾游于万山,巧遇两个游山的神女,羡慕不已,向神女索取佩带上的饰物,游女解佩赠之,但霎时,游女及佩饰均不见。郑交甫怅惘良久。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也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尾联写心中向往,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游女解佩的故事,给诗人以无穷的遐思。诗人不禁悠然神往。“沿”字,用得亦极其神妙,更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银辉一路,歌声不绝。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全诗有动有静。首、颔二联,以静为主,寓动于静;颈、尾二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闻一多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唐诗杂论》)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正是此中境界的写照。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艺概·诗概》)。

  关于孟浩然的.人品,王士源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疏艺竹,以全高尚。”(《孟浩然集序》)王维在绢本上绘制的孟浩然肖像“颀而长,峭而瘦,风仪落落,凛然如生。”(《韵语阳秋》引张洎题识)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可用风清骨峻四个字来形容。它体现在孟氏诗中,就浇铸出孟浩然的诗品。

  正如闻一多所说,《万山潭作》一诗,这是诗的孟浩然,又是孟浩然的诗。诗人的心境是非常悠闲、清静、旷达、淡泊的;诗人的形象是“风神散朗”、“风仪落落”的。这确是诗如其人、人即其诗了。孟浩然所创造的人入其诗、诗显其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冲淡。

  孟浩然和王维,都推崇冲淡,却各有千秋。胡应麟在《诗薮》中说:“浩然清而旷,王维清而秀。”可见,王、孟虽同样具有冲淡中“清”的特点,王维偏重秀字,孟浩然偏重一个旷字。王维的《青溪》,虽然写了素、闲、清、澹,但从“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的诗句中,却可看见大自然的秀丽景色。孟浩然的《万山潭作》,虽然也写了清、闲,但从神寄游女、归舟放歌的情境中,读者却可窥见他的旷达情怀。

  • 相关推荐

【万山潭作鉴赏】相关文章:

周密乳燕飞词作鉴赏03-02

《菩萨蛮》张先词作的鉴赏02-28

《临江》晁补之词作鉴赏05-05

《春草碧》完颜词作鉴赏02-22

最高楼程垓词作鉴赏03-01

《解连环》姜夔词作鉴赏03-01

齐天乐周邦彦词作鉴赏03-02

《永遇乐·春情》解昉词作鉴赏05-05

《点绛唇·长安中作》鉴赏05-05

《齐天乐·蝉》周密词作鉴赏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