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江无月明作文

2023-09-24 好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何处春江无月明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何处春江无月明作文1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历来被认为是唐诗一绝。明人谭元春评其围绕标题五字做文章,但莫砺锋却认为它到底还是在写月——全诗以月贯穿始终“月”字共十五见。的确,《春江花月夜》可以称得上为“一首月亮的颂歌”。

  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独立江畔,仰见明月,发此一叹,翻涌的潮水,千家万户不同的心事,都在月光下得到了沉郁统一。张若虚之前就不乏咏月者,在他之后把心绪寄予明月之人更是屡见不鲜。而在这些文字中月都有共同的特点,都是温柔的、女性化的象征。李商隐曾有“月姊曾逢下彩蟾”一句,而柯尔律治则直接在诗中以“她”代指月亮。也许正因此,所有的愁思迷惘都可以对月倾诉,一吐衷肠。欢乐趣,离别苦,相隔千年的人们却总有些相似的惘然。

  而月从来都是不语,只默默凝视着大地上的.岁月变迁。

  天空中日月星辰各其璀璨,而我却独独偏爱月。记得幼时与同伴玩耍,至月明星稀的时刻总爱抬头看月,人行至何处月便跟随至何处,为此我们没少争执过月亮的归属问题。现在想来这只是距离带来的视觉上的错觉,但又何妨不是自然给人类的一点小小馈赠?无论在哪里,头上总会有一轮明月,于是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是有属于自己的那轮明月的,只是在尘世中徘徊太久,不少人遗忘了原本明净自然的东西,醉心于外物以填补这一空隙。所谓的成功者不过是一场欢喜,而更多的人最终只是囿于欲望无法自拔。无论何种结局,人最终都带不走一件外物的,而他们前仆后继所追求的,不过是一场幻梦。

  苏轼注意到了这点——所有兴衰不过是浩渺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唯有自然,唯有月得以永恒。纵使有盈缺更替,也终究不曾增减。于是有人便感慨生命须臾,人如蜉蝣一般脆弱短暂。一切似是如此,但事实上又并非如此。《前赤壁赋》中面对愀然之客,苏子这样回答:“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竟然都不能静止一瞬,而在不变的角度看,每个小小的个体都能得以永恒——月为永恒,我亦是永恒,阴晴圆缺一如世俗的悲欢离合,那么我和月又有什么差别呢?甚至,我就是那一轮明月。

  这大概就是诗歌中月备受推崇的原因。人们在写月的时候,终究还是在写自己。那么,又何必为一时的悲欢而怅惘呢?每一处春江都自有它的月明,黑夜中的那一轮明月正是心中的那一江春水,只要永远不忘皎洁的月光,自会找到应至的方向。

何处春江无月明作文2

  感动应该是水,有水,这个世界才不会干枯。随着主持人的开场白,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节目又出现在大众面前。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一个十二岁的小姐姐何娜,让我由衷的佩服和感动。

  20xx年4月,何娜即将小学毕业时,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复发,肿瘤扩散到脑部组织。听说生命只有三个月时,何娜做出了令父母亲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

  那天,何娜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这句话把刚回家的父亲吓了一大跳,生气的骂了何娜一顿。何娜哭着说:“我只是想给别人一点生的.希望。”最终,何娜的父母答应了,那年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何娜在医院里结束了12年短暂的一生。何娜去世后,父母按照她的遗愿,将她的2个肾,1个肝捐给三名患者。

  一个即将毕业的12岁女孩,不仅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尽量帮助他人,而且,在生命即将画上一个句号时,他忍住病魔的折磨,将自己的器官献给他人。――――也许,你认为,何娜已经不在了,但我一直认为何娜在我身边,

  她把自己生命的一半奉献给了他人。她,为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价值。

  何处春江无月明,何娜姐姐设计为人的精神,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灵,一个年仅12岁的小姐姐,竟做出了如此宏伟的举动。她,值得我们学习!

  • 相关推荐

【何处春江无月明作文】相关文章:

未见月明的作文02-17

恩从何处返何处作文04-29

几度月明中作文07-14

掇那片月明作文07-20

春江晚景作文08-04

月明星稀作文06-12

天涯何处作文08-20

乡关何处作文07-15

何处是春作文03-07

美在何处作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