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作文

2023-09-17 好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当年明月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当年明月作文1

  中秋夜,我正在房间里写作业,忽然,有人轻轻敲了敲门,进入了我的房间,原来是妈妈。她面带微笑,心疼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儿啊,学习一晚上了,累了吧?月圆了,咱们出去散散步吧。”听罢,我便放下手中的纸笔,同她一起走出了家门。

  月光洒下来,照亮了小树,照亮了高楼。我们漫步在小区里的小路上,感到格外宁静。

  当我抬头望月,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月亮中看见了各种各样的文人,看见了许多的作品:唐朝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朝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元朝王庭筠的“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一阵凉风袭来,我仿佛听到了他们隔着时光传来的吟诵的声音。

  皓月当空,我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读书人,可能是清朝的.吧,这人有点大大咧咧,赶考时竟忘了带纸笔,他急得衣衫都湿了。路途遥远,天气炎热。他在大街上跑着,差点儿撞着了一个卖点心的小贩,他慌忙道歉。终于在夜晚回到家中,拿到自己的纸笔,手中握着那去寺庙里开过光的纸笔,他顿时松了一口气,信心倍增,又连夜赶回。第二天,他端坐在考场中,在纸上奋笔疾书,写出了一篇篇对仗工整的八股文。

  看着这赶考人,我仿佛看见了每天晚上在灯下苦读的自己。每每这时,妈妈都会递给我一杯温热的牛奶,它温暖了我的身体,滋润了我的心灵。

  斗转星移,时间来到了民国,新式的服装刚刚流行。我看见一家人坐在月下,男人穿着西装,女人穿着旗袍,他们说着新式的白话文,聊着社会的变迁。云朵忽浓忽淡,月光也随之时而明亮,时而幽暗。有时,月光如水,一下子把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银,好像把月亮的美都撒向了人间;有时,月影婆娑,周围的一切也随之斑驳起来。这变化着的月光,恰到好处地衬托着人们赏月的心情,他们就在那月光里慢慢聊着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月亮真美啊!”妈妈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是啊,多么美的月亮!“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我突然想到,若妈妈不来邀我散步,我就错过这美景了!这世上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妈妈,谢谢您一直像明月一样,照亮我的世界,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当年明月作文2

  当年的皎皎明月,遥远得让人只能仰望。

  现在的明月依旧皎洁,却又清冷得像一段悲歌。

  古人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幽怨,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叹息,习惯于阴晴圆缺的月亮,像是离乡游子把酒诉衷肠的挚友,千百年来听了无数人的故事。古人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就像江岸这头的离人,望着江岸那头的故乡,想伸手抓住什么,却只能被怅惘与空寂包裹。

  如果,“乐之”的境界就是当年那远在天际的`明月,那我就像是江岸这头的离人,我只能仰望着,叹息着,却抓不住明月,也抓不住故乡。如同,我在小学学了那么长时间的课程,在那稍瞬即逝的六年时光悄然离去时,我在学习上达到的境界只能说是刚踩在“知之”的最后一片草地上,指尖划过“好之”的一簇小花,瞠目结舌地看着“乐之”的尘土在遥不可及的地方被轻轻掠起。心里想着:能否有一朵花瓣悠然而起粘到我的衣襟?能否有一粒尘埃正巧与花瓣同行?我真的抓不住,无论是月,还是带尘的花。

  随着七年级的懵懵懂懂逐渐被八年级的略带稚嫩代替,而八年级的趋于成熟又被九年级的匆匆忙忙所更新,我害怕自己对“乐之”的追索,会在九年级浩如烟海的考试中被无声无息地湮灭。面对不断发生的始料未及,只能笨拙地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同学们越来越紧促的步伐。

  也许是自己骨子里的不服输吧,面对桌子上厚厚的一摞卷子竟然会产生一种挑战的心理——觉着,笔尖划过白纸的“沙沙”声更像是一曲低吟浅唱的歌谣;那种不断攻克难题、攻克自我的喜悦,更像是油然而生的成就“伟业”的欢欣;把所有卷子上的空白处都填上自己黑色笔迹的过程,更像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在旌旗猎猎下,沙场秋点兵的豪壮……在这个貌似杂乱而又无比紧迫的时刻,我不断地忙碌着却又乐此不疲。

  在潜意识里,那心心念念,望尘莫及的明月,仿佛在某个似水的夜晚,在静静地、舒缓地向我靠近,逐渐占据了我的瞳孔。

  我惊喜于它的趋近,却又惊讶于不断向我趋近的所有。我一直憧憬的美丽倩影被放大,原本那么高傲,那么令人神往的她,散发出的是一种冰冷的,悲情的韵致,就像九年级的气息,就像一曲苍凉的绝唱。

  世间的一切原本就得失兼备,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就像一位同学的描述:“岁月原本不会欺骗,是因为我们付出了太多的美好,又不能平和面对,就添出了许多不如意。”

  悲歌仍是悲歌,明月仍是明月,我仍是我,只是,我已经习惯了在忙碌和沉浸中享受与“乐之”的不离不弃。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