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糍粑作文

2023-08-14 好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打糍粑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打糍粑作文1

  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大年三十的夜晚格外热闹,屋外天空中爆出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朵”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小孩子们一人拿几束滴滴金玩的不亦乐乎,烟花声响彻整个夜晚。

  新年的第一天,伴随着闹钟“滴滴”的响声,被一晚上烟花声吵着没睡着的我无奈的伸着懒腰准备新的一天。“快起来!三点半了!”妈妈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房间。农村的新年中,第一天须三点起床。这使睡意正浓的我感到无比的绝望。“起来做糍粑喽!”不知谁说的这句话,让瞬间打了一个激呤!

  糍粑是农村在新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糍粑象征着团圆,是新的一年中的“开场节目”。我对所有的事情当中,唯独对此无比的感兴趣!终于盼到做糍粑了,困意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家把工具、模板、机器一一搬到院子中,新年中,只要一有人要做糍粑,我们小孩子便会结成队的去蹭热闹。我坐在外婆身边,外婆一边告诉我糍粑的来历,一边把糯米放到“大锅“中,加入一些材料;还告诉我:在做糍粑时,一定要把米给洗净,放入装糯米的石盆中,并且在做时一定要做的细腻才好吃,才柔软。

  接下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男人们拿起石锤,奋力的向石盆中的糯米砸去,渐渐的成型后,一个砸,一个人要把盆中成型的若糯米粑粑翻面,要使它每一个角度都能被砸的柔软。外婆微笑着让我去试试!那个锤子特别的重,但是人们却不喊累,争着抢着要去捶,小孩子们也便使出吃奶的劲去捶,经过这么大力的劳动,糯米粑粑终于弄好了!我一摸,好软啊!人们努力捶成型后的糯米粑无比的“可爱”白白的,软软的。

  下一步就是把成型的糯米粑放入机器当中,被机器分解后的糯米粑成为一个条形状的,而且是加热过的,刚出来,小孩子们便迫不及待的去抢,也不管是否烫口,便往嘴里塞,生怕被别人抢个光!最后一步便无比的简单了,于是到了我大展伸手的时候了。

  拿出模子,每一个模子上印着不同的形状、有花,有动物、有植物、外婆告诉我,把长条的糯米粑揪成一个个球,大小要差不多,随后把它们压扁,再放入模子里、压紧,然后取出来,花就印上去了。我学着外婆的动作,一步一步的做,起初我压的并不好看,压成了各种奇怪的`形状,要不然就是太用力,糯米粑都粘在模子上面!但是外婆不断的鼓励我,我自己也不断的总结经验,也就逐渐的迈入了正途,做出了好看的糍粑。

  此时的我早已迫不及待要尝尝我的成果啦!放入口中,糯米在中中依然散发出香甜的气息!味道好极了。当然糍粑会慢慢变硬。农村的方法便是把糍粑放入水中浸泡,隔一段时间给它换一次水,那就可以保存许久了。

  糍粑既可能煎着吃,也可以烤着吃,在这个春节里,大家一手一个糍粑,把它们烤成一个个大鼓包,然后往里面加糖。那味道让人们流年忘返,无比的好吃。

  糍粑的制作包含了们辛勤的汗水,是人们自己双手制作而成,是农村新年中特有的色彩。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农村特有的制作手艺。也展示了我们祖先们的智慧和勤劳。

  来北京的前一天,外婆给我塞了好几个糍粑到包里,这是北京没有的,它带着家乡的气息,家乡的传统美食。

打糍粑作文2

  这个春节,我过得可真是丰富啊!我干嘛去了呢?我啊,去打糍粑咯!

  这天,爸妈带我来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就闻到一股香香甜甜的气味,是糍粑的味道!我顺着气味向厨房走去,看见一盘香甜软糯的糍粑,立即垂涎三尺,于是,我伸过手去,刚想拿来,却不料妈妈端起盘子,说:“想吃啊?那要自己动手哦!”我开始不明白妈妈的意思,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是想让我体验一回做糍粑粑的过程啊!

  首先,我把糯米用水浸泡几分钟,然后将糯米倒进电饭锅,烧至米熟透,再将糯米倒进石舀中。接下来这可是力气活,所以我叫来爷爷来帮忙。爷爷费力的举起大木棰,再捶下去,这样的动作持续五六次后,爷爷让我端来一盆水,将木头棰往盆里一浸,我好奇的问:“爷爷,为什么要将棰子沾水啊?”爷爷笑着说:“因为糯米很粘人啊,就喜欢粘着木头棰。”瞬间场面热闹了,欢声笑语不断。爷爷继续他的`动作,时不时用手把下面的糯米翻上来,压一压,再翻上来,压一压。之后的半小时爷爷一直重复着这些动作,直到把糯米打成绵软柔韧的状态就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了。

  接下来的这一步,我就是主力了,就是趁热把糯米团揉成一个个像汤团一样的小圆球。我和家人一起做,做着做着,我想玩点新花样,于是我摸了摸口袋,从里面摸出五角钱,包进了手中的糍粑粑里。呵!那样子,真比其他糍粑粑要丰满得多。瞧!只要把糍粑粑放进印盒,再把印盒底翻出来,用小木棍敲上几下,然后“啪”地一声把糍粑粑倒出来。你看,一个个都不样呢!有的是寿比南山,有的是花好月圆,有的是恭喜发财,各有各的特色。

  最后,我们要开始做特色糍粑粑了。一般情况我们会做成形后,直接在炒过的芝麻堆里滚一圈,然后沾着红糖就可以吃了。今天,我们要尝试糍粑粑的特色吃法,煎,炸,烤都可以,我们选择了其中的油煎糍粑粑。奶奶把粑粑一个个放进烧熟的油锅里,煎到表皮金黄,将糍粑粑盛出。在煎的过程中,爷爷也没闲着,他把几块红糖放进锅,加一点点水,把红糖烧到粘稠状,然后直接给糍粑粑淋上一层红糖“外衣”了。

  开始吃饭了,糍粑粑一端上来,我们就“纷纷出去”夹它个片甲不留,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包的五角硬币,心想:“这五角硬币会被谁吃到呢?”还没等思索完,就听见妈妈叫了一声,“这硬乎乎的是什么东西?妈,你放了什么东西在里面啊?”我忍不住噗嗤笑出来,说:“妈妈,那是我放的五角硬币,我包的,看来今年你有福气喽!”“哈哈哈……”顿时,整个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真开心呀!

  哦,对了,其实粑粑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把糍粑粑和米一起泡到洒里面,不久之后,一坛香甜可口的糍粑粑米酒就可以喝了!这还是我爷爷最喜欢的酒呢!

  俗话说得好“拜年拜年,粑粑上前。”过春节吃粑粑已成为我们家的一个习俗了,每个春节都要吃,不然算不上过春节。

打糍粑作文3

  腊月里,妈妈怀念起外婆在世时最爱做的糍粑,她不去街上买现成的,偏要自己做。在外婆那间堆满杂物的房间里,妈妈翻出蒙尘许久的几个木杵和一个圆木槽,细心地把它们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晾干。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兴奋地拉我起床。六点多,天都还没亮,我和妈妈去看昨天晚上泡在桶里的糯米,每粒糯米都泡得肿胀饱满,银白如玉。妈妈把泡好的糯米倒进那个平时很少用到的大木蒸桶,然后再把木蒸桶放到一口大锅上,在柴灶里架起柴火。我问妈妈为何放着方便的天然气不用,偏用这麻烦的旧物件,妈妈只是笑。柴火终于生好,接下来就是等着急死人的柴火把半蒸桶糯米全部蒸熟。

  等啊等,近一个小时过去,但糯米还没有要熟的迹象,我不停地抱怨妈妈:“干嘛不去买,想吃就吃,多方便。”妈妈则说,想吃好东西得有耐心。

  又快半个小时过去,那半蒸桶糯米终于全部蒸熟,膨胀成大半蒸桶糯米饭。爸爸和外公把蒸熟的糯米,倒入圆木槽里,外公、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抡着木杵轮流夯打。打糍粑,就是要趁糯米热着的.时候用力打,有点儿“趁热打铁”的意思。圆木槽里的糯米热气腾腾,弥漫着糯米特有的香味,也让人的眼睛几乎看不清目标,但他们三个人总能准确地将木杵砸向糯米团。妈妈还一边唱起歌谣:“腊月腊,打糍粑,打个糍粑月亮大,妈妈让我送家家,家家看到笑嘻哒……”惹得一旁观战的我笑得直不起腰。但看到外公和妈妈严肃的表情,我知道歌谣也是对逝去的外婆的一种怀想,也不禁沉默起来。过了一会儿,我也想学一学打糍粑。我抡起木杵,依着大人的节奏加入。打糍粑,是个技术活,打的时候,手里的木杵还得有一个旋转的动作,提起木杵时,拉得糯米团滋滋作响。人的身体,前倾、后仰,再前倾、后仰,很有节奏感。如果围着糯米团一边走一边夯打,那简直就是一种舞蹈。这样,动作自然就快不起来――所以要想吃糍粑,得有耐心。

  一开始,我还感到兴味十足,但夯打了十几下就觉得累了。一阵忙乱过后,渐渐把节奏放缓。因为糯米已经被“打”得柔软如泥,具有很强的黏性。我瘫坐在椅子上歇息,继续抱怨他们为什么不去街上买现成的。妈妈仍是笑着说,吃好东西要有耐心。

  等到糯米团捣得均匀瓷实,然后就可以动手做糍粑了。手里抹了麻油,用力将米团拍打捏成圆形,一个糍粑成品就算大功告成。相比之下,我捏的糍粑厚薄不均,也不成形,而外公总能把糍粑拍打得圆圆如月,厚薄均匀。

  三个小时过去了。妈妈把糍粑裹好蜂蜜递给我,我咬下去,软软糯糯的,糯米的清香、麻油的醇香、蜂蜜的甜香,甚至还有木杵的香味,混在一起,别提有多爽,这种味道是外边小吃店卖的油炸糍粑所不能比的。我满意地享受这长时间等待后的美味,一边咀嚼着妈妈的话――吃好东西要有耐心。

  我想,不仅打糍粑如此,世上许多事,也是这个理。你对时间有耐心,才会嗅到生活的芬芳。

打糍粑作文4

  寒假刚过几天,我便与妈妈相伴,回到了黄陂老家。恰好赶上了爷爷家打糍粑。

  这是老家的乡亲们“忙年”最重要的一项“忙”。我为自己能第一次赶上这样的“忙年”活动而庆幸。

  打糍粑首先要有个石槽,于是爷爷便叫来同村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喊着“嘿哟。嘿哟”的口号,缓缓地将那足足存放了一年的大石槽给搬了出来。爷爷又端来一大盆水,仔仔细细地把石槽抹干净。爷爷还进屋拿出了几根较粗的木棍放在石槽旁边。

  一股糯米饭的清香从厨房飘出来。“糯米蒸好了!”“哎——来帮帮忙吧!”爷爷对几个邻居高声喊道。

  几位大哥哥立马应声进了屋,都将手放在奶奶准备好的水盆中洗完手,便顺手拿起木棍。这时爷爷将糯米饭倒入石槽中。

  “好,可以开始了。”爷爷刚说完,围在石槽旁边脸上带着笑意的大哥哥们便卖力地揣起了那团糯米,他们紧紧地握着木棍,喊着“一、二、三”的号子。汗水越来越多,不时有汗水流到他们的下颚,脖子上。爷爷见状,连忙上前接力,让大哥哥们腾出手去脱衣服。

  看着人们热火朝天地打着糍粑,我也被感染,迫切地希望能亲身体验一下打糍粑的乐趣。

  爷爷也许知道了我期盼,将手中的棍子递到了我的手中,于是我便拿起棍子,上前与大哥哥们一起喊着口号,杵起糍粑来。起初我还能跟上节奏,但没过一会儿,我便感觉杵起糍粑越来越费劲,那团糯米饭也被打得越来越黏。不一会儿便紧紧地粘在棍子上,那糍粑就如同橡皮筋一般被我拉得好长好长,好不容易才使这棍子脱离了“沼泽区”,可我又不得不将棍子快快地杵进去……随着我的速度越来越慢,打糍粑的啪啪声被我给拖了下来,变得七零八落,毫无规律可言。

  没多久,那团糯米饭就被打成了一团软软的、黏黏的大团儿了。看着糍粑的雏形已经被打成,奶奶急忙叫停大伙儿,将他们请上椅子休息,奶奶忙着给大哥哥们倒红茶,而爷爷忙着给大哥哥们递烟,还笑呵呵地说:“辛苦了。”

  哥哥们边接烟边说:“没事,没事,这点力气活,小菜一碟。”

  这时奶奶又走进厨房端出一碗黄油,笑眯眯地走了过来。

  “妈妈,奶奶拿着黄油做什么啊?”我好奇地问道。

  “傻孩子,这可是好东西啊,有了它,只要涂在上面就不黏手!”妈妈摸着我的头笑呵呵地说道。

  这时奶奶将黄油涂在糍粑上,伸手将糍粑捏成一个个不大的团儿,分给在坐的每一位,我也不例外。只见大哥哥们拿着这滚烫的糍粑,一会儿拿在左手,一会儿甩上右手,并且时不时地猛咬一口,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尝着,还大呵着气说:“这家伙还挺烫的`嘛!”

  “彭大爷,您这么瞧得起我们,改天我家打糍粑也请您去凑凑热闹。”一个大哥哥拍着胸膛说道。

  “好小子,我随叫随到,咋前些时看你还是个瘦小伢,这快就长成又高又壮的小伙子啦!”爷爷拍着那位大哥哥的肩膀,咧嘴笑道。

  这黏糊糊滚烫烫的糍粑啊,将我们与四邻五舍的心连在一起了!闻着这香喷喷的糍粑,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和睦。

【打糍粑作文】相关文章:

打糍粑作文04-10

打糍粑作文2篇03-28

关于煎糍粑作文3篇03-12

糯米粉怎么做糍粑04-25

打排球作文08-11

打年糕作文04-03

打陀螺作文07-21

打桌球作文07-22

打台球作文07-21

打栗子作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