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博物馆作文

2023-08-12 好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博物馆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博物馆作文1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慕名来到青岛海军博物馆去参观。海军博物馆门前络绎不绝、川流不息,门前道路也被交管部门改成了单行线,看来海军博物馆真是名不虚传啊!青岛海军博物馆是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的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面貌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首批被批准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一进大门,一个竖着的大锚就映入我们的眼帘,两边还有两个带扇叶的子弹,让人马上就有一种被置入海战场景的感觉。

  接着,我们来到博物馆里面的场外参观区。这里停放有很多曾经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立下汗马功劳的各种军备器械。我最先看到了海军首任司令员肖劲光大将生前乘坐的专车----红旗轿车。之后,我们又一一参观了苏特34中型坦克、鱼雷、巨浪1号导弹、245鱼雷艇、青六水上飞机、“解放”号炮艇、37岸炮、57高炮、452气垫船等各式各样武器装备。我从这些英姿飒爽的武器装备身上看到了战争时代的印迹,很明显他们都经历过很多艰苦战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叔叔出了不少力,我要向他们致敬!

  随后,我们登上了舷号105的济南舰。爸爸告诉我,为了祖国的'强大,英雄的济南舰在波涛海浪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105舰服役的38年间,先后完成了导弹、火炮等多种武器系统及舰载机系统、作战指挥系统等1400多项装备试验,航迹遍布渤海、黄海和东海,圆满完成了1000多项新装备试验任务,获得300多万个宝贵数据,被誉为“国防现代化装备实验的开路先锋”。

  最后,我们来到舷号101的鞍山舰。鞍山号驱逐舰是中国引进的苏联制07型驱逐舰,隶属于中国海军北海舰队;是中国海军的第一艘驱逐舰,被海军官兵称为“四大金刚”之首。它曾是中国海军最大的水面战斗舰。在中国海军服役的38年中,“鞍山”舰曾多次完成上级赋予的参加演习、接待外宾、对峙美舰等任务。“鞍山”号驱逐舰一直服役至20世纪90年代,堪称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驱逐舰。在101舰上,也为中国海军培训出一批批海军人才。

  在离开海军博物馆的路上,我依然意犹未尽地沉浸在海军的光荣革命历史中,思绪迟迟不能收回。通过这次海上寻访红色足迹的活动,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上立足,不被强国欺负,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我们国家安定、繁荣、富强的坚强后盾。过去的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当今人民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很多。今天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将来能加入到保卫祖国的队伍中去。

游博物馆作文2

  今天,在老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刚刚开放的天堂遗址博物馆。

  “天堂遗址”位于明堂遗址西北155米,处于宫城轴线区域西侧,是一处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圆形承重基础的建筑基址,形制非常独特,是武则天命薛怀义主持建造的用以贮佛像的佛堂建筑。文献记载:“初,明堂既成,太后命僧薛怀义作夹纻大像,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于明堂北构天堂以贮之。堂始构,为风所摧,更构之,日役万人,采木江岭,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计,府藏为之耗竭。”公元695年,被薛怀义放火焚毁。

  虽然它的寿命只有短短7年,但它带给人们的震撼又岂止这一点点。当它被发掘出来时,那多处从隋末到宋代不同时期的宫殿建筑基址以及以圆形建筑遗址为中心的多层圆形柱网给在场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震撼。经多方专家复原后更是彰显了它无尽的魅力。

  从入口进入,即为大殿的第二层,映入眼帘的是长达22米的.壁画《万国来朝》,这是由中央美院的当代壁画大师王颖生教授、孙景波教授等多位大师联手创作的,主要讲述了武则天时期,中国与欧亚非200多个国家友好往来的情景。,壁画中壮观的场面带给人很大的视觉震撼。

  天堂的三层、四层连通,共用一个穹顶,穹顶上的壁画为佛教风格。虽然是相互联通的,但完全不会感觉到另一层的嘈杂。让人充分感受到了佛家的肃穆。

  五层叫珍宝阁,正式开放后将作为文物专题展厅,定期展出一些专题文物,或是在洛阳出土的、与洛阳历史有关的珍贵文物。大家可以通过近距离接触这些文物,身临其境地感受武周的时代气息。

  六层是禅茶中心。和禅修中心类似,这里也被隔为数个房间。作为佛家特有的品茶方式,禅茶的境界为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万物、万物如斯。如果大家到时候有兴趣,可以坐下来,饮一盏大唐香茗,品一道禅茶心语。

  七层是佛缘厅,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道巨大的皇家风格照壁,还有很多仿唐式家具。八层为千佛堂,在佛像供养中心共设有777个佛龛,将来会随缘供奉777尊佛像。

  天堂的九层为顶层,这层叫天之圣堂。在这层中间有一尊弥勒佛像,佛身采用锡青铜材质,表面贴金,看起来金光璀璨,庄严不凡。佛像背光与莲台饰纹皆采用唐代风格草纹装饰工艺,尽显大唐风范。

  游览了天堂遗址博物馆后,我深刻的意识到,身为当代青少年的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强,则中国强,要让中国再次屹立于民族之林。

游博物馆作文3

  “出土玉衣银线缝,狮子山里藏行千年。”朋友们,你知道这是哪个省份的遗址吗?哦!对了,那就是江苏省徐州市楚王墓。是近代九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在楚王墓里发现的银缕玉衣绝世罕见。什么?你问我怎么突然?嘻嘻!我也只是随便问问。你若是对考古有兴趣,想了解九大考古重大发现,你就到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吧!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收藏品数量之多,文物丰富、罕见,上至新时器时代遗址的精美玉器,下至迄清代的陶瓷。有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花园庄王墓,浙江省杭州市雪峰塔地宫、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墓、江西省南城县益庄王墓、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湖北省荆州市天星观、陕西靖边县唐代杨会墓,还有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南海一号”,福建省建平潭的“碗礁一号”沉船。里面珍藏的百件(套)文物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珍品。

  陕西靖边县唐代杨会墓的壁画价值连城。画的是什么?假如你没有学习历史,就会觉得画中的人异常丑陋。她们脸部宽,咪着眼、浓浓的眉毛,酷像男人,嘴边长了两颗美人痣。脸部虽肥,手却非常小,让人感到很不协调。她们都是墓主的仆人,有叫阿兰、春花、思力……为什么不懂历史的人觉得丑陋?因为唐代的画像、石椁画、雕塑时,画的、做的全是胖美人,你就别见怪哦!

  恰恰相反,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墓里绕襟衣陶舞佣,身体非常苗条,挥舞着双手,仿佛还能看到她在给人跳舞的动作。

  到南越王博物馆,不得不提的是南越王二代赵昧墓,和发掘出土的文物。

  墓里有东、西耳室、主棺室、后藏室和墓道。墓道长10米,走过墓道,就可以来到主棺室。主棺室两旁是东、西耳室。东耳室有猪、羊、牛的残骨,里面还混着7个女仆的骨头;西耳室的殉人是乐师,因为里面的.陪藏品都是乐器。走进西耳室,抬头就可以看到天,这是因为顶上的大石头掉了下来,并砸坏了许多文物。就这样西耳室就呈露天的。

  出土的文物有千余件(套),最著名的是丝缕玉衣。由于汉代人都迷信玉,认为玉可以使尸体不会腐化,但这不科学。这件(其实任何一件)丝缕玉衣的手,连接玉片的线只有0.08毫米,而现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只能做出0.10毫米的线。古人是如何做到的?至今还是一个谜。错金铭文虎节是当时的令牌。文物中,有一个圆雕玉舞人,有3.5厘米高,她的五官保存好,好像翩翩起舞。观赏的人只能通过放大镜来欣赏。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文物精美,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希望你也能去观赏。

游博物馆作文4

  周六一早,我随爸爸妈妈去参观宁波博物馆。心情像窗外的天气一样,雨后初晴,阳光明媚。

  这是我第二次参观宁波博物馆。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时,我还上幼儿园,跟在讲解员身后听了老半天,没听懂多少,只有“赵大有”绿豆糕的滋味还依稀记得。

  宁波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鄞州公园旁,博物馆主体高大宏伟,由青砖、白瓦、龙骨拼成的“瓦爿墙”立面,古朴而典雅,仿佛向我们讲述着久远的过去。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历史长河”把我们带进馆内。

  我们从服务台租用了三只讲解器,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聆听讲解器里悦耳的讲解声。兜兜转转,我们来到了二楼的河姆渡展厅。

  橱窗里陈列着许多陶器、石器和骨器,最让人惊叹的是那些精美的青铜器。望着这些来自五千年前生活器具,我似乎能感受到那些远古宁波人在使用这些器具的鲜活场景。

  一处由雕塑、绘画、实物等构成的`河姆渡人生活图景把我深深吸引住了: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水是那样的清,花草是那样的鲜艳。一群腰围麻裙,上下赤裸的河姆渡人正在辛勤地劳作,多么美丽的田园风光啊!我的思绪立即随着讲解员的声音渐渐穿越到五千年前,进入到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的生活空间。

  这是河姆渡村一个极其普通的秋天早晨。阳光透过树梢照进林间的茅屋,茅屋分上下两层,用榫卯结构的木柱支撑,楼上住人,楼下养猪。

  我坐在屋檐下,逗着小狗“花花”。妈妈在屋里用骨针为我缝制麻裙,她的身后有一只纺轮,纺轮下是一卷未纺完的麻线。

  一股米饭的香味飘上楼来,顺眼望去,奶奶正在茅屋旁的厨房间烧饭,她将敞口陶釜中的米饭装进陶罐内,木桌上放着三盆菜,一盆猪肉,一盆鱼,还有一盆“夜开花”。

  “喔!喔!喔!”大公鸡“欢欢”站在高处,直起脖子打鸣。一旁鸡窝内,老母鸡“麻花”正在下蛋,两只黄澄澄的鸡蛋露在翅膀外面。大肥猪“黑黑”正“呼哧!呼哧!”地拱着烂泥。大狗“旺财”正懒洋洋地趴在林间空地上,看爷爷和爸爸做陶器。

  林地空间是陶器作坊,聪明的爷爷带着手巧的爸爸,正专心致志地制陶器,他们的身旁摆放着一长溜做好的陶坯,有盆、钵、豆、碗、釜、罐等等,陶坯上刻印着各种各样的纹饰,等做完这批陶坯,装进土窑内用火一烧就能用了。

  离茅屋不远的地方是一片稻田,大伯和大妈正用骨镰收割稻谷,二大伯用骨耜锄地。

  稻田外就是姚江,五叔、六叔他们正划着木桨,驾着独木舟在江面上打鱼。日近中午,二大爷将打上的鱼穿在棍子上挑回家,哥哥蹦蹦跳跳地跟在身后。

  今天收获最大的要数四叔和四婶。傍晚时分,他们抬着一头大山羊和一只大野兔,从田螺山中兴冲冲地往家赶,满是汗水的脸上透着笑意。

  “安安,我们走吧!”爸爸的叫声把我从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一下子拉回到眼前的博物馆。我回过神来,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河姆渡展厅。

  参观完宁波博物馆,爸爸问我:“感觉怎么样?”

  “好极了!下次我还会来的。”我脱口说道。

游博物馆作文5

  白银,坐落在甘肃中部唯一一座我国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她似一颗熠熠闪光的宝珠,在看似贫瘠的外表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小时候,我一直认为,白银这个地方:落后、贫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一次和外省的网友聊天,肯定了我的想法。“你住在哪儿?”“白银。”“白银?我还是黄金呢!”看到这,我不禁愣住了,既可气又可笑,却无言以对。刹那间,一种耻辱感笼罩在我的心头,脸也一下子羞红了,禁不住想:我生活的城市简直太渺小、太普通了啊!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携手参观了火焰山矿石博物馆。据先前了解:它是首批国家批准的28个矿山博物馆之一。我心想:“白银如此落后,怎么博物馆会是国家首批的呢?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带着这个疑惑,我走进了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蘑菇似的主碑,高高耸立着,烘托出惊人的气势,翻腾起滔天巨浪。寓意着:1956年的矿山大爆破,随着视线,发现屏幕上写着:白银在黄河的中上游,古丝绸之路门交汇处,是矿山倍出的有契机发展城市。看到这些,我也只是觉得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大不了,不以为然。

  接着,讲解员向我们在明清时期至开国前,白银人民就以开采谋生。当时,我国开矿技术正在苦苦寻觅时,我们白银已领先同行业开矿整整十八年,当我国正苦苦寻觅如何炼铜时,我们白银早在1960年炼出第一炉铜。望着历史的长廊,记忆的老照片,我不觉动了情,心里异样难受,我想,是我错了嘛?白银本不应这样,我很纠结这到底如何是好。

  黄河文化的发源地——白银,又名铜城。我思索着,思索着……为什么叫铜城?为什么叫白银?脚步停下来,所见所闻,才解决了我的问题。“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有沟无水流,风刮石头跑。”我顿时觉悟了,白银之所以土地贫瘠、寸草不生,是因为下面埋藏着富饶的'矿石啊!

  是啊,这不正是在赞美白银矿山资源丰厚吗?看着栩栩如生的工人模型,只见一人在拿着榔头往下砸,一人在拭擦头上的汗,干的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再看看干了近半的工程,才体会到这工人得伟大。是他们创造了屡屡功绩,是他们探索新的明天,新的希望,是他们将水凝成黄河,是他们——笑如春风,燃起希望之灯!这不正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塑造了一切吗?他们深爱着这个亲爱的大西北一角,给予白银的爱也跃然纸上。看了这些,我不得肃然起敬。

  随着时代变迁,白银再次腾飞。如今不同往昔,靠的不再是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是顽强的拼搏精神!

  一块矿石开辟白银天地,一块矿石虽微不足道,却甚比世界,不知它带来了多少豪迈的白银精神!一片沙漠,一个城市不容易,但是未来路有多么坎坷,多么艰辛,我们会因此退缩吗?昔日我会,因我是白银人而自卑。如今,我却因白银而骄傲!我心潮澎湃,我要大声告诉这个世界:我是白银人!我们要永不停息,无限探索新的希望!亲爱的白银妈妈啊,我定将会建设您如璀璨明珠,投入祖国温暖的怀抱。

游博物馆作文6

  在我没来顺德的时候,我就听妈妈说顺德有很多有名的地方,像顺峰山公园、宝林寺、清晖园等,可我现在知道妈妈说漏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

  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去那里游览了一番,那是因为我当上了小记者,要去那里参观采访。去了以后我才相信,原来这个地方真的是名不虚传啊!

  清晨,阳光明媚,小鸟也跟着我们的队伍,我想它也是想进去看看吧。这时来了一位大姐姐,原来她就是我们的导游。

  我们跟着这位导游姐姐走了进去,首先看到了用蚕丝做的衣服,这衣服摸上去又滑又软,姐姐说:“丝绸衣服穿在身上冬暖夏凉,是最好的布料。”

  接着,姐姐带我们来到了一幅世界地图前,只见这幅地图上标识了很多条路线,姐姐让我们猜猜看这些路线是干什么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的,有的说是飞机航线,有的说是旅游图,姐姐只是笑着摇头。姐姐见我们都没猜到,就告诉我们说:“这是古时候咱们国家的丝绸卖到世界各地去所经过的路线,简称丝绸之路!”同学们听了都一片惊呼声,原来是这样啊,古时候的人可真能干啊!

  后来姐姐又带着我们来到了一间房子里,哇,这里有好多条“虫子”啊!姐姐告诉我们这些“虫子”叫做“蚕”,我们一路走来,看到了蚕卵、蚁蚕、慢慢成长的蚕、正在吐丝结茧的蚕,以及吐完丝最后变成的蛾。姐姐还告诉我们蚕的生命只有三十五天,然后产卵二十五天,等蚕吐完丝结成茧后,它的一生就走完了,原来蚕吐出这么漂亮的.丝后就要死啊,我开始有点可怜起这些可爱的蚕宝宝了。

  我们跟着姐姐还参观了精品陈列展厅,那里不光有古时候纺丝、织布的工具,还有用蚕丝做成的被子、帽子、丝巾、领带、短裤、袜子、拖鞋等等很多东西呢,每一件都很漂亮,真让我爱不释手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房子外面,那里有很多长着大片绿绿的叶子的树,原来它叫做“桑树”,它的叶子就是蚕宝宝的食物呢!蚕宝宝吃着这些树叶,却吐出了那么漂亮的丝,真了不起啊!

  游览结束的时候,我买了六条蚕宝宝和一大包桑叶,我要带着蚕宝宝回家,天天喂养它们,让它们也结出漂亮的蚕茧来。

  今天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真开心!同学们,大家有时间也去看看吧,那个地方叫——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

游博物馆作文7

  今天天气不错,是春游的最佳时间。正好,我们这学期的春游活动就是在今天开展的,这使我们异常高兴。

  虽然这次春游的真正目的地是泉州的开元寺,但我还是更喜欢上午去过的闽南文化博物馆。

  上午乘车到博物馆时,一下车,便看到了一个宏伟的建筑,那建筑上面写着“中国闽南缘博物馆”这几个大字。建筑前面的阶梯两旁各蹲着一头石狮子,仿佛两个严厉的守门人,虎视眈眈地视察着每一个过往的人;脚下踩着的那一颗铜球就如同警察的电棒,随时有可能射出。

  进了博物馆,我们马上惊呆了,一幅巨大的榕树画立刻映入了同学们的眼帘。同学们惊叹的不仅是这幅画的巨大,更惊叹于这幅画的细致。画上的榕树粗大挺拔,无数根垂下的龙须栩栩如生、非常精细,使这棵榕树看起来像一位老迈年高的老人,令人肃然起敬。画中的榕树旁边有刻着:同文、同种、同根生。欣赏完榕树巨画,我们便开始了解制作这幅画的工具与制作过程。了解到制作这幅画的工具是什么之后,我们都非常地惊谔:制作这幅画时用的工具居然是火药!真不知道他们当初是怎么“炸”出这幅画的。

  进了博物馆内部,真正的闽南历史之旅终于正式开始了。首先,我们先参观了古代的石器。什么刮削器啊,什么石核啊,什么砍砸器啊,虽说都是用石头打磨成的,但是导游说这些石器都非常的有用,古人在弄开或弄断东西时都需要它们的.帮助。往里继续走,我们便见到了我们遐尔闻名的航海家郑成功,他高举着右手,用食指指向前方,摆出了一个很有气势的“POSE”,使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再向里边走,我们看到了许多战争时用的武器。什么土长枪啦,木雕三孔火药罐啦,双管火药短枪啦,甚至是大炮,对于我们这些玩过“穿越火线”的九零后都太落后了,于是,我们在这儿没停留多久便赶往下一地点。

  后面几个地方也没什么新鲜的,除了那个放置古乐器的地方。我与乐器很少接触,对乐器的了解更是少之甚少,所以才对这里感兴趣。我数了数,一共有六个乐器,分别是三弦、二弦、独弦、木拍、洞箫还有琵琶。虽然都不认识,但它们的造形非常独特,有时间我一定去了解一下它们的相关知识。

  临近中午了,我们已在博物馆门口等候上车。我又看了一眼那宏伟的建筑,看了一眼阶梯旁的两只气势汹汹的石狮子,便跟上大队伍,匆匆而去了。

  闽南文化博物馆一游已经告一段落,我衷心希望闽南文化能更加光彩,更加辉煌。

游博物馆作文8

  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我很荣幸的作为一名"少通社小记者”参观了我们莆田市博物馆。其实博物馆我有来过一次了,但只是走马观花地随便看看,看着那些照片、文字,但却不明白这里面的真正含义。可这次却是不一样,市博物馆的漂亮解说员郭姐姐将带领我们开始了博物馆的半日游,让我们聆听文献名邦的发展史,领略莆仙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共参观了三个楼层,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二楼的民俗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莆俗源出华夏,民风淳朴、地域特色鲜明。民俗厅主要展示的是《岁时节俗》、《人生礼俗》、《民间信俗》。

  其中《民间信俗》由“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组成,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开始,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最为隆重也是最有特色的是赛龙舟,不只是赛出了福气,更是团结一致的表现。接下来就是农历七月半,七月半亦称中元节、孟兰节,也称公妈节。有民谚“十一、十二金裸尝味;十三十四,担来担去”之说。接下来就是中秋月圆,大团圆的好日子了。农历八月十五,除了全家围在一起赏明月,吃月饼外,在我们莆田有一个较为特别的习俗,就是有远嫁的女儿要挑着米粉回娘家,俗称“送秋”。因为米粉长长的、白白的,寓意着长命百岁,祝愿着父母健康长寿。送完秋就是过冬了,也就迎来了一年最后一个时节"冬至”。这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节,因为它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每年都会不一样的。冬话补冬,收藏又酬神。莆田有句谚语"冬至月头,寒冻年暝兜;冬至月中,不冷又无霜,冬至月尾,寒冻正二月”。这句我不太理解,我外婆的解释是:如果冬至在月初的话,今年过年会很冷;要是冬至在月中的话,那今年的冬天就会比较舒服,不会太冷;如果冬至在月尾的话,那到正月会非常冷的。虽然听起来很神奇,但具体是怎么样的,只能等我长大后慢慢来查证。冬至暝厄大三十暝,冬至早厄大初一早,俗称过“小年”,外出的家人要回来团聚。冬至前晚,俗称"冬至暝”,做祭暝、燃鞭炮后,要围坐搓汤圆。冬至早,家家吃汤圆,也有扫墓的`习俗,我老家就是冬至这天去扫墓的。

  时间过的真快,不经意间一个早上就过去,我们的参观之旅也即将结束了。郭姐姐说因为时间有限,有些地方也没法细说,只能等你们以后再来慢慢欣赏、理解,大家都听的意犹未尽,都表示以后还后再来看的。

  通过这次博物馆的半日游,我知道了许多习俗,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受益匪浅。

游博物馆作文9

  国庆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了位于吴山广场的杭州市历史博物馆。一进门,第一眼就看到了安检门,保安让我们从这里进去,我和妈妈相继进去后,这是,安检门响了,我们看了一下保安,结果保安说:“进去吧。”于是,我就纳闷了:“这个安检门放这里有什么用?”没时间考虑那么多了,我直接来到了服务台,把第二课堂的券递给了他,盖好章后,阿姨给了我一张问卷和一张宣纸,让我去完成。

  于是,我先来到了第二课堂活动处,来寻找我需要的答案,果然,在这里,所有的题目都可以找到,不一会儿,我就完好了卷子,全对,于是,服务台的阿姨给了我一支笔,我又来到了第二课堂活动中心,将宣纸递给了坐在一旁的阿姨,用墨水和刷子,给我印了一张梅花图。干完这些,我和妈妈来到一楼参观。一楼主要由原始社会--南北朝时期展厅、隋唐五代时期展厅、运河厅组成。一楼展厅中间,有一个用碧玉做的池子,一眼望去,很难发现池子里没有水。这时,五代十国几个墓葬的星象图介绍吸引了我。一个电子盘上,可以显示每个墓葬的星象图。

  按下按钮,音响里还会播出星象图介绍。在观看这些文物的同时,我也感叹,我国古时的天文技术真发达。在一楼,还有五代越窑青瓷褐彩卷草纹盖罐等许多瓷器。参观完了一楼,接着,我们来到了二楼。二楼主要由两宋时期展厅、元明清时期展厅、百年老店、临时展厅组成。走在楼梯上就可以看见许多建筑物,这里布置了古代的模拟街景。

  走在模拟街景里,就像漫步在老街,两边都是笔庄、棉花店和茶馆,真是幻影成像。这幻影成像展示了南宋杭州为都城时的繁华景象。在二楼还有胡雪岩故居,唐朝的.黑釉钵,姚伯多兄弟造像碑,蓝釉描金贯耳大瓶等。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然后,我们来到了三楼。三楼主要由邮票厅、书画厅组成。邮票厅里的数字定位系统,这使我十分兴奋。我把放大镜移到邮票上,一按按钮,电子显示屏上就显示出邮票的放大图和相关的信息。

  在邮票厅里,有工业战线上的妇女,金鱼,丹顶鹤等五颜六色的邮票。我在邮票厅里看到了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邮票,丰富了我们的国际知识。这次的第二课他个活动,让我收获不小,这让我走进了杭州的历史,在领略优秀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激荡着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回想。

游博物馆作文10

  俗话说“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暑假里,我约上同学小刘和小蒋一起去中国航海博物馆游玩。

  航海博物馆位于临港的滴水湖,三面环海,那伫立在博物馆上的三角瓣,就好像是一面巨大的风帆。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室内展示面积达到了21000平方米。馆内展区分为两层,第一层设置了航海历史馆、船舶馆以及海员馆;第二层设置了航海与港口馆、海事与海上安全馆以及军事航海馆。博物馆还建有天象馆和4D影院。

  走进航海博物馆,一艘巨大的明代福船就扑入眼帘。福船正面刻着一头巨大的狮子,左右舷个有着一个栩栩如生的眼睛,好像时时刻刻都注视着航海博物馆。

  绕过福船,就来到了船舶馆。这里展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名用船只。有国产的“新海龙”号挖泥船;“新浦东”号集装箱货船;世界上仅有几个国家可以建造、运行的“LNG”天然气运货船,它堪称世界上的十大奇迹……

  穿过船舶馆,就来到了航海历史馆。在这,大家了解到了古、近、现带了航海历史。

  在海员馆,我们学会了如何打海员节。值得一提的是,我还通过先进的4D模拟了当船长时的感觉,简直就是打双引号的“妙不可言”。我在陆地上驾驶船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再加上4D模拟的大风大浪,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再加上我的“晕船”,555,我简直就要昏死了!

  被“120”“抬”出海员馆后,就该上楼咯!用完午餐后,我们继续前进!咦,那是什么“东东”?这是什么“西西“?哦,原来我们来到了海事与海上安全馆。

  “东东”原来是“雷达大哥”,“西西“则是“望远镜小弟”。它们二兄弟都是海上搜救和安全工作的必不可少!雷达适用于远距离的探测,望远镜则适合近距离的观察。有了它们,二兄弟,安全航海不再是问题!

  通过海事与海上安全馆,就来到了航海与港口馆。在这里,大家可以进入模拟吊车控制室,将集装箱运上货船!耶,我赢了,你呢?

  接着,我们来到了军事航海馆,看见了我国最新型驱逐舰的模型和“宾夕法尼亚”号、“衣阿华”号、“企业”号等二战战舰的模型。

  等一下,一日游还没完呢!我们总该带点什么回家吧……“卑鄙”的我们立刻向大人们“索要”“毛爷爷”(可是大“毛爷爷”哦),购买纪念品。最后,我们发现空荡荡的包竟然塞不下了……

  玩心十足的我们还不够,于是还和大人们在草坪上放风筝,欢笑声在草坪上回荡着,久久不能散去。夕阳西下,我们这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嘿,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晚上还有一个生日大Party呢!

游博物馆作文11

  下午,导师和他读大学的女儿陪我去参观一庄园,庄园的主人曾担任过印度总督,在主楼的展厅居然有古时中国官员的那种宝座,还有出行时用的两块写有“回避”字样的招牌。

  英国有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我兴趣杂,有逛各种博物馆的爱好,有机会就想去一饱眼福。但事实上,英国的博物馆事业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发达。

  在走访博物馆的经历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博物馆——伦敦地牢。我还是出国前看央视的英语教学片《客居英国》知道有该景点的,但片中只有恐怖的音乐,完全没有画面。到了昏暗的检票口,打扮成狱卒的一声吆喝Checkin,气氛一下就变了。各种的酷刑和行刑方式,犯人的呻吟和惨叫,被砍下的那个还在动的女王人头,以及时不时走过的狱卒和吼叫,让人的神经高度紧张。其中,1666年伦敦大火的声光模拟比较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到了苏格兰首府爱丁堡,那儿也有一个地牢,不过我们可不想再受一次惊吓了。

  最高机密的博物馆。那天我一个人在伦敦闲逛,从大本钟过来,又在议会大厦拍了一些照片,走上一建筑物的台阶,忽然注意到右手边有点像是地下通道,细看才是Cabinet War Rooms,原来是丘吉尔战时内阁的入口。为躲避空袭,从1937年8月27日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个有21个房间的地下室是英国的战争指挥中心。哈哈,二战时德国人费尽心机都没找到的地方,却在不经意间被我发现了!在地图中心,当时前线的各种信息都在这里汇总和展示;在内阁室,丘吉尔主持过一百多次会议,二战时一些最重要的决策就是在这里制定的;在丘吉尔的房间,摆放有简单的办公用具,有一张单人床,枕头上还叠放着一件衬衫。

  最有成就感的观展。回国前,在导师家,我也操办了一次中餐谢师。下午,导师和他读大学的女儿陪我去参观一庄园,庄园的主人曾担任过印度总督,在主楼的展厅居然有古时中国官员的那种宝座,还有出行时用的两块写有“回避”字样的招牌。这时,旁边一位年长的博物馆馆员见我是中国人,就问我那是什么意思。我先解释,当一个大人物外出时,路人要avoid,他不是很明白,我也感觉没说清楚,太罗嗦。忽然,我就蹦出了keep away!老人一听很是高兴,连连重复着keep away,keep away,并向我道谢。大概是来英国后潜移默化,在草坪或私人领地见keep out多了,就仿造了这么个自己从未见过、学过、用过的词组。事后心里也直打鼓,有没有错哟。回家后一翻字典,还真有这样的用法!难怪那位老人要谢我了,我帮他解了多年没解的难题,以后他不会在游客面前尴尬地说“不知道”了。这也说明,学语言,环境真的很重要。

  如果说,读书和旅游给了你书本上和现实中的知识,博物馆则提供了那些知识中活生生的应用范例。我庆幸,能有机会在一个博物馆之国学习。

游博物馆作文12

  国庆,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地陕西临潼参观兵马俑。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部队,秦始皇希望他死后这些兵俑还可以继续守卫他的江山。

  十月的午后,阳光依旧刺眼,但还是无法阻挡我们与秦俑这次穿越历史的约会。走过一条弯弯曲曲的林荫小道,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博物馆。

  我们首先走进了一号馆,一号馆是三个馆中最大的,这里展示的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凭栏俯视,东端3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好一个大秦国兵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势不可挡。刹那间,我的耳边似乎响起了阵阵战鼓和军马的.嘶叫声,眼前浮现出喊杀震天、战马嘶鸣的古战场,这就是一号馆的震撼。

  还没从一号馆的震撼中回味过来,我们又来到了二号馆。

  二号馆位于一号馆北侧约20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特别是里面骑兵俑,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脚蹬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持弓,活灵活现表现出一个行动敏捷的骑兵。

  还有那工艺精细的彩绘铜马车,它主体为青铜铸造,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制作最精良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虽然穿越了上千年,但现在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还是那么逼真。

  驾驶着战车的御手俑,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戴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仿佛在战场上驰骋厮杀,为秦始王统一六国而征战。

  那精致的做工,那逼真的眼神,那天衣无缝的结构!真佩服古代工匠的精致手艺!

  还在感叹二号馆的神奇,三号馆已在眼前。

  三号馆在一号馆西北,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是三个馆中规模最小的,但是它却是最高指挥部。他们衣着华丽多彩,飘逸非凡,突显出他们等级、身份,以及在兵马俑中的与众不同。他们围在一起仿佛是在开作战会议,谋划战役,绘制统一六国的作战计划。

  终于到了告别兵马俑的时候了,我的脑海全是兵马俑的影子,与他们这次穿越时间的会面,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兵马俑还有许多没有讲完的故事,深深地埋在黄土高原下,仿佛在向我们现代人诉说着他们辉煌的历史!

游博物馆作文13

  随着飞机的哄哄声我们降落在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的大理。大理,东临碧波万顷的洱海,西依青翠屏列的苍山。这里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早在5000年前,白族人民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劳作、生活,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和爸爸妈妈一起前往大理市博物馆,想看看几千年的历史文物和古老的文化遗产。

  大理市博物馆是1986年建成,这里主要展览有历史文物展、明代陶佣展和碑林展。走进历史文物展,让我目不暇接,吸引我驻足的'是远古时代人们运用智慧把石头打磨成石针、石刀、石片,用石头打猎,用石头制作食物,这就是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

  人类不仅用石头制作了生存的工具,还用泥巴捏出了精致的艺术品,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匹憨态可掬的陶马,这匹马造型质朴,简单,是西晋墓地出土的文物,是中国古代常用的随葬品之一。

  走到二楼的展厅我看到了更多的随葬出土文物,有各种造型各异的男佣、女佣,牵马桶,还有造型奇特、小巧可爱的十二生肖佣,这些文物逼真形象,一个个都散发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痕迹。

  走下楼我们又去了另一个展厅--碑林,它坐落在博物馆的庭院中,碑是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载体,中国的碑文化源远流长,早在20xx多年以前,春秋战国时代碑就已经出现。大理市博物馆共收藏了大理国、元、明、清时期各种类型的碑刻675通,我认真地看着每一块石碑上刻的字都刚劲有力、落笔生辉,我情不自禁地把手指放在石碑上描写这些漂亮的字,越看我觉得要练习一手好字,好的字代表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

  和文化底蕴。

  我的感受:一下午的参观学习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精美的手艺和历史文明的伟大,我感觉到中国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我也告诉我自己要多花时间认真地去练字,能够把中国历史文明的代表物写好、写棒、写美,就像爸爸告诉我的:“我们要传承中国文化”!

  我的下一站:来到大理市博物馆知道我们西安也有碑林,我的下一站就是要去西安的碑林博物馆拿起笔、拿起相机,去学习古老的中国文化!

  导师建议:下一次去博物馆之前,希望YoYo同学能提前做一个游览规划,并且亲自制作一个导览图,自己拿着自己专属的相机,边走边记录边学习每一座充满历史的博物馆,体会中国五千年的璀璨文化!YoYo同学加油!

游博物馆作文14

  我知道7月28日是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新馆的地址就在我家附近,我吵着要奶奶带着我和妹妹去参观。

  因为是开馆的第一天,参观的人并不是很多。走进宽敞明亮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生物展示墙。古老的海百合化石、恐龙骨架、鲸鲨等大型标本,无声地叙述着生命的神秘和恢弘,提示着我即将进入一次自然与生命的探索之旅。转过展示墙,我们来到了恐龙化石展示厅。我首先亲手触摸了一块恐龙的股骨化石。看上去这块化石应该有80多厘米长,40多厘米宽。摸上去有些粗糙,凉凉的就像一块大石头。接着,我又去看整只恐龙的骨架。展厅里有好几只大型恐龙骨架,我觉得这里最大的恐龙就是“合山马门溪龙”,它长约20多米,高约5米多。占到了小半个展厅。这里最小的'恐龙长约5厘米,高约2厘米。看完了站在地上的恐龙,我还抬头望了望天花板,上面还有一只翼龙的骨架,很害怕哦。除了整具的恐龙骨骼,我们还看到了恐龙蛋化石,和恐龙牙齿以及恐龙脚印的化石。一边看,一边听讲解员阿姨给我讲解。原来几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有那么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了解和探索。

  参观完恐龙展厅之后,第二个展区是“玉石展示区”,一走进展厅,我的眼前一亮。首先看见的就是“菊花石”,只见一块石头黑黑的表面上有几簇白色的“菊花”。阿姨告诉我,这可不是人工画上去的,而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很稀少的。再往前走走,就看见了紫水晶,它就像很多的小正方形扎起来的一样,很有规律。我还看见了一块天然玻璃,玻璃里面有一片片红红的氧化物,想晚霞一样,真美丽。除了这些,展厅里还有很多的石头,他们都有奇特的形状和一段美丽的故事。

  我们登上电动扶梯很快地逛到了二楼展厅。在门口看见了一个大大的地球模型和一个可以转动的把手。如果顺时针转动把手,地球模型是不会理你的;但如果你逆时针转动把手,地球模型就会飞快地转动起来,直到你松手为止。阿姨告诉我:这说明我们的地球是逆时针转动的。

  接着,我们走到了一个黑漆漆的门洞口,我感觉有点害怕。奶奶抓住了我的手,我就壮着胆子,一步一步走进了洞口。里面展示的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展厅的地板很特别,是用厚玻璃做的,下面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模型和标本。我知道了地球生命起源的顺序。第一步是单细胞生物,第二步是多细胞生物,第三步是低等生物,第四步是海洋植物,再是海洋动物、陆生植物和两栖动物,然后是陆地动物、灵长类高级动物。最后就是我们人类啦。别看只有短短的十几个步骤,可这需要上亿年才能完成。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学习科学才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

游博物馆作文15

  今天妈妈带我去参观了上海博物馆。我远远的就看到外型像个大鼎的博物馆,我们通过安检后很快进入馆内,站在馆中央抬头看了一圈,这四层楼的博物馆给我的感觉就是神秘。

  我们首先来到顶楼的中国历代货币馆。我了解到中国最早是用贝壳当货币的,那时的人们称它为贝币在夏代末年,它被当作交换的媒介。商代时慢慢地用了齿贝,而当时真正的贝很少,又有很多的仿制贝,有石贝、蚌贝、骨贝、铜贝等。五个贝穿一串,二串为一朋,二十个朋在当时就可以买一个奴隶,而五十个朋就可以买一匹好马。我们现在很多的字也都和贝有关,如:财、赏、赐、贵、责、则等。之后,贝币变成了称量的货币,它们是一小块,一小块通过每一块的大小来决定这一块的价值。随着时间慢慢的向前推进,出现了各种形状和不同大小的铸币,有后来出现了刀币,接着是圆币,最后到了我们现在用的纸币。在该馆中还有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的货币。

  接着我们来到了旁边的中国明清家具馆,看到了明清时期很多雕刻精美的各式家具。从家具馆出来我们又到了中国古代玉器馆,看到了远古时期的各种玉器,有的得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文,有的加工成各种动物的形状,给人诸多想象。我们又来到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我看到了我们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服饰及配件,以及一些生活用品和一些奇形怪状的面具。参观完了顶楼,我们到了下一层。这一层主要是一些大师的书画,让我想到了自己写的字,真像人们比喻的那样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一样。我当时就暗暗下决心好好练字。二楼是以陶瓷为主的,有距今约4950年的崧泽文化—黑陶镂空双层壶、商代的青釉弦纹尊宋代五大名窑的陶器、一直到乾隆时期制作更佳精细、色彩更加鲜亮的景德镇的陶瓷,还有我最喜欢的青花瓷,我还拍了好多青花瓷的.照片。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楼,听说这里有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西周孝王时铸造的“大克鼎”。它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此鼎口部微敛,方唇宽沿,大立耳,腹略鼓,腹壁厚实。蹄足形制宏伟,口沿下饰有三组变形兽面纹,间隔以六条道棱脊,腹部饰有粗宽条环带纹,口部和足上部饰兽面纹。腹内壁铸有长篇铭文,共28行,计290字。铭文字体特大,字迹端庄质朴,笔划均匀遒劲。此鼎出色地综合了当时图案与雕刻艺术的成就。我站在大鼎前边看边想:不愧为是镇馆之宝,也为我们祖先的铸造工艺而折服。我们还在自愿者的解说下,学会看青铜器上龙图和凤图等等。在中国古代雕塑馆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雕刻的惟妙惟肖的菩萨石像,又点遗憾的是有些菩萨石像的一部分没有了,真是有些美中不足。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依依不舍的跟着妈妈离开了博物馆。这次的参观之行让我受益匪浅,初步见识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我想等我再大点,知识面再广点时再来参观,那时我肯定有更大的感悟。

【游博物馆作文】相关文章:

游航海博物馆作文07-27

游茶叶博物馆作文03-20

游矿山博物馆作文12-14

博物馆之游作文12-29

游荆门博物馆作文03-17

博物馆一游作文07-15

游湿地博物馆作文07-14

游地质博物馆的作文08-03

游陕西博物馆作文08-11

游台州博物馆作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