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一次作文

2023-07-16 好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得那一次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记得那一次作文1

  感谢那一次出发,它让我战胜了恐惧。

  以前的我是个畏缩不前、毫无主见的小孩子,惧怕陌生人,惧怕任务,所以,那时的我什么都得依靠大人,衣食住行,都是依靠家长忙里忙外。

  一天,外婆吃完酒宴回来带了一包糖,说这包是给舅妈的,妈妈想着外婆腿脚不好,自己要给外婆做晚饭,就想让我们小孩去。“你们哪个可以送糖去大舅家?”我的弟弟、妹妹、姐姐、侄子什么的,就一个劲地喊自己去。我家亲戚不知道哪来这么多,奶奶家的外婆家的,加起来起码有几十来个,什么大舅、舅妈,我连认都不认识,又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于是我选择了沉默。可是妈妈注意到沉默不语的.我,果断地把糖递给我说:“你去。”我的脸上写满了问号,手似乎动不了了,没有去接那盒糖。“我……”“舅妈家在后面山上的那棵的树旁边,周围有一片玉米地。”妈妈淡定地对我说。“我不想去,我怕……”我胆怯地对妈妈说。妈妈皱皱眉头,说:“不行!就你去!有什么好怕的,你得改改你胆小的毛病,想让比你小的弟弟妹妹都喊你胆小鬼吗?”我这个人很爱面子,别人说我胆小我还真不情愿,于是结结巴巴地答应了。

  我拿着糖出发了,按照妈妈说的路线走,要先走到一个岔口往右拐。我看着周围杂乱的树枝,觉得自己陷入了一片树林的迷宫,无法走出去。路上黄泥可以盖过脚了,周围一些已经从树上折断交叉在一起的杂枝,犹如恶魔的瓜子在向我招手。我害怕极了,抱怨着:这糖非送不可吗?干嘛让我送?明知道我最怕来这种深山老林了!

  走着走着,终于走到了岔路口,我果断地选择了向右走。谁知,路上突然蹿出来一条蛇,横卧在路上,虎视眈眈地瞪着我。我还要被蛇咬一口当买路钱吗?这叫我怎么走啊,我冷汗直冒,又不敢向前走。我心里又在一遍遍提醒着自己:不要慌,要镇定。我于是小心翼翼地迈开双脚,默念着:“放松啊,放轻松,不要怕,不看就好了。”我向前走去,没有看那条狰狞的让我冷汗直冒的蛇。不知是不是我的诚心打动了它,它竟像通了人性似的,慢慢地走开,让出了路。我又一步一步地小心地走过去,这才舒了口气。

  我似乎不那么害怕了,加快了步伐,很快就上了平坦的大路。到了大舅家,他们亲切地招呼我,并给妈打电话说我已经送到了东西。告别大舅,我又一个人轻轻松松地下了山。

  回来后,我似乎不那么胆小了。每次家里有任务,我会抢着接,也不怕是一个人了。妈妈也说,我变勇敢了,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胆小怕事的我了。

  成长总需要锻炼,需要无数次出发,而那次出发,是我最难忘的。

记得那一次作文2

  你着一身旗袍,袅袅娉娉,撑一把淡青色的纸伞,在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雨巷中走来,淡然地路过青苔石板铺成的地面。含缕缕浅笑,迈缓缓步伐,你出发了,向着被云遮掩起来的未来。

  在那个纷扰的年代,在那个被红尘遮住的时代,你选择了出发,而每当我品读你时,那细腻得像在湖面掠过的白羽般的文字,无不让人为之感慨。你选择了出发,而每当我聆听你时,那轻柔得像在空中飞旋的花瓣似的话语,无不让人为之侧耳。张爱玲,你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传说,拥有着旁人无法复制的魅力。

  我喜欢这种感觉——这种在繁杂中挣脱,极尽全力让人蜕变的感觉。我想,你是那潜藏于海底的飞鱼,终有一天!终有一天——你为了自己的出发努力拼搏!

  你用你的才情冲破了家族的阻碍,你用你的精神在庸碌的上海振臂高呼,你是一颗即将冲破泥土、向着外面世界出发的种子,然后在尘埃的浮华光霓中凛然绽放。我想,你离出发不远了,你浑身散发着浓烈的、灼热的'、斑斓的、让人眼花缭乱的色彩和光芒。但这样的生活,很快被打破。因为爱,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你与苏青、炎樱,逐渐走上了三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你仍然固执地着一袭锦色旗袍,不理会那所谓的女式“人民装”。命运的浪潮将你冲刷在地,你无法不为之改变,于是你出发了,不仅是离开国门远走他乡,更是为了实现自己毕生的理想。

  你在追寻什么呢?生活的艰辛把你从天堂拉入凡世,于是你蜕去了那份高高在上的浮华,你出发去追寻的,是那船舶回港后如湿润海风般的坦荡,还是候鸟眷巢归后的宁静?我想,都有吧。你这一次的出发,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梦”的。你着一身素洁的旗袍,换上了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笑靥,还是那样的美——像唐寅的画中“肤如凝脂”的仕女,淡雅、洁白得像散发着油墨香的书册。

  1995 年9 月8 日,你的遗书上只写着:不要察看我的遗体,不要举行任何仪式,将骨灰抛洒在荒漠无人处——

  这才是本真的你,随性、自然。你像当代某位文人墨客所描绘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相信,死亡并不是你的终结,而是你下一次向着未来出发的开始!你在历史的记忆里款款向我们走来,着一身旗袍,是最简单的素色。

  我会永远记得那一次出发。那一次,上海的石板路,下起了丝丝细雨。

记得那一次作文3

  那一次出行,夕阳西下,满天的晚霞映在山间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夏日炎炎,为了躲避来势汹汹的秋老虎,我们一家便决定去山间,清凉一夏,感受山间的清爽。

  走在山间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就这句诗一样,山中的树木花草都茂盛的生长着。花儿散发着幽香,树木给人阴凉,鸟儿在书中鸣叫着,蜜蜂殷勤地采着蜜,大自然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进了自己的义务,奉献着自己。

  脚下铺着的山石形态各异,阳光洒在上面泛着金光,如同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路旁的野花野草随风摇曳,不时触碰着你的脚腕,痒痒的,仿佛在与到这来游玩的人打招呼呢。

  伴随着欢声笑语,不知不觉便到达了山顶与我们一同上山的,还有一位中年妇女,在此之前,他佝偻着背,身后背着一个竹筐,竹筐上盖了一层棉被和保温膜,一头乌发中夹杂着几根银丝,随风摇摆,还在他那两个微红的脸颊上,黝黑的皮肤是他劳动的写照,他那布满青筋的双手紧累着竹筐的背带,以减轻肩膀的压力,看着这个妇女,我不禁好奇她的竹筐里装得是什么呢?

  到了山顶,我们都坐下来休息,那位中年妇女也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上坐下来掀开了她竹筐上的棉被,紧接着又打开了一层保温膜。忽然,一阵玉米的香味扑面而来,这竹筐里竟装的一竹筐的煮玉米。一股饥恶感从我的胃中传来又饥又渴的我们都被吸引过去,一人买了一根玉米,坐在石台阶上啃了起来。顿时玉米的香味弥漫开来。又香又糯的玉米在我的胃中翻滚,变成血液流淌至全身的'每一个角落,使我顿时充满了力量正当我享受这美味时,我又看到了他瘦弱的身影,他拖着一个大大的黑色垃圾袋走到每一个人面前将吃完的玉米收集起来。他的身影渐渐移至到我面前,我不觉得问道:“几米远的地方就有垃圾桶为什么还要亲自来收呢?”她微微一笑:“说虽然这里不远处就有垃圾桶可是你们不一定会把垃圾往垃圾桶里扔。”说完弯下腰一边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一边说:“如今国内不少的旅游景点都是垃圾四处丢弃我们如果不自觉保护环境的清洁不然这么好看的地方,垃圾扔的到处都是就可惜咯。”我把玉米芯递给他,他便拖着垃圾袋背着竹筐走向远处,此时我看着她那渐渐远去的背影,却感觉到无比的高大。

  夕阳西下,我们下山了,发现那位中年妇女正走在我们的前面,拖着与他瘦弱的身体极不相称的大大的黑色垃圾袋缓慢地走着,里面装满了他的“战利品”,他肩上的竹筐似乎已经空了,他的背也不那么弯着了,她瘦弱的身影融进山色中,仿佛一幅山水画,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一次出行,中年妇女的一举一动深深体会到了人们的奉献精神,我记住了中年妇女纯朴的心,它如山间的清风,吹美了山景吹动了我的心。

记得那一次作文4

  雨细而密,不用打伞,满城的和风细雨带着江南的温润沁人肺腑。几片桃红带着几分“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闲愁,连这个小镇上的人走起路来都似乎和着雨丝的轻柔。选择这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前来木椟古镇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决定。

  以往每到一处古镇,我总想着以后要在这个小镇长住,开一间属于自己的书吧,每天可以一边品茶一边看书,偶尔熏香读禅,倦了就小憩一会儿,厌了就学学中医,到镇上逛一圈。生命是不是本该就如此平静?

  古镇也似乎不是我想象中的真正意义上的古镇,又于何处寻得此番宁静? 在各种土特产商品的密布中,我默默地对自己念叨:走吧。

  于是,我沿着石墙继续往前走,手抚过的墙面凹凸不平,原来这里刻着姑苏十二娘的故事,这十二位姑苏奇女子被镌刻在这面墙上。她们原是深闺女子,静待嫁娶,相夫教子,安稳一生,但是她们却坚定地迈出了那一扇三尺大门,带着姑苏之风走出闺阁,走出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就如同那些苏州绣娘,带着一身绣艺走出家族的庇佑,走出架构好的生活圈子,从而得以让苏绣名满天下,让精美的绣品不再局限于一方水乡。她们都是本该过着安逸生活的'古代女子啊,却能只身闯天下。想来她们当时也未曾预料到,自己跨出的这一步对于苏州城市,对于她们自己是何等气魄不凡,也不曾料到后人会因此为她们留下这一面宏伟的墙壁吧。不知她们当时是随着乌篷船摇晃而出,亦或是徒步前行? 唯一可以确定的,这里曾经是她们的出发点,这是一条她们走过的石板路,幸运的我也在走着。

  一路走下,读完了这十二女子的故事,走进一家书斋。主人抱怨书店的生意不好,几乎入不敷出,而他的确是在经营着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只是书不是为自己而卖,茶不是为自己而品,我愈发觉得是该跳出无谓的幻想了。汪曾祺的书《一辈古人》彻底惊醒了梦中人,不知这其中古人有何指,但于彼时的我看来,原来我的想象亦不过是一辈古人之妄念而已。思想依赖于古代,化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不薄今人而爱古人,慕古未尝不可,但须先爱好今人,先迈开另一只脚,出发进入当下。古,偶尔回想足矣。

  从书店后门出来时,发现不经意间走出了木椟古镇区域,来到了一个熙熙攘攘的集市。这里热闹如常,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早餐店门口的豆浆热气腾腾,这一切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脚踏实地,我终于出发走向了眼前的现实,这个连热气都可以感知的世界。

记得那一次作文5

  人生中有许多重要的时刻,在我记忆中有过无数次的“出发”,每次出发都能够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都能教会我许多东西。

  早晨,天空的湛蓝让人一看到就心动,宝蓝色是那样沁人心脾,像颗宝石那样晶莹剔透。我拿起了报纸,又看到了最近的热门话题“扶不扶”,遇到老人扶不扶?这个问题引起极大的关注与讨论,不少人说出“会扶”这个答案的时候会犹豫不决。

  那到底扶不扶呢?我想我会扶。乐于助人是人的本性,怎么能够因为怕被老人讹而不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呢。在我记忆里,小时候扶摔倒的老人,扶老人过马路都是一些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现在,却变了味。好心扶老人,却被老人反咬一口。真希望扶摔倒老人这样的“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回归原来的本质。

  还记得那一次出发:

  下完课的我,拎着书包一蹦一跳地回家,时不时地唱着歌,就在一个路口,我转弯了,转入了一条小巷子。小巷子里冷冷清清的,随风飘落的枫叶给这条小巷增加了一丝寂静。树荫底下堆满了红红黄黄的落叶。就在不远处,我看到了一位老婆婆拄着拐杖,艰难地行走着,老婆婆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我开始有些担心这位老婆婆,我怕风再大一点就会把这位老婆婆吹走,我怕这条小巷子延绵无尽头,我怕这位老婆婆会摔倒……我跑到了老婆婆的身后,刚伸出手的我,脑海里满满都是好心的年轻人扶老婆婆,反被老婆婆讹了一口的事例。我害怕了,我缩回了手,但是我又怕有人看见我不扶老婆婆会被责怪。我看了看四周,没有人。我心里暗喜着,赶紧跑到了另外一条的'小巷子里。

  突然风大了起来,落叶被吹得满天飞,仿佛都在责怪我:你怎么能不扶老婆婆呢,你太懦弱了!胆小鬼。我惶恐了,从刚进去的那一瞬间,我就开始后悔了:天哪,我怎么能不去扶老婆婆呢,她摔倒了怎么办!我真不应该丢下她一个人……我一个人站在风中责怪着自己。我决定回去找那位老婆婆。

  我快步跑去,幸好,老婆婆还在。我跑了上去:“老婆婆,我来扶您!”她看了我一眼,笑眯眯的说道:“谢谢你啊,小姑娘。”看着老婆婆对我笑,我脸刷一下的红了,我开始有些无地自容了。

  扶着老婆婆出了小巷,心里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我面带着微笑,大步出发。虽然我没有出门远行,但这次的出行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这一次的出发,我收获了勇敢!

记得那一次作文6

  【作文题目】

  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

  请以“记得那一次出 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满分作文】

  时间兜兜转转,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的夜里,风有些微凉。

  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可以说“万径人踪灭”,驿路边的房子稀稀疏疏,只有几家还亮着灯火,泛着豆黄的微光。

  一间窄仄的驿站卧房里,苏轼独坐在床上,床边落满灰尘。他左手轻捋着长长的须,右手拿着笔,时而落笔纸上,时而又悬笔空中。夜,渐渐深了,油灯也越来越暗,他挑了挑灯芯,但最终似乎仍不满意。还是吹灯睡觉吧,他脱掉了身上长衫,躺到了床上。

  外面如水的月光流进了房子,将苏轼的思绪拉长,又拉长。他思绪泛滥,想家?想亲人了,还是想朝中的君王了?他难以入眠,不禁感叹道:“月亮啊月亮,你来做什么?是来嘲笑我这孤零零的'贬谪之人吗?”他又翻了个身,面对墙壁,可随即又翻了过来,看着透过碎碎窗纸的皎白的月光,辗转,再辗转。过了好久,他蓦地坐了起来,自言自语道:“月亮啊月亮,是不是现在只有你能与我作伴?太好了,谢谢你陪我。既然难以成眠,那就还是出去,陪你走走吧。”

  月亮渐渐高了,高过了路边的古槐树,就连蜷缩的老乌鸦也睡了。这里的确静啊,这里没有可以与他共同游乐的人。“知音难觅,辜负皎月啊!”他思来想去,还是去出发找寻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朋友吧。于是,他径直朝承天寺走去。

  张怀民也没有睡。

  两人一同漫步于承天寺阔大的院落里。月色落满整个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净无杂尘。啊,这原是高天明月下竹子柏树的影子,在这寺院的积水中仿佛纵横交错着水草,还不时的晃动摇曳,而他们,恰如游弋于水草中的鱼儿。

  他们漫步于院落,步履轻轻,杂语絮絮。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月在中天了。看着这如水的月光,望着移动的双影,东坡不禁脱口而出:“哪一个夜晚没有皎洁月色?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张怀民也轻吁气了一口气,应声说道:“人闲如影,皎月如日,只是光凉了些啊!”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的确,宏览大宋王朝,能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真的不多啊!那个承天寺深夜,那一次出发寻友,带给苏轼的不仅仅是交谈的快乐,更是一份舒心,一份难得的豁达,或许多年以后,他还会记得那次出发吧。

  难忘那一次出发,难忘苏子的豁达洒脱,难忘苏子的纯净与质朴。

记得那一次作文7

  周五,微风轻扬,拂乱我额前的碎发。

  我苦恼着。上午接到了团委书记邢老师的通知:为迎接周一的法治宣传日,由我做国旗下的讲话。妈妈是一名检察官,这也许就是邢老师说“你是最合适的人选”的原因吧。我并没有因为这突出其来的机会而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相反,我倍感压力。怎么选角度?怎样表达主旨?语言如何精练?一个个问题不断地飞出来,我烦躁地捂住了额头,试图让手心的冰凉帮自己降降温。以前,每当看着舞台上、国旗下那些文采飞扬、妙语连珠的主持人、发言人时,我总心生羡慕——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样的机会那该多好?而现在,机会已经在我眼前,我要做的,只有把握好它。

  我决定要为它做些什么。于是,我要从这里出发。

  “怕什么,不就是一次发言吗?想想你可是一个在实小连任两届大队委的人,当初这么长的竞选词不也是自己完成的吗?”我这样鼓励自己。于是,在周末紧张诉学习中,我抽时间查找资料,询问妈妈有关法治与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妈妈很乐意帮助我,她跟我讲了很多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让我受益良多;她也十分语重心长地谈起一件件令人心痛的`案件,教诲我要知法、学法、守法。同时,我还在网上阅了全国各地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学习过后,我又了解了更多的法律知识,并把自己心中所想写下,在妈妈的帮助下修改、朗读,直到熟练。为了这次发言,我双休日晚上都准备到深夜,直到周日中午才算完成较为满意的一稿。

  周一,主席台。站在国旗下的那一刻,我心中紧张万分,对于我第一次在国旗下的讲话,我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在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有请吴雨桐同学做国旗下讲话!”主持人报出了我的名字。我深吸一口气,走到话筒边:“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那天风很大,吹得我头发乱飞,但我充满自信地站在台上,从容地发言,一个个清晰的词句从我齿间滑出,我从未感到如此舒畅与自豪。发言完毕,我扬起一个微笑,深深鞠躬。我听到台下如雷的掌声,我知道自己成功了!后来,在校里遇到认识的学姐和朋友,她们都夸我讲得好,那一刻我觉得之前的一切辛苦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知道,我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但我感谢这一次的出发,它让我学会抓住机会,勇于挑战,它让我在前进的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明白了付出的意义。

  记得那次出发,鼓励自己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记得那一次作文8

  坐在微微摇晃着的秋千椅上,我轻轻地打开了相册的扉页,目光定格在一张已微微褶皱的照片上,望着照片上我和同学们灿烂而又写满了自豪的笑颜,一段段记忆深处的片段正在被逐渐地唤醒。

  那是我与同学们一起学农的最后一天,炽热的阳光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已经快要融化了的大地,已经向着老山方向进发了一个上午的我们已是精疲力竭,汗水未等湿透的衣服变干就再一次地汗湿了后背,寂静无声,整个队伍只是在歪歪扭扭地向前挪动。

  “到,到了——”老师大旗一挥,这句话在我们耳中突然变得如同天籁,一个个都毫无顾忌地把书包狠狠向地上扔去。“先不要放松啊——”老师的话语打破了同学的欢笑,“我们才到老山的山脚嘛,一部分同学可以继续出发去爬山哦,当然,是自愿的。”

  我的心顿时痒痒的,但是感觉肿胀而又无力的小腿又使我徘徊在同学和老师之间。眼看着几个的同学走向了老师那里,我的心一横,出发吧,我一定可以的!终于出发了,我拖着两条如同灌了铅的腿向前走着,听着鞋子摩擦地面的沙沙声,感觉细细的汗珠一点点沁满了我的额头,然后放任汗水静静地顺着鼻尖滑落。渐渐地,我的呼吸声也越来越急促而又沉重,坚持下去!我对自己说,然而从脚尖传来的疼痛如同一个强壮有力的拳击手,一下就把我所谓的决心打得满地找牙。放弃吧,还来得及,我回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山脚,不觉放慢了脚步。

  突然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肩上,坚定而有力,声音在我耳畔响起:“想放弃了吗?现在放弃,当初的.出发又有何用?既然出发了,就不要犹豫,一直走下去,加油!”朋友的话一下子振奋了我,是啊,现在放弃,怎么对得起当初下定决心的出发?既然出发,就要坚持。

  双腿的疼痛丝毫未减,内心的信心确是变得满满的,我的脚步依旧沉重,但是变得更加坚定;我的双腿仍然无力,但是疼痛逐渐被我忽视;我的汗水依旧肆意流淌,但是散发着昂扬斗志。偶尔向小路旁边看去,一颗颗小小的狗尾巴草昂着它那毛茸茸的头颅,随着风儿跳舞,向着太阳微笑,勃勃生机感染了我,笑容再一次浮现在了我的脸上。这才是真正的出发!

  既然出发,路途中就必然充满着欢笑与泪水,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因为出发那一刻的决心而无怨无悔地执着前进。那一次出发,我明白了很多。

记得那一次作文9

  头很疼。

  我伏在桌上,一声不吭。周围,很吵很乱。从未停过的喧哗声无时无刻不撞击着我的大脑。闭上眼睛,脑中仿佛有怪兽正在作怪,一时间,头疼不已。来自太阳穴的刺激一次又一次地攻击着我的最后一道防线。

  铃声响了,考试要开始了。

  我决定坚持,缓缓睁眼,站起。出发了,向着考场的方向。

  下楼梯,人群熙熙攘攘。在人山人海中穿行,感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没有人会为我让路,周围的一切都是火烧眉毛般焦急。在紧促的铃声中赶到考场,头部的疼痛又加深了一些。我轻揉太阳穴,有节奏地按压,试图缓解疼痛。似乎有了些好转,静下心来准备考试。

  试卷发下来了,铅印的,拿在手里,很沉重。是数学考试,密密麻麻的数字、符号、图形、字母让我眼花缭乱。深呼吸,却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公式、方法全都消失了踪迹。我努力回想,绞尽脑汁,却一无所获。我决定先挑简单的题来做。前几道选择、填空都顺利解出,脑中慢慢浮现出模糊的痕迹。继续!我渐入佳境,以笔为枪械,纸为战场,尺为兵马,正是“沙场秋点兵”!

  然而,又一阵突如其来的疼痛打乱了我的排兵布阵,仿佛头戴上了金箍儿,那些黑色的印迹就是咒语。“紧箍咒”生了效,如同针扎般疼痛。瞬间,好像天旋地转,一阵反胃的感觉。

  既然出发了,还能半途而废吗?绝不!我扶额,揉眼,强忍着疼痛,开始了又一轮的搏斗。我努力睁大双眼,咬紧牙关。一路艰险万分,危机重重。但我选择坚持,选择出发,我就要学会去克服,怎能轻言放弃?披荆斩棘,我忍受着,我拼搏着,我不能让我的出发毫无意义!

  渡过一片片题海,翻过一座座书山。袭来的疼痛一阵紧接着一阵,似要将我吞噬。“只剩下最后一题了。”我这样安慰自己。所谓的`“压轴题王”,自有其一定的难度。但我,无所畏惧。笔、尺、纸,准备就绪。思绪如流水般奔涌,笔尖与纸张接触,“沙沙”的声音中,流露出智慧的黑墨。身体的不适侵蚀着我,但它并不能打挎我,反倒让我愈发冷静下来。我不断地转换思路,调整状态。秒针不知转过了多少圈,发隙间渗出丝丝汗水。因为疼痛,也因为思考。笔,飞快地移动,似跳着优美的圆舞曲。终于,攻破了这一道难关!我恨不得跳跃起来,但刺痛与考场的安静控制着我。

  铃声响起,收卷了。

  头,依然很疼。

  我伏在桌上,嘴角挂着喜悦。犹记两小时前的选择。我选择了坚持,我选择了出发。只要出发,再多的困难都能够克服;只要出发,你就有勇气面对一切;只要出发,你就会迎接灿烂的曙光。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又出发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