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年糕作文

2023-07-15 好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打年糕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打年糕作文1

  春节到了,大家都开始贴春联、写福字、买各种年货……

  我也准备去体验一把过年一般都要吃的东西——年糕。所以,我和爸爸妈妈周末一起去了富阳的龙门古镇,观看打年糕。

  刚下了车子,我就看见有一大群人正围着一张桌子,桌子上的盆子里有很多像白色粉笔灰一样的粉末状物体。我向人一问,才知道这是做年糕的糯米粉。糯米粉被伯伯们从盆子里倒入一个很大的木桶里,然后他们又把桶抬进一口大锅,底下不断地加水蒸,还有伯伯把柴不断添进土炤里,使底下的火始终很旺。经过隔水蒸一阵子之后,糯米粉经过蒸发和伯伯们的不断揉捏,就变成了像橡皮泥一样的大块不规则形状的年糕。

  我们把这块年糕放在一张滑滑的长条桌子上,桌面上铺上纱布,然后一位穿蓝色衣服的伯伯,用一块抹布沾了点水,轻轻地来回擦动桌面,使纱布始终保持湿润,这样年糕就不容易粘到桌子上,可以来回翻动。

  两位伯伯拿来了一根近三米长的竹竿,有碗口粗细,他们分别站在桌子的两侧,然后把竹竿用力地在年糕上来回地压,一下一个长条的印子,等压的中间薄两边厚的`时候,再把两边的往中间垒,继续压,这块年糕被压得像一块白玉一样,让人看着流口水。

  打年糕打年糕,还不如叫做“压年糕”,我原以为打年糕就是拿着锄头或木头墩子在年糕上你敲一下、我敲一下,敲着敲着年糕就会慢慢地成形了。没想到原来是这样压出来的。

  我正想着,轮到我打年糕了,我握着粗粗的竹竿一头,我其他三个小朋友一起打年糕,这架势就像是参加拔河的选手。一开始,我因为力气太小,被别人一直带动着,节奏也不对,后来我掌握了小窍门,就双脚前后站成弓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手分开。手呈拳头形,紧紧地握在那粗粗的竹竿上,然后双脚起跳,像兔子一样,接着顺势把竹竿压在年糕上,双脚轻轻地落地,这样年糕就算被我压了一次。

  然后我又借着竹子的韧性,再次起跳,如此反复,还真是个力气活呢!我都不知道自己跳了多少次,感觉比跳绳还要累,年糕终于压好了,算是大功告成,我也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里被累得满头大汗。

  被压好的年糕拿去被伯伯切成了厚厚的长方体,我拿了一块切好的热乎的年糕尝了一口,有点糯糯的,不粘牙,又有点嚼劲,蘸着红糖真是太好吃了!因为这是我自己压出来的年糕,我不仅觉得甜,还尝到了自己劳动的味道。

打年糕作文2

  随着时间的消逝,延续至今的习俗很多都已不在了,但也有些人为了怀旧重新将先前的习俗重温一遍,“打年糕”的习俗仍在,但也并不常见,父母便商量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重温一次“打年糕”。

  年糕有年高之意,意味着年年高升。我看着父母准备“打年糕”的工具,首先是将未成形的年糕制作好,虽然是未成形的,却也需要十余条工序。先将糯米用水浸几天。把淘净的米挑回,放进一个大木桶,在一口大锅的`沸水里开始蒸,蒸成米饭后,把水份少许沥干。然后倒入石舀內,再准备一个榔头状的东西,就可以开始打年糕了。我握紧檀木榔头,尝试着掂量了下重量,发现比我想象中的要重很多,怪不得能用来捶打年糕。

  到了春节,挂春联,贴倒福等习俗无不体现出这个节日的喜庆和特殊性,然而我一直期待的只有准备已久的“打年糕”,好不容易盼到吃完年夜饭,还没等父母提起,我便直接去将檀木榔头拖了出来,父母也从我脸上掩盖不住的兴奋得知了我的目的,于是期待已久的打年糕开始了。

  我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前抓住檀木榔头。当用力的时候才想起它的重量,我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只能背水一战。奋力举起,还没举过胸前,便只能放下。我又转头看看父母鼓励的目光,就明白了,破釜沉舟,即使没有前进,也没有退路。于是慢慢举起,感觉到了极限高度之后,微微放下一点,用尽力气猛的举起,举到头顶,然后轻松放下。坚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困难总能迎刃而解的。

  “打年糕”的习俗是因为当时制作年糕需要应运而生的工序,因为有了机器,无需人工,现在已经不怎么能看见“打年糕”了,这也正好说明了我国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之快,让我们感到自豪与骄傲。打糕机,洗衣机等机器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最主要的还是享受习俗带给我们的乐趣,同时学到更多,知道更多。

  欢乐的氛围依然笼罩着我们,在进入梦乡的同时也会明白:这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便是新的开始,“打年糕”的习俗既给这一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又给了新的一年完美的开头。

  哦,打年糕!

打年糕作文3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临近年关,村上每年都会打年糕,特别热闹,吃个年糕头,讨个好彩头!

  临近冬至,奶奶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马上到打年糕的日子了!

  到了冬至,寒风凛冽。我坐着车回到了奶奶家。奶奶早早地在门口等着,当然,来迎接我的不只奶奶一人,还有我儿时的宠物狗咪儿。一进奶奶家的院子,便能一声瞥到那巨大的石臼和常年放在里头的那根粗大的木锤。

  进了屋子,我异常兴奋,稍作休息,便和奶奶一起着手准备打年糕所需材料;先将清洗干净的糯米磨较细的糯米粉,按一定比例加入水,边加水边搅拌,加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略微多些少些,都会影响年糕的口感。然后不停的揉,和和面是相差无己,待糯米粉变为黏乎乎的一团时,便可进入第三步。将和好的糯米粉团,整个放到锅里,下面添一点柴禾,倒一点水,盖上锅盖,用小火蒸着,五分钟打开一次锅盖,待水全部蒸干亦被糯米粉团吸尽,便是出锅之时。刚蒸好的糯米粉团比方才更黏,好奇的我忍不住用手捏了一点。不想它却调皮的黏在我手上,任凭我如何拔,它就是不下来。没办法,我只好把拉出来的长长的一条丝都挑下来,然后用水洗掉。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便是“打”!把糯米粉团放到石臼里,便该爷爷上场了:举起大锤头,用力往糯米粉团上砸,一次又一次,砸了大约五十下,用奶奶将糯米粉团翻个身,然后爷爷接着砸,砸了大约三十次,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上前去,让爷爷让我打一次。爷爷笑着说:“好,让你打。要用力打呀!”我接过大木锤,举过头顶,大叫一声:“呵!”使尽全身之力,向石臼里的糯米粉团砸去,然后再举起,再砸下,举起,砸下,举起,砸下……重复了近二十次,直至我筋疲力尽。可惜这二十次中,有七八次都砸在了石臼上,没砸到糯米粉团。看来这打年糕,也是讲究技巧的。我把木锤还给爷爷,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又过了好一会儿,打年糕的“壮举”总算是完成了!

  我乘机拿了一小块,撒些糖,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美味!

  打年糕,年年高!

打年糕作文4

  一对用黄槿木做成的槌,一个用青石凿成的槽,两个用竹蔑编织的匾,一群乡下男女老少……一切都是原生态的,这就是乡下打年糕的场景。

  腊月廿四,在老家尧坊,我正好赶上了打年糕。

  年糕的原料是糯米,这种糯米是用草木灰过滤出来的水浸泡过的,呈金黄色,蒸熟后灿若黄金,芳香扑鼻。我进厨房时,母亲已经把糯米蒸熟了。母亲蒸米的蒸笼是木制的,自打我懂事起就知道有这个蒸笼,它曾经给我蒸过许多美食,现在一看见它又唤起了我的美好的回忆。

  打年糕总是相对固定在某户人家,一来石槽沉重,有二百来斤,扛来扛去不方便;二来打年糕断年糕是个“劳动密集型”工作,不是两三个人能够完成得了的。往年打年糕总是落脚在我家, 今年打年糕落脚在邻居家,父亲把蒸好的糯米搬到邻居家,我也兴冲冲地跟了去。一见面,邻里乡亲纷纷跟我打招呼,非常欢迎我加入他们的`队伍,屋子里更加热闹起来。

  既然入了伍,我该干什么呢?断年糕(就是把大块的年糕搓揉成一个一个的圆圆的小年糕)粘手,要是沾油又腻腻的,我可受不了。调年糕太烫,也不是我辈能胜任的。那就打年糕吧。乡亲们见我接过槌子,不无担心地议论,天天坐办公室的人,有力气打得起吗?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一个槌子重三四十斤,高高地举过头顶,挥手而下,“咚”地一声打在石槽中,深深地陷进年糕里。年糕粘稠得很,要拔出槌子可比举起槌子还艰难。如此周而复始,不停地举起落下,拔出举起,没有充足的气力,根本不要尝试。

  然而乡亲们的担心可是多余的。为了打年糕,平时我就注重锻炼呢,拉单杠,举哑铃,玩拉力器,都是我的爱好,上场打年糕自然是胸有成竹了。见我把式不错,大家夸赞不已,似乎对我更亲近了些。见我持续不断地劳作,又夸赞我气力不小,经过一致认定,还把我推上了第二把交椅。在一群长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庄稼汉中,我这个书呆子排名第二,可真是一种荣耀呢,呵呵……

  早些年村里有了机器,有人尝试用机器机年糕。但年糕一出来,大家就失望了,这机出来的年糕色泽差,不经煮,一放进祸里就松散,和稀泥似的,既没口感又没味道。打出来的年糕呢,表面柔嫩细腻,光泽烁烁,像金元宝似的。放进锅里煮,越煮越软,软而不散,吃在嘴里,可以拉得老长老长的,甚是有趣。

打年糕作文5

  打年糕是我们桐乡的一个传统习俗,听爸爸说,过了腊月二十,在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打年糕,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现在有很多人家都偷懒了,直接到街上买年糕过年。但我们家还是喜欢自己打年糕。

  在打年糕之前,我们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奶奶很早就买好了糯米,将糯米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就拿去加工成糯米粉。

  到了约好要打年糕的那一天,我们家、三爷爷家、五爷爷家三家人就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忙活起来。摆放好一个铁灶台,上面放一个大镬子,里面倒满水,镬子上放上一个蒸笼,蒸笼里垫一块纱布,把准备好的糯米粉均匀地在纱布上铺上一层,盖上蒸笼。爷爷在灶里烧起火来,把火烧得旺旺的,直到把蒸笼里的糯米粉蒸熟。

  过了一会,奶奶说:“时间差不多了,该熟了。”爷爷站起身来,把蒸笼掀开,哇,只见一团热气冲天而起,糯米粉的香气也随着热气弥漫开来。爷爷用筷子在糯米粉里插两下,点点头说:“行了。”说完,爷爷就双手揪起纱布的四角,把糯米粉裹住拎起来,拎到早就摆放好的木板上。

  奶奶开始指挥爸爸打年糕。奶奶说,以前都是她打的,现在她年纪大了,打不动了,就让爸爸继承这项工作。我们这里打年糕也不用工具的,爸爸用双手把糯米粉揉在一起,反复地揉按,挤压,拍打,慢慢地把原来松散的糯米粉揉成了软软的、韧韧的、很有弹性的一团。然后,他再把这一团揉好的糯米粉压扁,拉长,一块年糕就做好了。

  年糕白白的、香香的,很可爱的样子。我们把做好的`年糕放进铺在地上的匾里。然后我和弟弟用筷子蘸了红色的颜料,在年糕上面点几朵梅花。白白的年糕,鲜红的梅花,看起来更漂亮了。

  外面北风呼呼,很冷,但是屋里热气腾腾,几家人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热热闹闹的,一点都不觉得冷。爸爸说:“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我们把所有的年糕打好之后,剩下的一点糯米粉就搓成小圆子,放水里一煮,大家蘸着白糖吃了。那味道也很不错哦!

  听说北方过年要包饺子吃,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习俗,我们就是吃年糕。打好的年糕浸在水缸里,可以放很久,过年的时候,祭祀要用。过完年,我们慢慢吃,可以一直吃到元宵节之后呢。

【打年糕作文】相关文章:

打年糕作文07-07

打年糕作文04-03

打年糕作文8篇03-15

打年糕作文9篇03-15

打年糕作文7篇03-17

打年糕作文(7篇)03-22

打年糕作文6篇04-09

打年糕作文【通用2篇】07-09

做年糕作文04-05

做年糕作文10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