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解读经典作文

2022-05-04 好文

  新学期伊始,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寻找快乐,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快乐。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找到快乐,就通过语文教材和师生互动,以老师心中的激情为出发点,不靠别的。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经典之作,通常的讲法是以于勒为中心,老师引导着学生们理出这么一个思路: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这种讲法在老师来说闭着眼睛都能想清楚,然而总给人一种引着学生直奔主题的生硬感。即使学生答对了,在他们的心中也很难激起情感的火花。一节课到头无非就记住了盼、赞、遇、躲这四个字,课堂的外延很难展开。

  昨天睡前,我的脑子里就不断地翻腾出一些新的想法,非常想换个角度去让学生感悟本文的主题。一个想法是从文题入手,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我先在黑板上写下于勒二字,然后用红笔补出我的叔叔这几个字,为什么要突出一下我的叔叔?因为在这篇课文中实际上只有“我”——若瑟夫还认他这个叔叔,其他人全都不认了,为什么?课堂就以此入手展开。另一个想法是抓住文中两个典型的比喻句入手,一处是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哲尔赛岛旅行的路上“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另一处是经历了船上巧遇于勒的一幕后终于看见目的地哲尔赛岛,“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两个比喻句看似写景,其实重在描写人物心情,而人物心情又直接源自所发生的事件,以此为入手点也可以全面展开对课文的解读、分析。当然,这后一种切入文章的办法更为大胆,毕竟从人们不太注意的写景去解读全文,能不能得到意想之效果不好说。

  今天上课,我用了第一个想法,以认不认这个叔叔为入手点,课堂效果不错,学生思路很积极。至于第二个想法,我还放在心中,一直也在考虑,或许第二节课就可以用上去。从学生们最近听课的表情可知,好的切入点是很能激发他们的思路的,我也一样感觉很爽,特别是有一种创造的愉快体验在心中踊跃,很是自豪!

  昨天,市教研室的王燕老师来听我的课,对我的课堂启发学生思路这一点也赞赏有加。昨天我讲的是《孤独之旅》的第二课时,是以让学生完成连续的三个短语“什么孤独”、“什么孤独”和“什么孤独”来入手的,结果二班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诸如“仰视孤独”、“平视孤独”、“俯视孤独”,“邂逅孤独”、“接纳孤独”、“豪饮孤独”这样的精彩答案比比皆是,我自己都觉得那堂课真是美不胜收。另外,王燕老师还点出整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中间让两位同学讲了自身的经历孤独的故事,这个对激发学生思想有巨大的作用。是啊,有好的情景创设,学生的思维闸门才会真正打开!

  换个角度解读经典,课堂将变成师生共同的享受,一切委靡、消极的负面情绪烟消云散,而真正的充实感、鲜活感注满心头。这就是我开学一周来最大的收获!

【换个角度解读经典作文】相关文章:

肖字怎么解读05-02

经典的人生领悟教学05-02

关于人生的经典定律有哪些05-02

险胜作文05-03

释怀作文05-02

专注作文05-03

立功作文05-03

为难作文05-03

白衣作文05-03

保安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