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蜗牛说苹果》活动观察实录

2022-05-04 好文

  背景:

  进入秋天的主题了,小朋友通过散步、参观农友、和树叶做游戏等活动,慢慢的感受到了秋天的来临。他们说:“树叶掉下来了”、“小草变黄了”、“早上起床有点冷的”。他们能关注到秋天的明显特征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又各自带来了秋天的水果,知道秋天有很多水果,是个丰收的季节。但他们只是能了解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表面特征,对水果的种子、发芽等不会主动去关注。故事“蜗牛与苹果”内容有趣生动,能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自然的了解苹果的种子会发芽,引发探究的兴趣,同时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实录:

  我一拿起书,小朋友就说:“是蜗牛和苹果的故事”。看来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于是我直接翻到第一页讲起了故事。小朋友几乎是和我一起讲故事的。讲到他们喜欢的地方,他们便会心的一笑。当我问道:“苹果怎么会变成茶色的?苹果是病了吗?到底怎么了?”张昊说:“它不是病了。它会到泥土里生根发芽的。”李玲说:“它在烂掉了。”廖欣琪说:“它的宝宝会发芽的。”我接着问:“苹果妈妈的宝宝到底是谁?”小朋友异口同声的说:“是籽宝宝。”

  看到后面,我问:“小苹果树是从哪里来的?”陈硕说:“是蜗牛种的。”赵子溢说:“是泥土里长出来的。”我把书又翻到前面,问:“乌龟医生对蜗牛怎么说的?”顾思羽说:“苹果妈妈会到泥土里生根发芽的。”我又问:“是苹果妈妈还是谁?”周思羽说:“是它的籽。”我马上说:“原来苹果妈妈烂掉后,它的籽宝宝会生根发芽的,于是就长出了小苹果树。”

  切开苹果后,小朋友的兴趣更高了。纷纷说着自己的发现:“苹果的籽是一粒一粒的”、“苹果的籽是黑黑的”、“像个小眼睛”。廖欣琪又问:“它真的会长出小苹果树吗?”我笑眯眯的回答:“你回家把籽种在泥土里,到明年春天再找答案吧。”大家的小眼睛瞪的大大的,我知道探索科学的奥秘已在小朋友的.心里生根发芽。

  分析解读:

  由于搭伴老师这几天总给小朋友讲故事,因此他们对这个故事非常熟悉,能较完整的说出故事内容,而且被故事内容深深吸引和感染着。

  但是他们对故事中苹果是否生病,到底怎么回事,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清楚。因为中班孩子虽然能积极的运用各种感官去探索了解事物,思维具体形象,但时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来理解,还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对事物的深层因果关系还不能理解。因此就出现实录中对苹果烂掉的理解停留在自己的理解上。

  但他们对苹果籽很感兴趣,说明他们有了探索的愿望。而我们二期课改不正关注孩子的兴趣、能力、情感、态度吗?因此要把孩子的这样愿望延伸下去。

  思考与调整:

  孩子对苹果和籽一系列的关系产生了认知冲突,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了一点了解,但还是老师“给”的较多,他们并不能自己主动获得。因此

  1、在活动前,可以在自然角放一个苹果,观察它的变化。

  2、在讲到苹果的籽时,可以播放一段视频,籽的生根发芽,让幼儿更直观形象的了解。

  3、家园配合。鼓励幼儿种籽,观察变化。


【幼儿园《蜗牛说苹果》活动观察实录】相关文章:

幼儿园《百宝箱》观察记录05-03

《落花生》的课堂实录05-03

伤心时说的话05-03

失恋后说的话05-03

幼儿园大班的主题活动05-03

想要的是让还是争的幼儿园观察记录05-03

《微笑着承受一切》教学实录05-03

她想对你说作文05-03

跟外号说拜拜作文05-03

想对那个女孩说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