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深圳杂文

2022-05-03 好文

  在离开深圳的前一天,我才意识到,原来我对这个我生长的城市,竟然了解地如此匮乏。其实很早的时候,这种感觉隐隐约约地就存在了。常常在网上看到人们说起北上广深,要么进入这些一线城市努力奋斗,要么选择逃离北上广深。

  深圳,在慢慢成为一种选择。

  但或许正是因为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深圳这座城市,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反反复复玩过很多次的玩具,毫无吸引力。因此每次和朋友谈及将来的事情,我总是在想着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想去北京,想去成都,想去重庆。实在迫不得已,再去思考留在深圳。深圳大抵就是我的“备胎”,若是不想留在美国了,总是可以回深圳,若是北京成都重庆混不下去了,总是可以回深圳。因此,我却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深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前段时间在华强北迷了路,找地铁走了二十多分钟,才终于走到,而途中经过地下商业街宛如另一个世界;昨日和朋友约饭,心血来潮想要骑单车过去,百度地图显示用时半个小时,实际上我却用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到达。这个暑假之前,我从来没有在深圳的街上骑过单车,顶多是在红树湾公园租自行车看风景。而好不容易终于交了押金,骑了几次共享单车,最多也是在地铁口和我家小区之间,走路要十几分钟的事情,骑车几分钟的搞定。

  昨日骑自行车,前十分钟还自我感觉良好,心想以后要不要买辆自行车,环保出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并不认识路,有很多地方没有自行车车道,道路狭隘,而行人众多,不得不选择下车推着走,或者干脆放弃这辆车了。与我一路同行的,有其他骑自行车的人,但是遇到最多的,还是送外卖送快递,骑着电动车的人。我渐渐地、渐渐地意识到,他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原来是这样子的吗?深圳绝对不是一个自行车友好的城市,那么对于这些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们来说,是不是同样也感觉到这座城市对自己的不友好呢?

  我有朋友喜欢打车,确实方便,但是出于金钱和环保的原因,我往往出行,都是选择地铁或者公交车。所以对这座城市的.认知,仅仅局限于地铁和公交,这两种交通工具所能看到的,不仅如此,我所乘坐的时间同样局限了我的认知。先前上午上课,下午相约一同自习的同学,往往选择在五点左右就离开,问及原因,不想碰上下班高峰期。我前天晚上第一次在下班高峰期坐地铁,从一开始的安检排队,到地铁上的拥挤,着实把我吓了一跳。那些在上班高峰期和下班高峰期挤地铁的人,似乎之前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但是他们却又确确实实地与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

  在深圳,那些每日需要挤地铁上班的人们在想些什么呢?那些穿梭在大街小巷,天桥地下通道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又在想些什么呢?我不知道,甚至在昨天之前,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昨日骑到满头大汗,却依然离目的地十万八千里远时,不由得感慨深圳原来这么大。现在想来,这并不仅仅只是物理上两处之间的距离,而是一个深圳与另一个深圳的距离,人心与人心的距离。

【另一个深圳杂文】相关文章:

原来我也会喜欢另一个人啊高二抒情05-02

十月份深圳适合带孩子去的景点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