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是什么日子及习俗是什么

2024-02-04 好文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中国人民在这一天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年初七是什么日子及习俗是什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年初七是什么日子

  1、大年初七的神话传说

  传说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中国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2、大年初七的文化

  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也戴在头发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过去在“人日”这天,中国一些地方有“麻秆点天灯”、“用豆熬粥治头疼”、“妇女遛弯祛百病”、“登高赋诗”等习俗。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3、正月初七丧家忌拜年

  家有丧事,三年服丧期间,过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讳的就是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尽量在正月里不到丧家去,不得已要来往时,不进屋内,而是站在门外说话。

  正月初七的习俗有哪些

  1、摊煎饼

  中国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2、吃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3、戴人胜

  人日节时,中国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4、赠花胜

  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5、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6、吃面条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7、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春节饮食要注意些什么

  1、春节在零食上要节制

  零食在春节是在所难免,在与朋友、家人、亲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吃些零食,而且拜年的时候也是。零食的种类多样。但是在吃的时候,要适量。像糖果、瓜子、花生等食物热量不低,别在边看电视边吃这些东西,这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了令人肥胖的热量。一些过年就胖的人,估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2、春节要少油多清

  春节要少吃油脂多吃清爽的食品,不引人注意的是核桃、杏仁、开心果、腰果、花生、芝麻、葵花籽、多种瓜子等干果,是含油脂很高的食品。油脂过高,会形成代谢紊乱,消化道及呼吸系统等疾病。建议可选择一些用蒸、煮、炖等方法烹调的菜肴,避免煎炸食品。

  大年初七是什么日子及习俗是什么

  大年初七习俗:

  人日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也就是人类的生日。这一天,民间习惯佩戴一种名为“人胜”的头饰,也称为彩胜或华胜,用以象征吉祥和祝福。此外,人们还会吃七宝羹,这是一种由多种蔬菜制成的羹汤,寓意着一年的好运和健康。在某些地方,人们还会吃面条,象征着健康长寿,以及避免出门以免影响一年的运势。

  其他习俗:除了上述主要的习俗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风俗活动,如送火神、摊煎饼和戴人胜等。送火神的习俗在山东等地较为常见,通过点燃火把并将其送到户外,寓意着驱除火灾,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摊煎饼则是古时候人们在正月初七在家中摊制煎饼,寓意着新的一年农作物丰收。而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赠送称为“花胜”的花卉装饰品。

  综上所述,大年初七的传统习俗主要包括佩戴人胜、食用七宝羹、吃面条、参与其他庆祝活动(如送火神、摊煎饼)以及赠送花卉装饰品等,这些都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健康的期盼。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