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葫芦丝

2022-09-14 好文

我爱葫芦丝1

  那是一个秋天,音乐老师把葫芦丝这门艺术带到了我的身边。从此我逐渐开始接触葫芦丝,对悦耳的葫芦丝声充满了好感。

  人们都夸老师:“你老师神了,吹情感人,吹景动人,吹首花儿能飘香,吹棵果树能结果。”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反映出老师技艺的高超。

  刚学葫芦丝时,我很好奇,对葫芦丝的各个方面都想研究个明白。同时也很乐意学习这在我心目中的.“独门绝活”。每一次都会兴致勃勃地学习,一丝不苟地练习。遇到问题就反复吹奏,直到熟练为止。

  可是,随着难度的加大,我开始三心二意,进度也一再停止。老师没说什么,只好另想办法重新勾起我对葫芦丝的兴趣。

  一天,老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让我吹曲,而是自己一个人吹起了歌曲。这些曲子的曲调千奇百怪,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第一段节奏舒缓自在,如同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缓缓而来。可当我正沉浸在这“美景”中时,节奏似乎突然有晴转阴,渐渐低沉下来,更多的是一丝悲伤。吹了一段后,节奏又加快了,这似乎又是老师对未来的期待。

  我一下子明白了,这是老师对我的期待。期待我们在学琴的道路上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我重又拿起葫芦丝,吹起曲子,这曲子如清泉一般滋润我的心田。我继续练习,越吹越好,如今只要忆及那清爽欢快的葫芦丝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即变得有声有色。

我爱葫芦丝2

  自从四年级开始,我就对葫芦丝有着深厚的喜爱,你们看它的外形,一个饱满的干葫芦下插了三根不同长短的被挖空的竹子。

  记得那是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挑出两个班级的同学代表来练习葫芦丝。正好,其中的一个班级就是我们班,在那天发葫芦丝的时候,我们全班都高兴的连蹦带跳的。但是,我一打开葫芦丝的盒子一看,兴趣立刻失去了一半,这和我心目中的那个葫芦丝的区别可大了,葫芦丝之所以叫做葫芦丝,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葫芦做的。刚开始,我吹的一点也不熟,总是把“1”音按成“2”或把“6”音按成“5“……到后来,我越练越熟,吹完一首之后没有一个吹错的音。也越练越有兴趣了。同时,在一次全班同学举办的元旦联欢会,我吹奏的一首曲子,博待了全班同学的夸赞。

  记的还有一次在五年级的`一个暑假,那是快放暑假的前几天,我们教葫芦丝的老师为了提升我们对葫芦丝的兴趣,便告诉我们,在绿色市场有一个专门学葫芦丝的学校,校名叫做“竹韵葫芦丝”学校。放学一回到家里,我就兴高采烈的告诉妈妈我要报名到那里去学习葫芦丝。妈妈说只要我考试考的好,就立马给我报名让我去学习去。

  暑假过去了二三天后,我就矢葫芦丝班报名去了,刚进去,里面教葫芦丝的老师就给我送了一个专门用来练习的初步葫芦丝,还说以后每隔一天就去练习一次葫芦丝。

  初起,我一直以为葫芦丝练习起来很简单,只要多吹几遍就熟练了,可是自从我上了这个葫芦丝学校之后,我才知道之前我在学校学习过的曲子只是所有葫芦丝曲的一点皮毛而以,葫芦丝班中我还学到了许多吹奏技巧,比如:单吐音,双吐音,倚音,颤音等。每天的葫芦丝练的我的手指都发酸,发疼,可我还是一直坚持着。

  终于,一个暑假过去了,我在那个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学会了很多首曲子,会很熟练的吹一些三级,四级的曲子,而那些练习本上的曲子就更不在话下了。

  虽然这次的葫芦丝只学了一个暑假,但我的收获很多,也从中体会到了很多很多的乐趣。

我爱葫芦丝3

  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我有时候跟小伙伴下棋,有时候跟同学打羽毛球,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吹葫芦丝。

  暑假的时候,妈妈给我报了一个葫芦丝兴趣班。一到那儿,那葫芦丝优美的声音一下子就把我给迷住了。你可别小看那葫芦丝,要想把它吹出好听的乐曲,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我还觉得挺容易的,可是后来老师给我葫芦丝试吹一下,我拿起葫芦丝一吹,没想到竟然吹不出声来,把我气的火冒三丈,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我终于吹出声音,但都是变调的。我练了好长时间,汗水都站到葫芦丝上了,于是我对妈妈说:“学葫芦丝太难了,我不想学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慢慢来,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你不能做个半途而废的人。”

  从此,我们家又传出一阵阵葫芦丝的声音,我终于学会了葫芦丝的简谱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我已经可以吹一些简单的曲子,在爸爸生日那天,我为爸爸吹了一曲(生日歌)爸爸高兴地笑了。

  葫芦丝给我的课余生活带来了快乐,我爱吹葫芦丝。

我爱葫芦丝4

敬爱的评委、亲爱的观众:

  大家好!我是州一中的学生,是水一样的傣家姑娘。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葫芦丝,我爱乡音》。

  我是听着葫芦丝长大的,我是吹着葫芦丝长的大。柔情缠绵的葫芦丝,热情奔放的葫芦丝,和谐悠远的葫芦丝是我们傣家儿女的心声,是我们西双版纳浓浓的乡音。

  幼小的时候,奶奶坐在竹楼上给我讲葫芦丝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勐养寨子有一个名叫桑亮的猫哆哩,他英俊善良、能歌善舞,打猎捕鱼、样样都行。村子里还有一个名叫少玉的哨哆哩,她的容貌像花儿一样美丽,她的声音像黄莺一样清脆,她的小嘴像樱桃一样迷人。桑亮和少玉出双入对、相互爱慕,阿爹阿妈乐得合不上嘴。

  我们傣家有一种说法,“竹子象征男人,葫芦象征女人。恋人种竹子、种葫芦若都能成活,说明两个人命运相连,才能结婚”。桑亮和少玉双双携手,栽上了竹子,种下了葫芦。柔柔的葫芦藤缠绕在挺拔的竹子上,竹梢挂满了可爱的小葫芦。两人就等着在泼水节里举行婚礼。

  然而,有一天暴雨如注,澜沧江水眼看涨到葫芦地,两人急忙去摘已经成熟的葫芦。这时,狂风阵阵,洪水席卷,桑亮急忙砍了几根竹子,迅速做了个简易竹筏,拉着少玉踏了上去。可是,水急浪高,一张竹筏难搭两人,尽管少玉把葫芦栓在竹筏上增加浮力也难保两人的性命。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少玉断然决定把生的希望留给桑亮。他一改往日的温柔,坚决地说:“你一定要战胜洪水,保住性命!记住:竹子和葫芦永不分离!”说罢纵身跳入滔滔的澜沧江。

  从风浪中闯出来的桑亮,抚摸着曾经搭载过两人性命的竹筏,回味着少玉最后的话:“竹子与葫芦永不分离”。他终于琢磨着用竹子和葫芦制成了最能寄托情感的葫芦丝。桑亮守着葫芦园,种了一辈子葫芦,做了一辈子葫芦丝,吹了一辈子葫芦丝,终身未娶。他把葫芦丝传遍了傣乡,把少玉的温柔,少玉的善良,少玉的舍己为人传遍了傣乡。

  这就是葫芦丝的传说,这就是傣家姑娘的柔情,这就是版纳汉子的忠诚。其实,这就是我们傣族的性格和精神——柔情似水,热情奔放;心地善良,舍生忘死。

  奶奶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坚强的种子:长大了就要做少玉那样的版纳姑娘,长大了就要嫁桑亮那样的'傣家汉子。五岁那年,我拜师学吹葫芦丝,十多年来这把葫芦丝不曾离开过我,十多年我考过了葫芦丝的最高级别——10级。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回味一下柔柔的乡音吧(吹奏~)。

  我总是在吹响葫芦丝的时候,想起少玉和桑亮。我能理解少玉的决绝。她不傻,因为他知道竹筏子上坐的是自己心爱的汉子。为了爱傣家姑娘就要跳,我也敢跳,我也会跳。我不埋怨桑亮没有一块跳下去,因为少玉说了“你一定要战胜洪水,保住生命”,更何况少玉的死就是为了他人的生。其实,这种生与死都是人生的境界,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在葫芦丝里表达得再也明白不过了。

  葫芦丝是温柔的,就像傣家姑娘,但柔中有热情奔放,柔中有刚毅果敢。这刚与柔和谐在葫芦丝里,和谐在我们傣族的性格里,这是多么难得啊!其实,静下心来想,这种出乎天然的和谐不正是十三亿中国人正在追求和共建的和谐社会吗?

  屈指算算,西双版纳有多少外来人口啊!可是,我们傣乡人不排外不欺生,这是我们与外来民族的和谐。蟒蛇生病了会爬到我们傣家寨子来求救;大象受伤了,我们傣家人冒着生命危险把它抬出山林,还要捐款救助。我们爱水,我们爱树,我们祖祖辈辈过放生节,这是天人合一的和谐啊!这种和谐都凝聚在葫芦丝里,因此我要说葫芦丝是我们浓浓的乡音。

  作为高中生,我也许会走出版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是水一样的傣家姑娘,永远吹奏着柔柔的葫芦丝,永远传颂着和谐悠远的乡音乡韵。

我爱葫芦丝5

  前不久,我顺利通过了中国民管弦学组织的葫芦丝五级社会艺术等级考试,这是对我两年多吹奏葫芦丝学习成绩的肯定,我也为此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大家对葫芦丝都不陌生吧。如今,在我们这座城市里,广场上,游园里,开源河、 练江河畔常见到有人用它吹出轻柔细腻、圆润婉转的`曲子。两年多前,我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游玩中看到一位老大爷吹奏它,由此陶醉,便迷上了它,让妈妈给我报了一个学习班,开始了我的葫芦丝学习之路。

  刚开始学习时,我的小手连几个演奏孔都不能完全按正确,由于好奇,学习热情很高。随着学习深入,枯燥的双吐练习和活指练习很难掌握,直练得我嘴酸手麻,有一段时间我也产生了厌倦情绪,提起练葫芦丝就想发脾气。这时,妈妈常常鼓励我:“宇清,你练得挺好的,要相信自己,有志者事竟成,坚持就是胜利。”妈妈还主动陪着我练习,帮我打拍子,背谱子,下载葫芦丝曲对照练习……这样我咬牙坚持了下来,逐渐能熟练地吹出悠扬婉转的葫芦丝曲。

  两年多的葫芦丝学习经历,我收获很大。通过学习我结交了许多小伙伴,我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以前,自己活泼好动,特别顽皮,吹葫芦丝使我学会了耐心专注,模拟表演时的全神贯注,帮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使我提高了文化课成绩;葫芦丝演奏还成为我的一点小才艺,给了展示自我,让我快乐成长的机会。

  我热爱吹奏葫芦丝,我要坚持练下去,学下去,提高葫芦丝吹奏技艺,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 相关推荐

【我爱葫芦丝】相关文章:

我学会了吹葫芦丝08-02

葫芦丝作文09-07

葫芦丝的智慧作文04-28

吹葫芦丝作文07-28

外婆对我的爱03-01

我爱春天03-07

[精选]我爱春天09-08

妈妈对我的爱09-08

我爱春天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