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家园教育叙事

2022-02-27 好文

  在“动物乐园”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恐龙产生了兴趣,他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有关恐龙的书籍和图片,大家还常常聚集在一起边看书边热烈地议论着。看到孩子们对恐龙的热情,我立即想办法找来了恐龙“模型”,及时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孩子们拿着恐龙,饶有兴趣地玩了起来……

  恐龙的家

  一天,我忽然看见教室的窗台上多了许多长方体的房子,孩子们拿着恐龙在房子前转悠,他们一会儿让恐龙走进房子,一会儿又让恐龙走出房子,偶尔还交头接耳地说着话。我坐在一边看着孩子们,原来他们把在结构区中搭建的长方体改造了一下,把它们搬到了窗台上,作为恐龙的新家。

  在当天的游戏分享中,我把我的新发现告诉了全班孩子,还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中看到过的各式各样的房子。很快,大家就发现我们周围的房子并不都是长方体的,有许多不同形体的房子。于是,大家商量着要借鉴各式各样的房子为恐龙造一个新家。中午,孩子们正在午睡,我悄悄地在结构区中增加了“工程智慧片”。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的游戏时间,许多孩子都在为恐龙的新房子忙碌着,渐渐地结构区中出现了正方体的房子、三棱锥的房子、三棱柱的房子等,房子的样式越来越多。又过了几天,在圆圆的建议下,孩子们将各自建造的小房子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一座可以给恐龙住的城堡,城堡里面有卧室、餐厅、书房、客厅等。

  “动物乐园”中的恐龙对幼儿有着极其强烈的吸引力,在讨论、阅读有关恐龙的书籍、图片和摆弄恐龙“模型”后,幼儿自发将“恐龙那点事”联系到了结构区的游戏中,他们想为恐龙造新家。所以,我及时和幼儿分享我的新发现,并和大家一起交流周围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立体建筑和建筑群的特点,建筑的多功能用途等,丰富幼儿建构时的几何形体知识。为保障游戏的顺利进行,我还趁幼儿午睡时悄悄为他们提供了游戏所需的材料——工程智慧片,在墙面上布置、展示出幼儿收集的恐龙信息。我静静地期待着幼儿作品的出现。

  果然,幼儿在充分了解生活中各式各样房子造型和形体知识的基础上,建构了许多不同形体的房子。这让我颇为得意,这是幼儿用自己的建构来反映周围世界,将各种立体图形有机组合,也是幼儿建构中新的探索成果。

  游戏中我及时发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他们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的数学经验(形体知识),使幼儿更乐意接受和掌握原本不太容易理解的抽象立体图形,并将其有效运用到游戏中。

  合适的家

  恐龙的家越来越漂亮,但一些孩子发现有的恐龙住新家时,身体进去了,尾巴却露在外面;或者是身体进去了,头却要从屋项伸出来……恐龙住在里面并不太舒服。怎么办呢?在游戏分享时间,我就和大家一起观察、讨论,还时不时拿着恐龙“模型”在房子前比画着,做着高低、宽窄的动作。“房子不够宽敞。”“房子比恐龙矮,所以恐龙只好把头从屋顶伸出来。”……孩子们唧唧喳喳地各自说着理由,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他们总结出建构恐龙新家的一些要点,如要根据恐龙身体的大小、高矮、胖瘦等来设计恐龙的家。

  怎么设计呢?孩子们提出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恐龙,然后比一比它的高矮和胖瘦;可以先用几块积木来建构房子外墙的高度和宽度;再拿恐龙和它比一比,看看恐龙能不能住进去,住进去后能不能舒适地活动;如果可以,再继续造,如果不行就马上修改。讨论后,孩子们纷纷根据“边建构边比较”的规则造房子。

  终于,恐龙们有了适合自己身体大小的新家,它们既漂亮又舒适。

  我们知道,人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自己的认知的,幼儿也不例外。在为恐龙造新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房子与恐龙身体大小不匹配。面对幼儿的疑问,我并没有过多干预,也没有立即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给幼儿,而是把幼儿推到解决问题的“前沿”,只是在幼儿交流中运用动作的`暗示来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并引发幼儿商量选用对应比较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推算。由于游戏中提供的材料—一工程智慧片具有低结构的特征,所以幼儿能在操作中说说、搭搭、比比、拆拆,感知恐龙新家的大小、高矮、宽窄,复习巩固数经验。游戏中教师始终“退居二线”,让幼儿在自主发现、探索、释疑的过程中提升着认知经验。

  恐龙分家

  新家建完后,有的孩子让两三只恐龙住进同一个房间,这引起了部分孩子的不满,他们认为恐龙住在同一个房间内会引起捕食现象,而且住得也不舒服。于是,大家又展开了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两只恐龙住在同一座城堡内,又有各自的空间呢?睿博说:“可以把原来的大房间一分为二,分成相同大小的两间,让一只恐龙住左边,一只恐龙住右边。”扬扬说:“也可以一只住上面,一只住下面。”方法可行吗?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仍旧没有急于表态,“试试看吧,反正工程智慧片能随意拆装的。”于是,孩子们马上动手尝试为两只恐龙分家。

  扬扬在搭好的正方形中间按上红色连接器,在红色连接器的另一分叉处安装好隔离墙,然后搭好四周的围墙,左右分隔的房间建好了:睿博先搭了一个长方体,发现还没有安装隔离墙,就把房子拆开,安装好红色连接器后,再重新把围墙建好,上下分隔的房间完成了;丁丁先搭了一个正方体,又搭了一个正方体,然后把它们对接,前后分隔的房间出现了。不一会儿,能左右分开、上下分开、前后分开的房间都建成了,而且每间房间的大小都一样,恐龙们再也不用互相碰撞、拥挤在一起。忽然,睿博又冒出了一句:“如果恐龙家有四个伙伴怎么办呢?”“那我们就造里面有四个相同大小的房间的城堡呀!”扬扬觉得一点也不难。

  第二天,结构区里又出现了能同时让四只恐龙住下的城堡,当然每间房间的大小是相同的。

  恐龙的新家建成了,游戏中幼儿又不断发现新问题,先是发现新家的大小、高矮、宽窄不适合恐龙,后是发现让许多恐龙住在同一间房间里,恐龙会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幼儿用到了“等分”的经验。以前我们在数活动中学习的“等分”更多的是体现在平面上,而为了让恐龙能住得舒适,幼儿灵活地将“等分”迁移到这里,这让我暗自高兴,为幼儿能有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而喝彩。当然,这也和我提供给幼儿的材料有关,以片状材料为主的工程智慧片使幼儿在建构过程中自然地为“等分”由平面转向立体提供了契机。

  当初投放工程智慧片时,我只想到了能方便幼儿建构,但看到材料在幼儿的摆弄中还能使他们有效迁移已有经验时,我忽然想到以前幼儿在使用拼板积木时,也会用我提供的2个梯形、6个三角形、3个菱形分别去替代六边形积木;将4个正方形变成1个大正方形、1个三角形和1个梯形变成1个大三角形等。所以,我提醒自己以后在投放游戏材料时,不用考虑得太“细致”,要尽量还幼儿“自由”,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根据游戏的需要操作和演绎材料。

  本次活动,起始于“有趣”的材料吸引幼儿来玩,在操作中“有趣”逐渐转变为“兴趣”,促使幼儿愿意更深入、具体地与游戏材料展开互动,使幼儿在游戏中能运用结构材料感知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对应感知物体的体积大小,迁移、理解“等分”的概念。游戏中幼儿不仅成功建构了恐龙的家,而且还有效运用了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原本相对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有趣和有用。

【恐龙家园教育叙事】相关文章:

关于中学心理教育的必要性02-26

碘伏消毒液的资料 奶和茶到底能否同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