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治愈逃避型人格的四个妙招

2023-02-22 好文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你治愈逃避型人格的四个妙招,欢迎大家阅读。

  没事别找事,有事别怕事。使我们逃避的,是未知;使我们恐惧的,是逃避。

  01、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考试周,看着书本太厚太难,准备时间太短太急,干脆自暴自弃:“我不复习了,裸考算了。”

  社团活动进行时,需要你联系各方人员,处理各类杂事,“做这些事太麻烦了,我不做了。”

  招聘季,师兄师姐说找好工作要正装、化妆和自我包装,“找工作也太麻烦了吧,我晚点再找。”

  毕业季,毕业生要找房子开始独立生活,“搬家找房子好像很辛苦,又很麻烦,先不管了,烦!”

  工作时,上级指派给新任务,要求三天内按时高质量完成,“这根本不可能做到,我能不能不做了?”

  碰到稍微不熟悉的困难就逃避拖延,以上现象被诊断为逃避型人格综合症。

  逃避型人格又叫回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

  02、其实,大部分人,遇到陌生事物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但是逃避的代价太高了。

  解决困难很痛苦,逃避可以暂时缓解压力,但却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为不复习导致成绩不及格,最后不得不重新投入时间复习补考。

  因为逃避活动责任,给同伴留下差评,因此失去了朋友。

  因为拖延找工作,错过了招聘黄金期,再也没有那么多好的工作机会。

  因为没有及时找房子,错失挑选性价比高的房子的机会。

  因为没能完成上级指派的新任务,错过升职加薪机会。

  “当时咬咬牙就好了”。

  困难就像滚雪球,一开始只是个手掌就可以融化的小球,如果不立即解决,放任其继续发展,使其越滚越大,最终就会变成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逃避型人格往往一看到小雪球就怕了,任由其滚向未来,变成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的大雪球。

  这是病,得治。

  03、跳出舒适区很难,但是咬牙直面困难后,就会发现,亲爱的,那些事情其实真的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

  事物的未知放大了我们的恐惧。

  《奔跑吧,兄弟》中有一个考验胆量的游戏,成员需从暗箱里面尽快抓出弹珠。暗箱里面不过是水气球、海带、假发等普通物品,但在未知情况下,所有的恐惧都被放大,使得每一双伸进暗箱的手都颤颤巍巍,喉咙不自觉发出尖叫声。

  克服恐惧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暗箱的东西抓到明处,一看清明细,恐惧自然消除。

  去揭下生活的伪装面具。

  生活中的困难就像暗箱里面的未知物品,未知使我们恐惧,恐惧使我们逃避。所以只要勇敢揭下生活戴上的伪装面具,便知困难其实没那么难。

  04、把手伸向未知的困难,勇敢揭下生活的伪装面具,不容易,但也不难。以下4招教你治愈逃避型人格。

  第一招:变被动面对为主动选择。

  似乎我们总被强迫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考试、应聘、工作、结婚。

  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以工作为例,如果我不工作,我就不能升职加薪,不能升职加薪就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会留下遗憾,造成对自己的悔恨,所以我宁愿工作,也不愿留下悔恨,为了不留悔恨,我选择工作。

  主动去迎接困难,困难也就不难了。

  感谢大学版成长心连心活动,这个方法来自于导师分享。

  第二招:把所有困难写下来,再想解决办法,当做为别人出谋划策。

  我们总是好为人师,解决别人的困难总比解决自己的容易。

  当我们把困难都写下来,就是把乱糟糟的内心梳理了一遍,难点明确了,头脑清晰了,解决问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举个例子,作为毕业狗,准备在异乡工作,租房是个重要问题。

  于是我写下:我要解决租房问题。

  接着当做别人的问题来想解决办法。租房,不就是先定地段,不能离公司太远,房价合理,地段治安安全等等,一旦租房标准确立,根据订立的标准去找房子,也就容易多了。

  第三招:找伙伴,一同携手解决。

  一人解决所有困难似乎有点困难。世界这么大,总有人遇到过,或者正在经历相同的问题。所以与伙伴一起想办法解决,也是个好方法。

  不想独自复习,就找个人一起去图书馆互相监督,不想独自找工作,就跟着风风火火找工作的同学走,说不定还能收获宝贵经验。

  第四招:不去想难不难,只管往前冲。

  这个是最难做到的。

  面对困难,越想着它难,它就会越难。就像跑步,身体会累,倘若嘴上继续喊累,就会在精神上把自己打垮。此时脑袋放空,脚步自动化前进,挺一挺,也就挺过去了。

  面对困难,不要想着有多难,更不要一直喊着难,只管专注去解决问题就是了。

  希望有一天,当你回头看那些曾经让你胆战心惊的事情,可以轻描淡写地说:“不过如此”。

  逃避型人格的特点

  极度敏感,非常害怕别人的批评和嘲笑,总是担心自己闹笑话。

  只要无法确定对方怀有无条件的好意,就会避免与对方建立关系。

  避免可能令自己受到伤害或感到尴尬的情形,诸如结识陌生人或发展一段亲密关系。

  自我贬低,经常低估自己的能力并贬低自己的成功。

  因为害怕失败而始终保持谦逊和退让的态度,或是从事大材小用的工作。

  除此之外,研究者发现逃避型人格具有两种不同的面向:

  1.典型逃避型人格:或许她是焦虑多疑的人,但依然能与某些人建立积极且持久的关系。

  2.孤独型逃避型人格:另一些则是既焦虑又多疑,无法相信他人,进而无法与人建立起积极持久的关系,只能痛苦地活在孤独之中。

  如何与逃避型人格相处?

  一、帮助他“循序渐进”达成目标逃避型人格者自觉低人一等、害怕遭到他人的拒绝和耻笑,然而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善的。就像所有与焦虑有关的病症,减轻焦虑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当事人面对自身的害怕,并让他们意识到实际情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循序渐进”很重要。如果你希望帮助逃避型人格者克服自己的恐惧,那么就不要邀请对方参加一个人他都不认识的三十人大型聚会。他会表现得手足无措,害怕并不知道在这么多陌生人面前应该说些什么。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先向他提议跟你和你的几位他知道的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一起看电影并不属于难以应付的情形,如果你们在看完电影之后一起去喝上一杯,总可以找到聊天的话题,虽然逃避型人格者可能还是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工作上,也请先给他一些不太会遭到反驳,且他非常清楚应该做些什么的工作。

  二、明确表达你对他的想法很在意,逃避型人格者总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没有多大的价值,而且(更可怕的是)他会认为如果他反驳了你,你就会对他采取拒绝的态度。为此,你要做的就是,让他明白你想要知道他的观点,而非单纯地对你附和,藉以破除他的逃避想法。然而,不要希望一次就成功,必须要在建立信任关系之后,多试几次。

  三、表现出乐于接受不同观点逃避型人格者会认为反驳别人,肯定会引起让自己颜面尽失和落为笑柄的冲突。尤其,在专制的上司和逃避型下属之间,有时确实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逃避型下属马上就会明白,自己任何的反对意见都会遇到惩罚。于是很快地,他们就会变成言必称“没错,先生”或“我同意你的说法,女士”的应声虫。若逃避型人格者第一次表达自身看法时,你就立即反驳,他很可能会深感震惊,并越来越坚信“沉默是金”的信念。因此,即便他的看法不对,也不要在第一时间就反驳他,而要对他表示,他的看法让你有所思考,并对你感兴趣的观点表示赞同。如果你真的不得不反驳他的观点,比如在工作中,那么你应该先谢谢他表达想法,接着再解释为什么你不同意,但不要贬低他的看法。

  四、请用“先称赞,后说明”的方式指责逃避型人格者对批评特别敏感,所以你的批评,应该要让他明白:你批评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的某个行为。你对他的批评,并不妨碍你在其他情况下对他的欣赏。你理解他的想法。或许你会觉得“天啊!要让逃避型人格者明白的事还真是不少。”确实如此,但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

  五、用“始终如一”的态度对待他现在你已经很清楚,逃避型人格者比其他人更需要“安心”的感觉,这样他们才能取得进步。然而,最能让人安心的,就是虽然做错了事,但别人依然会欣赏我们原本的样子。一些老师就具有这样的特质,他们能让学生感觉到:无论成绩如何,只要他们不放弃并付出努力,老师都会一如既往地尊重和欣赏他们。正是在这样一种令人安心的氛围中,孩子和成年人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修正自己的行为。所以,就算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应该向逃避型人格者表明你对他们的欣赏态度,一如过往,不会因为某次的小犯错而改变。

  六、鼓励他们主动就医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研究的进步,其中最受恵的人格障碍类型,当属逃避型人格。心理治疗、新型药物、小组治疗,都能帮助他们改善症状、取得进步,有时甚至是令人惊异的进步。

  只要逃避型人格者愿意改变,这种合适的治疗就能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走进人群中。

  • 相关推荐

【教你治愈逃避型人格的四个妙招】相关文章:

训练孩子说话的四个妙招04-28

教你冬季排毒养生的小妙招04-24

教你释放你的坏心情的小妙招04-25

教你冰箱保鲜的四个招数05-02

中考数学快速拿高分的四个小妙招04-25

逃避作文05-03

逃避的作文02-18

逃避悔过作文04-28

减压的妙招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