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的习俗

2024-03-12 好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习俗不再是罕见的东西,不同种类的习俗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应当如何写习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腊月二十四的习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腊月二十四是几号

  阳历时刻:2013年2月4日

  腊月二十四习俗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则为“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除旧布新、迎接新年。

  腊月二十四习俗介绍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 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扫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由来已久。《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二十四习俗由来

  腊月二十四的传统是扫房子,按早年间民间的传说,“尘”与陈旧的“陈”是谐音。在农历正月新年前,扫去家中的一切尘土,意味着去除旧一年的陈旧东西,把不好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这一习俗充分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和辞旧迎新的强烈祈求。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家家户户的“扫尘日”。民间信仰以为,诸神从这一日起不理人间事物,回天向玉皇大帝述职。

  民间传 说,这是神明归天的日子,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顾秩序;民间又以为神明上天之後,须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间;於是便有传说,这时间内,即使翻转屋子也不必顾虑任何细节,利用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尘乱飞更不怕冲犯家中神明。

  古人就定下这一天是可以大扫除的日子。

  “扫尘日”和“送神日”的正确日期,有说是二十三日,也有说是二十四日。

  《五经异义》则说,官府在二十三日祭灶,民间在二十四日,基於这本主张官府二十三日祭灶的书,亦指出官府是选择在二十三日“阴阳”交介的时间送神。

  因此,其实就是指从二十三日亥时进入二十四日子时的交界时间──依然是二十四日。东南亚一带的华人多数源自闽广两省,受当地民间习俗影响,因此,东南亚华人普遍的把二十四日视为“送灶”和“扫尘日”的正日。

  古时有 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庾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

  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仇诸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司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司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

  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司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

  王灵官司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廷,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惊,隐藏旨押审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动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降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敬灶 全书》说,灶君的责任是受一家的香火、保一家的康泰、观察一家的善恶、禀奏一家的功过。

  如果一个人乱做事,被灶神告发他,大错减寿三百日,小错折寿一百天。

  民间又以为,这一天是诸家各户以及所有寺庙神明上天向玉帝奏报人们善恶的日子;尤其是灶君,更是有责上天习俗一年所见的主家大小善恶。所以民间老百姓都在这一天供奉甜糕,希望灶神吃过甜糕後,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

  其实,古人以为有灶方才会有好食物,有食物就是有生命的延续,祭灶君是源自古代人们以为万物有灵与重视饮食平安的祝愿心态。

  汉代以前祭灶君是在夏天,汉代以后祭灶君的日子更改了。早在汉代民间已出现类似今日的说法:以为灶神有一特殊责任,他是向上天习俗屋主功罪的神明,灶君的习俗会左右对人的赏罚,影响人们未来的命运。

  所以,从那时起,汉代人开始把灶君原是火神的说法淡化,又把神明和过去周朝人拜的司命神二合为一,成了“司命灶君”,这使到一个神明处身於灶房这种关系每一家庭生活的重地。神明身份高低已不重要,但人人都要以礼待之。

  由於灶君等神明都会在新年之前的这一天“提早收工”返回天庭,因此客籍人把灶神送上天庭的日子看成已是“入年界”,福建人则以为这代表一年要结束了,又称这一日为“送年”。

  腊月二十四习俗典籍记载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 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亦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旧时至农历二十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宋吴自牧《梦粱录。除夜》:“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 扫尘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清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苏州》“二十七日扫屋尘,曰除残。”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指历本)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清蔡云《吴歈》诗:“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又引《岁时琐事》:“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凡有所为,不择宪书,多嫁娶,谓之乱丝日。”又《月令精钞》:“二十四日为无忌日。”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年阳历2月3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俗称“小年”。这里为何强调是北方呢?因为一说到小年,北方人马上会反应过来,是腊月二十三呀!但在南方一些地区,却是将腊月二十四这天定为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所以要祭灶神。民谣有“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王爷。

  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灶君,在夏朝就已成为民间尊崇的大神。四书之一的《论语》记录了孔夫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对话。先秦时,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古代祭礼之一。祭祀时,立尸以代死者受祭。尸由臣下或死者晚辈充任。“迎尸”指迎接象征死者神灵而受祭的人)等等。

  为何灶王爷在民间那么受重视?以至于祭灶成为迎接新春第一祭?那就要先从灶王爷的出身来历讲起了。灶神,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王菩萨等。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尊其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上天赏罚。祭灶仪式很简单,在灶王爷神像前供上麦芽糖制的糖瓜或关东糖,意在让灶王爷把嘴粘住,以免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乱说乱奏。

  还要烧些纸钱,意为送灶王爷上天路上用的盘缠。另外要给灶王的坐骑准备一桶水和一些草料,供他喂马之用。祭祀时念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七日后,也就是除夕,家家再燃香烛,摆上供品,把新买来的灶神像贴在灶上神龛里,上面写着“保佑”二字,两边贴对联,有的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有的写“油盐深似海,米面积如山”。这就是把送走的“灶神”又请回来了,俗称“迎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七天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老百姓从小年举行完祭灶,便进入了迎接新年的倒计时,紧锣密鼓地为过个红火的春节做着各种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为了除旧迎新,送灶前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的传统。室外屋内,房前屋后,要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为何要在小年前后扫尘呢?一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二来因为有“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的说法。另外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

  在小年这天,人们还习惯吃灶糖,所谓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必须用菜刀劈开才能吃,质料很重很细。

  腊月二十三前后,各地还有剪窗花、理发(因传统习俗认为正月不适合理发)、写春联等习俗。虽然灶王爷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但红火、热闹又趣味横生的小年,是民俗史上生动的一笔,做为龙的传人,自然应该了解、熟悉。

  • 相关推荐

【腊月二十四的习俗】相关文章:

腊月二十四周记03-07

腊月二十七的习俗05-06

腊月二十四周记(大全5篇)03-07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习俗03-05

腊月二十三的六大习俗02-02

腊月二十三有什么习俗和讲究12-18

腊月二十三小年习俗「精编」03-06

腊月二十三作文09-21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什么12-18

立秋的习俗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