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民族村寨的生计方式变化与经济转型的探析

2024-07-12 好文

  一、农耕社会的传统生计方式

  (一)农耕社会概述

  大稿午村是一个吴姓苗族聚居村寨,距离镇政府驻地 1.5 公里,靠 320 国道,东接巫亮村,西靠西朗村,南与基甲村交界,北邻川洞村。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居雷公山北麓,东经 108°、北纬26°,海拔约 455 米,国土面积 4.1 平方公里。村寨背靠郁郁葱葱的高山,寨前水美田肥;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经济作物有油菜、马铃薯、花生、辣椒;肉食主要是鱼、家禽、家畜,这里曾经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少数民族自然村寨。

  (二)传统生计方式概况

  “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传统生计方式首先普遍表现为对生态环境以及动植物生命周期的高度依赖。”

  农业社会的大稿午村主要的生计方式是农业生产,按照农时进行耕作,寨子上的七八十头牛是主要的生产力,生产工具有:锄头、犁、钉耙等,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田。土地改革之前寨里的土地按照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等级占有数量不同;土地改革之后寨民个人都获得了土地,大家的生活基本自给自足,主要的劳动力是自己的家庭成员,一般不雇佣劳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农业政策不同,农业生产也发生着变化。

  1、土地改革时期的农业生产

  1950 年,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压迫、剥削,对土地的需求最为迫切,1952 年大稿午村也开始了土地改革,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因失去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而彻底瓦解,贫下中农分得了田地。土地改革后,党中央继续在民族村寨有组织的开展农业生产运动,民族村寨进入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和其他地区的农村一样,村寨分成了若干农业生产小组搞生产,之后乡镇之间联合搞生产,农业合作社成为了此时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直到 1960 年,大稿午村才从人民公社改为村小组,村民各自重新获得田地,这种生产方式一直持续到 2004 年剑河县城搬迁过来之前。

  村民 A:1952 年土地改革以前,是封建地主土地制度,村民被划分为:雇农、贫农、贫下中农、中农、富农、地主。土地改革的时候,把地主的所有田、地都拿来分给贫下中农。1958 年人民公社运动,村里被化成了四个小组搞生产,后来成立初级社,一个村是一个初级社,后来成立高级社,几个村一个高级社,之后出现了大跃进,再后来就是人民公社,1960 年又分到小组,田土都能得到了。

  2、土地改革之后的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之后寨民个人都获得了土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人们习惯按照阴历来计时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按照四季轮回安排农活。农忙时节大家都在水田里栽水稻,在山地上种植蔬菜和经济作物,大概从农历三月份持续到六月份;农闲时节大家会结伴上山砍柴、割猪草。在交完农业税后,大部分人家还可以有剩余的食物,有的会在赶场时拿去卖,换成其他食物或者生活用品。这个时期的妇女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饲养家禽、家畜,或者几个人坐在一起绣花、染布,边做边说边唱,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村民 A:过去按照季节搞生产,农闲来时没事做了,大家都去砍柴烧,妇女在家绣花、织布。三、四月开始农忙,五月栽秧。栽秧过了以后,有些会做生意,就去做,家里割草喂牛,打猪草喂猪。六月之后傐秧,共傐三次,用筢子筢下来,然后栽包谷、花生米、红薯这些。

  二、城镇化背景下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动力与制约

  经济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的主要途径。实现经济转型是众多因素合力推动下的结果。“动力差异产生了经济转型的两种基本类型:整体性的突发转型和个性选择性的渐变转型。在社会层面上,前者表现为一个震荡性的过程和整个生活方式的突变,后者表现为一个稳定的过渡性过程和文化的浸润和渐变。一般说来,外力介入性的经济转型多表现为突发性的整体转型。”大稿午村就是典型的外力推动占主导地位的整体性突发转型民族社区。在强大的外部力量的主导作用下,大稿午村传统经济的整体性与独立性基本丧失,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一)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动力

  1、村民的适应性发展—— — 内在动力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长期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寨民有着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这就使以互惠为核心的内生性社会制度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更加突出,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有田就有饭吃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八十年代后期村民开始离开田地,有的进入城市, “打工热”随即产生了。

  第一,维持基本生活的需要。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有维持生存的基本保障。大稿午村村民以前生存靠的是农田,在农闲时打点零工,现在农田被征用,政府曾扶持过在山地种植药材,时间不久药材全部枯萎,没有技术支持,没有资金支持,这种发展经济的策略被束之高阁。村民长期被束缚在土地上,缺乏经营生意的经验和思维。为了维持生活,购买基本的生活用品,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就要学会转变思想,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因此,做零工、苦力、打工就成了大稿午村民赚取生活的新方式。

  村民 B:没田没办法,没有经济头脑不会做生意,给别人打工一天一百多块,没有就做一点家务。会做木工的有的,还有运输的,砸钢筋的,在县城里面做点拉沙的活。药材原来有种,现在没地方种。走过场都是,当官的调到这里来,一年半年没什么政绩。

  第二,接受学校教育的需要。大稿午村历来都比较重视教育问题,是一个文化底蕴较为浓厚的苗族村寨,有 65 年的办学历史,村里的孩子都要读书。直到 2007 年稿午小学才并入剑河县城关二小,村里没有自己的学校了。小孩子必须要读幼儿园,不读的话就不让读一年级,幼儿园费用高。这对于没有稳定收入的村民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们受到了极大的困扰。

  第三,生育观念的影响。在民族村寨,生儿育女是大事,家族的壮大和地位的巩固,都与家庭生育男孩的数量有关。传统的生育观导致了小孩子出生率居高不下。没有男孩儿要一直生到男孩儿为止,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村民选择了到广东等地做产前检查的方法,是女孩儿就打掉,是男孩才生下来。

  村民 C:多了养不起,两个男一个女就好了。没有男孩就生到男为止,不像汉族,女婿也行,我们苗家姑娘嫁出去了怎么养啊。自己要生男,女的嫁出去了有男人守,在我们中国重男轻女。

  第四,制作民族服饰的需要。苗衣是苗族重要的象征符号,一个女人会不会绣苗衣,绣的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她是不是一个贤惠能干的苗家妇女。孩子身上穿的苗衣绣的好不好,银饰多不多也是衡量一个家庭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大家对苗衣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了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要有钱才能绣出好的苗衣,所以,苗衣的花费也成了重要的一笔家庭支出。

  第五,礼尚往来的需求。苗族是一个尚礼重情的民族。“黔东南苗族是“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典型代表,有春节、芦笙节、祭桥节、祭卯节、鼓藏节、苗年等。”节日主要用品有:糯米饭、酒、猪肉、鸡鸭鱼等,这些物品大部分时候不能完全自给,要到市场上购买,因此,越来越多的礼尚往来对礼物交换的质量和数量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更多的金钱。

  2、政府政策的主导—— — 外力作用

  政府政策的推动是最主要的外力因素,是加速村寨转型的催化剂。大稿午村是政策主导转型性质的村寨。大稿午村为纯苗族村寨,是一个古建筑、古石路保存完好,古风民俗浓郁的少数民族村寨,被剑河县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民族村寨,它与县城城区、八郎古生物化石群、剑河温泉、三坂溪水电站仰阿莎湖区融为一体,构成了该县一条龙的湖滨城市旅游线路。在 2010 年落实了 10 万元建设资金,2011 年 9 月,剑河县大稿午村获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 特色民族文化村寨资金 80 万元,用于重点打造该村民居改造、消防设施建设、民族文化陈列室、步道建设等项目,同时落实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5 万元,用于贫困建房补助资金。剑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某建筑公司制定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村—— — 村庄规划》(2011- 2015)。规划书规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大稿午村建设成为功能结构合理、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发展生态可循环的宜居型的新型农业镇村。

  在大稿午村划归社区管辖后,村寨主道路和入户小路,上山的部分小路已完成硬化建设、统一了饮用水系统、村民在基础设施上获得了很大的方便。

  (二)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

  第一,村民自身条件的制约由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突发转型过程中村民表现出了适应性缓慢和滞后的特点。 “文化产生于族群的生产、生活实践,反过来固化、约束着族群的个体行为,同时也反映这一文化的特征。但事物总有其两面性,社会前进了、时代变化了,得以使这一文化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虽然外在推动力是主要的,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大稿午村社会已经在进行全方位的变革,用新的科学的思维来参与到新的建设中来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在充满恐慌的同时被动的适应着便是村寨转变成社区后的一种长期的生存状态。笔者在村寨走访时,一部分村民是有怨言的,大家异口同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土地没有了,我们怎么生活”。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环境,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只是大家固有的农业社会的思想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时间存在。村寨要怎样谋发展,村民要怎样从事新的社会生产都不能提出可行性的措施。

  第二,政策、资金条件不足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民族村寨经济来源单一,相对封闭、滞后,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不到位是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村寨里一些村民有想利用村寨优势资源发展经济的想法,只是资金来源无门。一些经济的发展是需要资金作起步支撑和发展后盾的,虽然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对这些工作做出过指导和支持,但是村寨本身没有很好很专业的技术人员,下级部门没有将上级的政策思想传达到位,或者上级根本不会重视这些,都导致了民族村寨发展之路无门,夭折现象百出。

  村民 A:聘技术员要钱,国家扶持要,不扶持搞不成。贷款没有哪个担保不行,话是那么说,真正不好干。国家扶贫,应该政策要实在的,现在配比搞一个养猪场,要投资,起建盖房,居住的、猪住的、整套几十万的。国家说是扶持,钱肯定是有,真正需要的没拿到。

  三、城镇化背景下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对策思考

  (一)畅通诉求渠道,规范利益表达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制度建设落后于发达地区,缺乏人民需要的表达机制,心声很难被有关部门听到,有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再甚者,地方官员懈怠,对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知,出现了民声到了相应部门已经变了味,根本问题解决不了,民愤、民怨情况严重。

  在民族地区建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双向意见表达通道,使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能够逐级反映到有关部门,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也使上级的建议和意见完整传达到民族地区群众中去,透明的双向沟通制度会极大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使人们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尊重和维护。可以模仿建设遵义市凤冈县的“双向、四议、三公开”制度。

  (二)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

  地方政府是地方社会建设的主导者,肩负着监督和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在民族村寨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政策性引导,完善制度建设,构建适合民族村寨特质的策略和制度,才能号召人们共同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来。转变职能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加大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新型村民,充分发挥村民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中部分素质条件不够硬,存在强权政治,欺压百姓的情况。要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服务型政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增强民族村寨村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同时不断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满意度。

  (三)推动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相结合

  特色民族村寨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的内在潜力,是少数民族人民脱贫致富的首要依靠。城镇的发展给民族地区带来了便利的交通、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游客。一味地从形式上完成城镇化的任务而忽略了城镇化主体——人的城镇化往往得不偿失。

  因此,在资源丰富、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地区推动城镇化建设要做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完善保障制度,把经济发展和村寨建设有机结合,搞活旅游经济带建设,振兴第三产业,拉动就业,不断提高民族村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积极性和活力,积极投身到村寨现代化建设中来。

  (四)提升村民素质,适应市场变化

  市场变幻莫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培养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各种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适应时间相对较慢。

  民族村寨村民要有学习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正确心态,党和政府要出台和完善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综合素质的政策措施,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实施到位。比如,根据地区优势,发展优势产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培训,并做长期的驻守监管工作,直到初显成效,产生经济效益。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实现自身发展,还要人们自己坚定信念、善于学习、敢于突破,在维持基本生活状态的同时,学习新技能,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军当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共同为建设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 相关推荐

【城镇化背景下民族村寨的生计方式变化与经济转型的探析】相关文章:

告别村寨作文09-05

背景的作文11-11

月色背景作文12-12

那些不舍的背景07-17

匆匆课文写作背景03-07

以自己的方式作文01-29

爱的方式作文07-24

作文的开篇方式04-25

(精选)以自己的方式作文01-30

民族特色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