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份工作对你的一生有怎样的影响

2023-05-30 好文

  每年的毕业季都是都是大学毕业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日子,但大家有想过第一份工作对自己有多重要吗?可能是未来职场的缩影,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你的第一份工作对你的一生有怎样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生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一次次或华丽或狼狈的转身,多少都被那个叫做“梦想”的念头牵引。

  还记得你的第一份工作吗?你做了多久?后来为什么会离开?第一份工作对你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

  人生从来没有捷径

  Amy 女 39岁

  贸易公司部门主管

  大学毕业后,我在上海的一家外企做前台。

  那是一个知名度挺高的公司,每天进进出出的除了高级白领就是金领银领和各种隐富显富。做前台,时尚光鲜靓丽,比起那些每天忙得团团转还常常要加班熬夜的白领们轻松很多,还能不时认识一些有钱有意思的人,收到一些昂贵稀奇的小礼物,可惜的是,我丢弃了自己的专业。

  我知道,做大公司前台是吃青春饭,很快就会有更加年轻貌美可爱的女子取代我们这一拨人。我考虑过转行,可又畏惧职场拼杀太辛苦,犹疑间,有个条件不错的男人追我。各种讨好,各种宠溺,跟他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像个公主。交往6个月后,我决定嫁给他,后来跟他回到金华安家,做了8年全职太太。然后,在一个完全不被料到的时刻,我被一个比我年轻貌美而且精明的女子PK掉了。

  34岁的女人,失去生命中很多重要的东西,重入职场,从底层很辛苦地做起。我痛苦过,绝望过,可为了父母和孩子,我必须好好活下去。现在,我是一家贸易公司的部门小主管。总算明白,人生从来没有捷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每一份工作都需拼尽全力

  安茜 女 36岁

  医药器材销售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护士,差不多3年三班倒,被夜班和越来越难说话的病人折腾得神经衰弱。

  年轻时想法很简单,也很任性,索性辞职去读书充电。一边进修,一边实践,看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在职场中奋力挣扎,发现其实没有人可以轻轻松松挣大钱。那些光鲜明亮背后,是更多更苦的付出,更加高强度的学习。

  后来,我去一家医药器材公司做销售。这个原以为只要吃吃饭喝喝咖啡就能签单成交收钱的工作,体力和精力上的付出,一点不比做护士少,精神压力却更大。我做得很努力,赚得也比以前多得多,但为了维持自己良好的形象与谈吐,为了维护与客户和同事上司的良好关系,我进修、健身、保养,每天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比当护士时增加了N倍。

  面临困境时,我想过退缩,然而现在的我不是当年那个无牵无挂的小姑娘了,有家有孩子有老人,哪敢轻言放弃?每一份工作都需要拼尽全力,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于是,我咬牙坚持到了现在,9年了。

  得失之间是历练和成长

  凌云 男 38岁

  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当老师,学生多是调皮捣蛋成绩差,被各小学、中学层层过滤下来的。我很厌倦那份工作,觉得自己一路那么优秀地成长,应该跟更优秀的人在一起才对。

  工作一年半,有机会考研,我考上了,离开这座城市,丢弃了今生唯一的爱情,去了北京。读完了硕士,又去英国读博,然后在北京、上海先后打拼了7年,充分感觉到大都市生存不易,于是再次思考自己的人生,决定回到故乡创业。

  回来后,发现物是人非,当年的女友已经有了幸福的家和可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老到需要常常陪伴。我的新工作是做教育培训,跟很多有学习障碍或需要行为习惯矫正的孩子打交道。亲友们觉得我好像是回到了原点,甚至混得还不如从前,因为我失去了原有的体制保障,一切都得靠自己了。

  几年辗转,得失错漏,让我得到了历练和成长,学会充分考虑安全感,懂得钱和事业失去了可以重新找回,可有些人,错失之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硬着头皮从外行做成内行

  莲娜 女 47岁

  电脑公司老板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私企做文员,从端茶倒水到起草文书、安排各种会议、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工作都做。后来,公司搬到外地,父母不同意我离开金华,让我去公交公司当售票员。3年后,我辞职结婚,帮老公一起开电脑公司。

  当时,老公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跟当时新兴的电脑公司打交道时,发现这个行业潜力巨大,决定自己开一间电脑公司,硬件、软件和系统维护一起做。我俩都是外行,除了高薪聘请专业人士做技术和采购,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一边学管理、一边学技术。起初,老公和工程师带着我做,之后就慢慢就由我掌管公司,从营销、技术和客户服务,我都能担当了。21年过去,现在公司已经有60多号人,我也从外行熬成了内行。

  非常感谢我的第一份工作,让我在零碎的琐事中学会了很多。其实,做小事和杂事更能锻炼一个人的耐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学会坚持、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曼曼雪:17岁时顶父亲的职,进了东风萤石公司当了一名选矿女工。工作很辛苦,但以当时的收入,可以养活自己与弟弟两人。这份工作一直做到公司破产,大家都下岗了。整整20年,最好的时光都留在那了。

  @风信子:第一份工作在金华试验机总厂。上班第一天,轰隆隆的机器噪音和手上的油污,让我晚上趴在床上哭了好久。12年后,我离开了工厂,直到现在,我依旧从事这个行业。有时还会梦回工厂,怀念自己的青春岁月。

  @征兆:第一份工作是在舅妈同学的地方志编纂工作室当文员,这份工作给我的好处是打字飞快,看繁体字的书不吃力了。

  @の小猪猪の: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三甲部队医院里做合同护士,没有保险,不计算工龄,工资也不多,我居然一口气在那里做了6年。当时的想法是终于不用问家里要钱了,所以满足现状地傻玩了6年,最好的年华都在那里了。后来有一天终于醒悟,离开了那个不计算工龄的地方。人啊,很多时候还是要多想想,多看看周围,多考虑考虑将来。

  @纯粹:大学毕业,在一家新开的公司做平面设计,边学边工作,同事相处得很好,每天都很开心。可是,公司一年半后倒闭了,我也没再从事这个工作,后来做过销售,当过文员,回想当初放弃专业,觉得很可惜。

  @nasy:在纺织厂工作,很累、很辛苦,三班倒,半夜11点还要去上班,真的心累、憔悴。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挺过来的———整整一年,没有假期,没有休息,工资很低,同事间勾心斗角,瞬间失去了梦想,失去了希望,感觉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后来,因为不开心,就决定离开了,到了义乌,开始了新的工作。

  @灼灼然: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现在这份工作。一直喜欢做传媒,希望从一而终,坚持到底,让第一份工作成为我的最后一份工作。

  @*冰玉儿*つ:15岁那年,我离开家乡到陌生的城市,给一对老人的夜宵摊包饺子,和老人一起住在乱哄哄的出租屋里。很辛苦,但是老人对我特别好,感觉很温暖。做了1年左右,后来看见服装厂招工,进了服装厂。转眼25年过去了,想想那时的苦,感觉现在特别幸福。

  @十月:1983年,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服装厂做临时工,月工资16元,做了半年。后来参加招工,到义乌橡胶厂去上班,1987年到金华公交公司做到退休。

  @亚亚: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工艺品厂里打工,做假发。没日没夜地干,学徒期450元一个月。后来计件,多的时候能拿800多元,做了一年整,存了4000元钱寄给爸妈。后来我回家了,我妈告诉我,我寄回家的4000元有3500元被拿去交了罚款,因为我爸赌博进了派出所……我妈说着说着哽咽了,我的泪水也模糊了双眼……

  @天使降临:我只有唯一的一份工作。为了全家人填饱肚子,尽快离开农村,我选择读中专护士,一直做到退休。当时是成绩好的第一批上中专,第二批才上高中,我因家境所迫选择了读中专。这份工作不仅辛苦,更局限了我的人生发展,如果上高中、大学,我会做得更好。

  @就是酱紫:在公司做了5年文员,厌倦了繁杂重复的工作,跟朋友一起开公司,居然还挺顺利的,感谢自己当年敢于改变的勇气。

  应届生的第一份工作有多重要?

  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离校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找工作,而这第一份工作对应届生有多重要呢?答案肯定是很重要的。

  因为在职场上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失败反面教材,所以总结些心得给即将毕业的你,希望你少走弯路。

  第一份真的工作很重要,请谨慎考虑

  与过去相比,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有一样东西却未有大的改进——“教育”,包括大学教育。

  能真正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自身兴趣的教授很少,多数是疲于应付科研指标;很多授课教案还很陈旧,未跟上科技的发展。有些教师一直待在象牙塔里,本身就没能深入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及行业动态。

  因此,很多初出社会的大学生便是傻白甜,对于自己的优劣势探索甚少、对专业相关的工作领域了解少之又少,更别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了。职场教育的匮乏令人发指,往往都是快到毕业秋招了才抱佛脚。

  这样往往存在很大的弊端:特别容易糊里糊涂的进入到一个领域中才发现与当初臆想的完全不同。

  而再次择业时,早已脱去“应届生”的新手保护,社招与校招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换去自己喜爱的领域中。据调查,70%以上的人长达数十年的职业方向与第一份工作关联度极其的高。

  第一份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一生的工作,这并非是危言耸听。

  因为每个人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问题。企业也会通过你过往的经历来评估要不要给你这个工作岗位,随便就能换到哪个领域的是不可能的。

  工作三四年后再切换领域及岗位,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艰难的选择,需要牺牲职级及工资,成本极高。

  都说Timing很重要,大学求职期间是了解职业兴趣及方向的极佳时间窗口。

  认知,提升认知!

  人有几种途径能达到对事物的认知:一是一手信息,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二是二手信息,比如读书、与人聊天等等。

  一手信息的认知最为深刻及准确,但需实打实地占用你的时间及精力,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广度的认知。

  就求职而言,大部分同胞过于依赖一手信息,忽略了二手信息的获取及重要性。

  二手信息有哪些?最重要的途径便是父母至亲、再是导师以及师兄师姐,这些都是天然就建立起的联系。

  通过与他们请教聊天能迅速对一个行业有直观的理解,有助于找到自己的定位。

  比如金融行业就业而言,大多同胞只知道去银行,殊不知银行已早不如前,而金融是一个极大的熔炉,又及其细分,同是金融民工,要跨越也极不容易。

  你在监管部门,或是证券、基金、银行、保险、信托、互金等不同类型板块企业,甚至在同一类型机构里岗位角色不同,差异大着呢!甚至是完全不同的职业路径!

  最重要的要素

  无外乎是行业及岗位。

  行业的选择关乎个人成长及薪资问题,过去十年,如果你从事互联网行业肯定是要比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要强的。

  在一个扩张的行业,它本身是在成长的,作为个体,自然能享受到整体向上的益处。这就如证券投资中的贝塔收益,在1415年的市场,是个傻子买入都能飞起。

  但什么行业好,什么行业不好,却没有一个绝对的说法。这里说几个原则:

  优先考虑父母及至亲从事的领域。有一句说得很好:“奋斗不是一代人的事情。”

  一个人要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是需要持续积累的。而父母等一代的积累所能给你带来认知与产业链资源上的提升是无比丰厚的,甚至能让你迅速跨越初级发展阶段。

  去大学专业相关的领域。毕竟学了点专业皮毛,现在找工作越来越讲究对口。此外,校友资源也是出道社会后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毋庸置疑他们分布在专业相关领域的各个链条当中。

  到最新的领域里掘金。判断及跟随趋势的能力很重要,因为风口上的猪总是能更胖的。假设你确实不想从事专业相关的领域,另一个选择是去看起来发展大概率会很不错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等:这里肯定会有伟大的公司出现,先占住相关的坑。

  寻找相对更感兴趣的领域。如果以上都不适用的话,工作只是糊口的工具,但它占据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起码5dayx9hours),为何不找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呢,再不爽,起码都能忍下去。

  岗位问题非常非常重要。

  因为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适合不同岗位的工作。而岗位的切换几乎是致命性。

  就一般类型公司的运作而言,总体可分为市场岗位+技术岗位+支持岗位这三大类。

  市场岗位:包括销售、市场品牌、电商、项目经理等。这类岗位更多偏与人打交道,工作弹性大,业绩压力也比较大。过于闷、能动性弱的同胞不是那么适合。

  技术岗位:包括研发岗、研究岗等等。这类岗位更多偏与事物打交道,需要较长时间的专注研究及开发。定力较差的同胞不适合从事这类岗位。

  支持岗位:包括财务、IT、合规法务等。这类岗位对应着公司运行的一特定环节,更多routine工作,重复性较大。喜欢挑战、新鲜感的同胞请远离。

  并不是说一个人只能干一类岗位,有些牛人都能干好。但对于大部分普通同胞而言,肯定有合适的干起来更得心应手的。如果一开始去了不合适的岗位,可能会干得非常不开心,工作成效也会很低。

  别听什么大学生创业的鬼话

  近几年老有什么政策忽悠大学生毕业出来创业。这真是坑死很多年少无知的普通人。

  那么多老人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二十年知识、技能、人脉积累到位了创业都分分钟失败,更何况任何经验都没有的大学生呢?

  被鼓吹创业成功的新兵,不是家有莫大的支持就是能力超强的人,这些是极少数的比例。你目前拥有这超人的能力和支持吗?

  有一小撮同胞甚至还会沉浸在名片上印CEO或合伙人,注册一个公司只需要三千元不到做“老板”很容易,但一个公司要赚钱,要生存下去...实在...太...难...了...

  对一个普通同胞而言,最靠谱的策略就是尽可能找到你所认定行业里最好的平台最感兴趣的岗位使劲干他个几年。打工那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谈何做CEO?

  不喜欢第一份工作怎么办?

  换行要趁早,此话是箴言。

  无论是行业还是岗位的切换,越到后期沉没成本越高。如果干了半年实在不感兴趣,一定不要犹豫,及早出来止损。

  但要做好战略性的思考:

  1、是岗位问题还是行业问题?

  2、我更喜欢哪个领域?那个领域的人喜欢什么样的人?我找了这个领域的人做深入了解没?

  3、我现在做的是否有助于我想去的那个领域?是能够自然切换还是鸿沟很大?

  毕老师再次阐述前面的观点:大学期间真是最好的尝试窗口的—成本低,而且有很多试错及探索机会。大学最值得做的几件事真是:找个好导师带着自己读好书及研究点问题,攒钱到处旅行,更多实习探索事业方向。

  • 相关推荐

【你的第一份工作对你的一生有怎样的影响】相关文章:

影响你一生的3种能力05-04

因为有你03-04

怎样让别人接受你的想法02-26

喜欢你,因为你有正能量05-07

影响你未来的10个忠告05-02

如何提升你的影响力02-24

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03-08

中国式聪明怎样影响孩子的一生02-24

只因有你作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