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不吃啊?这是我请的耶,试试看啦!真的很好吃,这可是我爸从日本带回来的哟。”曼曼将手中已经咬了一口的巧克力推到小妮的嘴巴前,只见小妮尴尬地轻摇着头,想推却、想拒绝,但又说不出口。
“真的试试看啦!又不是要害你,你没看我都吃了一口?嗯,拿去吃,试试看啦!”曼曼的手臂伸得更直了,手中的巧克力距离小妮的嘴巴只剩不到一公分的距离。这时,小妮仍然只能像个木头般杵着不动。
“恶心死了,我最讨厌吃人家咬过的东西,更何况又是巧克力!”小妮的心里立即浮现出这个抗拒的声音。但她很清楚,这个声音只能静静地放在没有人知道的心里。更何况,眼前的曼曼又是她最好的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如果没有她的陪伴,那么自己可就孤单死了。
曼曼微皱着眉,嘟起嘴来,原本又圆又亮的双眼眯成一条线。“你到底吃不吃?!”曼曼低沉的语气,让小妮紧张地吞了一下口水,因为她知道自己不能惹曼曼生气。
“好啦,好啦!我吃,我吃!”小妮勉为其难地接过曼曼手中的巧克力,但那被咬上一口的痕迹,似乎邪恶地像是张大着犀利的眼猛盯着自己。“吃?不吃?吃?不吃?”小妮的心里交战着,只见曼曼似乎越来越不耐烦,双手叉着腰。
小妮闭着眼,还是妥协地咬了一口,或者说仅是轻轻碰了、与巧克力亲吻了一下。
“喂,小妮,你很没诚意耶!”
“好啦!好啦!”瞬时,小妮张大嘴狠狠地咬上了一口,只见巧克力剩一半。
这滋味令小妮感到难受。不只是她对巧克力会过敏、对于吃别人口水的厌恶,更包括了那股勉强自己意愿的不舒服。但是,她又担心坏了曼曼的心情,只好强迫自己吞进去。
小妮的眼眶有些微湿,当然,这难过的情绪不能让曼曼察觉、看见。只能说,曼曼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她总能让自己不会感到寂寞。
小妮心想:“但是,我真的要委屈自己接受一些讨厌的事吗?这回巧克力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曼曼爱吃零食又爱分享。下一次,我该怎么办?难道好朋友就要这样吗?”
减少委屈的秘诀秘诀001“不”没有那么黑、那么坏孩子很怕向对方说“不”,特别是对于要好的朋友。深怕一个包含“不”字的“我不想”“我不要”“我不行”坏了彼此的感情。
但是,我们要试着让孩子了解,“不”其实没有那么黑、那么坏。而为了让孩子能够很释怀地说“不”,这时,如何协助孩子调整对于说“不”的看法,以及重新以合理的方式来解释“不”这个字,就显得相当重要。
让孩子理解,向对方说“不”,仅是针对眼前这件事。例如:自己的体质不适合吃巧克力,清楚表达自己的状况。但拒绝巧克力,并不等同于拒绝对方整个人。
让孩子避免陷入以偏概全的想法陷阱,而勉强自己的意愿,坏了自己的心情。
秘诀002委婉的拒绝拒绝是一种艺术,甚至于是一种需要行动的艺术,也就是说,孩子平时需要透过不断的演练,来好好练习说“不”。
如何向对方说“不”,同时又让对方感受舒服?我想,“委婉、轻柔,清楚表达自己的状况,再多加个微笑”,是一种黄金组合。
“曼曼,谢谢你的好意哟!看着巧克力,真的让我的口水直流,也好想咬一口。但是好可惜,我对巧克力会过敏,就像我爸对芦笋会过敏、我妈对花粉会过敏一样,不太能够碰。这回只能羡慕地看着你吃,真的谢谢你的好意哟。”
让朋友清楚你的状况,我想贴心的对方能懂、会懂也愿意懂,更何况是孩子心中的好朋友呢!
秘诀003拒绝的时刻时刻,没错,好好引导孩子觉察自己该拒绝的时刻。
在什么时刻,孩子该清楚地向对方说“不”?试着引导孩子表达看看:
●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例如心想:“恶心死了,我最讨厌吃人家咬过的东西,更何况又是巧克力!”让孩子知道,如果这件事明显违反了自己的意愿,就该是拒绝的时候。
● 自己不能碰的事。例如,平时对于巧克力过敏,很抱歉,该说“不”就说“不”,这可开不得玩笑。当然,其他违反社会规范的要求,更是该断然拒绝。
● 自己做不到的事。让孩子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有时,自我衡量是非常关键的指标。避免任意答应对方,轻易承接自己做不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请求。
秘诀004就事论事的拒绝请再度让孩子了解,“拒绝”两个字,并不是一道墙,说了就会横在与朋友的关系之间。
当孩子面对是否该拒绝的两难情境而焦虑不安,也正提醒着我们要适时留意,孩子对于周遭人、事、物的解释,是否存在着非黑即白的概念——当朋友,不然就是绝交;一说拒绝,马上不成朋友。
这种开关式的想法,往往会让孩子在人际关系中,陷入强迫自己“一定”要如何如何,“不然”就会如何如何的陷阱中。
引导孩子了解,朋友之间会存在许许多多需要彼此沟通、协调的事物,因此,让自己接受“就事论事”来看待是否拒绝这件事。今天因为过敏体质所以不适合接受对方巧克力的分享,但改天如果换成可以碰的零食,例如虾条、口香糖、鱿鱼丝等,当然自己就可以欣然接受。
因为对部分事物的拒绝,就事论事的拒绝,让朋友能够对于自己的想法、感受与行为更加了解。适度的拒绝,反而让彼此的心更贴近。 秘诀005转个弯,“变通”一下有时,让孩子左右为难的是,朋友的做法让自己显得尴尬。例如:邀请你一起喝饮料,但用的是同一根吸管;或是请你吃面包,但是朋友却先咬了一口。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孩子在意的是那用过的吸管或咬过的那一口,从而陷入该不该拒绝的两难,建议你,平时可以多让孩子学习变通,甚至于先下手为强,早一步做反应。
例如:再多要一根吸管,分别用各自的吸管喝饮料,或嘴巴不碰触瓶口,倒出来喝;至于面包,可以隔着塑料袋把面包撕下一小块,意思就到了。
要变通,就得平时多勤快练习。动动脑,转个弯,和勉强说再见。
- 相关推荐
【让孩子学会拒绝的方法】相关文章:
学会拒绝作文11-14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矛盾的方法05-24
学会拒绝作文(优)02-05
学会拒绝作文15篇【精选】02-11
我学会了拒绝作文11-21
《学会拒绝》课堂实录12-20
学会拒绝作文精选[15篇]02-11
学会拒绝作文(精华15篇)12-07
学会拒绝作文优秀[15篇]02-03
学会拒绝作文14篇【精华】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