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影响

2022-02-24 好文

  一、国内外安全感理论研究现状

  国外的安全感理论研究集中在焦虑、人格和需要与安全感的关系(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霍尼,苏黎文,埃里克森,弗洛姆,沙利文,马斯洛,威廉布列茨等),实证研究集中在创造力、人格和学业与安全感的关系研究,以及教养对安全感的发展影响研究(代表人物有AI-Rihani,Suliman等)。国内的理论研究代表有钟友彬、许又新、江绍伦等,主要集中在安全感与神经症的关系研究。实证研究代表有丛中等人,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发展这个群体,从国内外的理论到实证研究都显示出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格、需要和焦虑等方面的特点都与安全感关系密切,而这些方面都与家庭密切相关。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国外许多心理学家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安全感发展的影响,他们的研究都证实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留守儿童处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期,缺乏安全感会被种种自我评价方面的情绪所困扰,甚至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安全感发展特点的同时,主要探索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影响。

  二、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安全感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一)留守儿童安全感基本状况

  以留守儿童安全感各维度为因变量,以年级和性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留守儿童安全感上,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多变量统计检验发现,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的主效应显著;从多元方差分析的组间检验来看,年级对自我安全感存在显著的主效应,进一步一元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一年级的自我安全感显著高于二年级,而一年级与三年级,二年级与三年级的自我安全感差异不显著。性别对自我安全感存在显著的主效应,男生的自我安全感显著高于女生。

  (二)家庭各因素与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关系分析

  1.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回归分析以家庭环境各维度为自变量,分别对情绪安全感、人际安全感、自我安全感和安全感总分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家庭环境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作用。在家庭环境的各维度中,亲密性、情感表达、娱乐性和组织性对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矛盾性和控制性对于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亲密性、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则对人际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亲密性、情感表达、成功性和娱乐性则对自我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2.父母养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回归分析以父母养育方式各维度为自变量,分别对情绪安全感、人际安全感、自我安全感和安全感总分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父母养育方式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作用。由表2结果可知,在父母养育方式的各维度中,父母亲的过度保护对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则对人际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父亲的惩罚、严厉对自我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父亲的过度保护则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3.家庭其它因素对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多因素方差分析以留守儿童安全感各维度为因变量,分别以父亲受教育水平和父亲职业、母亲受教育水平和母亲职业、经济收入和家庭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以考察家庭其它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在家庭其它因素中,父亲教育水平对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的主效应显著;父亲职业对于安全感及其各维度的主效应都显著;母亲受教育水平则对人际安全感的主效应显著;经济收入对情绪安全感的'主效应非常显著,家庭类型对人际安全感的主效应极其显著。

  (三)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动因模型

  根据前面各种家庭因素对安全感的回归分析,排除效应不显著的变量并对它们的作用方向做出构想,具体如下:在家庭环境上,除了矛盾性和控制性因子起负向作用,其余因子都起正向作用。在父母养育方式上,除了父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父亲严厉起正向作用,其余因子都起负向作用;家庭环境各因素对安全感各维度有直接影响根据前面的构想,利用LISREL8.70对家庭各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进行路径分析,以检验其理论构想的合理性,为简约模型,删除了影响不显著的路径和对安全感各维度影响不显著的变量。进一步分析各变量对安全感的效应,发现娱乐性对情绪安全感具有最强的直接正效应,为0.21。其次是组织性,直接正效应为0.16。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过保护都对情绪安全感有直接的负效应,都为-0.15;人际安全感方面,娱乐性对其的总体效应为0.20(其中直接效应为0.10,通过情绪安全感的间接效应为0.10)。亲密性、成功性和母亲情感都对人际安全感具有直接的正效应,分别为0.14、0.17和0.12。组织性、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保护都通过情绪安全感对人际安全感有间接效应,分别为0.07、-0.07和-0.07。此外,情绪安全感对人际安全感的直接正效应为0.47;就自我安全感而言,成功性对其的总体效应为0.14(其中直接效应为0.09,通过人际安全感的间接效应为0.05)。父亲严厉对其的正效应为0.08。亲密性、娱乐性、组织性、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和母亲保护都通过情绪安全感或人际安全感对其有间接效应,分别为0.04、0.14、0.08、-0.08、0.04和-0.08。人际安全感对其的直接效应为0.31,情绪安全感对其的总体效应为0.51(其中直接效应为0.37,通过人际安全感的间接效应为0.15)。

  三、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发展起主要作用

  从性别上来看,留守儿童男生比女生更具有安全感,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仅在自我安全感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这与国外的有关研究中女孩比男孩的安全感要强不一致,这可能是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中国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从年级上来看,一年级比二年级更具有自我安全感,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这可能与课程的学习有关,到了二年级,课程难度加大,外加考试的压力,可能导致自信心的降低,到了三年级,状态适应过来了,又恢复了一些自信心,这与相关领域(张文新和李勉媛对自尊的研究)的研究结论一致。从家庭环境来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亲密性,娱乐性,成功性和组织性对安全感各维度有着显著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来看,家庭氛围愉快欢乐、管理组织有序明显会给孩子带来情绪的安定和幸福。同样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相处、共同娱乐和追求成功的品质对培养孩子与人融洽相处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一家人积极追求成功的行为和意志对孩子自我安全感的培育有直接影响,毕竟自信来源于不断的实践和每一步的成功体验。有了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自然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最后有助于积淀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从父母养育方式上看,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保护、过干涉对情绪安全感有着显著的直接负效应,同时对人际和自我安全感有着显著的间接负效应,母亲情感温暖对人际安全感有着显著的直接正效应,父亲严厉对自我安全感有着显著的直接正效应,这说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适当的惩罚、严厉不会对儿童安全感的建立构成不利,还会促进其发展,但是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就会产生负效应。另一个就是在中国独生子女多的环境下,尤其要避免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这对于儿童安全感的建立有直接影响。父亲受教育水平与职业类型交互效应不显著,前者对自我安全感的主效应达到显著的水平,后者对总体安全感,情绪安全感,人际安全感和自我安全感的主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这可能与父亲一般是家里的主心骨有关,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更直接的受到父亲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的影响,这会影响到小孩的人际、自信的发展。母亲方面,母亲受教育水平和职业类型没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母受教育水平对人际安全感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母亲职业的主效应不显著,这可能与母亲是小孩生活的主要照顾者和陪伴者有关,所以母亲对小孩的影响更突出的表现在人际方面。

  在家庭类型和经济收入上不存在交互效应,主效应分析显示家庭类型对人际安全感的主效应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这可能与离婚或单亲家庭不能真正被中国文化所接纳有关。经济收入对情绪安全感的主效应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这与相关的关于安全感组的经济状况明显要好于不安全感组的研究是一致的,这提示,经济收入明显会让留守儿童担忧未来、情绪低落。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家庭类型和经济收入还会通过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间接的影响安全感。

【论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影响】相关文章:

论班级的软管理02-22

女生哪些行为会让男人没安全感02-23

论中国风的流行作文02-23

影响宝宝智力的不良习惯有哪些02-23

家庭养花知识大全02-23

儿童健身的不宜运动02-23

儿童节各国的习俗02-23

对不利发展的升职说不02-23

这句话影响了我作文八篇02-22

选购最安全的儿童玩具02-23

高手支招9种提升WinXP系统运行速度的方法 与猪共舞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