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贵在表达真情实感吗

2022-02-23 好文

  名家佳段

  只是那时家里穷,买不起月饼,年年中秋节,都是母亲自己做月饼。说老实话,她老人家的月饼不仅远远赶不上致美斋或稻香村的味道,就连我家门口小店里的月饼的味道也赶不上。但母亲做月饼总是能够给全家带来快乐,节日的气氛,就是这样从母亲开始着手做月饼弥漫开来的。

  母亲先剥好了瓜子、花生和核桃任,掺上桂花和用擀面棍擀碎的冰糖渣儿,撒上青丝红丝,再浇上香油,拌上点儿湿面粉,切成一小方块一小方块的,便是月饼馅了。然后,母亲用香油和面,用擀面棍擀成圆圆的小薄饼,包上馅,再在中间点上小红点儿,就开始上锅煎了。怕饼厚煎不熟,母亲总是把饼用擀面棍擀得很薄,我总觉得这样薄,不是和一般的馅饼一样了吗?而店里卖的月饼,都是厚厚的,就像京戏里武生或老生脚底下踩着的厚厚的高底靴,那才叫角儿,那才叫作月饼嘛。

  每次和母亲争,母亲都会说:“那是店里的月饼,这是咱家的月饼。”这样简单的解释怎么能够说服我呢?便总觉得没有外面店里卖的月饼好,嘴里吃着母亲做的月饼,心里还是惦记着外面店里卖的月饼,总觉得外面的月亮比自己家里的网,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母亲亲手做的月饼,是外面绝对买不到的月饼。当然,明白这一点,是在我长大以后,小时候,孩子都是不大懂事的。

  (节选自肖复兴《母亲的月饼》)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节选自余光中《乡愁》)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借鉴点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周易》上说“修辞立其诚”,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并把“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作为创意加分的重要依据。上述这些要求及规定,在各地中考作文评分准则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尽管如此,在中考阅卷过程中,“为赋新诗强说愁”、“假、大、空”的作文仍然常见,这只能让阅卷老师觉得矫揉造作,令人生厌。

  那如何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呢?

  技巧一:写作素材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身边的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义或使人受到启迪,有的会使你感动,难以忘怀。如果我们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

  技巧二:要学会挖掘写作素材中最能打动人心灵的`部分,以小见大,展现记叙的闪光点。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平凡细小的事件中体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以小见大的好处:一是事件平凡,人物亲切,读来就好像发生在身边,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二是平凡中显伟大,细节中定成败,细微中见变化,这就使得人物形象丰满、感情细腻、有血有肉、有精气神。

  技巧三:要学会寓情于叙,不要虚夸的感受,而要把真挚的情感融入文章的细节描写中,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就是要做到“情真意切”,因此,真切就成为运用细节描写的前提,只有真切,才能成为作文中细节描写的亮点;细节来自生活,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也只有有亲身的体会才能写出真切的细节,才会深深打动阅卷老师而获得高分。而真切的细节,一定是作者独特的感受。

  最高技巧: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

  快乐仿写

  车外,雨点猛烈地敲击着车窗,一个个雨点在车窗上绽出水晶般的花朵,仿佛要将车窗打破。我托着腮,惊异于这自然的力量,若不是父亲叫我下车,我还呆呆地看着车窗外。

  父亲打开车门,一股凉风钻进肌肤,刺骨的寒凉。父亲将仅有的一把伞探出车外,我跟着父亲下车,躲到伞下那片狭小的空间里。我们一起向家走去,听着脚下的雨水与鞋底亲吻的声音,水花向四面溅去,抬头看见父亲的脸上凝着几滴水珠,顺着腮边缓缓流下来。我将手伸出伞外,那雨珠携来的冰凉使我的手渐渐麻木。我惊讶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支持父亲的。我想拿过伞,父亲执意拿着,我拗不过他。我只有走得离父亲更近一点儿,希望雨不要浇在父亲身上太多。雨依旧急促地打在路旁的水洼里,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我仰起头,看着伞庇护着我。只因为父亲用爱将雨水驱赶,为我的心灵撑起一片天地。我微闭双眼,静静听着雨声;用心品味它的内蕴。父亲将爱凝于伞中,将雨抵挡在外,那雨的声音,不就是最好的见证吗?那日的雨声牵动着我的心。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九年级12班 王晓瑾)

  深夜,我在灯光撑开的一方狭小空间里埋头苦干。“吱——”门的响动划破了四下的寂静,我飞快地用眼角的余光一扫,是父亲。我并未理会,又埋下了头——父亲嘴拙,常与我话不投机。细碎的脚步声摩擦着我的耳膜,灯旁多了一块儿灰色的影子,而后感到一阵温热,是父亲的呼吸。他正在看我写作业。我有些局促,不自然地直了直身子,灯旁的影子也不安地晃动了一下。“嗯……”他犹豫了片刻,我觉得他喉咙里似乎要涌出许多话来。他顿了顿:“早点儿休息。”话语中带着几分尴尬与生涩,却深深牵动着我的心。我想说什么,却无从说起,任由他用大手抚了抚我的头,听凭他疲惫的脚步声消失在耳畔。有那么一种声音,虽深沉却饱含温暖,虽平淡却令人思潮汹涌。它,牵动着我的心灵。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九年级12班 黄津霞)

  有一次向妈妈抱怨我的头发总是干燥蓬乱,妈妈揉着我的头发说:“你呀,总是没耐心,洗头时要……”

  我一边听着妈妈说话,忽然就回想起了小时候——那时我才五六岁,极力伸长胳膊也够不到瓷盆中的水,只好乖乖踩在矮凳上低下头,享受着舒适的水温和妈妈轻柔的力道,伸出食指戳一戳雪白的泡沫,有时还说上几句笑话,逗得妈妈也笑,瓷盆洁白的颜色柔和得像脉脉清风。

  我突然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撒着娇要妈妈帮我洗头。妈妈只愣了愣,随即带着三分无奈七分宠溺地把展开的毛巾铺在瓷台上。我弯下腰时才发现,现在的我已不需要矮凳了,反而要极力弯下腰才能让头发在水中散开,脑海中浮现出“岁去弦吐箭”的诗句。

  我惬意地感受着水洇过我的头发,听着水流在耳边潺潺,妈妈细腻的指腹和发丝摩擦发出微弱的窸窣声。滴答,水顺着发梢滑落,发出像竖琴曲般欢快清脆的声音。灯光如多年前那样又暖又亮地泼洒下来。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九年级12班 孔寅訸)

  炽热的空气笼罩着喧闹的运动场,一场激烈的竞赛正在进行。每个人都在奋力奔跑着,仿佛不知疲倦,只为冲向最后的终点。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灼热、黏稠。汗水将运动衫紧紧粘在后背上,每跑一步都万分难受。喉咙里渐渐充斥着血腥味,腿部的移动越来越缓慢。“嗖,嗖——”一个个同学似箭一般超过了我,我有一种想追却追不上的绝望。放弃的欲望在心中萌发,仿佛藤蔓缠绕着内心,脚步终于停下来。“来啊,别放弃,能到达终点就是胜利!”一声大喊从远处传来,仿佛要刺破我的耳膜,那是已跑完全程的同学对我的呼唤,喊声中还有刚跑完后体力不支的喘息,可这喊声中却充满了力量,唤醒我沉睡的信心,牵动了我的心灵,却又有力地引领着我向前奔去,向那追寻已久的终点……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九年级12班 丁程)

  专项演练

  1.请以“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请以“__的味道”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童。

  我想握住你的手

  早春·风筝

  “闺女,来,姥爷给你做个风筝。”幼时的我最喜欢静静地坐在一旁看姥爷给我做风筝了。剪刀、彩纸、竹条,一样样材料在姥爷的手中上下翻飞,一只栩栩如生的“老鹰”就诞生了。

  广场上,一老一小。“老鹰”展翅飞翔在蓝天中,三月的东风托起了一只只纸鸢,我痴痴地望着姥爷那双拿着线轴的手。

  多想握住你的手,感受那一份灵巧。

  仲夏·果汁

  “回来啦?快,先擦擦汗。”说着,妈妈用手中的毛巾轻抚着我的额头。我有点儿不好意思,直往后躲。“这孩子!来,自己擦吧。”妈妈把温湿的毛巾塞到我手里,又不知从哪儿“变”出了一杯果汁。“快喝吧,我刚给你做的。”我小心地接过来,似乎还闻到妈妈手上水果的清香。

  面对妈妈的目光,又马上低下头,啜一口果汁——果然是妈妈的味道。闭上眼睛,空气里满是水果的清香,和妈妈的手一样。

  多想握住你的手,感受那一份体贴。

  深秋·夹袄

  “这么晚了,您还不睡吗?”昏黄的台灯下,姥姥戴着花镜,正在缝补着什么。“没啥,给你添件夹袄,天凉了么。”小小的针反射的亮光刺痛了我的眼。“看啥,快去睡,我马上就做完了。”我默默地退出房间把门带上,在门缝里看那灯光下飞针走线的一双手。

  夹袄做好了,虽然是最土的样式,但那细密的针脚,让我感到无限温馨。一双刻着深深皱纹的手为我把夹袄的领子翻好,我笑了:“很合身呢!”

  多想握住你的手,感受那一份温暖。

  严冬·手套

  “小笨蛋,又忘戴手套了吧?”老爸及时地出现在一脸为难表情的我面前。“我不是小笨蛋……”我小声嗔怪着,接过了爸爸递过来的手套。“来,冻坏了吧,我给你焐焐!”不由分说,我的手就被爸爸的一双大手“包围”住了……回家的路上,又遇见了爸爸,看见了那一双扶在车把上已冻得通红的手……我真的是“小笨蛋”呢!

  “爸爸,换我给你焐手了!”我的小手,虽然包不住这一双大手,但是至少可以温暖胸问靠左的这一部分。

  多想握住你的手,感受那一份宽厚。

  不论时光流转、岁月飞逝,我们大手拉小手,在一双双手的呵护下,是一个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小女孩。

  不论春夏秋冬、季节更替,我们大手握小手,在一双双手的环绕下,是一个充满温暖、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握紧双手,联系亲情。心相伴,手相牵。

  教师点评

  “亲情”这一主题的文章不好写。一是因为写得人太多了,二是容易落入俗套。但本文却是一篇画面感强烈、细节描写感人,结构完整的考场美文。

  作者截取了“姥爷为我做风筝”、“妈妈为我准备果汁”、“姥姥为我缝制夹袄”“爸爸给我手套”几个场景来表现家庭和谐、亲情的可贵。虽然只是几个特写镜头,但收到了以小见大、出奇制胜的效果,凸显了主题。 生动的细节描写是本文的又一大特色,正是通过这些细节,使作者表现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为文章增添了亮点。

  文章结构清晰,四个小标题引领了四个片段连缀成篇,按照四季的顺序依次表现了姥爷、妈妈、姥姥、爸爸对自己的爱,而“风筝”、“果汁”、“夹袄”、“手套”仿佛诗歌中的四个意象,成为感情的寄托点。(沈洁)

  妈妈的手 张佳豫 沈洁

  “哗,哗——”清晨,水声入耳。我睁开蒙咙的睡眼,慵懒地倚到门框边。妈妈正蹲在地上,搓洗着衣物。她身后蜜色的阳光晃得我有些睁不开眼,却在模糊中清晰地看到那双手——妈妈的手。

  曾经,那双手对于我,是无言的温柔。

  深夜,只听得见“滴答”的钟表声。笔尖在纸上飞舞着,我的烦躁随着时针的转动愈来愈强烈。披散下来的发丝挡在眼前,纸上多出一道道阴影,我无暇理会。虽未抬头,但我感到妈妈向我走来,刚要开口抱怨什么,一只手轻缓又温柔地从脸前划过,勾起散落的头发别到我的耳后。妈妈的手仿佛触碰到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温暖代替烦躁。我拉过妈妈的手,灯光下显得格外细腻,还泛着光泽。嗯,这就是妈妈的手。

  后来,那双手成为我青春路上的鞭策。

  我站在她面前,依旧“雄赳赳,气昂昂”,我甚至能想象到那时自己脸上不服气的表情。没有任何预告,没有任何准备,妈妈的手就那么扇在我的脸上,当我与她四目相对,愤怒和悔恨全映在她的眼中,却躲闪着我的眼神。她的手在半空中一下子静止了,有些发抖。这一巴掌打醒了叛逆的我。“对不起……”我伸手握住妈妈的手,那双手已经有了细小的皱纹。蓦地,愧疚涌上心头,握着她的手又紧了紧。

  现在,那双手已刻下岁月的痕迹,需要我用心呵护。

  和妈妈一起过马路,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去握她的手。当我与妈妈再次十指紧扣时,我强忍着泪水没有夺眶而出——那还是当年妈妈的手吗?如今握上去已是粗粗拉拉的,甚至有些扎手。我才意识到,妈妈已年近四十,肩上担负着家庭的重任,怎么还会像以前那样细腻?岁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却在这样的小事上和我的妈妈计较。我反握住妈妈的手,握得更紧、更小心。此时,妈妈的手在我的手中。

  当我回过神来,竞湿了眼眶,却暖了心房。我走过去,轻轻将妈妈的手擦干,为妈妈抹上护手霜。学着她的样子,蹲在地上,搓洗着衣物。当我再次抬头,发现妈妈的手正擦拭着脸上的泪痕。

  妈妈的手因为长久的操劳确实不如从前细腻,但我仍旧喜欢妈妈用手抚摸我——就像晨曦对鲜花的沐浴,春风对碧水的轻抚,夜幕对星星的依恋。

  妈妈,我爱你。

  教师点评

  话题作文往往比较宽泛,开放性强,限制少,题目大,范围广,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思绪难以集中,容易失去方向,无法驾驭,最好的办法是“化大为小”,从“小”处切入,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小方面,表达独到的见解。与上一篇写亲情的文章相比,本文的写作开掘面更小,以母亲的手作为唯一的切入点,通过对母亲的手的变化,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赞美了伟大无私的母爱,抒写了自己对于母亲的感恩回报之情,思路清晰,主题明确。文中的语言描写也非常细腻,是小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沈洁)

  同学点评

  文章线索清晰,以“妈妈的手”为主切入点,以“曾经,后来,现在”为辅,作为时间线索,两条主线交叉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此外,文章语言细腻温婉,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对于母亲的深切感情。

  (侯红航)

  烤冷面的味道 杨思博 沈洁

  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晚上放学,学校门口便慢悠悠地骑来一辆三轮车,“烤冷面”三个字印在车上,从那时起,我每次放学都会买一份儿,味道很鲜美,隔好远就能闻得到它的香味儿,每次走出校门一看到那片在冷风中摇曳的昏黄的灯光,心中便释然了。

  进入冬季了,天黑的越来越早,不管天气多冷,那辆三轮车仍会伴着依稀的星辰而来,随着人迹的消逝而离开,从不间断。于是每天便多了些期待,在寒冷的冬夜,吃上一份儿滚烫酸甜的烤冷面,连呼出的白汽也溢满了惬意。

  今天,我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受罚,或许因为我不写作业的次数有些多,老师告诉我,她直接告诉了我妈。我表面上和老师直说“是是是”,心里却想着回家后怎么面对爸妈的“狂轰滥炸”。听完老师的一番教导后,我沉痛地回到座位上,不久,我便决定——今晚不回家了。

  像平常一样放学,那辆三轮车照样停在学校门口,望着“烤冷面”三个字,摸摸干干净净的口袋,只能舔舔舌头,怏怏而去。

  我毫无目的地游荡着,像幽灵、像行尸走肉,没有心,没有灵魂,不敢想今晚要怎样过,不知道爸妈会怎样对我,我不敢面对他们,他们只会冲我吼叫,责骂我,我做的任何好事他们都不放在眼中,只要犯一丁点儿错,就会吵到很晚,我不敢回家。大约放学半个小时以后,妈妈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为什么没有回家,我说知道自己犯了错,不想回家,在外面待会儿。几分钟后,妈妈很着急,我说:“回去后你们只会冲我嚷,闹得又写不完作业,越来越坏。”“妈不嚷你,你快回来!”嘶哑的声音中带着断断续续的哭腔。事情严重了,我对妈说:“让爸爸等我吧,我往他那走。”便挂了电话。

  步履如泥,脚粘在地上很难抬起,过了一段时间,我看到爸爸的车停在学校门口。卖烤冷面的三轮车好像早就走了,我失望地摇摇头,钻进了车里,我仿佛闻到一丝烤冷面的香味,心想可能是摊位停留久了留下的余味吧。

  我蜷缩在车座角落里,不想说话,也不敢说话,车慢慢行驶起来,到了第一个红绿灯处,爸爸的手伸向副驾驶的位置拿出一个塑料袋,烤冷面的香味儿更浓了,那只大手递过一个袋子,打开一看,是一份烤冷面,没了余温,味道却还在。爱没有温度,是否还残存着味道?天很冷,连呼出的白汽都洋溢着暖意。

  一路无语,我自顾自地咀嚼着属于自己的美味,可为什么不知不觉中,味道变成了?

  教师点评

  作为杨思博同学的语文老师,第一次发现他的写作才华就是通过这篇文章,当然之后他又接二连三地带给我们惊喜。生活中的他感情丰富,个性突出,相信读者读过此文也会有此感受。这篇文章细腻地描绘了何为人间最朴素的“父爱”,也道出了他的心声。此后,每当我看到学校门口的烤冷面摊位时,就会想到他的这篇小文,甚至会不由自主地走上前买上一份带给家人,边吃边与家人分享这篇文章带给自己的感动。

  (沈洁)

  同学点评

  本是一件细微的小事,却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感人,我们终究会犯错,但无论如何,父母都是爱我们的,都在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作者倾尽自己的真挚感情,才让我们有幸读到这么一篇饱含真情的佳作。

  (营笑楠)

  行文朴实,却生动细腻。以平实的烤冷面为线索,运用娴熟的侧面描写。不动声色间,父母的爱与温存已铭刻文中,让人读来有弥漫全身的温暖。也许亲人间难免有误解和隔阂,但用心感念,爱就在身边。

  (王一博)

【作文贵在表达真情实感吗】相关文章:

车上可以带狗吗02-22

潮流的口语常用表达02-22

怎样让孩子表达情感02-22

宝宝头型会影响智力发育吗02-22

宝宝感冒吃肉会加重病情吗02-22

你知道宝宝的身体会说话吗02-22

郁闷作文02-22

笔筒的作文02-22

山林幽幽作文02-22

天下作文02-22

北京这个城市作文 向日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