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23-06-11 好文

  特殊儿童,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殊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特殊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身心特点为依托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上,我始终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依托于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轨迹及其学生个体的行为方式。全面、深刻的把握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喜好,并从细微的观察中挖掘每一个孩子的行为功能。班级的小飞同学,智力障碍程度为三级,攻击性行为严重,时常伴有不文明的言语行为,影响并扰乱了班集体的秩序。该生是个非常让人头疼的孩子,起初,我并没有去责怪且严厉的批评他,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它这种不良行为的功能的是什么?对于这些特殊儿童来说不应该以常人的视角去看待他们。于是,我与孩子近距离沟通、接触,向家长及其它任课教师了解情况,对行为出现的频率、程度、进行分析与记录。发现每当他的行为引起老师注意的时候他都特别的兴奋。其原因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家长经常打骂孩子给予孩子较少的正向鼓励及支持性的教育,造成了学生以攻击性行为作为与老师、与同学打招呼的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在此之后,与家长共同商议了小飞制定了行为矫治计划。从确定他的强化物着手,他喜欢看超市里的宣传单,我就将其作为他良好行为奖励的强化物,依据学生的认知程度与能力,我通过学生的榜样示范,规范引导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与老师、同学打招呼的正确方式是什么,“老师好、同学好、我要与你做游戏等”,同时不断加强与老师、与同学互动的沟通能力。当其攻击行为减少时及时给予强化物的奖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攻击性行为真的很少在出现,于是我又将物质的强化物奖励提升到了社会性的强化物,如,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你做的真棒。并且要求小飞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小飞同学进步真的很大,不再少言寡语,与同学能共同完成互动活动。小飞慢慢的成为了同学们的好伙伴。因此,只有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理解,才能够真正的去了解学生的行为意图,才能抓住行为问题的根源,才能播种好行为、好习惯。

  二、重细节抓实效加强学生班级常规的管理

  班级的君君同学典型的多动症,路队总是不与其他同学保持一致,亭亭同学是个自闭症,喜欢听音乐,不爱劳动,每当把墩布交给他,他总是趁老师不注意又偷偷的放回去。课堂上的洋洋同学总是控制不住自己,随意下位去卫生间玩水。学生的行为特点不一、存在的行为问题不同,因此我努力抓班级常规,给予学生正确行为引导的强有力的规范。从学生踏入校园的那一刻为始点,细化了学生一天的行为流程。从学生的路队、晨扫、课堂的学习、如厕、到学生课间休息、饮水、午餐等都以时间、程序、环境布局的结构安排来约束与规范学生。使学生明确我应该怎样做?给予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视觉提示、语言提示、手势提示等,在每一个环节中,不断的修正、强化,通过适时的行为改变技术,发现问题,强化学生的正向行为。为此在班级中创建了行为规范榜,以代币制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正向行为,每天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及时的评价与反馈,行为规范榜,今天你上榜了吗?使学生明确的意识到好的行为会有好的收获,不良的行为一定会有所惩罚。当学生好行为建立起来,我就逐渐退出管理角色,让学生之间及自我进行行为的管理与监督。不断增强学生良好行为产生的内驱力。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的问题行为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君君同学通过注意稳定性的训练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亭亭同学通过点数来维持做劳动的时间,洋洋同学通过兴趣活动的引导不再随意下位。因此,规范好行为,才能塑造好习惯。

  三、发挥班集体的群体作用增强互赖型团体后效

  班集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在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十分注重班级团体凝聚力的培养,努力帮助学生构建了互赖型的班级团体。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从在校一日生活开始,班级所有成员同时接受奖励或者惩罚。只要哪位同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同学们就不能进行下一项的活动或者行为奖励。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必须全部达到要求,实现目标才能够进行下一项活动,例如,在每日规范路队的习惯培养中,由于班级学生障碍类型、程度不一,部分同学总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总是掉队、被其他吵闹声吸引,总是拍打前面同学的书包等等。于是在培养路队习惯过程中,特定安排学生的站位,能力好的学生穿插在能力较弱的学生前后,就这样当路队队伍不整齐时,就让同学停下脚步,什么时候队伍站齐了我们才能进教室或者放学回家,这时团体的互赖作用发生了,鹏鹏同学帮助洋洋同学站回自己的位置上,帅帅同学帮助君君同学跟上队伍,同学们在自主营造的团体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很快掉队的同学跟上了,站错位的同学站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学生共同完成的行为目标,获得了老师的及时鼓励。

  好习惯就这样在好行为的播种下生根发芽了,可爱的孩子们在良好行为的塑造中习得了一生受益的好习惯。在芬芳的培智园中,孩子们收获着成长、收获着快乐、收获着一以贯之的好行为、好习惯。让好习惯助推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让好习惯为特殊儿童的未来奠基,成就未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

  “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教师是学教学、搞教学的,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并不在同一认识水平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照顾到,一次成功,这就是效率。而有的教师反复讲,这不能理解为诲人不倦,百讲不厌,而只能说明教师的水平问题。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高效课堂”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高效课堂”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但总起来说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

  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4、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宏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巩固习惯: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三、师生结合

  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那教练。”每一节课就象一次训练,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能产生刘翔、王军霞这样的世界冠军;同时,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不会出现中国女排。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

  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配以我校这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的课堂教学想要不高效都不可能

  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才有发展的潜能。“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个性,收获一个命运。”这就说明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我从语文的角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将来他们能非常自觉的、饶有兴趣的去读书、去学习、去交际。于是我从一年级开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1.专心听讲的习惯。2.勤思好学的习惯。3.不懂笔墨不看书的习惯。4.独立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5.搜集资料的习惯。6.合作探究的习惯。7.周期学习的习惯。及培养孩子按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这样的周期学习的习惯。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操作的层面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平时教学我是这样训练、培养孩子习惯的:

  一、趣味性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感到不紧张,有兴趣,使他们主动、积极的参加到活动中,就必须有趣味。例如:我把一些指令设计为手势,包括快读、大声读、打开书、合书、放书、暂停、个别读、集体读、做笔记等。每节课都这样去训练,学生就像玩游戏一样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过程。在朗读是,根据字音的四个声调和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就像指挥大合唱一样去指挥学生朗读。再告诉学生的朗读技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兴趣盎然。再例如,一年级第一节课就告诉孩子们:把眼睛种在老师的脸上,跟老师四目相对。要注意老师的眼睛。老师会用眼神和表情表扬你的,这样就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二、持久性

  一个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意志的磨练。贵在一个“坚持”,需要日积月累。作为老师就要做到“心细、眼尖、嘴勤”老师本身就要有耐心,责任心。让孩子每天都要懂得一点,形成一点,巩固一点,进步一点,直至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携带一生终身受用。我就把培养学生习惯渗透到一日常规的教育中,时时提醒时时抓。已经明显见到成效。例如我班学困生王帅,一年级入学一个月都不能在椅子上坐一分钟。而是在椅子和课桌之间钻来钻去,我就将习惯培养进行到底。上周由于母亲的粗心,使他右手小手指骨折,只能听讲不能写字。可是我没有想到,上课做笔记已经成了他的习惯,相反我要多次提醒他别写字。他回答我的是:“老师我习惯了”,我真的感动了,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我给了他一个深深的拥抱。也正是他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王帅的语文成绩达到80多分。提高他其他科目的成绩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三、目标的递进性

  根据学生特点的不同,年级的不同,教师制定的培养目标也要由低到高,不断调整,既能让学生做的到,又能适应学生的长远目标。例如朗读的训练,在低年级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而到了高年级,要求学生随着课文内容想象画面,走进人物,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

  四、鼓励的及时性

  六年来,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只要到位,我就及时鼓励,奖励的方式适时适中,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欣赏眼神,甚至一个拥抱都会使学生产生更多的自信。要更多的欣赏孩子的优点,教育往往会事半功倍。

  五、以身作则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师自己必须做学生的表率,这样身教重于言教,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会更有说服力。

  总之,习惯是人生之基。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习惯好坏,一定会决定他一生的成败,由于我班孩子习惯培养初见成效,在区里质量检测中成绩多次取得第一,合格率100%,优秀率曾达50%左右。因此,我班曾给全区教学校长、教学主任和骨干教师展示了“三习”成果汇报课,得到了好评。下面请老师们观看一段视频。

  培养习惯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1)习惯培养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训练要反复、严格,还要贴近生活,具体而有实效。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训练乃至强化。我的孩子从1岁半开始,我每天坚持晚上睡觉前给他讲故事,在每天做饭的空隙有意识的提问让孩子回顾所讲的故事内容,逐渐孩子爱上了阅读并养成习惯,四岁半他参加全市举行的幼儿故事大赛获得前20名的好成绩,上小学时由于阅读的知识面很广泛,班上老师曾问我,孩子是不是上过学,怎么什么都知道,那时由于条件有限,我给孩子的奖励都是书,(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奇观、西游记等)当时学校也很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书包的整理总是大书放后面小书放前面,做事很有条理,一直到现在每次考试也好,办大事也好,在别人看起来很麻烦的事,他都做得井井有条,小升初是以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考取南外,现在已掌握三种语言(英、德、日)而大学的专业是信息工程专业,我深深的感到,是好习惯铸就了孩子的好成绩和井井有条的办事风格。现在我们家长回去以后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自己的空间,(专用的橱柜、房间,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

  (2)即说服教育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主要是正面引导,用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高认识。中班可以给予典型示范,用榜样去激发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大班孩子自我意识较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行价值判断,同时配合说服教育。

  (3)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孩子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因此,家长应当严于律己,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只靠说教,更重要的是以身立教。如:要求孩子书写认真,家长做事做到认真,孩子说话,要认真倾听,把眼神给他们等等,另外,家长要树立教育意识,什么可以当着孩子说,什么不可以当着孩子说,要有所区别。一个新习惯训练必须循序渐进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十分钟的。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例:刚入园时就要求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家长就要坚持每天送孩子入园,要看到孩子身上一天一天的进步。进行鼓励训练中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榜样的作用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作为家长,首先应给孩子一个看得见的“旗杆”,在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的都是好习惯,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得到正强化。同时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孩子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只有家长的严格没有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产生“逆反情绪”,你越严我越不按你的要求去做,一天在与家长的聊天中得知这样一件事,家长为孩子的不好好吃饭头疼,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吃就打,结果一段时间孩子吃饭很老实,一天突然闻到家里厨房有馊饭的味道,到处找,终于在水池的角落,发现前些日子家里吃过的饭菜,原来是这个孩子每天将饭菜偷偷倒在这里,家长还以为孩子最近吃饭好了呢?所以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要批评孩子一个缺点,首先要表扬他两个优点,这样孩子会乐于改正缺点。首先,家人要有要求一致的目标、标准,切忌朝令夕改,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4)针对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游戏比赛活动,用游戏口吻和孩子说话,更能起到训练良好习惯的效果,在在游戏活动中培养良好习惯,是养成教育重要的方法之一。对不吃饭的孩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冷处理:有的孩子为了达到不吃饭的目的是又哭又闹(不吃可以饿一顿连零食也没得吃)

  (2)给孩子请一个吃饭好的榜样、和她一起进餐。

  (3)家长可以说再吃十口就不吃啦(家长心里清楚基本上10口可以吃完)。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