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学校恐惧症怎么处理

2022-02-18 好文

  小薇是三年级的小学生,这一个多月来,每天早上妈妈一叫她上学,她就嚷头痛、肚子痛。妈妈带她去医院却查不出具……小薇是三年级的小学生,这一个多月来,每天早上妈妈一叫她上学,她就嚷头痛、肚子痛。妈妈带她去医院却查不出具体的疾病,而且蹊跷的是,只要不上学,小薇的病很快就能好。妈妈觉得小薇可能是装病不上学,强行把小薇送到了学校。没多久,妈妈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小薇上课时脸色苍白、冷汗直冒,让家长马上将其送往医院。妈妈把小薇送到医院后,小薇的病情又缓解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内分泌专科主任罗说,小薇这种情况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恐惧症”,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发病率将近1%。儿童当中女孩多见,青少年中男孩亦多见。5岁~7岁为第一高峰,与初入学出现的分离焦虑有关,部分幼儿亦可出现幼儿园恐惧症;11岁~12岁为第二高峰,与初进中学、学习压力大有关,也可能源于改换学校重新适应新环境和人际交往困难等因素;14岁以后出现第三高峰。主要与自身发育特征有关,如发育性情绪不稳定、形体变化大、人际紧张、身心协调欠缺。

  “学校恐惧症”有三个特征

  在家长眼里,孩子不想上学,拿生病做借口,准是为了逃学。他们很容易联想到小孩是不是对学习有畏难情绪,又或结交了什么坏朋友。可事实是,有的孩子真的是一上学各种病就都来了,完全不由自主,可他们很多却学习成绩优异,没有品德问题,这和学习成绩差、伴有品德和行为问题的逃学孩子完全是两回事。医生称之为“学校恐惧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内分泌专科主任教授说,患了学校恐惧症的孩子,家长不能以为他是在装病,因为孩子不是故意的,他确有躯体不适感,而且是用躯体的不适来掩盖心理的异常,在心理学上叫“躯体化”。这类孩子通常表现出三个特征——1、害怕上学,常因头痛、腹痛、浑身无力等不上学,但留在家里则表现正常。每当上学(幼儿园)就哭泣、吵闹和焦虑不安,甚至拒绝上学。

  2、发病期间,如果父母强迫其去上学,孩子会表现出上课时紧张,不敢正视老师,怕被提问;若被提问,则手心出汗,心慌意乱。到了学校的孩子常因恐惧而不断给父母打电话,哀求哭诉,要求回家。倘若父母同意暂时不去上学,孩子的焦虑则马上缓解。

  3、焦虑可表现为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尿频、遗尿等症状,这些症状多在周一加重,周末缓解。也有的孩子为了不上学而采取暴力行为,如毁物、攻击父母、自伤等;有一些孩子则情绪低落消沉、嗜睡,也可出现幻听幻觉和抑郁等症状。

  敏感、承受力差的孩子易患病

  导致学校恐惧症的原因很多,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孩子本身就有着胆小、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过分在乎自我形象和自我感受以及行为退缩等弱点。如有的孩子初期成绩优秀,但对学习过度自勉和投入,一旦遭遇挫败便感到焦虑和恐惧,从而拒绝上学;有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自我形象”敏感,如觉得自己丑、身材矮或肥胖、不善学习、运动不佳等,导致自卑而恐惧上学。

  外因是家长、老师期望过高,往往超过孩子心理所能承受的程度,导致孩子心理失衡,逐渐形成焦虑感。也有孩子由于遭同学的欺辱或嘲笑,或者和老师发生冲突,遭受体罚等诱发学校恐惧症。

  学校恐惧症 是通过明显的焦虑和躯体症状的结合而体现出来的对上学的非理性的紧张和恐惧。从专业角度来看,学校恐惧症并非真正的恐惧。因此,也可称为学校拒斥,其病理根源,实际上往往深深地植根于病态的母子关系。往往由于母亲需要保持对孩子持续的依恋,而使孩子正常的独立性发展中断。

  只要上学的压力不存在,孩子的一切症状全消,因为正是学校成为孩子向之投射冲突的`外部场所。有时候,躯体的一些小毛病会加剧这种恐惧。大部分患有学校恐惧症的少年儿童都有些神经症的特征,但程度较轻,而社会适应较差,其中有少数人属于整个人格的扭曲(即人格障碍),他们往往是稍稍大一些的少年。这类孩子往往更加依赖母亲,社会适应更不成熟。

  这些少年儿童的学校恐惧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因一些莫名其妙的病而长期缺课者。患学校恐惧症的孩子越早回到学校,并坚持下去,则预后越好。持续不到校,会加剧并固化病理心理。并且,病儿因为从恐惧症中得到额外的好处(例如和母亲在一起,获得物品等),而使病理心理过程被强化。

  药物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

  教授说,学校恐惧症可用药物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处理学校恐惧症的第一个步骤,是使孩子尽早回到学校 ,开始时应先对孩子及家庭进行适当的测评,以确定孩子是否能够回到学校(往往是能够的),同时确定孩子及家庭环境中有哪些因素阻挠孩子回到学校,哪些力量能够支持孩子回去。要告诉孩子及家长,无法上学是情绪障碍的一种症状,而治疗的关键是立即回到学校去。在此之后的治疗措施则各不相同。有些咨询师仅仅通知父母,让他们自己相处切实可行的办法,以实现孩子回到学校的目标,然后每周数次对孩子及父母进行心理治疗 ,确定并解决回校后遇到的种种困难。心理治疗主要是认知行为疗法,具体而言可用放松训练或想象脱敏等方法帮助儿童返校。比如,教授就建议小薇的爸爸分三步走:1、安排小薇到学校外面看一看是否感觉恐惧;2、如果不再恐惧,便到学校里面走一走;3、感觉好点后,再到课室里坐一坐,和老师同学们进行接触。结合其他治疗方式,小薇不久便重返学校。

  教授说,通过心理治疗可提高患儿社交技巧,减少社交焦虑,达到返校的目的。

【孩子患学校恐惧症怎么处理】相关文章:

如何消除爱情恐惧症02-17

怎么让孩子更聪明02-17

应该怎么帮助孩子成长02-17

如何赶走周一恐惧症02-17

父母怎么指导孩子科学用脑02-17

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02-17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处理方法02-17

怎么布置房间对孩子最有利02-17

怎么解决孩子爱缠人的毛病02-17

怎么读懂孩子隐藏的心理压抑02-17

夏季最有效的防晒方法 生吃什么早餐可护眼